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比亞迪為什麼發展這么快
比亞迪股價近期大幅上漲,動態市盈率都超過900了,許多小夥伴會覺得這個股價已經不低了,可中信建投預計比亞迪將有1.5萬億目標市值,意味著還有70%的上漲空間。到底比亞迪的評估有哪些依據呢?今天就來和大家來探討下國內新能源汽車業務的龍頭--比亞迪。
在開始說比亞迪股票前,給大家說一下我整理好的新能源領域龍頭股名單,點擊下方鏈接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新能源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分析
公司介紹:在中國毫不誇張地講,比亞迪是新能源汽車技術綜合實力第一的企業,業務橫跨汽車、電池、IT、半導體等多個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電池、電機、電控及整車核心技術,以及全球首創的雙模技術和雙向逆變技術,實現汽車在動力性能、安全保護和能源消費等方面的多重跨越,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領跑者之一。
比亞迪的亮點:
1、產品力持續向上,新能源車銷量表現強勁
公司當前步入了產品與技術的集中兌現期,因為很多車型攜帶著比亞迪全新技術陸續上市,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在提高,在電動車領域繼續引領行業發展,在自主品牌高端化方面亮點不斷,進步不小。
2、刀片電池出鞘安天下,進一步強化核心競爭力
比亞迪刀片電池具備超級安全、超級壽命、超級續航、超級強度、超級功率和超級低溫性能六大技術創新,跳過模組,相較於傳統電池包,體積利用率提升50%,成本上顯然更有優勢。現在電池市場所佔百分比為15%,只次於CATL(寧德時代)。受益於技術創新,比亞迪刀片電池在性能方面有優勢,在成本方面也有優勢,在全球電動化浪潮中,比亞迪外供動力電池有望不斷打破限制,爭取到更多的市場佔有率,深化核心競爭力。
3、深度產業鏈布局,彰顯龍頭地位
比亞迪繼續加碼產業鏈布局,全力推動半導體分拆上市,先後入股華大北斗(高精度導航)、阿特斯(光伏)、湖南裕能(正極材料)等產業鏈核心公司。可以認為,比亞迪通過產業鏈深度布局,對升高核心技術、供應鏈風險的把控能力有顯著促進作用,起到了帶頭作用。
二、從行業角度分析
放眼當下,在碳中和減排國家政策的推出與鋰電池成本的控制雙輪驅動之下,汽車電動化發展進程不斷加速,到2027年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希望超過50%。這時候,還有一個汽車智能化革命,汽車駕駛由輔助駕駛逐步發展到進入自動駕駛,駕駛艙智能化,實現了交通工具場景向智能化出行場景的轉變,出行服務未來將占據汽車市場主導權,到2025年全球L2及以上自動駕駛汽車滲透率有望超過70%。現如今電動化與智能化變革,慢慢改變著現在傳統汽車產業鏈格局,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階段也將會到來。
篇幅不能過長,更多和新能源汽車行業有關的深度報告、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就能了解:【深度研報】比亞迪股票點評,建議收藏
三、總結
總之一句話,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領頭羊是比亞迪,在如此可觀的行業前景情況下,有可能迎來蓬勃發展。但是文章是具有一定的滯後性的,假若大家想明確知道比亞迪股票未來行情,進入下方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有沒有正確的估出現在比亞迪股票的值:【免費】測一測比亞迪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⑵ 簡述比亞迪汽車的發展歷史
比亞迪股份公司創立於1995年,由20多人的規模起步,2003年成長為全球第二大充電電池生產商,同年組建比亞迪汽車。以做電池起家的比亞迪談到造汽車,無非是在扮演一位「門外漢」的角色。正是利用了「自主知識產權」的響亮名號和對秦川汽車的收購行為,
