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爾集團公司和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有什麼區別,他們是一個公司嗎
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是海爾集團公司的下屬子公司
㈡ 海爾公司是國有企業嗎
翻閱海爾的歷史,就是歷史環境下特殊的集體企業,只能說沒有哪家集體企業做得像海爾那麼大規模呢
海爾前身青島電機廠,是50年代組織起來的一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最初是幾個人湊錢干起來的,後來國家有贖買政策,又用合作社的利潤給他們退了股,這個企業就變成了集體所有制。國家贖買之後,企業屬於集體公有,主導產品是一種家庭用的電葫蘆(吹風機),虧損147萬元,瀕臨倒閉。
1984年張瑞敏進入,轉產冰箱,二輕聯社用自身積累的利潤在此時投入200餘萬,上市的時候又把這一投資作為法人股權。要知道張瑞敏生產冰箱的時候,1700多萬投資,全部是從銀行貸的款。
1993年青島海爾的上市報告中,對它的初始資本說得非常清楚,也有非常清楚的原始股份票據,上市之後,這些股份越來越值錢了
2004年12月,海爾在20周年紀念會上啟動新標識,二輕聯社主任還作為上市公司股東代表上台一起參與。
㈢ 海爾集團所有的下屬子公司有多少,分別是拜求!
目前是有三個:
1、海爾智家(A股上交所):
海爾智能家居是海爾集團在信息化時代推出的一個重要業務單元。
它以U-home系統為平台,採用有線與無線網路相結合的方式,把所有設備通過信息感測設備與網路連接,從而實現了「家庭小網」、「社區中網」、「世界大網」的物物互聯,並通過物聯網實現了3C產品、智能家居系統、安防系統等的智能化識別、管理以及數字媒體信息的共享。
2、海爾生物(A股科創板):
即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東是青島海爾生物醫療控股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是海爾集團。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10月28日,總部位於山東省青島市。
3、海爾電器(港股港交所):
海爾集團最初就是在對原青島電冰箱總廠改組的基礎上,以定向募集資金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海爾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戰略:
名牌戰略階段(1984年—1991年)
特徵:只乾冰箱一個產品,探索並積累了企業管理的經驗,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總結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多元化戰略階段(1992年—1998年)特徵:從一個產品向多個產品發展(1984年只有冰箱,1998年時已有幾十種產品),從白色家電進入黑色家電領域,以「吃休克魚」的方式進行資本運營,以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規模做大,把企業做強。
國際化戰略階段(1998年—2005年)特徵:產品批量銷往全球主要經濟區域市場,有自己的海外經銷商網路與售後服務網路,Haier品牌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譽度與美譽度。
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2006年—)特徵:為了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運作全球范圍的品牌,從2006年開始,海爾集團繼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國際化戰略階段之後,進入第四個發展戰略創新階段: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
國際化戰略和全球化品牌戰略的區別是:國際化戰略階段是以中國為基地,向全世界輻射;全球化品牌戰略則是在每一個國家的市場創造本土化的海爾品牌。
海爾實施全球化品牌戰略要解決的問題是: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和企業運營的競爭力。與分供方、客戶、用戶都實現雙贏利潤。從單一文化轉變到多元文化,實現持續發展。
㈣ 海爾是國營企業還是私營企業
海爾是私營企業。
2015年15家企業代表隨習近平出訪美國,包括:阿里巴巴、騰訊、中遠集團、中國建築、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網路、海爾集團等。從企業產權性質來看,在這15家企業里,除了中遠集團、中國建築、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天津鋼管集團5家國有企業外,其餘均為民營企業。
再者,海爾股份有限公司以定向募集資金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屬於中外合資、上市的公司類型。民營只與國有獨資企業相對,而與任何非國有獨資企業是相容的,包括國有持股和控股企業。因此,歸納民營企業的概念就是:非國有獨資企業均為民營企業。
(4)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海爾相關資本結構:
公司上市之前,生產用資金主要靠企業自身積累及銀行貸款,但隨著公司的快速發展,其所能提供的資金已不能滿足公司正常發展的需要。 公司抓住93年國家大力發展證券市場之機,通過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3.69億元。
股票上市後,充分發揮上市公司優勢,積極利用資本市場整合市場資源,在公開發行股票後,又先後進行了四次再融資,整合了市場資源,極大的促進了公司的發展。
㈤ 海爾是上市公司嗎
海爾是上市公司。
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9年4月28日,它是在對原青島電冰箱總廠改組的基礎上,以定向募集資金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於1993年10月12日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 並於1993年11月1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簡稱:青島海爾,股票代碼為:600690。
