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說說有關中世紀法國鐵面人的事情
有傳言說是路易十三,被他兒子囚禁了
求採納
② 鐵面人是誰
法國哲學家、思想家伏爾泰最早在作品中提到「鐵面人」。他在其著作《路易十四時代》一書中寫道:「這個囚犯毫無疑問是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但他被送往聖瑪格麗特島時,歐洲並無重要人物失蹤。」對「鐵面人」的描述,使後人有了無限的遐想空間。 到底那個神秘的「鐵面人」是何人呢?據說法國國王路易十五、路易十六在18世紀都曾下令對「鐵面人」進行調查,但結果卻無人能知。路易十六曾明確表示要嚴守「鐵面人」的秘密。 迄今為止,人們對「鐵面人」的身份仍有很多種猜測。一種觀點認為,「鐵面人」是路易十四的親生父親多熱。此種觀點以法國社科院院士潘約里為代表。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鐵面人」是當時的警察頭子兼法官拉雷尼。這一觀點是維爾那多在其1934年出版的《皇後的醫生》一書中提出的。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鐵面人」是路易十四時期的財政大臣富凱。也有人說「鐵面人」是義大利的馬基奧里伯爵,但也都缺乏有力證據。 上述任何一種觀點,似乎都有一些道理,但同時也有很多的疑點。迄今為止,「鐵面人」的身份仍舊是個謎。歷史給後人遺留下的難題實在是太多了,有些難題也許將永遠無法解開。
③ 法國神秘鐵面人,戴面具被囚禁42年,死後痕跡全毀,他是誰呢
在歷史上,有著很多荒誕而又離奇的故事,而在中世紀的法國,最帶有神秘色彩的,莫過於一位帶著面具的男子。
1661年,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法國波旁王朝,24歲的路易正式開始執政,開始了他長達54年的統治,而也就是在這年,聖瑪格麗特島的監獄,迎接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他在皇室護衛的層層守衛下,進入了一個城堡,而更讓獄卒們印象深刻的,則是他頭上那個特製的頭盔面具。
第二種說法認為,鐵面人是路易的財政大臣富凱。後來因為貪污引起民憤,被判以死刑,路易不忍心殺他,但是又要對法國人有所交代,在找一個死刑犯給他頂包以後,讓他在監獄當中住了下來。
還有人提出,鐵面人是路易的私生子,年輕的維爾曼杜阿伯爵,史料記載,很早的時候,威爾曼就已經出生,並且因為疾病死去,但有人認為他實際上被父親囚禁,因為伯爵使王位繼承者蒙受了恥辱。以上種種,都只不過是假說而已,鐵面人的故事,也隨著他永遠的進入了墳墓。
④ 法國鐵面人的真實身份
在法國大革命爆發之際,盛怒的法國人集體來到巴士底獄,當市民們抵達這座監獄深處時,在一座不起眼的牆壁上找到了一行小字:
編號64389000,鐵面人。
這個古怪的稱呼,顯然不是犯人的名字,那麼,他究竟是何許人也呢?後來,法國名著《路易十四時代》中首次出現了關於「鐵面人」的文字:
「一位奇怪的客人來到了聖瑪格麗特島,他是一名身材勻稱舉止得體的青年人,然而,他的頭上卻戴著一個嚴密的鐵皮頭盔。不論何時何地,他都不肯摘下鐵質頭盔,因為,這樣做會招致殺身之禍。這個來歷不明的青年人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大家紛紛猜測他的出身。」
根據伏爾泰作品中的描述,這名奇怪的客人被羈押了數日後,被轉移到巴士底獄。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在轉移之前,法國國防大臣曾親自來到監獄探望這位年輕人,且態度畢恭畢敬。更令人無法理解的是,在此人入獄的時候,竟是由典獄長親自陪同的,此外二人還一塊吃了午飯。
在接下來的每一天中午,典獄長都會親自造訪,似乎此人的身份十分尊貴。
顯然,在整個巴士底獄中,這位帶著鐵面具的傢伙,得到了比其他人更好的待遇,連羈押他的囚室都是特製的。據說,此人溫文爾雅,從不與任何囚犯或獄卒起沖突。面對失去自由的窘境,他從沒有表現出一絲一毫的怨恨。
⑤ 路易十四與鐵面人有什麼歷史說法
1789年7月14日清晨,成千上萬憤怒的巴黎市民,潮水般沖向巴士底獄,一舉將其搗毀。在監獄入口處,人們發現了一行字:囚犯號碼6438900,鐵面人。史載,鐵面人是路易十四時代巴士底獄的一名重要囚犯,於1703年死於獄中,時年約45歲。