使得比亞迪有了相對於其他新手的先發優勢。短短一年內,比亞迪汽車的產品線由原來單一的「福萊爾」微型轎車,迅速擴充為包括a級燃油車、c級燃油轎車、鋰離子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在內的全線產品。
比亞迪是一家中國汽車品牌,創立於1995年,主要生產商務轎車和家用轎車和電池。由20多人的規模起步,2003年成長為全球第二大充電電池生產商,同年組建比亞迪汽車。
比亞迪汽車遵循自主研發、自主生產、自主品牌的發展路線,矢志打造真正物美價廉的國民用車,產品的設計既汲取國際潮流的先進理念,又符合中國文化的審美觀念。
發展理念:
比亞迪始終堅持「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發展理念,憑借研發實力和創新的發展模式,獲得了全面的發展,並在電池、電子、乘用車、商用車和軌道交通等多個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電池領域,比亞迪具備100%自主研發、設計和生產能力,憑借20多年的不斷創新,產品已經覆蓋消費類3C電池、動力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太陽能電池,以及儲能電池等領域,並形成了完整的電池產業鏈。
目前,比亞迪是全球產能最大的磷酸鐵鋰電池廠商。除新能源車和軌道交通外,比亞迪的電池產品廣泛用於太陽能電站、儲能電站等多種新能源解決方案。
比亞迪是全球領先的太陽能和儲能解決方案供應商,產品已經出口至美國、德國、日本、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客戶包括中國國家電網、中廣核、美國雪佛龍、德國Fenecon、日本A-style等。
⑶ 比亞迪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發展史:
比亞迪股份公司創立於1995年,由20多人的規模起步,2003年成長為全球第二大充電電池生產商,同年組建比亞迪汽車。以做電池起家的比亞迪談到造汽車,無非是在扮演一位「門外漢」的角色。
正是利用了「自主知識產權」的響亮名號和對秦川汽車的收購行為,使得比亞迪有了相對於其他新手的先發優勢。短短一年內,比亞迪汽車的產品線由原來單一的「福萊爾」微型轎車,迅速擴充為包括a級燃油車、c級燃油轎車、鋰離子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在內的全線產品。
發展理念
比亞迪始終堅持「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發展理念,憑借研發實力和創新的發展模式,獲得了全面的發展,並在電池、電子、乘用車、商用車和軌道交通等多個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比亞迪
⑷ 比亞迪的發展史
●1995年2月,比亞迪公司成立,注冊資本250萬元人民幣,員工20人左右; ●1995年9月,由布吉遷至龍崗政華第六科技工業城,當時有員工約300人; ●1996年7月,通過ISO9002認證; ●1997年,通過大量研究,優化負極添加劑,可以阻滯鎘金屬顆粒長大,改善了電池小電流通過充電 性能及循環壽命;贏得了VIECH、CCT客戶的信任。 ●1997年,公司自主研發,開始生產鋰離子電池,並且很快投入量產,2003年8月, 上海工廠投產,開始動力電池和電腦電池的研發。 ●1998年12月,通過ISO9001認證;同年,比亞迪公司以國際化的視野開始向海外發展,歐洲分公司成立;
比亞迪i6
●1999年,開發出當時行業內領先的SC2100P大電流放電池,當年鎳鎘電池產量達到1.5億支; ●1999年4月,香港分公司成立;同年10月,初步建立深圳工業園(葵涌)並開始投入使用;葵涌工業園是一座設計先進的現代化工業園,是比亞迪總部所在地; ●1999年11月,美國分公司成立; ●2000年,成為MOTOROLA第一個中國鋰離子電池供應商;同年12月,成為MOTOROLA的供應商。 ●2001年8月,成為NOKIA的供應商。 ●2001年,自主研發的發泡鎳錕焊、正極端面焊工藝,大大改善電極的集流性能,提高SC系列大電流放電性能,得到了BOSCH客戶的認可,當年鎳鎘電池產量達到2.5億支。 ●2001年4月,韓國辦事處成立;
比亞迪F5
