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信集團上市對中信銀行的股價有什麼影響
中信集團是中信銀行的大股東,中信集團上市,要把中信銀行的股權和市值算進去,因中信銀行本身就是上市公司,是按股價來算的,對集團的股價有一定的影響;但集團的上市對銀行的影響非常小,只是消息面的短期利好而已。形象點說就是母親要改嫁,兒子會受到什麼影響一樣,可這兒子是成年人,是已經獨立上市的了,影響真不大。
但如果是中信集團打包所有下屬企業整體上市的話,銀行的估值就會大幅度提高。
❷ 中信股份在香港整體上市的動因
因為在A股市場上市比較難。
「中信之所以選擇香港市場上市也是有原因的。
有關專家表示,由於A股市場並不允許二次上市,但目前中信旗下在A股的上市公司已有中信國安、中信銀行、中信證券和中信海直4家,如果中信集團整體要在A股上市,需要先對這4家公司進行要約收購並退市,母公司才可以上市,而香港市場在此方面的管理則寬松很多。
(2)中信股份上市擴展閱讀
中信泰富正式對外公告,與控股股東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框架協議,將以現金及配售新股(代價股份)形式收購中信股份100%股權。中信股份包含中信集團絕大部分凈資產,股東權益高達2250億元人民幣,所覆蓋的行業和領域與中國經濟增長和發展高度契合,包括金融業、房地產及基礎設施業、工程承包業、資源能源業、製造業和信息產業等行業。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新中信成功引入了境內外共27家投資者,總認購金額達532.7億港元。投資者結構較為多元化,包括社保基金等11家國有大型機構,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和卡達投資局等13家境外機構,以及騰訊、泛海、雅戈爾等國內民營企業。上市後,中信股份的公眾持股比例約為22%。
❸ 中信(上海)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是A股上市公司嗎
中信(上海)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連股份有限公司都不是,不可能是A股上市公司。
❹ 中信證券哪年上市的,上市首日股價多少
中信證券的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首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成立於一九九五年十月二十五日。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發起人為中信集團公司、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國安總公司、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等四十八家單位。中信證券控股股東中信集團公司於去年完成業務重組,是中國內地第一家被允許經營綜合金融業務的機構,其金融業務涵蓋銀行、保險、證券等不同行業。
2003年1月6日,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四億股人民幣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一元,發行價格為每股四點五元,發行市盈率為十五倍。其中向二級市場投資者定價配售二億二千萬股,占本次發行數量的百分之五十五,上網定價發行一億八千萬股,占本次發行數量的百分之四十五。該股當天以五元零一分收盤,最高價僅為五元五角八分。
2003年1月6日上市,「券商第一股」中信證券上市首日低開低走,終盤收於5.01元,較發行價上漲11%。該股的上市意義非凡,這標志著證券業從此擁有了全新的融資渠道。資本金的充實壯大對於靠提供服務生存的證券公司來說至關重要,不但可以給發行對象更大信心,同時也能增加證券公司自身的底氣,而券商自身實力的增強也進而會加快中國證券市場的完善和發展。
❺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的上市情況
截止2011年底,中信集團旗下擁有境內A股上市公司中信國安、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海直、中信重工,600084ST中葡等六家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則包括中信泰富、中信資源、中信21世紀、中信1616集團,以及中信銀行H股、中信證券H股。
中信泰富晚間在港交所公告稱,正式宣布公司正在與中信集團等有關方面就收購中信股份100%股權之潛在收購進行協商。按照已簽訂的框架協議,股份轉讓對價將包含現金和中信泰富發行的新股,收購完成後,包含中信集團絕大部分凈資產以及股東權益高達2250億元人民幣的中信股份將注入中信泰富,實現在港整體上市。
此外,還有消息透露,收購完成後,中信集團將在根本上轉變為一個香港本地公司,而不是只借用香港進行上市,其總部也將由北京遷往香港,成為第一個香港注冊並控股中國內地大型金融集團的中央控股國有企業,其所涵蓋的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和一系列包括鋼鐵,大型機械製造的實業的全平台,都將變身為外資控股,這是中國國有大型企業,在金融、實業等核心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有業內人士評價,中信集團整體上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該交易已經獲得國務院的批准。而中信集團的最新舉措展現了中國政府進行國有企業體制改革的決心,更重要的是彰顯了香港再一次在內地的改革開放中所扮演的積極角色,而採取母公司100%資產注入的方式實現集團整體海外上市意圖,對集團和子公司而言,都將是一種雙贏選擇。
不過,此樁收購的整體作價、發行和配售股份數量仍有待財務顧問向中信泰富董事會提交報告並獲得批准,然後再通過召開特別股東大會獲得獨立股東通過作實。同時,該交易仍需獲得中國監管部門的同意,包括國資委、財政部和商務部等。
❻ 中信集團到底是國企還是榮家的私人企業
中信集團是國務院直屬央企,2011年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整體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信集團),並發起設立了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信股份)。2014年8月,中信集團將中信股份100%股權注入香港上市公司中信泰富,實現了境外整體上市
