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國葯集團2018營收

國葯集團2018營收

發布時間:2021-09-20 14:17:36

❶ 醫葯營業收入排名1位是什麼股票

目前醫葯營業收入排名1位的股票是000538 雲南白葯。
雲南白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5月3日經雲南省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雲體(1993)48號文批准,雲南白葯廠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成立雲南白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雲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經中國證監會證監發審字(1993)55號文批准,公司於1993年11月首次向社會公眾發行股票2,000萬股(含20萬內部職工股),定向發行400萬股,發行價格3.38元/股,發行後總股本8,000萬股。1996年10月經臨時股東大會會議討論,公司更名為雲南白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於2006年5月29日實施股權分置改革。公司股票簡稱雲南白葯,股票代碼000538,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所為深圳證券交易所。
經過30多年的發展,公司已從一個資產不足300萬元的生產企業成長為一個總資產76.3億多,總銷售收入逾100億元(2010年末),經營涉及化學原料葯、化學葯制劑、中成葯、中葯材、生物製品、保健食品、化妝品及飲料的研製、生產及銷售;醫療器械(二類、醫用敷料類、一次性使用醫療衛生用品),日化用品等領域的雲南省實力最強、品牌最優的大型醫葯企業集團。公司產品以雲南白葯系列和田七系列為主,共十種劑型七十餘個產品,主要銷往國內、港澳、東南亞等地區,並已進入日本、歐美等國家、地區的市場。"雲南白葯"商標於2002年2月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❷ 國葯控股是國企還是央企

和資企業是。

❸ 中國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44.30億的上市醫葯公司

2018年年報大部分公司沒出來,2017年僅供參考

❹ 國葯集團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不是央企

國葯集團是央企。國葯集團,即中國醫葯集團有限公司,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控股企業。

❺ 國葯集團是央企嗎

央企說的是直屬於國務院的國有企業,所以說國葯股份是央企。

國葯股份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中國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全面、綜合實力很強的醫葯健康產業的集團。以預防、診斷、治療和護理等健康相關產品的分銷、零售、研發及生產為主業。
國葯集團是一家中央企業。國葯集團是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國有控股企業,全稱為中國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國葯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1月。它於2009年9月23日在香港上市。作為中國最大的葯品和醫療產品經銷商和領先的供應鏈服務提供商,該公司擁有並運營著中國最大的葯品分銷網路。自2005年以來,該公司已連續四年在中國醫葯年度銷售額和利潤及稅收方面排名第一。

中央企業領導小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或由中組部, 國資委或其他中央部委(協會)委託管理的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或其委託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行使出資人職責。

一般認為,央企有三個主要特徵。

1、資產的財務關系在財政部單列;

2、人事關系在人社部單列;

3、運營在國家計劃單列(國務院可以直接行文)。

根據產業的屬性和管理控制主體,中央企業大致分為四類:

1、工業類央企,主要是96家央企,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投資者職責;

2、金融類央企,主要是財政部(或委託匯金公司)代表國務院,履行投資者職責的中央金融、證券、保險企業,共23戶;

3、文化類央企,主要是三個中心文化企業,它們作為投資者的責任由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

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外國文化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電網路(600831)、股吧】有限公司)

4、行政類央企,主要是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三家企業

(中國國鐵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煙草公司、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

❻ 世界500強里的制葯企業有哪些,有多少

一共有15個。

1 中國華潤總公司(CHINA RESOURCES NATIONAL) 757.8 中國 86 5

2 強生(JOHNSON & JOHNSON) 718.9 美國 97 6

3 瑞士羅氏公司(ROCHE GROUP) 534.3 瑞士 169 -2

4 輝瑞制葯有限公司(PFIZER) 528.2 美國 173 13

5 拜耳集團(BAYER) 525.7 德國 174 -9

6 諾華公司(NOVARTIS) 494. 4 瑞士 186 -11

7 中國醫葯集團(SINOPHARM) 中國 478.1 199 6

8 賽諾菲(SAN0FI) 法國 413.8 240 -7

9 默沙東(MERCK) 398.1 美國 255 -9

10 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 376.4 英國 273 5

11 Gilead Sciences公司(GILEAD SCIENCES) 303.9 美國 358 -42

12 艾伯維(ABBVIE) 256.4 美國 429 40

13 阿斯利康(ASTRAZENECA) 230.0 英國 470 -35

14 安進 Camgen) 229.9 美國 471 16

15 梯瓦制葯工業公司(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219.0 以色列 496 —

(6)國葯集團2018營收擴展閱讀

1,2017年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中,制葯行業有15家公司,美國制葯企業最多,有6家,中國2家,瑞士2家,英國2家。

2,上榜的中國制葯企業為中國華潤總公司、中國醫葯集團。其中,中國華潤總公司營收757.8億美元,世界排名86位,較去年進步5名。中國醫葯集團營收478.1億美元,世界排名199位,進步6名。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500強制葯行業中,中國華潤總公司營收最多,比第二名強生多38.9億美元。

