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塔塔集團的集團簡史
Jamsetji先生 1839年生於古吉拉特邦一個小鎮,14歲跟父親來到孟買,1858年大學畢業,20歲加入其父親經營的公司。
1868年29歲時,他用21,000盧比開始經營一家貿易公司。1869年在孟買辦起了紡織廠,兩年後賣掉紡織廠去英國長時間研究蘭開夏棉貿易。他被在英國看到的一切深受鼓舞,確信其在自己的國家不僅可干出一番事業,還將超越他們。1874年他選中了馬邦中心點及產棉區(Nagpur),用15萬盧比原始資本辦起了紡紗、織品及生產企業。從1880年到1904年去世,他一直想實現其三個理想,即建鋼鐵廠、水力發電廠及世界級教育學院,但由於種種原因在世時未能實現。所幸的孟買泰姬飯店於1903年在其去世前完工。
二十世紀初,Jamsetji先生的後任先後建立了鋼鐵廠、塔塔水力發電公司,塔塔電力公司、印度科學院,Jamsetji先生多年未竟的事業和夢想得以實現。
1991年3月,塔塔家族的第四代傳人- Ratan塔塔成為塔塔財團掌門人。十多年來,其不斷對龐大的集團公司進行結構改造,使原本鬆散型管理的企業變得更加緊密高效。在他的領導下,無論是鋼鐵、茶葉、電力、汽車還是賓館等傳統行業,塔塔都繼續在印度排行老大,此外塔塔還以驚人速度向電信、生物技術、保險、生命科學和服務業擴展,集團企業現已有91家。 拉坦是顯赫一時的塔塔集團前董事長J.R.D.塔塔的侄子。1991年他從他叔叔的手上接管了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塔塔子孫公司,擔任董事長的職務,成為塔塔財團的第四代掌門人。那時印度剛開始經濟體系改革不久。在塔塔集團龐大的產業帝國下面有300家各式各樣的子公司,其中有40多家是上市公司,它們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在各自的軌道上發展。
在拉坦剛接管集團的時候,塔塔家族的慈善信託資金在各子公司的股權已經被稀釋到不足5%了(塔塔集團有一點很特別的地方:它的母公司塔塔子孫公司差不多有2/3的權益都是由家族的慈善信託資金所持有。每年,塔塔子孫公司都會把其利潤8%-14%的資金通過這些信託資金用於慈善事業)。因此,他通過增持家族在這些子公司的股權以保證必要的影響力。
此外,在他掌權後還決定退出紡織和水泥等這些競爭比較激烈而市場秩序又不規范的業務領域,從而將主要精力放在打造其精品業務上。但塔塔集團業務上真正的轉折點是在拉坦做出進軍汽車業這一大膽決定之後才開始的。
2000年,塔塔茶葉公司出資4.35億美元收購了比它自身大三倍的英國泰特萊茶葉公司(Tetley Tea),這是印度公司歷史上的首次大規模跨國並購行為。此次收購使得塔塔能夠向茶葉生產鏈的下游產業滲透。原來,它只是銷售其自己茶葉園里種植的茶葉。此後,在卡車、電信和鋼鐵等領域,塔塔集團又成功地進行了一系列跨國並購,為它全面走向世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現在,塔塔集團年銷售額的22%來自於海外市場。同時其下屬子公司中,有4家是由美國人在經營。此外,還有一個英國人(此人曾在香港貿易公司怡和控股任職)在塔塔子孫公司的董事會中擔任國際董事一職。
然而,如果拉坦的進入汽車業的決定被證明是一大敗筆的話,那麼塔塔集團以上所有的國際化舉動將會變成泡影。所幸的是他成功了。在進軍汽車業之初,塔塔集團碰到了不少麻煩,虧損相當嚴重。其中部分原因是進入的時機不合適:那時正好是卡車市場的周期性低迷時期。
但拉坦挺了下來並採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如裁減40%的員工,以及將供應商的數量減半到600個。由於在印度有著極其嚴格的勞工保障法律,因此做出這些決定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拉坦成功了。在經過三年的苦苦掙扎之後,印迪卡和塔塔集團的另外一個轎車品牌印迪戈(Indigo)克服了早期的問題並開始被市場所接受。現在這兩大品牌已經佔到印度中小汽車市場1/4的份額。