●2002年,成為NOKIA第一個中國鋰離子電池供應商;同年5月,比亞迪獲得QS-9000認證; ●2002年7月,在香港主板上市,創下了當時54支H股最高發行價記錄,股票代碼1211-HK;同年,比亞迪被全球權威刊物《亞洲貨幣》評為「2002年最佳上市公司管理獎」第一名,並被全球權威刊物《財資》評為「2002年最佳中型企業上市集資項目」,比亞迪的成功上市是亞洲以至於全球財經的重要里程碑,它表明了中國民營企業正逐漸贏得世界的認同和信任。 ●2002年7月,與北京吉馳汽車模具有限公司資產重組,成立全新的北京比 亞迪模具有限公司,建立北京比亞迪工業園; ●2002年9月,開始建立上海比亞迪工業園,上海分公司成立; ●2002年9月,深圳市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獲得MOTOROLA授予的「Motorola Excellent Supplier Award」; ●2003年,開發獨特的氧化鎘負極化學活化處理工藝,改善鎘負極的活性,提高電池的復合氧能力,降低電池內壓,大大提高電池大電流放電性能和快速充電性能,得到了BLACK和DECKER客戶的認可,當年鎳鎘電池產量達到4.0億支,一舉超過SANYO,達到世界第一。
比亞迪L3
●2003年1月22日,比亞迪公司跨行業收購西安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了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又在西安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征地100萬平方米,修建新廠房,營建西安生產基地。 ●2003年比亞迪收購北京吉馳汽車模具有限公司(佔地20萬平方米),同年,比亞迪在上海創建上海比亞迪工業園(佔地56萬平方米),同時又把汽車銷售總部遷到了深圳,從而形成輻射全國:東——上海、南——深圳、西——西安、北——北京全方位布局。 ●2004年2月18日,深圳比亞迪微電子有限公司成立,同年Li-ion電池市場佔有率20% ,位居世界第二。 ●2004年7月17日比亞迪上海比亞迪汽車檢測中心竣工,並成功完成比亞迪汽車檢測中心的重點項目—碰撞實驗室建成後的首次整車碰撞實驗。 ●2005年4月16日,比亞迪汽車在西安宣布,首款新車F3正式下線,同時20萬輛產能的新生產基地 也正式落成。 ●2005年8月,日本分公司成立; ●2005年9月22日F3採取分站上市,在濟南首發,杭州、深圳也陸續上市,打破了大多數廠家上市常規,成為汽車營銷的一個經典案例。 ●05年4月—06年2月,比亞迪F310個月內獲得各類獎項68個: 2005年4月榮獲上海國際汽車展「新車大獎」、「最佳人氣獎」、「最值得期待車型」等多項大獎; 10榮膺「2005年中國年度汽車總評榜」浙江分榜年度最佳新車獎;廣州國際車展斬獲「2005年度自主品牌年度新銳大獎」、2005搜狐汽車年度大選中摘取滿意度車型的「性價比」桂冠、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中國中央電視台聯合共同推出的
比亞迪S8
《CCTV2005創新盛典》中榮膺關注度最高的「自主創新獎」、勇奪「2005中國年度汽車總評榜」中含金量最重的「最佳性價比轎車」大獎、成功入選CCTV年度自主品牌評選候選車型;2006年1月18日,獲騰訊網「新勢力·2005時代中國盛典」頒獎晚會頒出的9個2005騰訊年度車型大獎中的年度自主品牌車型…… ●2005年12月,成立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第六事業部。 ●2006年6月,比亞迪純電動轎車F3e研發成功,成功搭載ET-POWER技術的鐵動力電池,實現零污染、零排放、零噪音的三無目標,續航里程達350KM,標志著比亞迪純電動汽車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比亞迪G3
●2006年9月,MOSFET通過NOKIA認證,成為NOKIA供應商。同年,比亞迪銷售總額129億元,利潤總額11.2億元,納稅總額11億元,出口創匯8.5億美元。 ●2006年10月F3尊貴版上市,再掀銷售熱潮。 ●2006年起烏克蘭開始大量進口比亞迪轎車產品;首批啟運200輛比亞迪F3,這是中國轎車首度進軍烏克蘭市場。 ●比亞迪汽車精兵出戰北京國際車展,中國首發硬頂敞蓬轎跑車F8、世界第一鐵動力技術轎車F3e、自主研發的BIVT技術的發動機在北京車展上引起了強烈震動;11月27日,比亞迪自主研發的硬頂敞蓬轎跑車S8(原名F8)榮獲北京車展最佳中國首發新車大獎; ●2006年12月17日,比亞迪憑借2006年掀起的「F3風暴」榮膺被譽為中國營銷界「奧斯卡獎」的「2006中國十大營銷事件·人物盛典」,這也是自03年該獎項設置以來,汽車製造企業第一次入圍並獲獎。 ●2006年,比亞迪汽車累計完成銷量63153輛,同比增長472%,成為增長最快的自主汽車企業。 ●2007年,印度分廠建立; ●2007年一月比亞迪F3單月銷量突破10000輛。這是本土品牌以單一車型首次跨入「萬輛俱樂部」,與伊蘭特、凱越、福美萊
