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鞍鋼股份的業務回顧
建立能源管控中心,利用信息技術優化能源管理,提高了能源管控水平。
環保項目技術改造工程快速推進,化工廠三期工程的 3# 干熄焦工程已正式投產,4# 干熄焦主體框架施工完畢。2007 年,公司節能減排項目放行 17 項,預計減排水量 1,875 噸 / 小時,節約新水 530 噸 / 小時。 公司 2007 年實施開展 28 個科研項目共 197 項課題;滾動驗收課題 155 余項, 其中 121 項課題年創增值效益 5.8 億元。完成 7 項省級新產品成果的申報; 6 項科技成果獲鞍山市科技進步獎; 3 項獲冶金科技進步二等獎。
重點產品開發取得顯著進展。高強度冷軋汽車鋼 TRIP600 、TRIP800 鋼相繼開發成功,先進的開發設計在國際上處於領先水平。高級別管線鋼開發迅猛,形成西氣東輸二線工程 SSAW-X80、ERW-X80 、薄規格 / 厚規格 SSAW-X70 、薄規格 / 厚規格直縫 X70 卷板等系列產品,產品應用於國內外近 20 條重點管線工程。船體用結構鋼板 FH550 通過認證、 EH550 實現批量供貨,高強度船板最大厚度達到 100mm 、超高強度船板鋼最大厚度達到 80mm 。集裝箱用鋼實現了 700MPa 級 AS700MC 的穩定批量生產供貨, 超薄規格(≤ 2.0mm )集裝箱鋼板比例顯著提升。 100m 長定尺高速鋼軌通過鐵道部運輸局組織的客運專線上道技術審查, 高碳珠光體鋼軌 U77MnCr 完成開發及試制, 在大秦線上試鋪成功。 大力調整品種結構,不斷提高專用材比例。大力推進專用鋼材的市場開發,重點開發集裝箱板、管線鋼、船板、汽車板、家電板、石油管、耐候鋼等專用品種,提高「雙高」產品的比例,穩步推進品牌戰略。重點品種 2007 年銷售量保持全國領先水平,船板和管線鋼成為全國最大供應商。全年專用材完成 1376.17 萬噸,占商品材比例的 92.29 %。
積極參與國內重點工程建設,創品牌效應,大力提升鞍鋼的市場形象。積極開發管線鋼產品 , 拓寬蝸殼鋼板市場覆蓋面 , 參與了中石化出川線管線鋼工程,全年供應 X70 管線鋼 8 萬噸。密切跟蹤國家石化重點工程,先後在國家石油戰略儲備黃島基地、曹妃甸、鎮海嵐山工程中中標。參與我國鄭西鐵路客運專線用鋼軌招標工作,並一舉中標 6 萬噸時速 350Km/h 、 60Kg/m 、 U71Mn ( K )定尺 100 米長高速鋼軌,在我國鐵路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推進戰略合作,穩定銷售渠道。加強與重點直供企業的合作,與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大連船舶、中集、大慶油田、華北油田、一汽、海爾等一大批國內知名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在穩定原有直供企業的基礎上,努力開拓新市場,拓寬銷售渠道。
加大出口工作力度。在國家調整出口退稅政策的不利情況下,依靠良好的質量和服務,依然保持出口數量的穩定,為公司多創效益。出口結算量達到 314 萬噸,占銷售總量的 20.82 %。 全面推行管理行為評價工作取得實效。圍繞公司重點環節和瓶頸問題實施督導檢查,納入考核,有效提升了管理制度的執行力。
強化財務管理,不斷提高預算的准確性和可執行性。深入推進工序成本及質量成本管理工作,逐步實現財務成本核算手段由電算化向信息化轉變和會計核算體系向高效、集成的一級核算模式轉變。
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自主建成的生產管控中心於 7 月初正式投入運行,對公司的節能減排、能源平衡、生產過程式控制制、設備運行管理、事故預案及處理發揮了重要作用。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零工傷」理念,不斷深化全員安全管理評價,進一步提高了全員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管理水平。全年安全事故較上年下降 72% 。