最早在著作中提及鐵面人的,是法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伏爾泰,在他的<<路易十四時代>>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述:1661年,一個高大英俊、面戴鐵罩的青年人,被押送到聖瑪格麗特島上。這個人的鐵面罩上裝有鋼制彈簧,可以戴著它從容的吃飯喝水。上級還命令看守人,如果他取下面罩就殺死他。這人無疑是個重要人物。後來他又被送到巴士底獄,在獄中度過了大半生的時間,其間一直享受優厚待遇,而他從不對自己的身世吐露一個字。1703年,這個神秘人在獄中死去。
鐵面人的傳奇故事,在20世紀一度成為影視的熱門題材。在美國電影中,鐵面人成了路易十四,在一次宮廷宴會中被挾持出宮,永遠的戴上了鐵面罩,而他流落民間的孿生哥哥菲力普,假借其名義登上了王位。
幾個世紀以來,關於鐵面人的真實面目,眾說紛紜。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也都調查過鐵面人,但他們都表示「要嚴守秘密」,其結果當然不了了之。
上個世紀,英國的一位女學者提出了一種令人吃驚的見解:「鐵面人」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大革命時期,被送上斷頭台的並非查理本人,而是一個忠於一室的奴才。真正的查理則逃到了法國,成了路易十四的階下囚,被戴上了鐵面罩,一直監禁到死。此說謬誤在於:1703年鐵面人死於獄中時僅45歲,而1600年出生的查理一世若活到那時,已是103歲的老翁了,因而殊不可信。
法國社會科學院的院士潘約里在<<鐵面罩>>一書中認為,「鐵面人」是路易十四的生父。路易十三與安娜王後婚後長期不和,分居已久。安娜王後與一貴族情人姘居懷孕,紅衣大主教、首相黎塞留多方勸說,令路易夫婦重歸於好。安娜王後十月懷胎,生下戴當尼王子(即路易十四),其情夫被迫遠走他鄉。路易十四成人後,其父回到巴黎欲與其相認。路易十四懼怕丑聞外泄,不敢相認,但又不忍殺害生父,遂與他戴上鐵面罩,囚禁起來。此說頗有向壁虛造之感,1703年鐵面人死時不過45歲,而當時路易十四已65歲高齡,「此豈近於情理哉?」
1934年出版的<<皇後的醫生>>一書中,提出了另一種說法:「鐵面人」是當時的法官兼警官拉雷尼。拉雷尼的叔叔帕.科其涅是安娜王後身邊的太醫,他奉旨解剖路易十三屍體時,發現他不是路易十四的生父,便將此事告知了拉雷尼。路易十四得知,便暗令逮捕拉雷尼,給他戴上鐵面罩並囚禁起來。奇怪的是,帕.科其涅卻從中漏網,而拉雷尼只是個小小的警官,路易十四要殺人滅口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為什麼還要手下留情?據後來查證,拉雷尼於1680年在自己的故鄉善終。
此外,早在19世紀,就有人提出,「鐵面人」是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富凱。1970年,法國記者阿列斯在<<鐵面人--最後揭開的一個謎>>一書中,再次證明了這一觀點。富凱是路易十四的寵臣,因侵吞公款,於1661年被捕,後被判終身流放。路易十四密令將其滅口。阿列斯認為,以路易十四對富凱的寵信,絕不會忍心殺他。當時死於獄中的,只是一個替死鬼。真的富凱則被戴上了鐵面罩,一直在獄中享福。富凱念主洪恩,對自己的身世也守口如瓶。但如果事實如此,那麼鐵面人死時也應老態龍鍾,這樣的情況又與史料相左。
比較新的一種說法,是法國歷史學家托拜恩提出的,他認為「鐵面人」是義大利的馬基奧里伯爵。馬基奧里是義大利曼圖亞斯公爵的親信。路易十四欲用10萬艾克買下公爵領地內的卡贊列要塞。公爵為此派馬基奧里前往法國談判。路易十四想要賄賂於他而遭拒絕,馬基奧里遂將此事密告給公爵夫人,誰知公爵夫人竟與路易十四有染,因而路易十四很快就知道了馬基奧里的行蹤,就把他變成了階下囚。
綜上所述,似乎托拜恩的說法最為可信,那麼後來路易十五、路易十六為何又要嚴守秘密?由此看來為,鐵面人極有可能是偶爾捲入了一樁宮廷丑聞,而招致禍患,但他與王室又有某種特殊關系,得以免死,被永遠的掩蓋了身世。其實,這完全是歷代法國國王為了掩飾家醜,一手製造的懸案。
神秘的法國鐵面人
1703年巴黎最黑暗的巴士底獄,一個戴鐵制面具的囚犯去世。所謂鐵面人是指那個男子在被幽禁的34年間一直佩戴面具,禁止說話,而發出那個命令的是當時的國王路易十四。據說那個男子掌握著威脅波旁王朝的秘密。
鐵面人之死
1703年11月19日巴黎的巴士底獄,一個戴著面具的囚犯去世。前一天彌撒之後,躺在床上的他病情急速轉危,次日死去。