比亞迪T6
並列成為中轎市場的「四大金剛」。 ●2月2日,比亞迪汽車在上海與歐洲的葡萄牙、非洲的安哥拉、維德角等國家和地區汽車貿易商正式簽署汽車出口合作協議,這標志著比亞迪的海外戰略開始全面推進。 ●2007年4月比亞迪F3R五省先期上市。 ●2007年4月比亞迪F6榮獲最佳(中國)首發新車、最具上海風尚獎、最佳設計轎車獎。 ●2007年6月18日比亞迪汽車的第10萬輛F3轎車在西安下線。意味著這款中級車精品自2005年9月以來僅20個月,累計產量就達到了10萬輛,創造了自主品牌最短時間超越10萬輛的產銷新紀錄。
比亞迪F3R
●2007年7月30日比亞迪F3R全國上市。 ●2007年8月9日,比亞迪汽車在深圳舉行比亞迪汽車深圳現代化生產基地落成暨中高級轎車F6下線儀式,這標志著比亞迪汽車進軍中高級轎車市場戰略進入實施階段。同時集團總裁王傳福在下線儀式上宣布了比亞迪的兩大目標:2015年中國第一,2025年世界第一。振動了汽車界和輿論界。 ●2007年9月3日,比亞迪F3白金版全國上市,銷售火爆。 從2003年收購西安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到發出2025年實現世界第一的豪言,比亞迪實現了從單一產業向復合產業的跨越,從汽車新丁到十萬輛俱樂部成員的成長,從單一車型向F矩陣的布局。公司發展的「333」規劃正有條不紊的實施 2008年在由世界權威的品牌價值研究機構——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舉辦的「2008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年度大獎」評選活動中,比亞迪憑借良好的品牌行業領先性和品牌公眾認知度,榮「2008年度中國市場購買者滿意度第一品牌」大獎。 ●2009年7月24日,比亞迪成功收購湖南美的客車製造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 ●比亞迪將落戶洛
比亞迪F6
杉磯。 據了解,中國國產汽車品牌將進軍美國汽車市場。中國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已在洛杉磯正式宣布,該公司北美總部將落戶洛杉磯,這將是第一個落戶洛杉磯的中國國產汽車品牌。 洛杉磯市政府同意將采購部分比亞迪節能汽車,並將對比亞迪生產的部分電動公交車進行測試。市政府承諾簡化配置充電站的批准手續,加快批准設立家用電動車充電站。 加州州長施瓦辛格說,比亞迪落戶洛杉磯是加州推廣新能源政策的成功典範,將帶動更多像比亞迪這樣的公司前來加州投資,「我張開雙臂歡迎比亞迪到來,希望加州與中國的友誼能夠為雙方的環境和經濟帶來互惠雙贏。」 大洛杉磯地區是美國最大的汽車市場,僅洛杉磯縣就有22家主要汽車設計中心,也是大多數亞洲汽車製造商的美國總部所在地。在這里落戶的世界汽車品牌包括豐田、本田、馬自達、現代、起亞、菲斯科等。
⑸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背景是什麼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1211.HK),創立於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發行上市。
2008年後,比亞迪股票因為受到巴菲特青睞的緣故,港股最高漲到88.40元港幣。隨後幾年,比亞迪陸續推出新產品,包括S6、G6、速銳等,受到市場熱烈歡迎。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雖然市場推廣有限,但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名聲還是很好的,因為它的產品率先應用於公交車和計程車,不僅在中國境內推廣,還在國外獲得發展。