『貳』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是不是國企
鞍鋼集團有限公司於2010年07月28日成立,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中央企業。2019年7月,《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鞍鋼集團位列385位。
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企業500強發布,鞍鋼集團有限公司位列第99位; 2019中國100大跨國公司榜單位列第68位。
法定代表人姚林,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鋼、鐵、釩、鈦、不銹鋼、特鋼生產及製造,有色金屬生產及製造,鋼壓延加工,鐵、釩、鈦及其他有色金屬、非金屬礦采選與綜合利用,礦山輔助產業,清潔能源發電,煤炭及製品銷售,化工產品及氣體(不含危險化學品);
耐火材料生產、銷售,工礦工程、冶金工程施工,工程技術服務,裝備製造,物聯網信息服務,節能、環保技術服務,新材料研發,再生資源開發,機械加工,技術開發、轉讓與服務,交通運輸服務,房地產開發,城市能源供應,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
智能製造與服務,國內外貿易,財務管理,招投標服務,醫療康養服務,職業技能培訓,經濟信息咨詢服務,企業管理,酒店餐飲服務,經營國務院國資委授權范圍內的其他國有資產及投資;以下限分支機構經營:報刊發行,出版物印刷,包裝裝潢和其他印刷品印刷等。
『叄』 2015鞍鋼、武鋼、寶鋼盈利情況
參考下這個,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鋼鐵行業並購重組趨勢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應該有你需要的內容。
第1章:鋼鐵行業並購重組背景綜述
1.1 鋼鐵行業並購重組相關概念
1.1.1 合並、兼並與收購
1.1.2 並購的類型
1.1.3 並購收益與成本
1.1.4 公司重組策略
1.2 鋼鐵行業並購重組基本情況
1.2.1 鋼鐵行業並購主要交易目的分析
1.2.2 鋼鐵行業並購主要收購方式分析
1.2.3 鋼鐵行業並購重組主要支付方式
1.2.4 鋼鐵行業並購標的主要類型分析
1.3 中國鋼鐵行業並購重組的背景
1.3.1 鋼鐵行業產能過剩情況分析
1.3.2 鋼鐵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1.3.3 鋼鐵企業融資渠道與償債能力分析
1.3.4 未來鋼鐵行業整合路徑預測
1.4 中國鋼鐵行業並購重組的政策環境
1.4.1 鋼鐵行業發展相關重點政策分析
1.4.2 鋼鐵行業企業並購重組涉及的法律法規
(1)組織結構操作層面
(2)股權操作層面
(3)資產重組及財務會計處理操作層面
第2章:中國鋼鐵行業並購交易整體情況分析
2.1 中國鋼鐵行業並購交易規模
2.1.1 中國鋼鐵行業並購交易數量
2.1.2 中國鋼鐵行業並購交易金額
2.2 中國鋼鐵行業戰略投資者並購交易情況
2.2.1 戰略投資者並購交易數量與金額
2.2.2 戰略投資者並購交易的重點細分領域
2.3 中國鋼鐵行業海外並購情況分析
2.3.1 中國鋼鐵行業海外並購交易數量
(1)按投資地區分類
(2)按投資行業分類
(3)按投資者性質分類
2.3.2 中國鋼鐵行業海外並購交易金額
2.3.3 中國鋼鐵行業海外並購地區的選擇
2.3.4 中國鋼鐵行業海外並購重點行業分布
2.3.5 中國鋼鐵行業海外並購發展趨勢預測
第3章:鋼鐵行業資本市場並購重組情況分析
3.1 鋼鐵行業資本市場並購重組現狀分析
3.1.1 鋼鐵行業A股市場並購重組情況分析