(5)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海爾集團是世界白色家電第一品牌、中國最具價值品牌。海爾在全球建立了29個製造基地,8個綜合研發中心,19個海外貿易公司,全球員工總數超過6萬人,已發展成為大規模的跨國企業集團。
海爾集團在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確立的名牌戰略指導下,先後實施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和國際化戰略,2005年底,海爾進入第四個戰略階段——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創業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爾品牌在世界范圍的美譽度大幅提升。
2009年,海爾品牌價值高達812億元,自2002年以來,海爾品牌價值連續8年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榜首。海爾品牌旗下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機、熱水器、電腦、手機、家居集成等19個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其中海爾冰箱、洗衣機還被國家質檢總局評為首批中國世界名牌。
2008年3月,海爾第二次入選英國《金融時報》評選的「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2008年6月,在《福布斯》「全球最具聲望大企業600強」評選中,海爾排名13位,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國企業。
2008年7月,在《亞洲華爾街日報》組織評選的「亞洲企業200強」中,海爾集團連續五年榮登「中國內地企業綜合領導力」排行榜榜首。海爾已躋身世界級品牌行列,其影響力正隨著全球市場的擴張而快速上升。
據世界著名消費市場研究機構歐洲透視(Euromonitor)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海爾在世界白色家電品牌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場佔有率5.1%。這是中國白色家電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品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海爾股份有限公司
㈥ 海爾到底是國企還是私企
中外合資的,外方是德國海爾集團,國有企業轉型的合資企業。
海爾創業於1984年,成長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中。30年來,海爾始終以創造用戶價值為目標,一路創業創新,歷經名牌戰略、多元化發展戰略、國際化戰略、全球化品牌戰略四個發展階段,2012年進入第五個發展階段——網路化戰略階段,海爾目前已發展為全球知名白色家電品牌。
海爾致力於為全球用戶提供美好生活解決方案。海爾通過建立人單合一雙贏的自主經營體模式,對內,打造節點閉環的動態網狀組織,對外,構築開放的平台,成為全球白電行業領先者和規則制定者,全流程用戶體驗驅動的虛實網融合領先者,創造互聯網時代的全球化品牌。
(6)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海爾之道」即創新之道,其內涵是:打造產生一流人才的機制和平台,由此持續不斷地為客戶創造價值,進而形成人單合一的雙贏文化。同時,海爾以「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的觀念,致力於打造基業長青的百年企業,一個企業能走多遠,取決於適合企業自己的價值觀,這是企業戰略落地,抵禦誘惑的基石。
海爾的核心價值觀是:
是非觀——以用戶為是,以自己為非
發展觀——創業精神和創新精神
利益觀——人單合一雙贏
參考資料: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網路
㈦ 海爾集團的股權結構
海爾集團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占股41.07%,境內外投資者占股58.93%,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在海爾集團占股43.72%。
前十名股東持股情況:
海爾電器國際股份有限公司:20.64%
海爾集團公司:17.59%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7.29%
GIC PRIVATE LIMITED:4.42%
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99%
青島海爾創業投資咨詢有限公司:2.83%
KKR HOME INVESTMENT S.A R.L. :2.64%
全國社保基金一零四組合:1.66%
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1.14%
全國社保基金一零三組合:0.99%
(7)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海爾創業於1984年,成長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中。30年來,海爾始終以創造用戶價值為目標,一路創業創新,歷經名牌戰略、多元化發展戰略、國際化戰略、全球化品牌戰略四個發展階段,2012年進入第五個發展階段——網路化戰略階段,海爾目前已發展為全球知名白色家電品牌。
海爾致力於為全球用戶提供美好生活解決方案。海爾通過建立人單合一雙贏的自主經營體模式,對內,打造節點閉環的動態網狀組織,對外,構築開放的平台,成為全球白電行業領先者和規則制定者,全流程用戶體驗驅動的虛實網融合領先者,創造互聯網時代的全球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