(5)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發展擴展閱讀:
在眾多自主品牌中,比亞迪可謂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後起之秀。而在業內人的眼中,它則是一個另類而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在移動能源領域,比亞迪就憑借其取信於人,打下一片江山,成為摩托羅拉、諾基亞等重量級客戶最大電池的供應商。
2015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車上半年累計銷售1.98萬輛,超出第二名70%。其中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秦,6月銷量再創歷史新高,達4015輛,環比增長14%,同比增長280.6%,1-6月累計銷量16477輛,比第二名足足多出了1.1萬輛,是國內最暢銷的新能源車型。
⑹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之源
在眾多自主品牌中,比亞迪可謂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後起之秀。而在業內人的眼中,它則是一個另類而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它在跨行業發展後仍能頻創奇跡,不得不令人拍案稱贊。
作為一個國際化企業,出色品質和優質服務向來是比亞迪的強項。在移動能源領域,比亞迪就憑借其取信於人,打下一片江山,成為摩托羅拉、諾基亞等重量級客戶最大電池的供應商。
磨刀不誤砍柴工。比亞迪進入汽車行業後,繼續秉承著品牌戰略,率先提出「袋鼠模式」--通過踏實地完善自我,做足准備,才能跳得更高更遠。
「價格不是我們主要手段。最後的產品還需用品質和服務來說話,這樣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夏治冰如是說。
在上海,比亞迪的工程師們對龐大的技術數據進行了大量的計算機模擬分析,最終研發出F3這款高性價比的流行車款。在西安,長達300米的F3總裝生產線上,平均每4分半鍾就誕生一輛比亞迪F3轎車。在深圳,乃至在全國,數百家服務網路觸角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努力實現著企業與客戶的零距離。
機會也總是垂青於那些有所准備的人。比亞迪的熱銷之勢絕非偶然的,而是一流的研發能力、強大的生產基地以及優質的銷售團隊共同發力的結果。 作為一站式手機零部件供貨商,比亞迪生產各種優質的手機零部件。作為業界領先的ODM供應商,比亞迪依託垂直整合發展模式,為客戶提供包括產品設計、製造、測試、裝配及售後等全方位服務。
公司IT產品及業務主要包括充電電池、塑膠機構件、金屬零部件、五金電子產品、手機按鍵、微電子產品、液晶顯示屏模組、光電子產品、柔性電路板、充電器、連接器、不間斷電源、直流電源、太陽能產品、手機裝飾、手機設計、手機測試、手機組裝業務、筆記本電腦設計開發、測試及製造組裝業務等。公司堅持不懈地致力於技術創新、研發實力的提升和服務體系的完善,主要客戶為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等國際通訊業頂端客戶群體。 發展至今,比亞迪汽車產業分布在深圳坪山、西安、北京、上海、惠州、長沙、韶關七大工業園,形成了集研發設計、模具製造、整車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組合。比亞迪汽車在車型研發、模具開發、整車製造等方面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產業格局日漸完善。比亞迪汽車堅持自主品牌、自主研發、自主發展的發展模式,以「打造民族的世界級汽車品牌」為產業目標,立志振興民族汽車產業。
作為最具創新的新銳民族自主品牌,比亞迪汽車保持了連續5年超100%高增長!2005年比亞迪汽車銷量約2萬台;2006年比亞迪汽車銷量約6萬台;2007年比亞迪汽車銷量約10萬台;2008年比亞迪汽車銷量約17萬台。2009年8月—2010年5月,F3連續10個月保持全國銷量總冠軍!2009年,比亞迪汽車銷量超過44.8萬台,同比增幅達162%!
