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上市公司利用存貨虛增利潤的方法

上市公司利用存貨虛增利潤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1-09-04 15:46:16

① 公司虛增利潤目的何在虛增的利潤不得交稅嗎

會給投資者傳遞公司業績向好的虛假信息,抬高公司股價,給公司帶來收益。要交稅。

企業為了增加利潤,常採用少提或不提折舊,或使已發生的當期支出暫不入賬,或少計不計當期應負擔的利息支出,不提或少提各項資產減值准備等方法。檢查時應根據各企業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用檢查方法。

企業為了虛增銷售和利潤,虛構債權,或將應收賬款長期不轉賬,實際上是呆賬死賬,或少計不計壞賬准備,虛列資產,同時使管理費用虛減,利潤虛增。此外企業還會利用其他應收賬款賬戶預提收入,人為調高利潤。

(1)上市公司利用存貨虛增利潤的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納稅人多繳稅款的,稅務機關發現後要立即退還。如果是納稅人自行發現的,在結算繳納稅款之日起3年內,可以向稅務機關要求退還多繳的稅款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稅務機關及時查實後應立即退還。

② 上市公司為什麼要虛增利潤

1.偽造業績,虛增利潤,騙取銀行貸款
2.偽造業績,虛增利潤,騙取上市,圈錢
3.偽造業績,虛增利潤,欺騙股民,抬高股價
4.其他不法目的

③ 請教有關上市公司虛增收入、利潤和納稅的問題

上市公司的這種做法不會比正常情況下多納稅了么 ? 是
是不是也損害了公司利益了呢? 虛增的利潤肯定大於稅收 談不上損害
上市公司又用什麼方法可以讓虛增的利潤少繳稅呢? 虛增利潤就要繳稅 沒有什麼方法

④ 某些上市公司是怎樣通過存貨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

一般是虛增存貨 增加企業的利潤 因為上市企業需要高的收益來維持股價
存貨可以虛增企業的資產 減少企業結轉的營業成本 從而達到虛增利潤的目的 等於企業同時虛增了資產和利潤

⑤ 存貨轉入無形資產,從而虛增利潤是怎麼做的

首先,存貨已經被使用了,也就是存貨實物沒有了,這時會計上肯定是,貸:存貨,借方有幾個選擇:進成本、進費用或者資本化(借:資產),無論是進成本還是進費用,都會減少當期利潤,而如果資本化作為開發支出,首先未完成開發的不攤銷,不會影響利潤,即使開發完成,也是分年攤銷的,比如按10年攤銷,10月份完成,則計入費用的只有10%*2/12,會比直接進成本或費用小。所以資本化後當期利潤會變大,但其實以後各期利潤會變小。

⑥ 企業虛增利潤的檢查方法

一、利用銷售業務虛增利潤

對企業利用銷售業務多汁收益,應注意以下幾十方而的審計:

(一)審查該項業務的銷售合同、銷售發票及發運憑證的原始憑證,並與產品銷售明細賬核對,以確定業務的真實性。

(二)對企業一般在年終時開具空頭發票虛構本年產品銷售收入,次年用紅字發票沖銷,並稱是銷貨退回業務,應審查年終和次年初的發票存根,並與銷售明細賬核對即時發現其弊端。

(三)企業在銷售業務中,往往會因產品品種不符、質量不符合要求以及結算方面的原因發生銷售折扣、折讓及退回業務,直接影響本年利潤,具體工作中應重視對企業銷售退回、銷售折扣與折讓等不沖減銷售收入、虛增利潤的審計,應審閱產品人庫甲和產成品明細賬,查明是否有退貨記錄,有無按規定將折扣、折讓業務外減銷售收入。

(四)委託其他單位代銷產品的,應查明有無商品未銷售,編制虛假代銷清單,虛增本期收入觀象。

(五)採取分期收款結算方式,應查明本期是否收到價款,查明合同約定的本期應收賬款門期是否真實。是否存在提前確認收入尊現象。

(六)獲取產品價格目錄,注意臨近會計期末發生的異常及復雜交易、銷售給關聯方或關系密切的重要客戶的產品價格是否合理,有無高價結算粉飾經營業績和財務之嫌。

二、故意虛減費用以多計利潤

企業為了增加利潤,常採用少提或不提折舊,或使已發生的當期支出暫不入賬,或少計不計當期應負擔的利息支出,不提或少提各項資產減值准備等方法。檢查時應根據各企業的實際情況,有針劉性地選用檢查方法。

三、隨意變動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來調高利潤

企業為完成本期利潤指標利用發出存貨的汁價方法變動,故意調整存貨成本,凋高利潤。當材料按實際成本計價時,企業為虛減產品成本,選用能減少本期材料耗用的計價方法,人為調低發出材料成本,以達到虛增利潤的目的;當材料按計劃成本計價時,企業為虛減產品成本,利用材料成本差異賬戶進行調整,有意多分攤節約差異或少分甚至不分超支差異,以達到凋低發出材料成本,調高利潤的目的;企業為虛增利潤,還會利用在產品成本上升的計價方法調節產品成本,以達到虛減成本,多計利潤的目的。檢查人員在檢查會計賬目時,應將檢查重點放在原材料、材料成本差異和產成品賬戶。採用審閱法審查有關存貨的明細賬,並採用盤點法和調節法核實在產品數量的正確性,採用復演算法驗證存貨發出計價的正確性。