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原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是在鄧小平同志支持下,由榮毅仁同志於1979年創辦的。成立以來,公司充分發揮經濟改革試點和對外開放窗口的重要作用,在諸多領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與創新,成功開辟出一條通過吸收和運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創新發展之路。
1993年3月,榮毅仁同志當選國家副主席,國務院調整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領導班子,魏鳴一同志任董事長,王軍同志任總經理。從1993年起,公司圍繞發展戰略、業務重點和經營管理等問題進行了廣泛研討,注重克服重開拓、輕管理的傾向,加強經營管理,強化宏觀控制。
❼ 中信銀行主要股東是中國中信集團公司,那他為什麼不是國家控股的銀行呢謝謝了
中信銀行是國家控股的銀行。
截止2019年6月份中信集團公司持有中信銀行A股61.85%的股權,而中信集團的控股股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財政部控制了中信集團的100%股權,從而間接控制了中信銀行。所以,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中信銀行仍屬於國有控股銀行。
(7)中信股份上市擴展閱讀
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是經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和批准,由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於1979年10月4日創辦的公司。經國務院批准,2011年12月,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整體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並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信集團」。中信集團旗下擁有境內A股上市公司中信國安、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海直、中信重工,600084ST中葡等六家公司。
中信泰富晚間在港交所公告稱,正式宣布公司正在與中信集團等有關方面就收購中信股份100%股權之潛在收購進行協商。此外,還有消息透露,收購完成後,中信集團將在根本上轉變為一個香港本地公司,而不是只借用香港進行上市,其總部也將由北京遷往香港,成為第一個香港注冊並控股中國內地大型金融集團的中央控股國有企業。
❽ 中信集團有哪些子公司
中信集團有子公司有:
一·金融類子公司:
中信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中信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
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信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合資保險公司)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中信新際期貨有限公司(合資期貨經紀公司)
中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中信資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信誠基金有限公司
二·實業類子公司
中信國安集團公司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中信澳大利亞公司
中信(香港)集團有限公司
中信華東(集團)有限公司
中信華南(集團)有限公司
中信深圳(集團)公司
國華國際工程承包公司
中信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院
武漢建築設計院
中信金屬公司
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中信天津工業發展公司
中信機電製造公司
渤海鋁業有限公司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網路有限公司
中信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資源控股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三·服務類子公司
中信國際合作公司
中信物業服務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社
中信旅遊總公司
中國國際經濟咨詢公司
亞洲衛星控股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中信海洋直升機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中信文化傳媒集團
中信國際商貿有限公司
鴻聯九五信息產業有限公司
(8)中信股份上市擴展閱讀:
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前稱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中信集團,英文為CITIC Group),是經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和批准,由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於1979年10月4日創辦的公司。主要業務集中在金融、實業和其它服務業領域。
截止2011年底,中信集團旗下擁有境內A股上市公司中信國安、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海直、中信重工,600084ST中葡等六家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則包括中信泰富、中信資源、中信21世紀、中信1616集團,以及中信銀行H股、中信證券H股。
中信泰富晚間在港交所公告稱,正式宣布公司正在與中信集團等有關方面就收購中信股份100%股權之潛在收購進行協商。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149位。
❾ 請問中信銀行A股上市後開盤價估計是多少
中信銀行估計開盤價在12元。要根據它的流通盤,發行量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