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現在百度知道一個優質回答太難了
今天答題沒紅包的,應該是系統提高了優質回答的審核,不單單是答幾個字就會通過的了,你最好正確詳細的答案,並有解決辦法或者圖片
第一,正面的回答問題。
第二,給出原因或者出處。
第三,給出解決的辦法。
這裡面還包括標點符號,行文格式,當然這是最優質的,也就是認證回答,這個升級用得到的。我這個都不算,標點,格式不是很好。
但是,現在這種優質回答的話,就是字多,超過四,五排的回答,一般就是所謂的優質回答了
我的每天都是直接過的,不會說答題簽到不過,
『貳』 天了嚕!鄭爽的吸渣體質到底是怎麼煉成的
因為她是一個不按套路出牌的,不喜歡走尋常路的人,更容易被大眾拿出來「研究」,「臆想」,「分析」,「揣測」。明星出現在機場不應該都是穿著幾萬的衣服,拿著十幾萬的包嗎?為什麼鄭爽總是穿著一雙帆布鞋,妝也不花,一副愛誰誰的樣子?
鄭爽也不是。她也曾怯懦彷徨,甚至在鏡頭前將自己的不堪和自卑表現得一覽無余。作為一個行走的話題人物,現在已經無所畏懼了!都是有過程的。不要感嘆別人的無畏,也不要羨慕別人灑脫。經歷的多了,若沒被打敗,終將成佛!
看不懂,只因為活開了的人已經上岸,你我都還掙扎在苦海!
『叄』 同樣的一件衣服在淘寶上買好還快手上買好
淘寶好,畢竟淘寶更正規。
淘寶上的企業店鋪是什麼意思?
企業店鋪就是以企業的形式入駐,以公司的形式入駐來開設店鋪。也就是相對個人開店來說更具規模、更正規、有法律依據。在消費者購買方便更有保障。
升級企業店鋪過程中有15天的公示期環節,所以整體的升級所需的時間在20天左右。溫馨提示:為了更快速高效的幫助會員完成過戶/升級,提升整個過戶/升級流程的體驗,自2018年8月16日起,在這個時間後提交升級/過戶資料的用戶,公示期從30天縮短為15天哦。
二、和個人店鋪有什麼區別?
首先,注冊信息是不一樣的, 淘寶c店只要自己的身份證就可以注冊了,而企業店鋪是需要的營業執照等資料才可以注冊。
其次,企業店鋪跟個人店鋪的LOGO是不一樣的。
再次,個人店鋪是不允許開天貓店的,而企業店鋪是可以的。
還有,個人店鋪和企業店鋪,所擁有的櫥窗展示量也是不同的,企業店鋪穩定,個人店鋪需要看綜合分數。
最後,個人店鋪和企業店鋪,可以開設的子帳號的數量也不一樣,也就是說,企業店鋪可以增加客戶的數量比個人店鋪多很多。
三、和旗艦店有什麼區別?
企業店只需有公司營業執照即可申請,大部分天貓旗艦店都要求企業必須有100萬元以上注冊資金,而且有2年以上經營時間和品牌注冊商標的限制。
另外天貓旗艦店針對的對象是大品牌,而且對於企業店鋪的運營能力和品牌影響力有要求,有的企業店鋪並沒有滿足天貓對它們的要求,只能和個人商家混在一起,又體現不出它有工廠和天貓品牌影響力。
這一部分夾在中間的商家就是企業店鋪的適用者。對於資金有限,又想打算長期開店的商家來說,可以考慮企業店。
簡單說來,企業店鋪是針對個人店鋪而言的,企業店鋪是以公司的名義成立的店鋪,經營規模更大,經營者一般是一個團隊,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樣的店鋪更加值得信賴,同時,這樣的店鋪也更受淘寶支持。
『肆』 如何看待「少女時代徐賢不續約,簽約一個小公司」這件事
明星網資訊,1日根據體育朝鮮獨家報道,少女時代成員徐賢將不會簽約其他經紀公司,而是創建1人企劃社,繼續進行活動.相關知情人士透露"徐賢最終決定將在某廣告代理公司代表的幫助下創建1人企劃社進行活動.該廣告代理公司代表不僅曾與少女時代合作,還曾與眾多藝人進行過合作,徐賢對於該代表也有著深深的信任."
網友評論:天了嚕!爆燈爆燈為我們女強人賢!
網友評論:會越來越好的忙內徐賢
本文來源於明星網,如需轉載,請申請授權。
『伍』 如何看待騰訊推出的企業微信
每當騰訊發布新產品時整個行業內都會抖三抖,尤其是同類業務的競品心中難免都會開始緊張,更何況這次的新產品名字中還帶著微信二字,代表著這款產品出自騰訊廣研的微信事業群。到目前為主騰訊廣研一共推出過四款產品,按照發布時間排列依次是QQ郵箱、微信、微信讀書、企業微信。
這一次微信瞄準的是企業服務市場,內測已久的『企業微信』終於來了,雖然氣勢洶涌,在白崎看來這更像是一場防禦戰。
1.騰訊為什麼要推出企業微信?