3.1.2 鋼鐵行業中小板和創業板並購重組分析
3.1.3 鋼鐵行業新三板企業並購重組情況分析
3.2 鋼鐵行業A股市場並購路線分析
3.2.1 鋼鐵行業借殼上市情況分析
(1)借殼上市的數量和金額分析
(2)借殼上市涉及的行業情況
(3)借殼上市重點案例深度解讀
3.2.2 鋼鐵行業橫向整合資源的並購分析
(1)橫向整合為目的的並購數量和金額
(2)相關並購重組涉及的重點行業分析
(3)以橫向整合為目的的並購重點案例
3.2.3 鋼鐵行業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的並購分析
(1)涉及產業鏈整合的並購數量和金額
(2)相關並購重組涉及的重點行業分析
(3)涉及產業鏈整合的並購重組重點案例
3.2.4 鋼鐵行業多元化戰略發展並購分析
(1)以多元化發展為目的的並購數量和金額
(2)相關並購重組涉及的重點行業分析
(3)以多元化發展為目的並購重組重點案例
3.3 鋼鐵行業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模式研究
3.3.1 鋼鐵行業二級市場收購模式——中國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啟動
3.3.2 鋼鐵行業協議收購模式——中國目前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主流模式
3.3.3 鋼鐵行業要約收購模式——中國上市公司股權收購市場化的推進
3.3.4 鋼鐵行業迂迴模式——中國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模式創新的多樣化
3.3.5 鋼鐵行業整體上市模式——控制權不發生轉移的上市公司並購重組
第4章:鋼鐵行業國企改革並購重組分析
4.1 鋼鐵行業國企改革並購重組的政策環境
4.1.1 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出台預測
4.1.2 地方政府國企並購重組方案解讀
4.1.3 國企並購重組相關鼓勵政策分析
4.2 鋼鐵行業國企改革並購重組現狀分析
4.2.1 鋼鐵行業國企改革並購重組交易數量和金額分析
4.2.2 鋼鐵行業國企改革並購重組涉及的主要行業
4.2.3 鋼鐵行業國企改革並購重組的重點類型分析
4.2.4 鋼鐵行業國企改革並購重組案例分析
4.2.5 鋼鐵行業國企改革並購重組的主要方向分析
4.3 鋼鐵行業國企改革並購重組的投資機會
4.3.1 鋼鐵行業央企並購重組過程中的投資機會分析
4.3.2 鋼鐵行業地方國企並購重組過程中的投資機會
4.4 鋼鐵行業國企改革並購重組亟待解決的問題
4.4.1 產權關系
4.4.2 政府行政干預
4.4.3 國有資產流失
4.4.4 人力資源整合
第5章:鋼鐵行業重點企業並購重組與整合分析
5.1 鞍鋼集團並購重組的案例分析
5.1.1 並購案例背景介紹
5.1.2 並購案例參與主體
5.1.3 案例並購過程分析
(1)市場環境
(2)並購目的
(3)目標選擇
(4)並購戰略
(5)股權交易分析
(6)並購整合
5.1.4 並購案例評價
5.2 寶鋼集團並購重組的案例分析
5.2.1 並購案例背景介紹
5.2.2 並購案例參與主體
5.2.3 案例並購過程分析
(1)市場環境
(2)並購目的
(3)目標選擇
(4)並購戰略
(5)股權交易分析
(6)並購整合
5.2.4 並購案例評價
5.3 武鋼集團並購重組的案例分析
5.3.1 並購案例背景介紹
5.3.2 並購案例參與主體
5.3.3 案例並購過程分析
(1)市場環境
(2)並購目的
(3)目標選擇
(4)並購戰略
(5)股權交易分析
(6)並購整合
5.3.4 並購案例評價
5.4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並購重組的案例分析
5.4.1 並購案例背景介紹
5.4.2 並購案例參與主體
5.4.3 案例並購過程分析
(1)市場環境
(2)並購目的