四、利用預提費用或待攤費用賬戶調高利潤

當企業經濟效益不好或發生嚴重虧損時,常常將應攤的費用少攤或不攤,把本應由當期負擔的費用當作待攤費用處理,減少本期的成本費用,人為調高當期利潤,或者採取應預提的費用不預提,虛增利潤等。檢查時應對跨期費用的真實性進行審查,有兩種方法:

(一)採取審閱法詳細審核每項待攤和預提費用的發生情況。

(二)採用核對法、查詢法審查跨期費用是否按權責發生制原則進行攤銷和預提。

五、利用結算賬戶調高利潤

企業為了虛增銷售和利潤,虛構債權,或將應收賬款長期不轉賬,實際亡是呆賬死賬,或少計不計壞賬准備,虛列資產,同時使管理費用虛減,利潤虛增。此外,企業還會利用其他應收賬款賬戶預提收入,人為調高利潤。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檢查:

(一)向債務人函證,來證實應收賬款賬戶余額的真實性、正確性,發現被審計單位及其有關人員造成的差錯或弄虛作假、營私舞弊行為。

(二)檢查與銷售有關的文件,以驗證這些應收賬款的真實性。

(三)用核對法將應收賬款明細賬與總分類賬余額核對,將應收賬款的賬、表、單、證相核對。

(四)檢查有無利用其他應收賬款賬戶預提收入。

六、利用待處理財產損失長期掛賬,虛增利潤

企業經營不好的,會將因經營不善、上當受騙,或因固定資產報廢清理等原因造成的財產損失長期掛賬,不及時予以處理致使利潤虛增。檢查時應採用審閱法仔細審查待處理財產損益明細賬及有關原始憑證,查明其形成的原因,並對長期隱瞞不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的掛賬損失進行重點檢查。

七、利用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調高利潤

當企業發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時,其相應的會計處理將會對企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和損益均產生影響,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會計信息在不同期間的可比性。檢查時我們應檢查會計政策變更是否合法、合理,確定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是否合理,確定會計處理是否正確,有無亂用會計政策,調高利潤的現象。

⑦ 上市公司利用固定資產虛增利潤的方法及審計程序

如果是在建工程不轉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來虛增利潤,可以通過查看工程是否完工,是否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或者是否已經投入使用並產生效益來判斷;
如果是通過虛假購買固定資產來虛增利潤,可以通過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來發現;
如果是將非資本性支出計入固定資產,則要重點檢查固定資產的增加的記賬憑證的相關原始憑證