為什麼說是一場防禦戰?阿里2015年Q4的財報中提到釘釘已積累了100萬企業用戶,雖然這數據可能有些虛,但畢竟是在騰訊最擅長的社交領域切開了一個小口子,即使只是工作上的溝通交流。眾所周知,阿里在過去兩年圍繞社交這個方向做了很多次嘗試,從原生模仿的「來往」慘遭敗局,到用企業溝通協作領域切入的方式猛推「釘釘」,這讓騰訊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忌憚的。
釘釘的方向選擇很符合利基市場理論,即暫時放棄紅海領域的火拚,瞄準那些被巨頭忽視的細分領域或邊緣小眾市場切入,從縫隙中找到自己獨特的定位,用極致的產品體驗打動用戶,集中力量成為領先者,最終建立自己的壁壘並形成持久的競爭優勢。從目前來看,釘釘的確成功了,成功之點在於不是拿下了微信的社交關系鏈,而是另外開辟了一個戰場,即辦公溝通的細分領域。這種戰略思維頗像當年獵豹移動逆襲360的打法,安全領域我打不過你,換一個清理的概念先拿下海量用戶然後再反擊,國內市場我打不過你,我到海外市場稱王去。
這與市場營銷中的定位理論不謀而合,用戶心智的佔領並非一天兩天的事情。微信的Slogan為「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釘釘的反擊方式是「釘釘,是一個工作方式」,如此對仗工整的一對冤家,給人一種劃江而治的感覺。生活領域的社交歸你,我搶不下來,但從今往後辦公領域的社交協作,都是我的地盤了。
而釘釘的成功必然讓騰訊芒刺在背,微信一直致力於「連接一切」,而此時一個巨大的領域的用戶心智都被對方佔領,如果不跟進,會喪失一部分市場,對未來形成隱患。如果跟進,會把原本已經龐大的微信變得越來越重,這是大而全的工作很難去覆蓋到所有細分業務的問題。
而微信一直被人詬病「生活與工作攪在一起分不開」,此時選擇做一個新產品,將辦公領域的社交協作剝離開,反倒是一件對用戶來說有價值的事情。業內與此相似的案例還有支付寶剝離部分理財屬性,推出「螞蟻聚寶」獨立APP。
2.做企業服務產品和做個人用戶產品到底有什麼不同?
面向企業的Sass服務產品是近兩年來比較熱門的領域,在資本的推動下也涌現了不少做企業服務產品的創業團隊,主要以工具服務產品和管理服務產品兩類為主。工具服務產品很好理解,就是以提升個人或團隊工作效率為核心的產品,如項目協作工具Teambition。另外一類是管理服務產品,以報銷、請假等企業管理中的具體場景作為核心點,管理服務產品的需求在過去通常集中在OA系統中。
企業服務產品與個人用戶產品的區別在於,個人用戶產品可以以孤島的形式存在,用戶自由選擇每個領域體驗最好的產品構成自己的常用組合,比如輸入法可以用搜狗,瀏覽器可以用谷歌,聊天可以用QQ,收發郵件用Foxmail,處理辦公文檔用WPS Office。這些工具屬於單點,我並不需要因為用了搜狗輸入法而必須使用搜狗瀏覽器、搜狗搜索等一系列服務,原因在於個人用戶產品的使用場景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聯結點。
而在企業服務領域就不一樣了,單點突破對於創業公司來說是一種思路,但在面向客戶推廣的過程中就會遇到一個致命的問題:如果「報銷」採用A公司的產品,「請假」採用B公司的產品,「考勤」採用C公司的產品,對於員工來說每一項需求的單點需求能滿足了,但這么多項需求就意味著需要登錄多個平台,手機上裝多個APP,瀏覽器收藏夾里裝好多好多登錄網址甚至帳號密碼,天了嚕,這個畫面想想就覺得好恐怖。員工覺得費時間,職能部門會覺得管理成本高,老闆會覺得花錢多。核心問題就在於辦公領域的需求場景是一連串的,不再是單個孤島。
越來越多的企業服務創業團隊苦於如何做運營推廣,這與C端免費產品的運營方式有著截然不同。付費產品的客戶首先會去想這項服務到底能給團隊帶來怎樣的效率提升,這種產品的打磨不僅僅是體驗細節,更多地會在於實際工作流程的場景,真正「以業務為中心」的產品最終能夠脫穎而出。
企業服務產品非常關注服務體驗的集成完整性、開放性和用戶遷移成本。以辦公領域的企業服務為例,內部員工常見的需求有IM、郵件、企業通訊錄、電話、通知公告、項目協作、日程共享、雲存儲、知識共享Wiki、請假、考勤、報銷等。面向外部合作夥伴或客戶常見的需求有CRM、表單管理、法務財務咨詢等一系列。
未來的企業服務領域會走向集成化的趨勢,會有一些核心地位的領導者站出來成為中心角色,形成「自有核心工具+開放式API」的模式,這種競爭不再局限於誰家的產品體驗好,而是屬於生態圈的競爭,畢竟沒有企業能夠有足夠精力完成企業服務的所有需求。
白崎相信,企業微信也一定會走這條路,畢竟Slack、明道和釘釘已經幫他做過MVP了。
目前企業微信已經在IM、企業通訊錄、公告、考勤、請假、報銷幾個領域做了自有功能,但局限於這些肯定遠遠不夠,未來會有更多優質的企業服務以第三方應用服務的形式接入企業微信平台,這才是一個完整的生態。這個場景是不是好熟悉?瀏覽器的插件應用,iOS系統里的APP,玩的都是生態。
在企業領域,騰訊依然想充當一個「連接一切」的中心角色,野心可鑒。
3.企業服務產品的運營推廣怎樣破局?