參考資料

網路 世界500強

❼ 國葯集團(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怎麼樣啊,待遇,還有前途

第一個問題:中國醫葯集團工資待遇

中國醫葯集團工資信息

業務 平均¥2400

銷售經理 平均¥14000

信息主管 平均¥4700

銷售-實習生 平均¥1000

第二個問題:發展前途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成立於1998年11月26日,是由中央管理的以醫葯科研、生產和服務貿易為主業的我國最大的醫葯企業集團,旗下擁有十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及國葯股份、深圳一致兩家上市公司。2007年銷售收入373億元,進出口額7.7億美元。在2006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大企業排名中,中國醫葯集團位列第99位,在151家中央企業中,中國醫葯集團銷售收入位列第55位,利潤位列71位。

第三個問題:發展前景

據有關調查分析認為中國醫葯業在醫療支出增加,人口老齡化,經濟增長迅速及保險范圍擴大的支撐下,前景看好。

一、醫葯行業基本現狀

1,醫葯行業仍屬高新技術產業

2,產品創新嚴重不足,可持續發展面臨巨大壓力

3,新醫改推動中國醫葯市場向前發展

4,新興醫葯市場繁榮興旺

二、 現狀分析

1,醫葯行業看似為低端製造業,但隨著進入21世紀,人類創新發展,對各類產品的要求不斷增高,醫葯行業也進入了高端技術時代,葯品行業不斷創新,出現了高科葯品行業競爭激烈的狀況。尤其中葯飲片炮製技術的發展。

2,目前高端葯物市場基本被外資企業占據,在生物制葯上中國目前只能走仿製的道路,根本無法在技術上與歐美等國家抗衡,唯一的希望寄託於中葯創新。但是我國中葯行業長期由於中葯基礎研究和創新能力不足,發展結構失衡,且資源破壞嚴重,流失問題突出、中葯材基地布局不合理,監管主體缺乏,資源保護責權不明,等問題嚴重影響著醫葯行業的發展。

3,國家剛剛頒布不久的新醫改方案對醫葯行業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醫改的目標是2010年初步建立全民醫療衛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大力發展社區衛生,使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進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等。

4,中醫業具長期增長潛力

由於新醫改政策中極大的加大了中國醫療支出,盈利及現金流走勢穩定,抵禦經濟沖突的能力提高了,要在中國醫葯行業獲得長期成功將取決於保持穩定的應用模式(尤其是成本效率及產品質量),要關注利基市場,營銷強有力一級有效的銷售渠道。雖然醫葯行業將繼續承受將和價格壓力,但中醫行業仍具有強勁的基本面和長期增長潛力。

5,仿製葯依然佔主導地位

目前,仿製葯依然是眾多葯廠的主要產品,激烈的價格戰使葯品公司進入低研發投資,缺少創新和低收益的惡性循環,同時,中國葯品銷售體系復雜凌亂,多層級供應鏈導致零售價大大高於出廠價,且同類型葯品泛濫嚴重,限制了葯廠利潤。

6, 新醫改政策8500億的投入和行業整體發展

新醫改的推進將對行業整合起到催比作用,中國是人口大國,由國家頒布的新醫改政策中,有8500億的投入要用於醫療衛生事業,到2011年要抓好5項改革(分別是: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 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加上中國保監會統計,個人醫療保險自1999年以來以41%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增長,由此可見,醫療衛生行業中的前景十分廣闊。

目前中國醫葯市場效率低下,為了應對眾多挑戰,如研發不足,製造和質量控制增強及葯品審批更為嚴格,醫葯企業通過並購提高效率和市場份額,擴大地理分布。現自新醫改政策出台以來,醫葯行業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醫葯行業業務模式具有可持續性、品牌和研發能力強勁。醫葯行業形式勢必發展迅猛。

三、中醫業具長期增長潛力

由於新醫改政策中極大的加大了中國醫療支出,盈利及現金流走勢穩定,抵禦經濟沖突的能力提高了,要在中國醫葯行業獲得長期成功將取決於保持穩定的應用模式(尤其是成本效率及產品質量),要關注利基市場,營銷強有力一級有效的銷售渠道。雖然醫葯行業將繼續承受將和價格壓力,但中醫行業仍具有強勁的基本面和長期增長潛力。

閱讀全文

與國葯集團2018營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貨期交易所 瀏覽:690
紫光集團轉讓紫光股份 瀏覽:672
金融機構扶貧領域作風問題自查 瀏覽:524
萬川金融公司在那條路 瀏覽:925
平安銀行貿易融資事業部 瀏覽:801
揚州市現代金融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189
境外融資登記手續 瀏覽:8
千元投資理財app 瀏覽:297
獲取匯率api 瀏覽:497
300685上市大約價格 瀏覽:143
山東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229
杠桿如何增力 瀏覽:672
杠桿收購的現金來源 瀏覽:758
金融運營公司 瀏覽:751
南漳農商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849
平安福保險的傭金 瀏覽:758
期貨莊家操作破解 瀏覽:533
mt4模擬賬戶設置杠桿 瀏覽:603
交易風控員 瀏覽:583
融資費用攤銷做賬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