戴著面具的那個囚犯在獄中作為特殊的存在加以對待,受到與別的囚犯完全不同的待遇。給予專用的房間和餐具,由獄長專人伺候,在這個犯人面前,連獄長都恭恭敬敬地站著,不許坐下。盡管如此,那個囚犯並不能自由行動,強制過著比普通囚犯更嚴厲的監獄生活。例如,規定他不得說話,即使吃飯時,也不許摘下面具。他何以要戴面具關在牢裡面呢?在巴士底獄沒有人知道其中細節,唯一清楚的是由當時的國王路易十四發出的命令。
令人不解的是,如果是危險的人物,殺了不就結了嗎。但是路易十四不能殺他,只能讓他戴著面具繼續幽禁著。
特製的單身牢房
從查閱記錄來看,鐵面人是以「厄斯塔什·杜齊埃」的名字被埋葬。因當時在巴士底獄結束生命者是以假名埋葬,所以在後來的史學家之間認為這個名字不是真名。
在當時監獄的文書中,厄斯塔什·杜齊埃名字最早出現是1669年7月19日陸軍大臣盧瓦給當時皮·羅爾監獄獄長聖馬爾的信中。皮·羅爾是修建在義大利西北部阿爾卑斯山半山腰的小鎮,17世紀時,小鎮是由城牆圍起來的堅固要塞,在那裡修建了皮·羅爾監獄。信中這樣寫道:
「聖馬爾先生。奉聖旨將一名叫厄斯塔什·杜齊埃的人護送到皮·羅爾。最重要的是,對這個人要嚴加隔離,不允許他向別人提及自己的身份。事前通知是希望趕緊准備好監禁此人的單身牢房。
窗戶應設在誰也無法靠近的方向,門設多層,使守護在外的哨兵什麼也聽不到。每日送一次一天的飲食,由你親自送到鐵面人的手上。
如果有什麼事,也不得傾聽這個人說話。如果向你說多餘的話,證明屬實將被判死罪。」
更令人震驚的是,從此監獄長的工作就與鐵面人聯系在一起。鐵面人每次調換監獄,獄長聖馬爾的工作就跟到那裡。例如1687年聖馬爾獄長與囚犯一起轉移到法國南部戛納灣的聖馬格麗特島。
聖馬爾給當時的陸軍大臣盧瓦的報告是這樣寫的:「將該囚犯運到島上時使用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採用塗蠟的布包裹木籠。這樣囚犯不會呼吸困難,裡面空氣能夠很好流通,但是外面誰也看不到他,也不能交談。」
木籠周圍由4~5名士兵警衛,並由8名民工搬運木籠,他們是特意花巨資從義大利都靈雇來的,這些民工不懂法語,無法與囚犯對話。」
聖馬格麗特島有12間左右的牢房和容納警衛隊居住的大片營房,並且專為鐵面人建造了單身牢房。至今我們還可以看到留下的那間單身牢房,面積30多平方米,窗上裝有縱橫的窗欞,門由三層門組成。最後在聖馬格麗特島單身牢房被囚禁11年的男子最終又被押解到了巴士底獄。
鐵面人是1698年被押解到巴士底獄的。據記載,鐵面人乘坐的車子一到巴士底獄的大門,城堡周圍的商店就被勒令關門停業,警衛們也臉朝著牆迎接,為的是不讓看到囚犯的臉。
9月18日星期4下午3點,聖馬爾從聖馬格麗特島轉任巴士底獄的新司令官。晚上9點,在副官的引領下把囚犯安置在韋爾特塔的第3單身牢房。並且規定副官照料囚犯的日常生活,但膳食由司令負責。
各種流言
首先,據在獄中工作的馬爾索朗醫生說,初到巴士底獄查牢房時,聽到鐵面人說,自己大約60歲左右,如果這是真話,那他是1638年出生。這意味著與路易十四是同一年出生。
此外,關於鐵面人流傳著各種傳說,國王的私生子說,國王的孿生子說,王後的私生子說等等。但是各傳說中有共同的一點,那就是路易十四讓囚犯戴面具的理由是,囚犯的臉與路易十四的臉一模一樣。顯然,僅僅臉龐與國王相似還不足以投入監獄。那麼,又是為了什麼呢?
囚犯出生關繫到王宮的秘密
18世紀下半葉,法國啟蒙思想家波代爾發表了如下的假說:「鐵面人是路易十四的母親安娜王後與當朝宰相馬扎朗的私生子」。
路易十四知道還有一個與自己長相一樣的兄長,害怕他爭奪王位,於是把兄長抓起來,戴上面具,幽禁在牢里。」
1847年,作家大仲馬發表了小說《三劍客》。在那本小說中寫到了鐵面人。
「鐵面人是路易十四的孿生兄弟,在獄長聖馬爾寫的某機密文書上有記錄」,大仲馬說他的假說來自這一依據。
下面我們將評述這兩個假說的可靠性。首先波代爾的「王後的私生子說」,在現代認為其可靠性很低,理由是鐵面人的死亡年代或聖馬爾去巴士底赴任的年代記述有錯誤。另外,當時王後的生育是在眾大臣的眼皮下進行的,無法隱瞞。如果是王家的私生子豈能下獄,還要封賞領地和支付定額的養老金呢。
那麼,大仲馬的孿生兄弟說又如何呢。大仲馬的這個說法是從內務部的檔案室發現的文書作為推理。但是這個文件是偽造的說法很強,其理由是如果聖馬爾知道這個事實,按其職責是嚴禁記錄的,他也知道一旦被路易十四察覺有處死罪的風險。
據以上的理由,波代爾說和大仲馬說都不是真實的。
鐵面人秘密新的假說
說來有趣,新假說出自「鐵面人」被埋葬時的名字。一直被視為假名的「厄斯塔什·杜齊埃」作為線索。
一位歷史學家循著古文獻,最終查清在路易十四的衛隊軍官中有厄斯塔什·杜齊埃的名字。
他有出生記錄,但是不知何故沒有死亡記錄。而且他的情況從1668年起就不清楚了。所謂1668年,不就是鐵面人被投入監獄的一年嗎?
