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伊利的股東

伊利的股東

發布時間:2021-10-05 16:05:49

⑴ 伊利股份的控股方是誰

該公司股權比較分撒沒有絕對控股股東。

⑵ 我想問問伊利的股東都有誰最少三個順便問問他們為什麼投資伊利 目的是什麼 重謝

伊利股份

投資的目的:銀行投資圖利息,政府投資盼稅收,股東投資求回報,員工工作盼收入。

伊利是地方國資微監管的企業,其十大流通股股東如下:

序號 股票名稱 股東名稱 2006年3月31日
持股數(萬股) 2006年6月30日
持股數(萬股) 持股數變動
(萬股)
1 600887
伊利股份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銀保分紅 -- 1009.67 +1009.67
2 600887
伊利股份 天華證券投資基金 -- 850.01 +850.01
3 600887
伊利股份 博時價值增長證券投資基金 1288.36 800 -488.36
4 600887
伊利股份 普豐證券投資基金 566.69 769.99 +203.30
5 600887
伊利股份 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經典配置證券投資基金 850 600 -250.00
6 600887
伊利股份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個人分紅-005L-FH002滬 -- 583.53 +583.53
7 600887
伊利股份 全國社保基金一零四組合 -- 569.2 +569.20
8 600887
伊利股份 中國建設銀行-寶康消費品證券投資基金 433.92 554.66 +120.74
9 600887
伊利股份 中國銀行-工銀瑞信核心價值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 500 518.24 +18.24
10 600887
伊利股份 全國社保基金一零二組合 464.13 507.43 +43.30
11 600887
伊利股份 海通-中行-FORTIS BANK SA/NV 539.98 -- -539.98
12 600887
伊利股份 中國工商銀行-國聯安德盛小盤精選證券投資基金 438.51 -- -438.51
13 600887
伊利股份 裕陽證券投資基金 433.99 -- -433.99
14 600887
伊利股份 交通銀行-科瑞證券投資基金

⑶ 伊利股份前十大股東合計占幾成啊

截止到13年9月份,
伊利股份前十大股東
佔23.33%

⑷ 伊利股份股東分析,600887股東分析

「牛奶」憑借豐富的營養價值,逐漸成為了生活必需品,不少人都離不開牛奶。大家都有說很多投資機會都在日常生活中,不過需要我們平時格外注意。有關國內乳製品行業的龍頭公司--伊利股份的相關信息,我們今天就來好好探討一下。


在還沒有開始分析伊利股份的時候,乳業龍頭股名單我已經全部找出來放在下方鏈接了,請點擊查看:寶藏資料:乳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伊利股份是中國乳製品龍頭,主營液態奶、奶粉、冷飲等的研發、生產以及銷售。



看了伊利股份公司的簡介之後,那麼伊利股份公司值得我們投資的亮點在哪裡呢?



亮點一:拓展業務版圖,提升運營效率與產業鏈創新能力,優化資本結構。


通過公司一直的堅持不懈、努力探求,才有了今天的長白山礦泉水項目,在項目投產後,礦泉水產能可日產千噸級,成為公司拓展非乳業的重要方向以及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同時,公司還提升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運用能力有助於公司增強對全產業鏈的管控,對管理運營能力進行全面升級。另一層面,公司執行了定增操作,這有助於公司的資本結構優化和資產負債率降低,助力公司實現更穩健、可持續的發展。



亮點二:加速數字化轉型,打造全產業鏈的乳業創新基地


公司為了推動數字化轉型和信息化升級戰略的實施來打造行業新標桿,所以加大了資金投入。一方面,建設從"牧場到餐桌"的全產業鏈以及從"戰略到執行"全流程管理的智慧企業運營管理應用平台,完成產業鏈上中下游的數字化與智能化;另一方面,通過建設安全可靠的全球計算機網路以及支撐海外業務管理管控和運營要求的核心應用體系,增速了公司的國際化進程。在此之外,公司還加緊了乳業創新基地項目的建設,這樣也可以高效的提升公司的技術研發實力、鞏固龍頭地位。



