『壹』 上市公司子公司的收益如何計算
一、2014年證監會修訂新計算方法
1.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P0÷S
S= S0+S1+Si×Mi÷M0– Sj×Mj÷M0-Sk
其中:P0為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或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S為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S0為期初股份總數;S1為報告期因公積金轉增股本或股票股利分配等增加股份數;Si為報告期因發行新股或債轉股等增加股份數;Sj為報告期因回購等減少股份數;Sk為報告期縮股數;M0報告期月份數;Mi為增加股份次月起至報告期期末的累計月數;Mj為減少股份次月起至報告期期末的累計月數。
2.稀釋每股收益
在發行可轉換債券、股份期權、認股權證等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情況下,稀釋每股收益可參照如下公式計算:
稀釋每股收益=P1/(S0+S1+Si×Mi÷M0–Sj×Mj÷M0–Sk+認股權證、股份期權、可轉換債券等增加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其中,P1為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或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並考慮稀釋性潛在普通股對其影響,按《企業會計准則》及有關規定進行調整。公司在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應考慮所有稀釋性潛在普通股對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或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和加權平均股數的影響,按照其稀釋程度從大到小的順序計入稀釋每股收益,直至稀釋每股收益達到最小值。
3.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
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P0/(E0+NP÷2+Ei×Mi÷M0– Ej×Mj÷M0±Ek×Mk÷M0)
其中:P0分別對應於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NP為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E0為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期初凈資產;Ei為報告期發行新股或債轉股等新增的、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資產;Ej為報告期回購或現金分紅等減少的、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資產;M0為報告期月份數;Mi為新增凈資產次月起至報告期期末的累計月數;Mj為減少凈資產次月起至報告期期末的累計月數;Ek為因其他交易或事項引起的、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資產增減變動;Mk為發生其他凈資產增減變動次月起至報告期期末的累計月數。
二、2007年新會計准則頒布後計算方法
與2010年計算方法類似,但是刪除了全面攤銷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及披露。
案例1:某公司資料如下
a上市前分紅
2007年3月3日,經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七次會議以及公司2006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2006年度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分配現金紅利1元(含稅);
b首次公開發行並上市
經中國證監會證監發行字[2007]199號文核准,發行人於2007年8月6日採用網下詢價對象申購配售與網上定價發行及向原個人股東同比例定向配售方式向社會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股票(A股)3,000萬股,發行價格為5.68元/股。發行完成後,公司股份總數變為8,000萬股。經深圳證券交易所深證上[2007]133號文同意,公司發行的人民幣普通股股票於2007年8月17日起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募集資金凈額155500900元。
c發行人上市後股本變動情況
經2008年4月17日召開的公司2007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以2007年末總股本8,000萬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送紅股1.8股,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3.2股。該方案實施後,公司總股本由8,000萬股增至12,000萬股。
『貳』 請問:子公司作為上市公司,財報中「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到底是什麼意思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體系(2006)的有關規定,「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反映在企業合並凈利潤中,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所有者)所有的那部分凈利潤。