(3)目標選擇
(4)並購戰略
(5)股權交易分析
(6)並購整合
5.4.4 並購案例評價
5.5 中國中鋼集團並購重組的案例分析
5.5.1 並購案例背景介紹
5.5.2 並購案例參與主體
5.5.3 案例並購過程分析
(1)市場環境
(2)並購目的
(3)目標選擇
(4)並購戰略
(5)股權交易分析
(6)並購整合
5.5.4 並購案例評價
5.6 河北鋼鐵集團並購重組的案例分析
5.6.1 並購案例背景介紹
5.6.2 並購案例參與主體
5.6.3 案例並購過程分析
(1)市場環境
(2)並購目的
(3)目標選擇
(4)並購戰略
(5)股權交易分析
(6)並購整合
5.6.4 並購案例評價
5.7 山東鋼鐵集團並購重組的案例分析
5.7.1 並購案例背景介紹
5.7.2 並購案例參與主體
5.7.3 案例並購過程分析
(1)市場環境
(2)並購目的
(3)目標選擇
(4)並購戰略
(5)股權交易分析
(6)並購整合
5.7.4 並購案例評價
第6章:鋼鐵行業並購重組風險及收益分析
6.1 鋼鐵行業企業並購的風險分析
6.1.1 鋼鐵行業企業並購中營運風險分析
6.1.2 鋼鐵行業企業並購中信息風險分析
6.1.3 鋼鐵行業企業並購中融資風險分析
6.1.4 鋼鐵行業企業並購中反收購風險分析
6.1.5 鋼鐵行業企業並購中法律風險分析
6.1.6 鋼鐵行業企業並購中體制風險分析
6.2 鋼鐵行業並購重組的風險控制
6.2.1 鋼鐵行業投資環境風險
(1)國別風險
(2)市場波動風險
(3)行業周期風險
6.2.2 鋼鐵行業項目執行風險
(1)目標公司基本面風險
(2)估值和定價風險
(3)交易結構設計風險
6.2.3 鋼鐵行業監管審批風險
6.2.4 鋼鐵行業輿論環境風險
6.2.5 鋼鐵行業後續整合風險
6.3 鋼鐵行業並購交易收益率的相關因素分析
6.3.1 並購目的的差異
6.3.2 支付方式差異
6.3.3 並購規模差異
6.3.4 公司類型差異
6.3.5 行業差異因素
6.4 鋼鐵行業各類型並購的收益比較以及投資線索
6.4.1 各類型並購的收益比較
6.4.2 買殼上市的特徵以及投資線索
6.4.3 多元化並購的特徵及投資線索
6.4.4 行業整合並購的特徵及投資線索
6.4.5 大股東資產注入類並購的特徵及投資線索
第7章:鋼鐵行業並購重組趨勢與投資機會分析
7.1 2015年並購重組新趨勢分析
7.1.1 整體上市成國企改革主線
7.1.2 新三板公司頻頻被A股公司並購
7.1.3 「PE+上市公司」模式風靡A股
7.1.4 分離式重組審核便捷受追捧
7.1.5 折戟IPO公司曲線上市
7.2 鋼鐵行業2015年並購整合方向預測
7.2.1 行業內部並購
7.2.2 上游產業並購
7.2.3 下游產業並購
7.2.4 跨界並購整合
7.3 鋼鐵行業並購融資渠道分析
7.3.1 增資擴股
7.3.2 股權置換
7.3.3 金融機構信貸
7.3.4 買方融資
7.3.5 杠杠收購
7.4 鋼鐵行業未來並購重組的機會分析
7.4.1 新興產業的並購機會
7.4.2 國企改革的機會分析
7.4.3 存在借殼機會的上市公司
『肆』 鞍鋼股份誰給分析分析
政策面,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國家在積極郁制產能,如果不是政策明顯傾向這一企業(這需要內部消息),也未必見得有什麼好的預期。
外圍因素,鐵礦石價格高企不落,是對鋼鐵行業和直接長期利空。另外,最近煤炭石油價格經濟回升,也是不利於鋼鐵行業。
技術面,該股橫盤整理超過2個月,目前有向下突破平台尋求更低位支撐的趨勢,技術上也不看好。(僅供參考,不成為實盤操作的依據,據此操作,盈虧自負)
『伍』 鞍鋼股份的2011年大事件
大股東高價供礦吞噬利潤
2011年,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鋼鐵行業遭遇陣陣寒流,整個行業都面臨著極大的生存壓力。許多上市鋼企陸續預告了2011年業績,多數同比大幅下滑。其中,龍頭寶鋼股份(600019,收盤價5.09元)2011年凈利潤下降幅度超過40%。