這個厄斯塔什是個放盪不羈的人,經常吵架並惹起決斗。由於在宮廷飲酒引起斗毆流血事件,結果從衛隊的軍官中被除名,並禁止出入宮廷,其後他更加放盪,漸漸落入舉債的深淵。接著歷史學家發現,被家族拋棄,身無分文的他因想敲詐路易十四而被捕。
原來厄斯塔什是路易十四同父異母的兄弟!的確,現今留下的厄斯塔什肖像與路易十四一模一樣。據此,歷史學家們推測路易十四意識到厄斯塔什對他王位的威脅,於是把他抓起來,讓他戴上面具,藏起他的臉來。
事情的發生還得從路易十三不能生育談起。宰相里什圖考慮到國家不能沒有繼承人,於是向國王提出找個代理父親,讓王後生子,而且選擇配種的角色是路易十三的副官弗朗索瓦·杜齊埃。於是王後與杜齊埃之間生下的孩子平安地接位成為路易十四。令人難堪的是,路易十四與杜齊埃家的孩子厄斯塔什長得一模一樣。成年後的厄斯塔什很快掌握了這個秘密,因此1669年舉債度日的厄斯塔什以這個秘密為證據要挾異母兄弟的國王。感到威脅的路易十四為了平息事態,只得將他抓捕入獄,並且戴上面具,一直幽禁到他死,長達34年。
以上是近代史學家好不容易才找到的有關鐵面人的推理。但是這個假說也不是完美無缺的。圍繞著鐵面人的事實,今後還將被發現,說不定這個假說還會被改寫。也許有關鐵面人隱藏的謎永遠也解不完。
這是一件奇怪的,史無前例的事。而和這同樣奇怪的是這件事在當時竟然沒有一個歷史學家知道,自然也就沒能留下關於此事的只言片語,於是幾百年來人們枉自猜度,歷史學家空自白首窮經,而文學家們則馳騁想像,以此為題材創造了大量作品。然而終究是沒人能揭示事情的真相,因為真相早已掩埋於歷史的塵埃中了。
這個身材高於常人,年輕,漂亮,高雅的不知名的囚犯被極端秘密地押送到普羅旺斯海外的聖馬格麗特島上的伊夫堡,他一路上戴著面罩(用黑天鵝絨和鯨骨製成)面罩的護頦裝有鋼制彈簧使他能在戴面具吃飯時絕不覺著絲毫不便。面具?沒錯,面具。他就是法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鐵面人」,而關於他的傳說,二百多年來亦一直沒有中斷。我們早就在大仲馬那本著名《布拉熱洛納子爵》(達爾大尼央三步曲《三個火槍手》、《二十年後》的第三部)中認識了他。
鐵面人的故事在小說和電影中是很不相同的。在大仲馬筆下,三個火槍手之一的阿拉宓斯秘密地從巴士底獄救出了被其母囚禁的路易十四的孿兄菲力普,並設計讓他代替路易十四坐上王位,反把路易十四關入巴士底獄。但一晝夜後這一計謀被火槍手隊長達爾大尼央識破,他幫助路易十四重登王位,而菲力普則再入囹圄,並且臉上永遠蒙上了一層面罩。
而在《鐵面人》影片中,菲力普剛出生就被送出王宮。後來當路易十四知道他還活著時,就派財政大臣富凱將他囚禁在聖馬格麗特島上。後來內政大臣科爾伯和達爾大尼央對路易十四荒淫無度的生活極為不滿,便設計救出菲力普。經過化妝的菲力普在宮廷舞會上被錯認為路易十四,而真正的路易十四卻被戴上了鐵面罩,囚禁終生。(阿蘭德隆版)
但再版的《鐵面人》里劇情又有了可笑的改變兩個路易又成了我們可憐的達爾大尼央隊官的私生子,而最後這位可敬的隊官為了他的菲利普犧牲了,而那位真正的路易十四又如上一部般被戴上了鐵面罩,囚禁終生。
盡管電影和小說的情節都是虛構的,但在這位大名鼎鼎的太陽王路易十四統治期間,有過一個戴面罩的犯人,已是確鑿無疑的。
那麼他究竟是誰呢?
這個囚居在伊夫島上的鐵面人他無疑是有著高貴身份的,然而看押人員奉命,如果他取下面罩就必須毫不遲疑馬上殺死他。
後來一個深受當局信任的軍官,此人時為軍區司令,後來又被任的典獄長,到島上將他領出,然後把他帶到巴士底獄。人們在這個城堡里盡可能把他的住宿安排得非常舒適妥貼,為他做的是頭等飯菜。他要什麼從未遭到拒絕他最喜歡異常精美的襯衣和花邊的時尚之物。甚至典獄長和他說話總是畢恭畢敬的而且很少在他面前坐下。而監獄的一位老醫生後來描述說,他雖然常檢查這位這位奇怪的人的舌頭和身體其他部位,卻從未見過他的臉。他身材優美,令人贊賞。皮膚略帶棕色。唯有他的聲調使人感到有趣。他對自己的處境從無怨言。至於他可能是什麼人,他自己一點也不讓人知道。
這個人於1703年死去,當晚就被埋在聖保羅教區。至於他究竟是誰,則無人知曉。
第一種說法 十九世紀末,安娜·維格曼在一部著作中大膽假設囚犯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作者主張查理並不像通常認為的那樣死在斷頭台上,一個忠於王室的人代他受了刑。後來查理來到法國變成了路易十四的階下囚。但不解的是,路易十四為什麼要把死裡逃生的查理關起來呢?戴面罩的犯人既於1703年死去,如果是查理的話,他應該是103歲了。他能這樣長壽嗎?