比如,某一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100萬元,其持有70%股權的子公司實現凈利潤50萬元。假設該上市公司沒有其他子公司,且母子公司之間沒有凈利潤的抵銷業務,則,母公司合並凈利潤150萬元(100 + 50),而該上市公司擁有子公司凈利潤的份額應當為35萬元(50 * 70%),由此,母公司總計實現凈利潤135萬元(100 + 35),該凈利潤應當歸屬於母公司的股東。除此之外,子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的剩餘部分15萬元(50 - 35),歸屬子公司其他股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少數股東」)所有。
『叄』 上市公司季報必須包括子公司的利潤嗎
上市公司季報需要報出分公司數據。參考資料如下:
《上市公司季度報告內容與格式特別規定》
(2014年修訂)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上市公司季度報告的編制及信息披露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根據《公司法》、《證券法》等法律、法規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微博](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微博])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 根據《公司法》、《證券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公開發行股票並在證券交易所主板(含中小企業板)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應當按照本規則的要求編制和披露季度報告。
第三條 公司應當在會計年度前3個月、9個月結束後的1個月內將季度報告正文刊登於至少一種中國證監會指定的報紙上,並將季度報告全文(包括正文及附錄)刊登於中國證監會指定網站上。季度報告正文應當按照本規則第二章要求編制,並按照附件的格式披露。
季度報告的報告期是指季度初至季度末3個月期間。
第一季度季度報告的披露時間不得早於上一年度年度報告。
第四條 公司季度報告中的財務報表可以不經審計,但中國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章
季度報告正文
第一節 重要提示
第五條 公司應當在季度報告正文的顯要位置刊登如下重要提示: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季度報告內容的真實、准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如有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對季度報告內容存在異議或無法保證其真實、准確、完整的,公司應當在季度報告中聲明×××無法保證本報告內容的真實、准確、完整,並說明理由,請投資者特別關注。同時,單獨列示未出席董事會審議季度報告的董事姓名及原因。
公司負責人、主管會計工作負責人及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應當聲明並保證季度報告中財務報表的真實、准確、完整。
第六條 如季度報告中的財務報表已經審計並被出具非標准審計報告,重要提示中應當聲明×××會計師事務所為本公司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或其他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對相關事項已有詳細說明,請投資者注意閱讀。
第二節 主要財務數據及股東變化
第七條 公司應當採用數據列表方式,提供報告期末和上年末(或年初至報告期末和上年相同期間)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及變動比率,包括但不限於:總資產、營業收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
公司在披露「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時,應當同時說明報告期內非經常性損益的項目及金額。
上述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應當按照《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准則第2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14年修訂)》以及中國證監會頒布的其他有關信息披露規范的相關規定計算和披露。
第八條 公司應當按照中國證監會對公司股份變動報告規定的格式披露截至報告期末的普通股和優先股股東總數,前10名普通股股東和前10名優先股股東、前10名無限售條件的普通股股東和前10名無限售條件的優先股股東的持股情況。
第三節 重要事項
第九條 報告期主要會計報表項目、財務指標發生重大變動的,應當說明情況及主要原因。
第十條 報告期內發生或將要發生、或以前期間發生但延續到報告期的重要事項,若對本報告期或以後期間的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對投資者投資決策產生重大影響,應當披露該重要事項進展情況,並說明其影響和解決方案。公司已在臨時報告披露且無後續進展的,僅需披露該事項概述,並提供臨時報告披露網站的查詢索引。
第十一條 公司以及持股5%以上的股東如在報告期內發生或存在以前期間發生但持續到報告期的承諾事項,公司應當說明該承諾事項在報告期內的履行情況。
第十二條 公司如果預測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期末的累計凈利潤可能為虧損或者與上年同期相比發生重大變動,應當予以警示並說明原因。
第三章
附 錄
第十三條 公司應當編制季度報告的附錄部分。公司應當在該部分按照《企業會計准則》以及中國證監會頒布的有關信息披露規范要求披露截至報告期末的比較式合並資產負債表以及年初至報告期末的比較式合並利潤表和比較式現金流量表,並註明是否已經審計。
季度報告中的財務報表已經審計的,公司應當披露審計意見類型;若被注冊會計師出具非標准審計報告,公司還應當披露審計報告正文。