由於內容受限,還有非常多關於伊利股份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總結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預覽:【深度研報】伊利股份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目前看來,乳製品行業已晉級消費升級階段,伴隨這消費升級的躍進、人們收入水平的逐漸提高以及健康意識的覺醒,跟有著相近飲食習慣的日、韓等國家作比較,我國對於乳製品的消費數量會比較低,這就讓我們看到乳業公司的巨大的增長空間。而作為行業中起帶頭作用的企業,伊利股份在營運能力、收入及凈利潤規模方面遠遠超出了行業平均水平,同時擁有很大的競爭優勢以及品牌壁壘。未來,在市場紅利的推動下,公司有很大概率達成高速發展的目標。



總之,作為伊利股份乳產品的忠實客戶,我於日常生活中切身體會了它產品質量的優良和品牌效應的強大,其有不可撼動的市場地位,並且憑借自己的伊利股份具有非常強大的競爭優勢,我認為它的商業版圖會相應的變大,終會一飛沖天、傲視寰宇。



但是文章存在一點延時,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伊利股份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伊利股份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伊利股份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09-0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⑸ 伊利是什麼企業性質

伊利屬於國有企業。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利集團或伊利)創始於1993年,是中國規模最大、產品線最全的乳製品企業 。是中國唯一一 家符合奧運會標准,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提供服務的乳製品企業;

也是中國唯一一家符合世博會標准,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提供服務的乳製品企業。2017年8月30日,伊利集團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2022年冬殘奧會官方唯一乳製品合作夥伴。 伊利成為中國唯一同時服務夏季奧運和冬季奧運的健康食品企業。

(5)伊利的股東擴展閱讀:

伊利的職能:

(1)信用中介職能。

最能反映其經營活動特徵的職能。這一職能的實質,是通過負債業務,把社會上的各種閑散貨幣集中到銀行里來,再通過資產業務,把它投向經濟各部門;商業銀行是作為貨幣資本的貸出者與借入者的中介人或代表,來實現資本的融通、

並從吸收資金的成本與發放貸款利息收入、投資收益的差額中,獲取利益收入,形成銀行利潤。商業銀行成為買賣「資本商品」的「大商人」。通過信用中介的職能實現資本盈餘和短缺之間的融通,並不改變貨幣資本的所有權,改變的只是貨幣資本的使用權。

(2)支付中介職能。

執行著貨幣經營業的職能。通過存款在帳戶上的轉移,代理客戶支付,在存款的基礎上,為客戶兌付現款等,成為工商企業、團體和個人的貨幣保管者、出納者和支付代理人。為中心,形成經濟過程中無始無終的支付鏈條和債權債務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⑹ 伊利的CEO是誰

鄭俊懷:現任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CEO。1983年,時年33歲的鄭俊懷臨危受命,擔任了當時已瀕臨破產的呼市國營回民奶食品廠廠長。在鄭俊懷的帶領下,經過二十年的不懈奮斗,這個在當時年利稅僅4.7萬元的小廠,發展成了年產值幾十億元的大型乳製品企業———伊利集團。

⑺ 伊利實際控制人是誰

1、伊利股份的控股股東是:呼和浩特投資有限責任公司(10.38%)。
2、伊利股份的實際控制人是:呼和浩特金創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呼和浩特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比例:81.00%)。
3、伊利股份的最終控制人是:呼和浩特市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

⑻ 伊利的 創始人 是 誰

鄭俊懷。

鄭俊懷(1950年9月——),男,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人,現任黑龍江紅星集團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有中國「乳業教父」之稱。原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鄭俊懷在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廠和伊利公司任職的20多年中,率先在企業內部實行經營承包責任制,在分配、人事、勞動用工制度方面大膽進行改革,使一個頻臨倒閉的手工作坊式小廠發展成年利潤達百萬元的中型企業。

1993年組織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使原來固定資產40多萬元、年利稅不足5萬元的呼市回民奶食品廠發展成為全國大型乳業集團。與股份制改組前相比,凈資產總額增長了118倍,銷售收入增長了79倍,利潤和稅金分別增長了69倍和135倍。

(8)伊利的股東擴展閱讀:

一、伊利創造的上市奇跡

鄭俊懷把目光放到了全中國,1994年伊利建立自己的冰淇淋項目,進軍全國冷飲市場,很快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冷飲生產企業,年利潤達500多萬元。

憑借這樣強大的發展勢頭,1996年3月伊利股份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募集資金1億元,當年主營業務收入3.55億元,3年後就增長到11億元。這是中國第一個上市的乳品企業。隨後伊利股價一直保持遙遙領先。