第二種說法 1934年,維樂那多在《王後的醫生》一書中斷定犯人是法官兼警察頭子拉雷尼。他的叔叔名叫帕·科齊涅,是著名外科醫生,在宮廷中為路易十三的妻子安娜服務。路易十三死後科齊涅解剖其屍體。發現死者並不是路易十四的父親。科齊涅將這一秘密告訴了拉雷尼。後來宮廷為了防止這一丑聞傳開,拉雷尼就成了終身囚犯。然而後據查明科齊涅任宮廷醫生時(1644年)路易十三已死去一年了,故不可能有解剖屍體之說。而拉雷尼是於1680年在故鄉善終的。
第三種說法 從人們對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的父子關系的懷疑中,有人得出了另一個結論:戴面罩的人正是路易十四的生父。路易十三和王後安娜婚後不和長期分居,後經擔任首相的紅衣大主教黎塞留從中調解,重歸和好。但此時安娜在與一貴族情人的交往中已身懷六甲,不久即生下了路易十四。為了掩住馬腳,安娜的情人、路易十四的生父只得流落他鄉。路易十四登基後,其生父偷偷返迴向兒子乞求賞賜。路易十四既怕丑聞暴露又不忍心加害生父,於是就有了一個戴面罩的終身囚徒。這一說法顯然無法解釋下面一個事實:據監獄的犯人登記簿記載,戴面罩的人於1703年11月19日突然死去時,是一個45歲的左右的中年人。而這一年路易十四已65歲,那末他的生父又該多大了呢?
第四種說法 1970年,法國記者波·讓·阿列斯出版了《鐵面罩—最後揭開的一個謎》一書。他運用大量材料論證了上一世紀就出現的一個觀點: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富凱是戴面罩的囚犯。富凱曾是路易十四的寵臣,1661年他以侵吞公款罪被捕入獄。路易十四主張將他處死。但法院卻判他終身流放,被關進皮涅羅爾城堡。路易十四曾堅決要求富凱必須死在獄中。據當局宣布,富凱於1680年3月23日突然死去。他的屍體未交其親屬而由當局秘密處理了。阿列斯認為,死者並不是富凱,而是他的僕人愛斯塔斯·多熱,而富凱則在面罩掩蓋下活著。關於鐵面罩的傳聞恰好是在富凱「死」時(1680年)開始的。但是,1703那年富凱已是老態龍鍾,而戴面罩的人卻是個中年人。
其他猜想 「是多熱」這一觀點從法國大革命後就開始流傳。法國科學院院士莫·潘約里1965年出版《鐵面罩》一書也如此認為。多熱的父親是前首相黎塞留的侍從,知道許多王室丑聞。多熱的本人是近衛軍中尉,他因在王宮的一個樓梯上殺死了一個15歲的聽差而被捕。但是,如果多熱因此而下獄,對這樣一個普通刑事犯有什麼必要那樣尊重和優待呢?如果是怕多熱泄露王室秘聞扣壓他,為什麼不把他乾脆殺掉呢?
也有人認為,蒙面囚犯是義大利曼圖昂公國的國務秘書馬基歐里,他由於得罪了路易十四,於1679年5月被誘入法國關在皮涅羅爾城堡。但這一猜想也被一些包括法國史學家在內的人所否定。
戴面罩的囚犯究竟是誰呢?這恐怕真的要成為千古之迷了。然而更令人倍感驚奇的是,據後來的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考證(在他的《路易十四時代》里有談到),在這個無名氏被押送到伊夫堡時,歐洲並沒有任何重要人物失蹤。而此人又無疑確是個地位崇高的人啊。
因為他到島上的頭幾天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典獄長親自將飯菜擺在他桌上,然後把他關在裡面,退了出來。一天,這個囚犯用餐刀在一隻銀盤上刻了幾個字,然後把盤子從窗口扔出。盤子正好落在城樓腳下河邊的一隻船上。船主是個漁夫。他把碟子撿起來,拿去還給典獄長。典獄長十分驚奇,問漁夫」你看過碟子上的字了?還有別人看到過沒有?「這個農民被關押了起來,直到後來查清他確實不識字,碟子也確實沒有別人看到過才放了他。典獄長對他說」走吧,不識字是你的運氣。」另外,據說最後一個知道這個奇怪秘密的大臣夏米亞爾在臨死前,其婿拉費德元帥曾跪在岳父面前懇求他告訴自己,那個僅以「鐵面人」的名字為人所知的人究竟是誰。夏米亞爾回答說:這是國家機密,他曾經宣誓永遠不泄露。
這就可以算是事情的最後答案吧……
法國大作家雨果曾經寫過一部小說《鐵面人》,小說講述了一個帶著鐵面罩的囚犯,被國王流放到一個孤島上,「鐵面人」經過種種努力,終於逃出了孤島,重獲自由。
有意思的是法國另一位大作家大仲馬也寫了一個類似的故事《布拉熱洛公爵》,後來被英國人改編成電影《鐵面人》,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影片中神秘的「鐵面人」居然就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自己。在殘酷的宮廷斗爭中,他被權臣用一個長相酷似的人給「掉包」了,從此過著暗無天日的「鐵面生涯」。
這些有趣的故事並非全部是作家們的虛構,而是根據法國歷史上一件著名的懸案改編成的,不同的是歷史上的「鐵面人」被關押至死,而且到現在還沒有人知道他是誰。
巴士底獄的「鐵面人」為何會引起後人的注意,始作俑者是法國偉大啟蒙思想家伏爾泰。他在其名著《路易十四時代》中提出「這個囚犯無疑是個重要人物」,但接著卻說「他被押送到聖瑪格麗特島時,歐洲並沒有什麼重要人物失蹤」,讓世人覺得匪夷所思。
伏爾泰是這樣記述的:
1661年,聖瑪格麗特島上的一座城堡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那是一個身材修長、舉止高雅的年輕人,他的頭上不知被誰罩上了一個特製的鐵皮面罩,無論是在他被秘密押送途中,還是在囚禁期間都被嚴令禁止摘下來。這個面罩在下頜部裝有鋼制彈簧,即使是吃飯或喝水也沒有妨礙,不用摘下來。因此,從來沒有人見過他的真面目。
在聖瑪格麗特島上關押了一段時間之後,這位「鐵面人」又被秘密地押送到了巴士底獄,那裡是當時法國最令人害怕的關押政治犯的監獄。在巴士底獄中,這位囚犯受到了特殊的優待:住處弄得很舒適,飯菜按他的口味專門做,衣著精美,他有時還可以彈奏吉他,除此還有專門的醫生定期為他檢查身體。獄卒們很喜歡和他聊天,他舉止高雅,談吐也很風趣,但對自己的身份卻一直守口如瓶。1703年,這個在監獄中度過了大半生的囚犯結束了他神秘的一生,當晚便被葬在了聖保羅教區。隨著他的死去,原本神秘的身世似乎更加神秘了。
伏爾泰的記載到此為止,留給後人更大的猜測空間。據說在18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十五、路易十六都曾下令調查過「鐵面人」,但最後都不了了之。傳聞中路易十六曾明確表示:要確保「鐵面人」的秘密,從而使這個「鐵面人」更加引起了後人們的好奇。這是為什麼呢?