第四章
附 則
第十四條 本規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13號——季度報告內容與格式特別規定(2013修訂)》(證監會公告〔2013〕23號)同時廢止。
附件:×××股份有限公司季度報告格式
附件
×××股份有限公司季度報告格式
一、重要提示
1.1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保證季度報告內容的真實、准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1.2如有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對季度報告內容存在異議或無法保證其真實、准確、完整的,應當聲明×××無法保證本報告內容的真實、准確、完整,並說明理由,請投資者特別關注。
1.3如有董事未出席董事會審議季度報告,應當單獨列示該董事姓名及未出席原因。
1.4公司負責人、主管會計工作負責人及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應當聲明並保證季度報告中財務報表的真實、准確、完整。
1.5如季度報告中的財務報表已經審計並被出具非標准審計報告,應當聲明×××會計師事務所為本公司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或其他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對相關事項已有詳細說明,請投資者注意閱讀。
二、公司主要財務數據和股東變化
2.1主要財務數據
單位:
本報告期末
上年度末
本報告期末比上年度末
增減(%)
總資產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
年初至報告期末
比上年同期增減(%)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年初至報告期末
比上年同期增減(%)
營業收入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
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稀釋每股收益(元/股)
『肆』 子公司與母公司都是上市公司,請問母公司的利潤是否要把子公司的利潤納入進來算呢
是的。
母公司是要合並子公司的利潤的。
『伍』 財務報表中子公司的利潤問題
一份合規的審計報告,應該可以反映其子公司的盈利情況,核數師(審計師)在「長期股權投資」科目的匯總闡述方面應該提到其投資各子公司的盈利情況。
『陸』 母公司是上市公司,子公司的利潤不上交母公司,在母公司的財務報表中,算母公司的利潤嗎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體系(2006)的有關規定,「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反映在企業合並凈利潤中,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所有者)所有的那部分凈利潤。
『柒』 上市公司控股20%的子公司,子公司利潤是否計入上市公司若不計入,該子公司的投資收益是否對上市公司有影
這個屬於合並報表的問題。你可以看企業會計准則-合並報表,這就是依據。
不是股份乘以總利潤,這種演算法接近權益法的做法。利潤是全部計入合並報表,不是計入母公司。還會有多餘的少數股東損益
子公司特別是控股子公司頻頻進行資產交易已成為上市公司年末利潤包裝新景觀。有業內人士就此指出,在目前上市公司子公司運作相關信息披露較為寬松的條件下,部分上市公司子公司年末資產交易的公允性值得關注。
利潤操縱"另闢蹊徑"
無論是母公司還是子公司,正常的資產運作對企業經營來說都必不可少。可是,子公司出售資產趕在年底密集發生,就有操縱利潤之嫌。業內人士在分析此類現象的原因時指出,監管部門在財務制度上的一些調整使得上市公司原來突擊造利潤的兩種主要方法在去年相繼失靈,不少公司只能"另闢蹊徑"。
首先,根據有關規定,債務重組收益和關聯交易產生的非正常收益不能再計入利潤。然而,這些規定均對上市公司子公司涉及不多,子公司資產交易受到的監管相對較小,突擊造利較為容易計入公司利潤。
此外,由於上市公司子公司資產交易的信息披露要求相對較為寬松,不像上市公司進行的交易那樣有嚴格的披露要求,也無須中介機構進行專項評估,因此容易成為滋生不規范行為或產生業績隱患的溫床。
監管出現"軟肋"
值得注意的是,更有一些上市公司子公司的資產交易進行的是"暗箱操作",上市公司對子公司的資產交易甚至不進行公告披露。明明對上市公司當期利潤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投資者卻往往只能在上市公司年報、半年報中才能瞧出些許端倪。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對上市公司大股東、上市公司本身的交易監管日趨嚴格和信息披露日趨完善的情況下,上市公司子公司的相關信息披露已成為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體系的一塊"軟肋",對上市公司子公司交易信息披露的監管應當引起更廣泛的重視。
『捌』 上市公司報表中凈利潤是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利潤總和
「如果母公司是上市公司,子公司也是上市公司(而且是全資子公司)」就各算各的利潤
如果子公司不是上市公司,交稅在母公司就使用合並報表,利潤是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利潤的總和。
『玖』 上市公司的母公司的利潤表中的收入是否包含全子公司的收入
合並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收入包括合並范圍內各公司的收入,當然內部交易會抵消
『拾』 上市公司子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怎麼算
一般合並報表沖抵了部分內部交易形成的收入和資產負債,所以你要從合並報表還原到子公司報表的話,也應該考慮合並沖抵項目。這個事情難度比較大,不如給董秘打個電話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