二、獨董風波引發猜測

當時伊利股份一直勢頭良好,年年派送現金,投資者信心十足,鄭俊懷開始找操盤手坐莊。8年以後有人算了筆賬,說伊利莊家賺了數億元。但是這筆錢不會作為贏利進入公司。

2003年7月,金信信託代人以每股10元的低價,收購了2800萬伊利股份的國家股,成為伊利的第一大股東。這個背後收購者成為伊利的控制人,大家紛紛猜測,這個人就是鄭俊懷。

2004年6月,獨董俞伯偉和王瑾要對公司專項審計,但被鄭俊懷馬上罷免,風波驟起。

三、事發,入獄

2004年下半年,中國證監會調查伊利。2004年12月,內蒙古高級人民法院正式批捕鄭俊懷和其他4名伊利股份高管。據說,鄭俊懷涉及兩筆款項挪用嫌疑及國債去向。

⑼ 伊利的創始人的創業經歷

1983年,鄭俊懷被調到的前身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廠,當時這還是個日產量僅10噸的小型乳品企業。鄭俊懷在這里開始了他和的故事。 鄭俊進行過多次改制,使原來固定資產40多萬元、年利稅不足5萬元的小廠發展成為全國大型乳品集團,凈資產增長了118倍,銷售收入增長了79倍,利潤和稅金分別增長了69倍和135倍。 1996年股份上市,成為全國乳品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並在此後連續多年入選最具發展潛力的上市公司,並位列上交所樣本股。2003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62億元,乳製品銷售額位列全國第一,企業凈利潤近兩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分別實現主營收入和凈利潤68億元和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和26%,每股收益達到0.53元。鄭俊懷雄心勃勃地表達了要在2010年進入全球乳品20強的目標。MBO的險途如果追溯1996年以來的股份歷史,年年現金分紅的股份堪稱少有的績優公司,截至2004年6月以前,在眾多上市公司中,股份同樣稱得上是少有的「清白」公司,除上市之初發生過不屬於違規的炒作自己股票行為後,基本上沒有暴露任何違規違法事實。2004年是多事之年,其最大的競爭對手「蒙牛乳業」在香港成功上市,一次募集14億港元,雙方強弱易位;接著鬧出「獨董」事件;在這一系列風波之後,鄭俊懷涉嫌挪用巨額公款進行MBO的丑聞漸漸浮出水面。通過高薪酬和高派現來籌集MBO資金並不乏先例。2004年1月3日,宇通客車(600066)公告稱,第一大股東宇通集團的所有者鄭州市國資局將所持宇通集團100%的股份轉讓給上海宇通,而上海宇通實質是宇通客車管理者和員工為MBO而專門成立的一家公司,至此,宇通客車的MBO大功告成。股份的管理者們也深諳此道。2004年,股份以171萬元超過宇通客車高居上市公司高管總薪酬排行榜第三位。在大幅提高高管薪酬積累MBO彈葯的同時,股份也拾起了高派現的法寶。2001、2002、2003年度公司分配方案分別為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6元、2元和3.3元。這給MBO帶來的益處是雙重的:一方面,可以利用管理層控制的機構股東分享上市公司高派現帶來的真金白銀;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上市公司凈資產,從而為以後以低價格切入創造條件。2002年,曾經成功增發股票募得8億元巨資,然而鄭俊懷卻用此錢熱炒國債。2003年,的資產負債率由2002年增資擴股後的34.6%一路攀升至45%。當然,如果股份購買國債的收益大於從銀行貸款利率的話,這種做法似乎也無可厚非。但真實情況是,2003年年報披露,公司在國債市場上因賬面浮虧,計提了112萬余元的短期投資跌價准備。更為蹊蹺的是,股份不但沒有在債市因加息預期而繼續看淡的情況下果斷止損,收回投資,而是變本加厲地通過更加隱秘的方式繼續委託投資國債:這就不能不使人懷疑到,鄭俊懷和其他伊利高管是否控制著另外的代表他們個人利益的反向操作賬戶(即對敲賬戶)。人們有權利懷疑,鄭俊懷不是沒有止損,而是利用股民的錢為其反向操作的個人賬戶止損。同時,鄭俊懷打造了三條隱性MBO通道:其一是華世商貿公司,其二是呼和浩特啟元公司,法人代表是鄭俊懷本人。截止2004年6月30日,華世商貿持有境內法人股2.16%,為第四大股東;而內蒙古啟元持有境內法人股比例為4.38%,為第二大股東。