這個囚犯到底是誰?其真實姓名是什麼?為什麼會被關進巴士底獄?又為什麼會被路易十四特別關照要優待?這些問題成了近3個世紀以來一直困擾歐洲歷史學家的一個難解之謎。對於這些問題,人們形成了眾多不同的說法。
有人認為,這個戴面罩的囚犯是當時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長兄,他為人忠厚老實,凶險狡詐的弟弟以陰謀的手段奪走了本該屬於他的法國國王的王位,自己登上了國王的寶座。為了不讓世人知道他的存在,路易十四對親哥哥判處了終身監禁,用鐵面罩掩蓋他的真實面目,讓他一輩子待在監獄里。反駁這種說法的人認為,皇室的權勢之爭向來萬分殘酷,以兇殘著稱的路易十四既然能奪取王位,為什麼不用毒葯和秘密處死的方式來徹底解決問題,這在當時並不稀奇,反而大發善心地讓「禍根」活在世上,還給予種種優待,這太不合常情了。
在法國大革命後流傳很廣而且後來影響深遠的一種看法是:這個人是路易十四的生父多熱。根據史料記載,路易十三和王後安娜不合,並長期分居,是擔任首相的紅衣大主教黎塞留從中調和,才重歸於好。但有人猜測當時王後已經與貴族多熱有了孩子,才會離開情夫多熱而重新投入路易十三的懷抱。路易十三和安娜王後和好後不久,就生下了路易十四,所以長久以來,人們一直懷疑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的父子關系。據說多熱為掩人耳目被迫遠走他鄉,路易十四登基後,多熱悄悄返回,向路易十四說出了事情真相。但路易十四害怕丑聞暴露,又不好對生身父親下毒手,只好把他罩上鐵面罩,送到監獄度過餘生,給予最好的照顧,算是對生父的孝順。法國社科院院士潘約里在其1965年出版的《鐵面罩》一書中就支持這種說法。
19世紀末一位叫安娜?維格曼的人提出了一種看法,這位戴鐵面罩的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當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台前,他的忠實追隨者買通了劊子手,頂替國王死了。為了不被人發現這個秘密,查理一世只好終身隱居在巴士底獄中。安娜的觀點的依據只有一個,就是查理一世和這名囚犯都很喜歡頭披薄被頭。
路易十四時代的國務秘書馬基歐里也被列入懷疑對象之中,在割讓義大利領土卡扎里給法國的秘密活動中,馬基歐里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在路易十四那兒得到應得的獎賞之後,馬基歐里卻又把這個秘密出賣給了西班牙。惱怒的路易十四對他的背叛大為光火,將他關進了監獄,並給他戴上了鐵面罩。
在人們費盡心機地猜測這位「鐵面人」的身份而毫無進展的時候,有的人乾脆認為:這個人根本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角色,喜歡愚弄人、製造「懸念」的路易十四根本是要故意弄出這種效應,讓後世的歷史學家絞盡腦汁去猜測。這種說法一出,立刻被很多學者駁為無稽之談。
但不可否認的是,「鐵面人」之所以成為一個令人費解之謎,關鍵是因為路易十四答應為「鐵面人」保密,因此,所有關於「鐵面人」的資料,在17世紀就被有意識地進行毀壞和掩蓋,留下來的材料不僅零亂不堪,還互相矛盾,漏洞百出。1970年,法國有個記者阿列茲就這一謎案出版了一部《鐵面罩》,在大量的旁徵博引之後,他也不禁感嘆:「這實在是個難解之謎!」
⑥ 被稱為鐵面人的是誰
第一種說法 伏爾泰(1694—1778)在《路易十四時代》(1751年)一書中寫道:
在1661年「發生了一件史無前例的事」,「一個身材高於常人、年輕、漂亮、高雅的不
知名的囚犯,被極端秘密地押送到普羅旺斯海外的聖馬格麗特島上的一座城堡。這個囚
犯一路上戴著面罩,面罩的護頦裝有鋼制彈簧,使他能戴著吃飯而不感到絲毫不便。看
押人員奉命,如果他取下面罩就殺死他。」後來,「這個無名氏被帶到巴士底獄以後,
人們在這個城堡里盡可能把他的住宿安排得非常舒適妥貼,為他做的是頭等飯菜。」蒙
面人,「對自己的處境從無怨言。至於他可能是什麼人,他自己一點也不讓人知道。這
個人於1703年死去,當晚就被埋在聖保羅教區。」至於他究竟是誰,伏爾泰沒有下文。
第二種說法 十九世紀末,安娜·維格曼在一部著作中大膽假設囚犯是英國國王查
理一世。作者主張查理並不像通常認為的那樣死在斷頭台上,一個忠於王室的人代他受
了刑。後來查理來到法國變成了路易十四的階下囚。但不解的是,路易十四為什麼要把
死裡逃生的查理關起來呢?戴面罩的犯人既於1703年死去,如果是查理的話,他應該是
103歲了。他能這樣長壽嗎?