企業服務產品的推廣成本其實很高,很多創業團隊做不起來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運營支撐,產品打磨得再好,沒有買單的用戶依然產生不了價值。企業服務產品的運營難點主要有兩個:獲取客戶和維系客戶。
獲取客戶的難點在於企業服務產品面向的對象是企業,不再是單個用戶,很難有效精準地觸及目標用戶,比如一些以互聯網行業從業者為目標用戶的產品選擇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投放廣告,這種方式的命中率會很高,但如果是非具體行業的產品呢?比如「財務報銷」類產品,不具備任何行業屬性,聽起來是所有企業都需要,但如何去找到這些企業呢?不得不考慮組建渠道團隊,而作為創業團隊而言這種人力成本往往難以有效覆蓋。
維系客戶的難點在於客戶的付費轉化率和長期持續付費意願。
為什麼說釘釘的100萬企業用戶數據虛,這和釘釘推廣的方式有關,上線初期以免費電話這個點吸引了不少個人用戶,雖然有效果,但至於這些個人用戶是否能夠成功轉化為企業用戶,相信這個比例一定不會太高。
企業服務產品由於屬於付費產品,獲取新客戶中的核心矛盾在於「購買決策者」和「服務使用者」可能是不同步的。
在服務購買階段:做購買決策的是老闆,執行購買決策的是財務或行政等職能部門,具體服務的使用者是一線員工。作為運營推廣,觸及到一線員工很容易,讓員工覺得滿意也很簡單,但一線員工並不能拍板決策。而觸及到擁有決策權的老闆又是有門檻的,推廣成本很高。
在服務使用階段:有些管理服務產品天生就是為老闆服務的,老闆覺得很爽,但員工用著不爽,這類產品依然不具備長期價值。
所以企業微信在新發布的1.0版本中做了兩項非常聰明的功能,既討好了老闆也討好了員工。「回執消息」,這是讓老闆很爽的功能,但卻讓員工覺得不舒服,從此沒辦法假裝沒看到老闆發的通知了。「休息一下」,這是讓員工覺得很爽的功能,但可能讓老闆沒那麼喜歡,畢竟既然把工作場景從私人微信里解脫出來,誰不想享受生活時間的不被打擾呢?
從運營推廣的角度看這次企業微信1.0發布,顯然是利用了微信的官方背景以及騰訊阿里之間競爭的故事吸引了一大批從業者關注並成為首批用戶。從注冊方式來看,企業微信第一批用戶應該是原有微信企業號的存量用戶,雖然企業號是微信之前布局並未成功的方向,但依然積累了大量客戶,通過這種轉移不失為平穩過渡的方式。另外對於騰訊而言,軟體時代的RTX也曾積累了大量企業客戶,這種客戶資源的遷移自然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美國企業服務市場上Slack已經成為獨角獸般的存在,而國內市場的企業服務產品正在涌現出未來會成為巨頭的產品,你覺得會是企業微信呢?還是釘釘?明道?Tower?還是其他?