同樣是行業中的巨無霸,鞍鋼股份(000898,收盤價4.76元)的日子更為難過。鞍鋼發布業績預告,宣布2011年虧損達到21.51億元。這個成績不但遠遠遜於寶鋼,甚至不如行業中一些地區性中型企業。受此利空影響,鞍鋼股份A股1月31日大跌4.38%,H股當天更是重挫超過10%。
是什麼原因導致鞍鋼這家昔日鋼鐵霸主虎落平陽?《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調查發現,公司向集團采購鐵礦石價格的成本定價模式,導致其不能迅速對原材料價格下跌進行反應;加之產品銷售價格政策又過於謹慎;這兩個因素導致公司巨虧。 2011年全年苦苦掙扎
事實上,鞍鋼業績地雷並非一夜之間突然炸響。2011年,公司每一次公布業績,分析師們幾乎都會感嘆「不如預期」。
2011年一季度,當時鋼鐵行業剛剛才進入初冬;寶鋼股份三個月時間每股收益能夠達到0.18元。但與此同時,鞍鋼每股收益卻只有0.01元。
這還只是開始。2011年四季度以前,鞍鋼一直掙扎在盈虧邊緣線上。二季度,鞍鋼經營有所好轉,但中期每股收益也只有0.03元,也就是說二季度單季盈利0.02元。同期,寶鋼2011年半年報每股收益0.29元,二季度單季盈利0.09元。
進入2011年下半年,鋼鐵行業寒冬正式來臨。三季度,寶鋼單季度每股盈利減少至0.07元,鞍鋼則只能勉強維持盈利。第三季度,公司每股收益只有0.003元。
而在最新發布的業績預告中,鞍鋼這樣解釋全年巨虧的原因:「受原燃料價格漲幅高於鋼材價格漲幅以及高爐檢修等因素影響,尤其是四季度鋼材價格大幅下降,且主要原燃料價格依然在高位運行,使公司四季度陷入虧損局面,導致全年虧損。」 分析師:礦價高於同行是主因
行業低迷是所有鋼鐵公司共同面臨的困難,為什麼獨獨鞍鋼受到影響最為明顯?
「鞍鋼在所有(鋼鐵)上市公司中表現最差,是因為公司特殊的成本定價模式。」一位行業分析師指出。「鞍鋼購買鐵礦石必須要通過集團途徑,而且價格並不隨行就市,是半年簽訂一次合同。這樣一來,在鐵礦石價格下跌時,鞍鋼還必須使用高價原材料。這是導致鞍鋼巨虧的最主要原因。」
這位分析師進一步介紹道,鞍鋼維持正常生產經營所需要的鐵精礦,約有將近一半由集團提供;另有50%來自進口。即使是進口這部分,也需要走集團通道,因為鞍鋼本身沒有外貿資質。「在鐵礦石上漲時期,這種原材料供應模式曾經為鞍鋼股份起到了鎖定成本的作用,但在鐵礦石價格下跌時適得其反。鞍鋼生產出來的產品隨行就市,行情不好時價格下調,但生產所採用的鐵礦石卻維持高價。這樣一來,行業走熊時,鞍鋼表現會大大遜於行業平均水平。」
根據申銀萬國的研究報告顯示,截至12月30日,綜合鋼價跌幅約為9%,而鐵礦石跌幅約為14%;PB粉礦年底每噸跌至不足1000元。
「總體來說,鞍鋼所使用的鐵礦石價格比同行要高出20%;現在的鋼價下,公司毛利率應該已經為負數。」上述分析師指出。
鞍鋼的高價鐵礦石問題也受到了一些券商的關注。中銀國際在對鞍鋼業績預告進行點評時指出:「我們測算2011年公司平均鐵礦石采購成本可能環比上升了50%至1150元/噸。管理層認為保本毛利率需要達到5%~10%,但我們預計公司2011年僅獲得3%的水平。」
這也可以部分解釋,為什麼即使在行業還沒有走到冰凍期,鞍鋼業績在2011年早些時候就亮起了紅燈。 H股股東否定關聯交易定價
鞍鋼這種成本定價模式也引起了股東們的不滿。鞍鋼發布了2012~2013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預測公告。公司預計2012、2013年關聯交易預計總金額為不超過932億元,其中每年向鞍鋼集團采購主要原材料預計290億元。2010年鞍鋼向集團采購主要原材料金額為144.68億元,占同類交易的47.38%。另外鞍鋼預計每年向集團采購的 「支持性服務」也會達到168億元,2010年這項交易發生額為56.65億元,占上市公司同類交易的65.81%。
公告顯示,鞍鋼集團向上市公司出售鐵精礦的定價基準為「不高於調整之前的前一半年度中國鐵精礦進口到岸的平均報價,加上從鮁魚圈港到鞍鋼股份的鐵路運費,再加上品味調價後的價格。」11月30日,鞍鋼再發公告,集團承諾在上述定價基礎上給予優惠,優惠金額最低為前一半年度中國鐵精礦進口到岸的海關平均報價的5%。