後來在回憶這段經歷的時候,拉坦說1995年當他決定進軍客車市場的時候,他本可以選擇和跨國汽車巨頭合資這一通常的做法。當時豐田和大眾都來找過他,但他最後還是決定單干,因為他認為企業成長的道路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由自己選擇。
在那個保守的年代裡,這樣的舉動非常罕見,需要極大的勇氣才能做出。如印度最大的汽車製造企業馬魯提(Maruti)就是靠合資起步的。合資的雙方是印度政府和日本鈴木汽車公司。直至今日,鈴木汽車仍然在合資企業里擁有54%的控股股權。
今天,拉坦仍然在孜孜不倦地追尋著他的夢想:把汽車業務打造成他的整個140億美元產業帝國的旗艦式企業。事實上,他已基本上做到了這一點:塔塔汽車公司的年銷售額在整個塔塔集團眾多的下屬子公司里名列第一。不僅如此,在該公司製造出它歷史上的第一輛汽車的七年後,它的稅前凈利潤率就高達10%,這足以與日本和韓國的頂級汽車製造企業相媲美,且遠遠超過其本國的競爭對手。
2004年3月,塔塔汽車公司以1.0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韓國的第二大重型卡車製造商大宇商務汽車公司,為的是取得大宇公司的卡車製造技術,並以韓國為跳板全面進軍亞洲市場。
塔塔汽車公司並不滿足於此。它正准備在南非建廠生產汽車然後出口到歐洲。實際上,之前它已經開始嘗試在土耳其和英國市場上銷售汽車。在英國,它曾以貼牌方式為羅孚汽車集團生產轎車。但雙方的合作並不順利,後來分歧越來越大,最後合作終止。 拉坦現年已經67歲了,再過不到三年的時間他也將退休。在退休之前,他想再上馬一個「10萬盧比的汽車」項目來為他的事業生涯畫上句號。這個項目具體來說是要研發出一輛只賣10萬盧比(約合2000美元)的汽車,由塔塔汽車公司自己製造車身,然後把配套的零部件賣給一些農村的小廠由它們來負責組裝工作。這樣還可以解決不少農村地區的就業問題。用拉坦的話說是想設計出一輛由人來製造的,以人為本的汽車。
他說:「每當我看到一個家庭有四五個成員都在騎小摩托車的時候,我就很想為他們提供一種低成本的家庭式汽車。這種汽車的大小基本上要界於小摩托車和正常的轎車大小之間。」拉坦說如果在他退休之前,這個項目還沒有完成的話,那麼退休之後他還要擔任項目顧問繼續監督此項目的實施情況。
但不管怎樣,在將塔塔打造成為一個真正的跨國集團的關鍵時刻,拉坦的退休無論如何對他本人來說都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同時,外界對該家族繼承人的猜測亦由來已久,但對此拉坦卻守口如瓶。
盡管塔塔家族目前只有一名成員在集團工作(他的名字叫諾埃爾·塔塔,現年47歲),但問題是諾埃爾目前只在集團負責一小塊零售類業務。如果他要想成為整個塔塔產業帝國的繼承人的話,他還得加倍努力來證明自己的領導能力才行。
同時,外界亦有說法認為諾埃爾並不在拉坦所考慮的繼承人選之列。在回答記者關於諾埃爾是否會接他的班的時候,拉坦說:「諾埃爾非常敬業。我們集團目前正處於快速成長的階段,我想,諾埃爾肯定也會與整個集團一起成長。我很高興大家都已經開始關注他,我自己目前也在觀察他會成長到何種程度。」
在記者的反復追問之下,拉坦又說:「實際上,我們公司所有像諾埃爾那樣有才能的人都有機會在其職業生涯中獲得鍛煉和成長。重要的不是你姓什麼。」
如果拉坦挑選接班人的標准真的完全只是看個人的才幹,而不管他姓什麼,從而最終不選擇諾埃爾來接他的班的話,這對塔塔集團未來的發展反而可能是一件好事。
塔塔的競爭對手安巴尼家族的瑞萊恩斯集團自從創始人去世之後就一直飽受兩個兒子爭當接班人之苦。為此公司的業績已嚴重下滑。
塔塔基金是傳奇性慈善事業的中流砥柱,為國家的發展和民族富強帶來了福祉。