第三種說法 1934年,維樂那多在《王後的醫生》一書中斷定犯人是法官兼警察頭
子拉雷尼。他的叔叔名叫帕·科齊涅,是著名外科醫生,在宮廷中為路易十三的妻子安
娜服務。路易十三死後科齊涅解剖其屍體。發現死者並不是路易十四的父親。科齊涅將
這一秘密告訴了拉雷尼。後來宮廷為了防止這一丑聞傳開,拉雷尼就成了終身囚犯。然
而後據查明科齊涅任宮廷醫生時(1644年)路易十三已死去一年了,故不可能有解剖屍
體之說。而拉雷尼是於1680年在故鄉善終的。
第四種說法 從人們對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的父子關系的懷疑中,有人得出了另一
個結論:戴面罩的人正是路易十四的生父。路易十三和王後安娜婚後不和長期分居,後
經擔任首相的紅衣大主教黎塞留從中調解,重歸和好。但此時安娜在與一貴族情人的交
往中已身懷六甲,不久即生下了路易十四。為了掩住馬腳,安娜的情人、路易十四的生
父只得流落他鄉。路易十四登基後,其生父偷偷返迴向兒子乞求賞賜。路易十四既怕丑
聞暴露又不忍心加害生父,於是就有了一個戴面罩的終身囚徒。這一說法顯然無法解釋
下面一個事實:據監獄的犯人登記簿記載,戴面罩的人於1703年11月19日突然死去時,
是一個45歲的左右的中年人。而這一年路易十四已65歲,那末他的生父又該多大了呢?
第五種說法 1970年,法國記者波·讓·阿列斯出版了《鐵面罩—最後揭開的一個
謎》一書。他運用大量材料論證了上一世紀就出現的一個觀點: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富
凱是戴面罩的囚犯。富凱曾是路易十四的寵臣,1661年他以侵吞公款罪被捕入獄。路易
十四主張將他處死。但法院卻判他終身流放,被關進皮涅羅爾城堡。路易十四曾堅決要
求富凱必須死在獄中。據當局宣布,富凱於1680年3月23日突然死去。他的屍體未交其親
屬而由當局秘密處理了。阿列斯認為,死者並不是富凱,而是他的僕人愛斯塔斯·多熱
,而富凱則在面罩掩蓋下活著。關於鐵面罩的傳聞恰好是在富凱「死」時(1680年)開
始的。但是,1703那年富凱已是老態龍鍾,而戴面罩的人卻是個中年人。
其他猜想 「是多熱」這一觀點從法國大革命後就開始流傳。法國科學院院士莫·
潘約里1965年出版《鐵面罩》一書也如此認為。多熱的父親是前首相黎塞留的侍從,知
道許多王室丑聞。多熱的本人是近衛軍中尉,他因在王宮的一個樓梯上殺死了一個15歲
的聽差而被捕。但是,如果多熱因此而下獄,對這樣一個普通刑事犯有什麼必要那樣尊
重和優待呢?如果是怕多熱泄露王室秘聞扣壓他,為什麼不把他乾脆殺掉呢?
也有人認為,蒙面囚犯是義大利曼圖昂公國的國務秘書馬基歐里,他由於得罪了路
易十四,於1679年5月被誘入法國關在皮涅羅爾城堡。但這一猜想也被一些包括法國史學
家在內的人所否定。
戴面罩的囚犯究竟是誰呢?這確實是個令人費解的謎。據伏爾泰說,在最後一個知
道這個奇怪秘密的大臣夏米亞爾臨死前,其婿拉費德元帥曾跪在岳父面前懇求他告訴自
己,那個僅以「鐵面人」的名字為人所知的人究竟是誰。夏米亞爾回答說:這是國家機
密,他曾經宣誓永遠不泄露。在十八世紀,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曾先後下令對鐵面人進
行了多次調查,基結果世人一無所知,是真地沒有搞清楚,還是有意封鎖呢?