但是在12月19日的股東大會上,鞍鋼股份與鞍鋼集團上述原材料和服務供應協議未獲通過。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後來與鞍鋼溝通得知,這項協議被否的主要原因是因為H股股東投了反對票。 產品銷價政策過於謹慎
除了高昂的成本外,鞍鋼在產品銷售價格上的「謹慎」,也使得公司經營雪上加霜。
獲得2011年新財富鋼鐵行業第一名的長江證券分析師劉元瑞,一直跟蹤三大鋼企每月的出廠價。5月,鞍鋼大幅下調了出廠價,引起了劉元瑞的擔憂。
當月,鞍鋼對熱軋板卷和冷軋板卷分別下調了480元/噸和200元/噸,對硅鋼某些牌號產品基價甚至下調了700元/噸。
劉元瑞明確指出,鞍鋼在國內鋼價有所回升的情況下,對5月出廠價下調幅度偏大,並且遠遠超過寶鋼和武鋼,反映了公司營銷策略的相對謹慎。「5月鞍鋼主要產品與市場價的價差大幅下降為負值。」
為緩解成本壓力,6月鞍鋼對出廠價進行了小幅上調,但劉元瑞依然認為公司業績難以出現大幅改觀。10月,鞍鋼跟隨寶鋼武鋼再次上調出廠價,然而每噸30~50元的上調幅度依然「低於預期」。
產品價格政策過於謹慎,加之高高在上的鐵礦石成本價格,鞍鋼股份兩頭受壓,巨虧當然在情理之中。
在鞍鋼和寶鋼發布三季報後,東方證券對兩家公司進行過財務數據測算,從中也可以直觀地看到鞍鋼的窘迫處境:2011年第二季度,即行業最好的一個階段,寶鋼的噸鋼毛利為748元/噸,噸鋼利潤為421元/噸;同期鞍鋼的噸鋼毛利只有429元/噸,噸鋼利潤為2元/噸。到第三季度,寶鋼的噸鋼毛利和噸鋼利潤下降至441元/噸和194元/噸,而鞍鋼則已經出現生產虧損,噸鋼毛利和噸鋼利潤為259元/噸和-13元/噸。 鞍鋼股份訴苦:「老子不愛兒」
到底鞍鋼股份的鐵礦石定價模式是怎樣的?為什麼產品價格採取比市場更謹慎的策略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鞍鋼股份,公司負責投資者接待的工作人員對此進行了詳盡的解答,從其回答的語氣中,摻雜著對集團的不滿與無奈。
《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公司鐵礦石的定價模式是怎樣的?
鞍鋼:公司采購鐵礦石,50%是向鞍鋼集團采購,另外50%則是進口。從集團采購的原材料定價是根據跟母公司簽署的協議,簡單點說,定價原則是按照中國海關事務署所公布的上一半年度海關進口價格為出廠價格,同時母公司再給予我們5%的優惠;而進口的部分,我們是通過母公司的進出口公司進行采購,定價與寶鋼他們那種長協礦定價相似。由於下半年的鐵礦石價格比前年下半年的鐵礦石價格要低,所以我們下半年鐵礦石采購價格與同行業相比是較高的。
NBD:與同行業公司相比,這樣定價模式有何區別?
鞍鋼:我們向集團采購的價格每半年才調整一次,這樣的話,對鐵礦石市場價格波動的反應有滯後性。行業對鐵礦石的采購基本都採用的要麼是現貨定價,要麼是季度定價(長協礦),而我們只是50%採取和行業相同的定價模式,這樣我們成本變動就會較行業滯後半年。
NBD:為什麼要採取這樣的定價模式呢?
鞍鋼:公司在2006年整體上市開始,就與集團商議過采購鐵礦石的問題,當時的定價就是這么定的。但那個時候鐵礦石國際上的價格是持續走高的,因此對投資者是有利的,集團雖這方面吃一點虧,但它們有我們大部分股權,我們賺了錢也會增厚他們的投資收益。但是鐵礦石價格下跌,我們的采購價格無法馬上進行調整,因此成本確實是偏高的。
NBD:公司是否考慮改變這樣的定價模式呢?
鞍鋼:我們正與集團協商,我們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將與鞍鋼集團公司簽署的2012~2013年度原材料供應協議否掉了,我們要重新做一個協議,但不知最後結果如何。我們的采購價格早已偏離市場價格。對股東來說,如果我們業績好,偏離一些股民還能接受,但是我們業績差了,股民們有很大的不滿情緒。
NBD:那你們為什麼銷售產品時,價格又採取比市場更謹慎的策略呢?