有人會問,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中,作為眾多大型知名企業家族之一,為什麼塔塔家族沒有列入印度富豪榜。原因很簡單。塔塔家族歷經數代,形成了一種傳統,即將個人財富的很大部分都捐獻給眾多基金組織,為大多數印度人民創造福祉。
這也正是塔塔基金能夠持有集團控股公司塔塔有限公司66.6%股份的原因。從中所得收益將用於支持各機構、個人及各項事業。託管原則確定了集團職能的履行方式,所以塔塔經營方式獨具一格:定義上為資本主義,實質上是社會主義。 在塔塔名下,有兩家主要的信託基金:Dorabji Tata 聯合基金和Ratan Tata基金。
Dorabji Tata 聯合基金包括塔塔社會福利基金、RD塔塔基金、塔塔教育基金、JRD塔塔基金、JRD塔塔及薩爾馬·塔塔基金、Jamsetji Tata基金、JN 塔塔捐贈基金、Meher Tata 紀念基金、Meher Tata 教育基金。
Dorabji Tata 基金給予非政府組織的支持如下:自然資源管理、社會發展、教育及人民生活。用於個人的醫療、旅遊或教育支持。
Ratan Tata基金支持非政府組織、個人及各機構,以及與之相關的農村問題、醫療、教育、藝術、文化、社會及管理等。 1868年 J N Tata 開創了自己的貿易公司,為塔塔集團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02年 印度酒店集團成立,設計建造了印度第一個豪華酒店泰姬瑪哈大酒店,並於1903年正式開業。
1907年 塔塔鋼鐵公司成立,並在詹謝普爾建造了印度第一個鋼鐵生產基地,工廠於1912年投產。
1910年 第一家塔塔水力發電公司成立。
1917 年 塔塔進入消費品領域,成立了塔塔油脂加工公司,開始供應肥皂、洗滌劑和食用油。1984年塔塔將這一公司賣給印度聯合利華。
1932 年 塔塔航空作為塔塔有限公司的一個分支機構成立,成為印度第一架航空運營公司。1953年塔塔航空歸為國有。
1939 年 現今印度最大的純鹼製造商塔塔化工成立。
1945 年 塔塔工程與機動車公司(2003年改名為塔塔汽車)成立,生產機動車產品和機械產品等。
1962 年 塔塔Finlay(現已改名塔塔茶葉) 成立,現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茶葉製造商之一。
塔塔出口公司成立,現已改名為塔塔國際,是印度領先的出口貿易公司。
1968年 塔塔咨詢服務公司(TCS),印度第一家軟體服務公司,作為塔塔有限公司的分支機構成立。
1998年:塔塔國產汽車——印度第一家自主設計自主製造的國產汽車,由塔塔汽車公司生產,從此,塔塔集團進入轎車領域。
2000年:塔塔茶葉公司收購英國Tetley 集團。這是印度企業集團首次收購國際品牌。
2002年 塔塔咨詢服務(TCS)成為印度第一家銷售額突破10億美元的軟體公司。
2007年 塔塔鋼鐵收購了英荷鋼鐵集團康力斯,成為世界第五大鋼鐵製造商。
塔塔信息技術(中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8年
塔塔汽車發布世界上最便宜的小車,塔塔Nano人民車
塔塔汽車從福特汽車收購了捷豹路虎品牌
塔塔化工收購了美國通用化工
2009年
塔塔汽車宣布Nano汽車的正式上市,訂單超過20萬。
塔塔化工發布世界上最節能的Swach凈水器。
2010年 塔塔Nano位於Sanand的新工廠正式投入使用
2. 印度塔塔集團感覺什麼都涉及,他在印度究竟是中什麼樣的存在
讓印度塔塔集團被大多數人所熟知,還是因為在2008年的時候接手了捷豹和路虎。如今大多數人開的捷豹或者是路虎,九成都是印度生產的。以前人們總是覺得印度的科技水平比較落後,但是時代總是在發展,相比較於以前,印度的汽車行業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而塔塔集團成功成為了知名企業之一。
經過這樣的對比之後,我們終於明白了印度塔塔集團的實力,難怪能夠坦然的接手捷豹路虎。不過就算印度塔塔集團再出色,也很難扭轉路虎汽車虧損的狀態。如果再不把路虎汽車的質量做好,想必過不了多久,就在國內混不下去了。印度塔塔集團實力有多強?看看全球500強名單,啥都明白了