除了傳統汽車外,業界期待已久、全球首款不依賴專業充電站的新能源汽車F3DM雙模電動車,於2008年12月15日正式上市。這款雙模汽車整合汽車製造、電池技術、電機系統、車載電子技術等多項頂尖的高科技技術,是節能、環保、時尚和科技的典範。 2011年10月26日,比亞迪e6先行者電動車正式上市。比亞迪e6先行者搭載了比亞迪自主研發的鐵電池,該車的最大(額定)功率為100馬力左右,峰值扭矩為450N.m,最高車速可達到140Km/h以上。在不開空調的情況下,該車綜合工況續駛里程最長達300Km,百公里能耗為20度電左右。
2014年是新能源汽車真正普及的消費元年,比亞迪秦全年銷售14747台,成為新能源汽車年度銷量冠軍,公交電動化也在穩步推進。在此基礎上,比亞迪提出「542戰略」,為後續新能源汽車劃定全新的性能、安全、油耗標准。2015年一月比亞迪宣布其首款542戰略車型—唐於前日開啟預售。唐是全球首款三擎四驅雙模SUV,三擎動力實現百公里加速5秒以內;超級全時電四驅,電子科技顛覆傳統機械時代,帶來高效傳動、極速響應和更高安全;雙模自由切換,短途純電,長途混動,百公里油耗僅2升。而且作為一款雙模SUV,唐還為消費者在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上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也為比亞迪汽車銷量開辟了一個新的增長點。
作為電動車領域的領跑者和全球充電電池產業的領先者,比亞迪迅速掌握了關系電動汽車成敗的關鍵一環——動力電池核心技術,並已經擁有實現大規模商業化的技術和條件,能夠開發更為節能、環保的電動汽車產品,實現性能的提升和普及應用。 比亞迪「三大綠色夢想」解決石油問題帶來的全球環境污染和經濟問題,科技創新造福人類、榮耀世界!
電動車
電動車在城市公共交通和個人交通方面,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2008年12月15日,全球第一款不依賴充電站的雙模電動車比亞迪F3DM在深圳上市,吹響了解決能源緊缺、二氧化碳減排和環境污染三大問題的號角。在比亞迪雙模電動車的過渡下,純電動車時代亦不再遙遠。比亞迪以拔得頭籌的先機,開創了中國力量領跑世界的壯舉!
儲能電站
比亞迪基於鐵電池核心技術實現能源儲存,形成對智能網的技術支持。依託先進的鐵電池技術,比亞迪電池儲能電站可以滿足能源存儲、削峰調谷的需求,通過均衡用電,解決智能網在建設中的儲能難題,形成對智能網的技術支持,對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功率波動進行平滑。同時,比亞迪儲能電站相比於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現有儲能技術,具有明顯的成本和運行壽命優勢,儲能效率更是高達90%以上,遠高於抽水蓄能的60—70%,經濟效益突出,需求巨大,應用前景廣闊。全球電力需求逐年增長,用電高峰和低谷的負荷差距越來越大,電池儲能電站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將給電網儲能領域帶來革命性的技術更新,具有巨大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
太陽能電站
採用獨創的技術和工藝,大幅度降低了太陽能應用成本,讓太陽能發電獲得與煤電相當的成本,解決了一直嚴重製約太陽能產業發展的矽片生產供應問題,加速了太陽能發電普及過程,對新能源產業健康發展具有重大且深遠的意義。2012年12月22日上午,陝西省榆林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辦「榆林市政府(北京)招商會」,會上榆林市副市長毛中勝與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商洛地區總經理姜占鋒簽訂了榆林市500MW光伏電站建設項目。
2015年9月3日,為期三天的「南美太陽能展」在聖保羅北方展覽中心閉幕。中國新能源領軍企業比亞迪在展會上推出的新一代太陽能儲能產品。
⑺ 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的發展史是什麼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1211.HK),創立於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發行上市,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廣東深圳,是一家擁有IT,汽車及新能源三大產業群的高新技術民營企業。比亞迪在廣東、北京、陝西、上海、天津[1] 等地共建有九大生產基地,總面積將近700萬平方米,並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和中國台灣、香港地區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現員工總數將近20萬人。
公司IT產業主要包括二次充電電池、充電器、電聲產品、連接器、液晶顯示屏模組、塑膠機構件、金屬零部件、五金電子產品、手機按鍵、鍵盤、柔性電路板、微電子產品、LED產品、光電子產品等以及手機裝飾、手機設計、手機組裝業務等。主要客戶包括諾基亞、三星等國際通訊業頂端客戶群體。