『陸』 北大清華都不急,聽說你們幼兒園急著上市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不曉得害苦了多少娃娃。於是,出生3個月的嬰兒還在瞌睡中被抱有媒體報道稱,北京大紅門附近的紅黃藍幼兒園國際班學費是至少6800元一個月。江蘇蘇州今年八月份紅黃藍幼兒園學費漲價,由此前的5000元上調為5800元(一學期),國際班則是10800元(一學期),很多家長都表示不滿。
事實上,不僅是紅黃藍,現在很多幼兒園收費都比較貴,大家紛紛吐槽,但沒辦法,因為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紅黃藍也覺得格外委屈,大家都覺得我們是土豪,但真的不是啊~~不信看招股書:
2014年、2015年、2016年紅黃藍營收分別為6510萬美元、8290萬美元、1.08億美元。2016年上半年營收4910萬美元,2017上半年營收6430萬美元,同比增長30.96%。
去年就收了一億多,而且還在逐年增加,還好意思哭窮??繼續看下去:
2014和2015年,紅黃藍每年凈虧損130萬美元,2016年凈利潤590萬美元,扭虧為盈。2016年上半年凈利潤410萬美元,2017年上半年凈利潤490萬美元,同比增長19.5%。
營收一億,賺了590萬,算下來凈利潤率才5%??莫非我家娃兒讀的是假的幼兒園?不少交了高額學費的家長紛紛吐槽。
收費高卻不怎麼賺錢?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先看看業界如何評價幼教行業的?由於全面二胎開放,有機構指出,幼教行業是即將切實受益基本面紅利的行業。
根據Frost & Sullivan 的統計,我國學前教育市場規模在2016 年達到4716 億元。二孩政策促進0-6 歲兒童人數的增長,城鎮化進程、中產階級擴大、可支配收入增長帶來學前教育需求提升,預計未來學期教育市場規模增速將達到14.3%。
通俗說,幼教行業「錢」途廣啊。8月份在一些地方經常可以看到一群大爺大媽們坐在小板凳上排隊,不用說,肯定是在幫孫子孫女們幼兒園報名排隊~~
類似的新聞也屢見不鮮,搶入園名額都堪比搶房子了,結果紅黃藍卻沒賺到好多錢?我們再看看在新三板掛牌、被稱為「幼兒園第一股」的偉才教育。
最近中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偉才教育營業收入2568.14萬元,同比上升53.56%;凈利潤306.91萬元,同比增長10026.16%!
如此驚人的增幅,是因為去年整整一年就賺了153.0萬……天了嚕!幼教到底咋個了,交的錢都喂狗了嗎?無數家長表示不解……
業內人士趕緊表態,幼兒園是重資產型,運營成本也很高,營收中估計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加盟費在支撐。
意思就是,幼兒園裡面的梭梭板、各種玩具、設備等很花錢,同時老師、廚師、外教等也是很花錢滴~~
估計怕被家長說是水軍,專家進一步指出:民營幼教產業一直被外界光環化,認為收錢容易賺錢輕松,實際上整個行業滲透率、集中度均比較低,如紅黃藍近500家幼兒園,這個規模在行業內是相當大的,但由於前期投入高、經營成本也高,單店盈利規模都比較小,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話雖然這么說,但大家對幼兒園最深刻的印象一直是花費高的心疼。如目前成都的宋慶齡幼兒園、金蘋果幼兒園等都是出了名的高消費,其中國際幼兒園一年收費據說高達11萬!
登陸A股仍需要時間
一般來說,行業集中度比較低意味著藍海競爭,這時候就需要搶占市場,哪個佔得多就會形成規模優勢最終有望實現壟斷優勢。
而幼教行業目前正處於這個階段,靠漲學費來實現圈地肯定要不得,家長要罵的。要想做大做強,資本市場是最好的選擇
那麼,目前幼兒園的資本路到底走的如何?
拿A股來說,A股並沒有純粹的早教公司,大多數涉足教育的都是在線教育或以股權投資方式,而且多數還是高等教育。譬如博通股份(600455)旗下有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科大訊飛(002230)旗下是安徽信息工程學院等。
為啥資本市場不看重早教?答案是無法對早教品牌進行評估和區分。
比如一家生產日用品的企業,大家可以根據市場數據來進行評估,但教育如何評估?更何況是早教,0-6歲的娃娃表達都不一定清楚,還咋個對早教服務進行評價?
資本市場是逐利的,之所以更青睞高等教育是因為後者較為透明,且好進行量化評估,譬如就業率等。而早教並不能做到這一點。所以幼兒園選擇去新三板、准備去美國。
不過這情況或許會有所改善。因為今年9月1日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對民辦學校實施分類管理,明確劃分為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兩類。表示盈利性民辦學校可以在工商管理部門登記,按照公司制度管理運營並合法合規地獲取利潤。支持資本進入民辦教育。
但仍有分析人士表示,上述政策從落地到實現證券化至少需要三年時間。因此,接下來幼兒園的資本路怎麼走,我們拭目以待吧……
微信公眾號:MBA研究社 最有趣的泛MBA職場社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