3. 塔塔集團的介紹
塔塔集團是印度最大的集團公司,創立於1868年,總部位於印度孟買。塔塔集團的商業運營涉及七個領域:通信和信息技術、工程、材料、服務、能源、消費產品和化工產品;旗下擁有超過100家運營公司,其辦事機構遍布世界六大洲80多個國家,並為85個國家提供產品和服務出口,全球各地的職員數量超過45萬人。塔塔集團共有31個上市公司,其市值總額約936.7億美元(截至2012年10月4日),擁有380萬股東。2011-2012財年,塔塔集團總收入為1000.9億美元,其中58%來自於海外業務。
4. 印度人從生到死都離不開的企業塔塔集團,是什麼樣的存在
塔塔集團是印度最大的集團公司,創立於1868年,是名副其實的百年企業,其創始人賈姆謝特吉·塔塔被譽為“印度工業之父”。
所以,一個企業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決定的,不能想當然的去要求復刻這樣的成功,而是要從自身實際出發。
5. 塔塔集團的國際戰略
在2005舉辦的日內瓦國際汽車展上有一款多功能越野車的模型特別引人注目:小巧的銀色車身閃閃發亮。然而最引人注意的是這款將在兩年內正式下線的汽車的產地將不是德國的沃爾夫斯堡或斯圖加特,也不是美國的底特律,或日本的東京,它的產地將是在印度的南部城市普那。若是在五年前,簡直不可想像印度竟然會有一款汽車能在這樣一個級別的國際車展上嶄露頭角。在那時,當印度的塔塔集團准備進軍轎車領域時,業界普遍認為這將是一場豪賭,而賭博的結果將不容樂觀。甚至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個決定將會拖累塔塔旗下的旗艦企業特爾科(現在叫塔塔汽車)。
特爾科是靠造卡車和工程配件起家的。其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微型轎車印迪卡(Indica)剛上市時由於飽受質量問題的困擾市場份額一直上不去,實際的市場份額只有當初研發出這款轎車時所預計的一半還不到。1998-1999財年度,特爾科虧損嚴重。
盡管如此,塔塔集團董事長拉坦·塔塔對其所要堅持的道路並沒有絲毫的動搖。他始終堅信印度的製造業完全能夠在世界舞台上與各製造業大國一較高下。在他為塔塔集團所設計的遠景規劃里,汽車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塔塔集團在中國有著長期悠久的歷史。1859年,塔塔集團創始人詹姆謝特吉·塔塔先生當時正為他叔父的公司工作,被派到香港開辦分支機構。數月之後,他轉遷上海,直到1863年才離開中國。
隨著塔塔集團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塔塔集團再一次將中國作為戰略重點。從目前塔塔集團海外投資規模來看,塔塔集團在中國所佔的市場份額相比在美國和英國較小,但是公司正在制定相應計劃,快速擴展中國業務。2011年,集團在中國的銷售額約為64億美元,在中國采購額約為13億美元。塔塔集團當前在中國約有3,300名員工。
1996年,塔塔國際在上海開辦辦事處,開展鋼鐵及其它產品外貿業務。此後,塔塔集團旗下的其它子公司也紛紛來中國尋找發展機會。
—為了幫助集團旗下子公司在中國市場拓展,塔塔集團於2006年8月在北京設立了集團辦事機構。在她的幫助下,許多集團子公司開始在中國開展業務,在中國銷售產品,從中國開展采購,以及將中國作為生產出口基地。
—塔塔咨詢服務公司(TCS)在中國擁有約2,000名員工。TCS於2007年初在北京與微軟及其他三家中國合作夥伴建立了合資公司。TCS在北京、上海、杭州、天津和深圳有五個全球交付中心。
— 塔塔鋼鐵集團在中國有兩家軋鋼廠,並擁有相當規模的鋼鐵貿易業務。2006年12月,塔塔耐火材料公司在遼寧省營口開辦工廠。 2007年初,塔塔鋼鐵收購了英國康力斯鋼鐵公司(後更名為塔塔鋼鐵歐洲),該公司在中國市場也擁有大規模的貿易業務。