2007年3月。公司分拆旗下手機部件及模組、印刷電路板組裝等業務,申請赴香港主板上市,2007年12月20日,分拆出來的比亞迪電子(國際)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集資約59.125億元。2011年6月30日A股上市(代碼SZ.002594)。2015 年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800.14億元,同比增長37.4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29億元,同比增長552.63%。[2] 2016年4月,比亞迪汕尾公司獲得的全球單筆最大純電動客車訂單(44.66億元)[3] 。8月,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175位。[4] 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1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24位
⑻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前景
比亞迪是中國汽車企業中,或者也可以說是世界的汽車企業中,堅持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最堅強的公司之一。
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戰略上起起伏伏,新能源汽車的戰略發展方向也有不同的探討。但是比亞迪卻一直咬定青山不放鬆,新能源汽車戰略始終被作為比亞迪的戰略方向。
從最早的純電動車e6,到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F3,比亞迪幾乎沒有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上中斷過。
堅持是一家汽車企業最重要的基礎,沒有堅持,任何企業都不可能成功。
為什麼中國品牌汽車企業在傳統燃油汽車市場上很難超越西方跨國公司,最主要的是跨國公司有著漫長的歷史積累,這種積累其實也是一種堅持。
中國品牌的汽車企業隨著政策的指揮棒,也起起落落,新能源汽車戰略在絕大部分的汽車企業中都是因為政策的存在而存在,更是因為政策的變化而有重點方向上的調整。
然而,只有比亞迪堅持了下來。
當幾乎所有的汽車企業開始對新能源汽車戰略持有懷疑態度的時候,比亞迪迎難而進。比亞迪迎難而進的最突出表現方式之一就是在深圳當地,自己聯合其它投資者建立計程車公司。
當所有人都認為比亞迪的這種做法,是嘩眾取寵,或者是百害而無一利的時候,比亞迪依據堅強的努力堅持了下來。
市場的最終發展證明了比亞迪的正確。這是因為深圳市的電動車計程車業務實現了自我循環,並實現了盈利。
難道還有其他領域更能證明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可靠?無疑,計程車市場是最好的檢驗工具。
漫長的計程車里程,使得比亞迪的電動車得到了完全的市場驗證。
中國乃至世界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結果,已經證明,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佼佼者。
2015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車上半年累計銷售1.98萬輛,超出第二名70%。其中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秦,6月銷量再創歷史新高,達4015輛,環比增長14%,同比增長280.6%,1-6月累計銷量16477輛,比第二名足足多出了1.1萬輛,是國內最暢銷的新能源車型。
同樣,比亞迪在世界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同樣名列前茅。僅僅次於特斯拉、日產聆風。
比亞迪這種成績的獲得,是在兩個不利條件取得的。一個是比亞迪的成績主要是在中國國內市場完成,第二個是比亞迪在國內地方政策實施地方保護主義的阻礙下完成如此強勢的增長。
比亞迪目前的政策障礙,其實是比亞迪未來發展的契機。因為,障礙必然得到克服,市場必然得到更大發展。
數據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速度在2015年驚人。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7月新能源汽車生產19307輛,銷售16884輛,同比分別增長2.2倍和3.3倍。
1-7月新能源汽車生產95530輛,銷售89549輛,同比分別增長2.5倍和2.6倍。
這種增長速度是在中國實施試點政策的大背景下取得的。也就是說,中國如果在2016年以後放鬆,甚至完全放開試點,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空間,很難想像的出來。
在市場大發展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的強者必然占據到最大的優勢。那麼,比亞迪呢?比亞迪的未來一定會因為今天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堅持而收獲頗豐。
2015年12月銷量數據統計,全球新能源車老大的地位已經易主。在以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為主流的新能源銷量榜單上,中國車企比亞迪躍升六個名次,直接站上了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冠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