MBO的第三條通道是金信信託。2003年7月,呼市財政局將手中所持14.33%的國有股份賣給了名不見經傳的金信信託,後者一躍成為股份第一大股東。業內分析由於金信信託成為第一大股東後「股份什麼變化也沒有」且大股東「不派一名董事、監事,不提名一個管理層」,顯然「金信信託不過是鄭俊懷曲線MBO的過橋工具」。通過這三種途徑,以鄭俊懷為核心的數位高管擁有了股份20.87%的法人股股權。形具神散鄭俊懷的倒下有多種原因,但有一點是問題的關鍵。伊利公司1996年上市以來,雖歷經多年市場錘煉,但作為現代公司制度的核心——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在該公司卻一直是「形具而神散」。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包括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等,各組成部門權責分明,相互制衡,構成穩定的公司管理經營結構。這些法人治理結構要件在伊利都有,但遺憾的是卻沒有發揮出應有功能。鄭俊懷在公司既是董事長,又是黨委書記,又是首席執行官,管理、人事、經營一肩挑,高度的個人集權,使法人治理的權力制衡難以實現。 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有利於對公司進行內外部監督,增強企業透明度。國外有稱上市公司為「玻璃房子」之說,意思即公司的經營、業績要對社會大眾充分公開,為廣大股民作出投資決策提供必要的參考條件,同時接受監督。然而鄭俊懷等涉嫌挪用1500多萬元的行為早在2000年就已發生,但直到2004年才被發現,說明了公司信息的不透明,歸根到底還是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形具而神散」。還有一點需要指出,金融監管的缺位也是事件發生的原因之一。第四大股東華世商貿的四位主要股東均為鄭俊懷等高管的親屬,如此重要的關聯信息卻一直不為人知。近段時間來,關於MBO、變相MBO等經濟學術語充斥於事件的報道中。MBO即企業管理層收購,是一種特殊的股權轉讓方式,管理者通過收購股權成為企業所有者,其工作積極性會得到激勵提高。在國企改制中,MBO一度很熱。被媒體熱炒的伊利涉嫌MBO行為,即公司於2002年投資3億元購買國債,直到2003年年底,公司尚持有國債2.91億元。在此期間,2003年7月,總部設在浙江金華的金信信託公司以2.8億元總價,從呼市財政局手中將伊利所有國有股購得,成為第一大股東。上述兩筆交易恰好吻合,而國債可以在市場隨時折價回購變現為資金,再加之其他一些原因,導致人們懷疑高管們在搞變相MBO,即拿公司的錢為自己買公司股權。「成績和榮譽只屬於過去。」懸掛在集團總部二樓的大標語引人注目,但願風波帶來的陣痛也會很快成為集團的「過去」。董事會全面改組現有領導班子,原呼市國資局局長李雲卿全面負責鄭俊懷負責的事務,總裁負責全面生產經營。經歷了96個小時沉默後,集團股份公司(600887)終於開口說話。21日中午,集團首次正面對外證實包括鄭俊懷在內的5名高管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刑事拘留,並將於今日(22日)發布確認公告,圍繞的謎團似乎正在被逐漸解開。

閱讀全文

與伊利的股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阿里巴巴從中國銀行貸款 瀏覽:560
ppp項目融資方案收費 瀏覽:581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年報 瀏覽:879
什麼地方的貸款好貸款 瀏覽:355
北京公積金貸款需要辦聯名卡嗎 瀏覽:706
即墨不用抵押貸款 瀏覽:241
淮安市上市公司 瀏覽:70
唯一上市信託 瀏覽:14
銀行業存款金融機構 瀏覽:100
石油期貨交易費率 瀏覽:702
炒白銀是期貨的一種嗎 瀏覽:203
2015證券論文題目 瀏覽:558
2019年中科曙光股東大會 瀏覽:620
國美蘇寧融資模式全面解讀 瀏覽:126
紅塔證券的外匯 瀏覽:503
股票發行結束日 瀏覽:292
安徽農金銀行理財安全嗎 瀏覽:648
外匯期貨案例分析結論 瀏覽:18
黑龍江農業融資擔保公司是國企嗎 瀏覽:860
證券營業部年度總結 瀏覽: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