— 塔塔汽車零配件公司在南京建廠,為中國和海外的客戶生產塑料部件。
—2007年5月,塔塔全球飲料公司(原塔塔茶葉公司)與中國浙江省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生產和銷售綠茶及綠茶提取物,及其他高附加值的茶產品。
—2008年上半年,塔塔汽車收購了捷豹和陸虎。2011年路虎和捷豹在中國的銷售量分別是36,087輛和5,976輛,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54%和123%。
—塔塔電信服務公司向華為、中興等電信設備製造商開展手機及通信設備的采購業務。
—塔塔汽車與塔塔國際密切合作,加快在中國的汽車零部件采購業務。
—鐵肯姆國際貨運代理(上海)有限公司於2009年1月在中國上海成立。其母公司印度TM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由印度塔塔鋼鐵公司和德國IQ Martrade公司合資成立。
塔塔工程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代表辦公室,為客戶提供工程監理服務。
塔塔集團與中國的淵源已有150年的歷史,隨著與中國的合作關系的不斷加深,塔塔集團也將通過一系列的戰略措施來實現與中國共同發展的長期承諾。 塔塔咨詢服務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是印度最大的軟體製造企業,由塔塔集團的軟體工程師們於1968年創辦。但近年來它受到了國內的其他軟體外包巨頭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如信息系統技術有限公司(Infosys)和威普羅技術有限公司(Wipro)等,導致利潤有所下滑。
塔塔咨詢服務公司的成功上市使得拉坦越來越信奉在資本市場上出售股份這種直接融資的方法。現在他正考慮進一步出售塔塔咨詢服務公司的股份以便為集團下面其他企業的發展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這次融資的場所將不再是印度的股市,而將是全球最發達、容量最大的美國股市。籌措來的資金將主要用於支持集團下面的兩大電信業務企業VSNL和塔塔電信服務公司的發展。 VSNL原先是一家國有壟斷型的提供國際電信服務的企業,也是印度最大的國際電信服務提供商。後來隨著政府在政策管制上的放鬆,塔塔集團在2002年購買了這家當時正處於困境之中的企業的46%的股權,成為它的第一大股東,而政府的股權被減持至26%。此筆股權收購塔塔耗資5.3 億美元。盡管現在VSNL公司仍處於經營困難時期,但由於市場普遍看好它在行動電話業務上的發展潛力,因此塔塔股權的實際價值卻在增加。
與剛進入轎車領域時一樣,塔塔在進軍電信業務時開頭也不順利。塔塔集團的一位董事曾苦笑著說:這兩大業務的區別在於:花在印迪卡轎車上的賭注只有4億美元,而集團在電信業務上投的賭資卻是它的十幾倍之多。
現在,塔塔集團計劃耗資40億美元整合旗下VSNL和塔塔電信服務公司的資源以便不僅僅提供軟體解決方案給客戶,還要給他們提供傳輸軟體所需的全球安全網路。這40億美元中的部分資金將來自於在資本市場上出售塔塔資訊服務公司的股票。
當然塔塔完全有能力給客戶提供這種更為優質的服務。去年11月它以1.3億美元的價格從美國泰科全球網路公司手中購買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海底光纖電纜網路。而當初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花在開發此網路上的資金高達30億美元。
6. 中國有華為,印度有塔塔集團,兩者誰強一籌
印度自稱是世界第三大強國,但是目前來看實力與口號並不匹配,所以被別國戲稱為印度三哥。不過印度人口僅次於中國,排名世界第二。