鞍鋼:新的董事長上來以後,他的管理辦法不一樣,以至於有些我們自有的權利被集團控制了。
NBD:為什麼不向集團反映這些問題呢?提意見呢?
鞍鋼:打個比方來說,老爹想胡作非為,你兒子有能力去管嗎?提意見、抗爭、做工作這些我們都是做了。不過人家(指鞍鋼集團)都不把你當親兒子看待,人家只把攀鋼當親兒子,你有啥辦法。
NBD:會不會有新的定價模式出台?
鞍鋼:對,定價模式被H股股東給否掉了,我們在與集團交涉,他必須做出改變,要不二次股東大會原有的定價模式還是會被否。所以說,我們公司好就好在這點,關鍵時刻就只能靠H股股東,要是只在A股發行股份,早就被大股東給摁住了
『陸』 鞍鋼股份和和福鞍股份公司有什麼關系
沒啥直接聯系
『柒』 鞍鋼股份所在行業排名
還算不錯的,很有名的國企。
『捌』 鞍鋼集團是鞍鋼重機的第一大股東么
既不是唯一股東 也不是最大股東~!
鞍鋼重機是有限責任公司 鞍鋼集團只持有49%的股份,也最多隻能持有49%股份 因為當時改制的時候國家不允許佔有股份超過這個份額 簡單點說49%的股份資產鞍鋼重機是動不了的 如果一但宣告破產 鞍鋼集團最多承擔這49% 這就是有限責任制
『玖』 鞍鋼股份公司
是鞍山人么? 在三孔橋那,603路有一站.在鐵西環鋼路一直走.誰都知道.
『拾』 鞍鋼股份概況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1997 年 5 月 8 日,目前公司注冊資本為 59.33 億元。
1997 年 7 月 22 日在香港發行 8.9 億股 H 股,1997 年 11 月 16 日在國內發行 3 億股
A 股,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2000 年 3 月 15 日,公司又在國內成功發行了 15
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券,並於 2000 年 4 月 17 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2006 年 1
月 25 日,中國證監會批准了公司重大資產購買方案,公司向鞍鋼集團新增 29.7 億股 A
股收購新鋼鐵公司 100%股權。
2006 年上半年公司共生產鋼材 675.29 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 130.33% 。主營業務收
入 249.99 億元,凈利潤 30.43 億元,每股收益 0.513 元。截止 2006 年 6 月 30 日,
公司擁有總資產 522.85 億元,凈資產 260.29 億元。
目前,公司擁有鞍鋼集團全部焦化、燒結、煉鐵、煉鋼、軋鋼等整套現代化鋼鐵生產工
藝流程及相關配套設施,並擁有了與之配套的能源動力系統,實現了鋼鐵生產工藝流程的完
整性、系統性。公司已經成為具有年產 1,600 萬噸鋼,以汽車板、家電板、集裝箱板、造
船板、管線鋼、冷軋硅鋼等為主導產品的精品板材基地。
彩 塗 產 品
基板類型 標 准 牌 號 用 途 彩板牌號
冷軋板 Q/ASB311 SPCC 一般用 TSPCC
SPCD 沖壓用 TSPCD
Q/ASB312 St12 一般用 TSt12
St13 沖壓用 TSt13
熱鍍板廠 Q/ASB385 St01Z 一般用 TSt01Z
St02Z 機械咬口用 TSt02Z
St03Z 沖壓用 TSt03Z
StE280Z 結構用 TStE280Z
StE320Z TStE320Z
StE350Z TStE350Z
Q/ASB386 DX51D+Z 一般用 TDX51D
DX52D+Z 沖壓用 TDX52D
S280GD+Z 結構用 TS280GD
S320GD+Z TS320GD
S350GD+Z TS350GD
Q/ASB387 SGCC 一般用 CGCC
SGCD1 沖壓用 CGCD1
SGC340 結構用 CGC340
SGC400 CGC400
SGC440 CGC440
電鍍鋅板 GB/T15675 DX1 一般用 TDX1
DX2 沖壓用 TDX2
DX4 結構用 TD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