⑧ 企業虛增利潤的手法及審計有什麼特點

對企業利用銷售業務多計收益,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審計:
審查該項業務的銷售合同、銷售發票收款憑證及發運憑證的原始憑證,並與產品銷售明細賬核對,以確定業務的真實性。
對企業一般在年終時開具空頭發票虛構本年產品銷售收入,次年用紅字發票沖銷,並稱是銷貨退回業務,應審查年終和次年初的發票存根,並與銷售明細賬核對即能發現其弊端。
企業在銷售業務中,往往會因產品品種不符、質量不符合要求以及結算方面的原因發生銷售
折扣
、折讓及退回業務,直接影響本年利潤,具體審計中應重視對企業銷售退回、銷售折扣與折讓等不沖減銷售收入、虛增利潤的審計,應審閱產品入庫單和產成品明細賬,查明是否有退貨記錄,有無按規定將折扣、折讓業務沖減銷售收入。
委託其他單位代銷產品的,應查明有無商品未銷售,即編制虛假代銷清單,虛增本期收入現象。
採取分期收款結算方式,應查明本期是否收到價款,查明合同約定的本期應收賬款是否真實。是否存在提前確認收入等現象。
獲取產品價格目錄,注意臨近會計期末發生的異常及復雜交易、銷售給關聯方或關系密切的重要客戶的產品價格是否合理,有無高價結算粉飾經營業績和財務之嫌。
故意減少或轉移費用
企業為了增加利潤,常採用少提或不提折舊,或使已發生的當期支出暫不入賬,或少計不計當期應負擔的利息支出,不提或少提各項資產減值准備等方法。檢查時應根據各企業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用檢查方法。
隨意改變存貨計價法
企業為完成本期利潤指標利用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變動,故意調整存貨成本,調高利潤。當材料按實際成本計價時,企業為虛減產品成本,選用能減少本期材料耗用的計價方法,人為調低發出材料成本,以達到虛增利潤的目的;當材料按計劃成本計價時,企業為虛減產品成本,利用材料成本差異賬戶進行調整,有意多分攤節約差異或少分甚至不分超支差異,以達到調低發出材料成本,調高利潤的目的;企業為虛增利潤,還會利用在產品成本上升的計價方法調節產品成本,以達到虛減成本,多計利潤的目的。檢查人員在檢查會計賬目時,應將檢查重點放在原材料、材料成本差異和產成品賬戶。採用審閱法審查有關存貨的明細賬,並採用盤點法和調節法核實在產品數量的正確性,採用復演算法驗證存貨發出計價的正確性。
利用待攤、預提轉移費用
當企業經濟效益不好或發生嚴重虧損時,常常將應攤的費用少攤或不攤,把本應由當期負擔的費用當作待攤費用處理,減少本期的成本費用,人為調高當期利潤,或者採取應預提的費用不預提,虛增利潤等。檢查時應對跨期費用的真實性進行審查,有兩種方法:
採取審閱法詳細審核每項待攤和預提費用的發生情況。
採用核對法、查詢法審查跨期費用是否按權責發生制原則進行攤銷和預提。
利用結算賬戶
企業為了虛增銷售和利潤,虛構債權,或將應收賬款長期不轉銷,實際上是呆賬死賬,或少計不計壞賬准備,虛列資產,同時使管理費用虛減,利潤虛增。此外,企業還會利用其他應收賬款賬戶預提收入,人為調高利潤。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檢查:
向債務人函證,來證實應收賬款賬戶余額的真實性、正確性,發現被審計單位及其有關人員造成的差錯或弄虛作假、營私舞弊行為。
檢查與銷售有關的合同、文件,以驗證這些應收賬款的真實性。
用核對法將應收賬款明細賬與總分類賬余額核對,將應收賬款的賬、表、單、證相核對。
檢查有無利用其他應收賬款賬戶預提收入的行為。
待處理財產損失不處理
企業經營不好的,會將因經營不善、上當受騙,或因固定資產報廢清理等原因造成的財產損失長期掛賬,不及時予以處理致使利潤虛增。檢查時應採用審閱法仔細審查待處理財產損益明細賬及有關原始憑證,查明其形成的原因,並對長期隱瞞不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的掛賬損失進行重點檢查。
利用會計政策等
當企業發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時,其相應的會計處理將會對企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和損益均產生影響,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會計信息在不同期間的可比性。檢查時我們應檢查會計政策變更是否合法、合理,確定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是否合理,確定會計處理是否正確,有無亂用會計政策,調高利潤的現象。

⑨ 為什麼通過虛增期末存貨可以虛增利潤

一般期末庫存價值的高估,也就是說銷售存貨價值低估,而利潤=收入-費用,費用低估從而就虛增利潤。
存貨角度,虛增利潤的方法:企業為完成本期利潤指標利用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變動,故意調整存貨成本,調高利潤。當材料按實際成本計價時,企業為虛減產品成本,選用能減少本期材料耗用的計價方法,人為調低發出材料成本,以達到虛增利潤的目的;當材料按計劃成本計價時,企業為虛減產品成本,利用材料成本差異賬戶進行調整,有意多分攤節約差異或少分甚至不分超支差異,以達到凋低發出材料成本,調高利潤的目的;企業為虛增利潤,還會利用在產品成本上升的計價方法調節產品成本,以達到虛減成本,多計利潤的目的。
虛增利潤的動因:虛增利潤對於上市公司來說,會給投資者傳遞公司業績向好的虛假信息,抬高公司股價,給公司帶來收益,即使不是上市公司,虛增利潤也有利於公司融資貸款等活動的開展,有些工程審核上也需要公司達到某個利潤值,只要虛增利潤的預期收益大於因此需要多交的稅金,對於公司來說就是有益的。提高利潤對企業管理者來說,能得到更多的獎金,對於上市公司,有利於吸引股民投資 在融資方面,銀行更願意提供貸款。

⑩ 虛增存貨是通過哪些方面影響利潤的,最好詳細點

以虛增存貨方式影響利潤,主要指是少結轉已售產品(或材料)成本。在沒有完善的資產減值評估體系下,這種目的性是更明顯。

閱讀全文

與上市公司利用存貨虛增利潤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金黃金價格走勢圖東方 瀏覽:371
類金融上市公司 瀏覽:501
赫美集團會倒閉嗎 瀏覽:905
淘寶優惠券最高傭金 瀏覽:344
晉能集團與格盟合並 瀏覽:713
股票商譽網站 瀏覽:657
私人金礦的黃金賣給誰 瀏覽:794
湖北省國企上市公司 瀏覽:62
辦金融行業公司起名 瀏覽:283
四川非銀金融機構名單 瀏覽:202
上海銀行理財產品下載 瀏覽:462
人民幣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133
理財基金提現要多久到賬 瀏覽:994
重慶電改交易 瀏覽:7
我國債券期貨推出 瀏覽:392
95金融貸款是什麼公司 瀏覽:710
太保車險返傭金 瀏覽:586
撫順銀行撫盈系列是不是理財 瀏覽:988
聚氯乙烯君正集團 瀏覽:79
東北證券席位號 瀏覽: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