不過印度的貧富差距比中國還要嚴重,尤其是印度北部,簡直是難民營一般的存在。而且印度沒有標準的印度語,在中國,方言之間差異很大,但是我們有全國統一的普通話作為我們溝通的橋梁,在印度是沒有印度普通話的。可能電視節目裡面換個別的地方台你就聽不懂了。
塔塔集團到現在還沒確定繼承者,下一任集團領導人是誰一直秘而不宣,拉坦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繼承人不一定非得是塔塔家族成員,不知道第五代繼承人能否打破家族傳統。
塔塔集團旗下有31家上市公司,公司之間互相獨立互不幹涉,旗下共有45萬員工,公司足跡遍布全世界。塔塔集團的年收入約為1000億美金,但從數字上看,略遜於中國華為公司,但是兩者在業務范圍相差太多,應放在一起比較沒有必要。
7. 連阿里巴巴都追不上的印度最大的塔塔集團,它們如今實力到底有多牛
印度的塔塔公司曾經收購了捷豹,還有路虎兩大汽車品牌。這讓印度的塔塔集團在國內以及國際上都擁有了非常高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印度的塔塔集團不光涉足於汽車行業,更是在房地產以及酒店連鎖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印度的塔塔集團曾經成為了世界500強企業,這在當時曾經一度連阿里巴巴都望塵莫及,不得不說印度的塔塔集團在印度國內確實擁有著非常高的地位。
我們也希望印度塔塔集團能夠把自己所生產的汽車質量能夠進行很大幅度的提升,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印度塔塔集團的汽車遠銷海外,只有這樣印度的汽車行業才能有很大的提高以及進步。
8. 在印度隻手遮天的塔塔家族,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印度有個民族,雖然是少數民族,人口也非常少,但它卻能在印度隻手遮天,是孟買新興工業資本的先鋒。在印度,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百萬富翁,都無法擺脫這個家族的影子。這個神奇的家族,就是塔塔家族,由帕西族人組成。他們創建了塔塔集團,涉及通信和信息技術、工程等7個領域,在很多領域都名列前茅。旗下擁有的運營公司超過了100家,辦事機構遍布全世界80多個國家。
塔塔集團對印度的意義,就像韓國人離不開三星一樣,甚至超過了它。只要在印度一天,都無法擺脫塔塔集團,可見其涉及的領域之廣泛。
9. 從塔塔集團,可以看出印度和中國的差距有多大
從塔塔集團可以看出,目前印度整體的情況就像幾十年前的中國一樣,農業發展為主,工業化進展相對而言比較緩慢從高新領域上來看印度軟體產業比較發達,it人才比比皆是。
我國上榜世界500強的企業數是印度的18倍
而且捷豹路虎也沒能夠提高塔塔汽車的品牌形象,至少在中國捷豹路虎已經從中國豪車版的榜單第4位下滑至幾乎墊底,盡管塔塔汽車是印度第一大汽車公司,但是除了捷豹路虎之外,卻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汽車品牌,在最新的世界500強榜當中,印度只有7家企業上榜,而且基本集中在石油行業,而我國的上榜企業則高達129家是印度的18倍,不僅有石油化工產業,其中還包括家電製造等傳統行業,電子商務,智能手機等新興產業。
在500強的名單中,塔塔汽車排名232位,設想一下,如果沒有捷豹路虎作為支撐,那麼它的位置又會排在哪裡呢?汽車的製造商在開發新技術上必然要提供大量的資金來投入,但塔塔並沒有足夠的資金來進行研發在塔塔集團里,捷豹路虎是他汽車業務上的明珠。但是捷豹路虎目前面臨著運行臃腫工廠,產能過剩,車型陣容重疊等,真真是危機四伏。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印度目前的現況就像是以前的中國工業化的進展比較緩慢,高新領域上雖然印度的軟體產業較為發達,但是相對比起我國的華為來說又整個完敗了,所以,中國和印度的差距有多大,你懂了嗎?