⑦ 大仲馬筆下的鐵面人是誰
大仲馬筆下的鐵面人
在大仲馬筆下,鐵面人的故事是這樣的。阿拉宓斯秘密地從巴土底獄救出了被囚禁的路易十四的孿兄菲力普,並設計讓他坐上王位,反把路易十四關入巴土底獄。但一晝夜後這一計謀被火槍手隊長達爾大尼央識破,他幫助路易十四重登王位,而菲力普則再入囹圄,並且臉上永遠蒙上了一層面罩。
後來,英國人拍攝了「鐵面人」電影,在《鐵面人》影片中,菲力普剛出生就被送出王宮,後來被路易十四發現,就他囚禁在聖馬格麗特島上;內政大臣科爾伯和達爾大尼央對路易十四荒淫無度的生活極為不滿,便設計救出菲力普 ;經過化妝的菲力普在宮廷舞會上被錯認為路易十四,而真正的路易十四卻被戴上了鐵面罩,囚禁終生。
伏爾泰第一個從歷史學角度提到這件事,他的《路易十四時代》記載,1661年,一個身材高大、年輕、漂亮、高雅的不知名的囚犯,被極端秘密地押送到聖馬格麗特島上的一座城堡。這個囚犯一路上戴著面罩,面罩的護頦裝有鋼制彈簧,使他能戴著吃飯而不感到絲毫不便。看押人員奉命,如果他取下面罩就殺死他。後來,這個無名氏被轉到巴士底獄,住宿非常舒適,頭等飯菜,典獄長很少在他面前坐下。蒙面人於1703年死去,至於他究竟是誰,伏爾泰沒有下文。
十九世紀末,有人大膽假設囚犯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說查理一世沒有死在斷頭台上,而是有人代他受刑;後來查理來到法國,成為路易十四的階下囚。但是,路易十四把死裡逃生的查理一世關起來的原因是什麼?沒有下文。
有人認為,戴面罩的人是路易十四的生父。路易十三和王後安娜婚後不和長期分居,安娜在與情人的交往中身懷六甲,不久即生下了路易十四。為了掩住馬腳,安娜的情人、路易十四的生父只得流落他鄉。路易十四登基後,其生父偷偷返迴向兒子乞求賞賜。路易十四既怕丑聞暴露,又不忍心加害生父,於是關入巴士底獄,戴面罩。
也有人斷言犯人是法國的警察頭子拉雷尼。當時宮廷御醫帕·科齊涅在路易十三死後解剖屍體,發現死者並不是路易十四的父親,就將秘密告訴了拉雷尼。宮廷為了防止這一丑聞傳開,拉雷尼就成了終身囚犯。
還有更多的說法。有說是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富凱的僕人愛斯塔斯·多熱,富凱曾是路易十四的寵臣,侵吞公款被捕入獄,當局宣布富凱突然死去,但是死者是多熱,富凱則在面罩掩益下活著。或者說多熱的父親是前首相黎塞留的侍從,知道許多王室丑聞,多熱本人是近衛軍中尉,在王宮殺死了一個聽差而被捕,成為鐵面人。
也有人認為蒙面囚犯是義大利的馬基歐里,他得罪了路易十四。一些人認為鐵面人是路易十四和德·拉瓦里埃小姐的私生子、年輕的維爾曼杜阿伯爵。這位伯爵使王位繼承者蒙受了恥辱,因而遭受此難。另有些人認為,鐵面人是在同土耳其人作戰時失蹤的波福公爵,甚至有些大膽的幻想家認為戴面具的是一位婦女戴面罩的囚犯究竟是誰呢?伏爾泰曾經說:「這個囚犯無疑是個重要人物」,但又說「他被解送到聖馬格麗特島時,歐洲並沒有什麼重要人物失蹤」。這確實是個令人費解的謎。囚犯的身份雖還不明確,但無疑他是一個宮廷斗爭的犧牲品。
掌握這一囚犯秘密的軍務大臣努發後來突然死去了,據猜測他是根據國王的旨意服毒自殺的。他的檔案室里涉及神秘罪犯的大量文件也被清理出去。據伏爾泰說,在最後一個知道這個奇怪秘密的大臣夏米亞爾臨死前,其婿拉費德元帥曾跪在岳父面前懇求他告訴自己,那個僅以「鐵面人」的名字為人所知的人究竟是誰。夏米亞爾回答說:這是國家機密,他曾經宣誓永遠不泄露。
在十八世紀,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曾先後下令對鐵面人進行了多次調查,其結果世人一無所知。是沒有搞清楚呢?還是有意封鎖呢?據傳,路易十六曾表示要確保鐵面人的秘密。博客R;N7^U3y7v3jV
「鐵面人」的故事象一面鏡子,映出了法國專制統治的黑暗。路易十四(1643—1715年在位)時期,法國的專制王權達到頂點。當時盛行的「密封信令」制度給上層社會造成了一種恐怖氣氛:警察機關持有加蓋國王印章的空白逮捕令,可不加審訊而捕禁任何人
有不少人在巴士底獄中關押了十餘年,卻無人知道他犯了什麼罪,甚至監獄官也不知道是依誰的意志將其抓起來的。法國大革命前,巴士底獄中關押的大量「政治」類囚犯,都是法國專制王權的結果,因此,法國大革命從攻佔巴士底獄開始,就是法國資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與法國專制統治嚴重對立的結果。
⑧ 哥哥這么做對嗎 他快一年不聯絡他爸爸了 他爸爸托別人給他錢讓他撕了
愛有多深,恨就有多深。不要談什麼父子沒有隔夜仇什麼的。父親不了接兒子的想法么?
父親不清楚兒子的感受么?父親不娶後媽就活不下去么?這位父親在做出這些事情的時候怎麼不想想這個人是他兒子,怎麼不想想他是這個男人的父親。既然做了,就承擔後果吧~~早干什麼去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