10. 印度塔塔進入中國市場了沒有!急~~~~~~~~~
塔塔集團與中國建立了長期悠久的歷史關系。1859年,塔塔集團創始人詹姆斯特吉�6�1塔塔先生當時正為他叔父的公司工作,被派到香港開辦分支機構。數月之後,他轉遷上海,直到1863年才離開中國。
現在,塔塔集團再一次將中國作為戰略重點,推進其國際化進程。從目前塔塔集團海外投資規模來看,塔塔集團在中國所佔的市場份額相比在美國和英國較小,但是公司正在制定相應計劃,快速擴展中國業務。2007-2008財政年度,集團在中國的銷售額為6.5億美元,從中國采購貨物總值達16億美元。塔塔集團當前在中國約有2400名員工。
1996年,塔塔國際在上海開辦辦事處,開展鋼鐵及其它產品外貿業務。此後,塔塔集團旗下的其它子公司也紛紛來中國尋找發展機會。
-為了幫助集團旗下子公司在中國市場拓展,塔塔集團於2006年8月在北京設立了集團辦事機構。在她的幫助下,許多集團子公司開始在中國開展業務,在中國銷售產品,從中國開展采購,以及將中國作為生產出口基地。
-塔塔咨詢服務公司(TCS)在中國擁有1300多名員工。TCS於2007年初在北京與微軟及其他三家中國合作夥伴建立了合資公司。TCS在北京、上海、杭州和天津有四個全球交付中心,以及在深圳設立了銷售辦公室。
-塔塔鋼鐵集團在中國有兩家軋鋼廠,並擁有相當規模的鋼鐵貿易業務。2006年12月,塔塔耐火材料公司在遼寧省營口開辦工廠。 2007年初,塔塔鋼鐵收購了英國康力斯(Corus)鋼鐵公司,該公司在中國市場也擁有大規模的貿易業務。
-塔塔汽車零配件公司在南京建廠,為中國和海外的代工客戶生產塑料部件。
-2007年5月,塔塔茶葉公司與中國浙江省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生產和銷售綠茶及綠茶提取物,及其他高附加值的茶產品。
-2008年上半年,塔塔汽車收購了捷豹和陸虎。2007年,捷豹和陸虎在中國的銷售量為7642輛。盡管油價攀升,2008年捷豹和陸虎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量預計仍將實現大幅度增漲。
-2008年7月,印度酒店有限公司與中國合作夥伴簽署了管理協議,在北京經營一個酒店,並在海南省啟動了度假酒店項目。
-塔塔集團還看到在中國的巨大采購機會。塔塔電信服務公司向華為、中興等電信設備製造商開展手機及通信設備的采購業務。
-塔塔汽車與塔塔國際密切合作,加快在中國的汽車零部件采購業務。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