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杠桿貢獻率可以是負數嗎
杠桿貢獻率可以是負數:
影響杠桿貢獻率的因素是凈利息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和凈財務杠桿。
杠桿貢獻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凈利息率)×凈財務杠桿
可以分別分析凈利息率、經營差異率、凈財務杠桿的變動情況,以及對杠桿貢獻率的影響。
1.凈利息率的分析,需要使用報表附註的明細資料。--受市場利率變動影響
2.經營差異率是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和凈利息率的差額,由於凈利息率高低主要由資本市場決定,因此提高經營差異率的根本途徑是提高凈經營資產利潤率。
3.杠桿貢獻率是經營差異率和凈財務杠桿的乘積。提高凈財務杠桿會增加企業風險,推動利息率上升,使經營差異率縮小。因此,依靠凈財務杠桿提高杠桿貢獻率是有限度的。
2. 杠桿貢獻率=權益凈利率-凈經營資產凈利率,怎樣推導
稅後利潤=稅後經營利潤 - 稅後利息
上式同時除以股東權益後,
權益凈利潤率=稅後經營利潤/股東權益-稅後利息/股東權益
=(稅後經營利潤/凈經營資產)*(凈經營資產/股東權益)-(稅後利息/凈負債)*(凈負債/股東權益)
因為,凈經營資產=股東權益+凈負債,所以上式等於:
權益凈利潤率=(稅後經營利潤/凈經營資產)*[凈負債+股東權益)/股東權益]-(稅後利息/凈負債)*(凈負債/股東權益)
=稅後經營利潤/凈經營資產+(稅後經營利潤/凈經營資產)*(凈負債股東權益)-(稅後利息/凈負債)*(凈負債/股東權益)
=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凈財務杠桿-稅後利息*凈財務杠桿
=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稅後利息)*凈財務杠桿
=凈經營資產利潤率+經營差異率*凈財務杠桿
=凈經營資產利潤率+杠桿貢獻率
所以有,
杠桿貢獻率=權益凈利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
3. 注冊會計師財務管理,求杠桿貢獻率,答案不理解
你看懵了,是稅前利潤利潤,不是息稅前利潤,稅前利潤表明已經扣掉利息了,只是沒有扣掉所得稅
4. 經營資產周轉次數下降,杠桿貢獻率怎麼變化
根據公式:
杠桿貢獻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稅後利息率)*凈財務杠桿
=經營差異率*凈財務杠桿
=(稅後經營利潤率*凈經營資產周轉次數-凈利息率)*凈負債/股東權益
中得出,經營資產周轉次數和杠桿貢獻率成正相關關系,經營資產周轉次數下降,杠桿貢獻率也將下降。
影響杠桿貢獻率的因素是凈利息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和凈財務杠桿。
杠桿貢獻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凈利息率)×凈財務杠桿
可以分別分析凈利息率、經營差異率、凈財務杠桿的變動情況,以及對杠桿貢獻率的影響。
1.凈利息率的分析,需要使用報表附註的明細資料。——受市場利率變動影響
2.經營差異率是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和凈利息率的差額,由於凈利息率高低主要由資本市場決定,因此提高經營差異率的根本途徑是提高凈經營資產利潤率。
3.杠桿貢獻率是經營差異率和凈財務杠桿的乘積。提高凈財務杠桿會增加企業風險,推動利息率上升,使經營差異率縮小。因此,依靠凈財務杠桿提高杠桿貢獻率是有限度的。
5. 財務報表分析案例
(一)華能國際 2001——2003年年報簡表
財務報表各項目分析
以時間距離最近的2003年度的報表數據為分析基礎。
1、資產分析
(1)首先公司資產總額達到530多億,規模很大,比2002年增加了約11%,2002年比2001年約增加2%,這與華能2003年的一系列收購活動有關從中也可以看出企業加快了擴張的步伐。
其中絕大部分的資產為固定資產,這與該行業的特徵有關:從會計報表附註可以看出固定資產當中發電設施的比重相當高,約占固定資產92.67%。
(2)應收賬款余額較大,卻沒有提取壞賬准備,不符合謹慎性原則。
會計報表附註中說明公司對其他應收款的壞賬准備的記提採用按照其他應收款余額的3%記提,賬齡分析表明占其他應收款42%的部分是屬於兩年以上沒有收回的賬款,根據我國的稅法規定,外商投資企業兩年以上未收回的應收款項可以作為壞賬損失處理,這部分應收款的可回收性值得懷疑,應此仍然按照3%的比例記提壞賬不太符合公司的資產現狀,2年以上的其他應收款共計87893852元,壞賬准備記提過低。
(3)無形資產為負,報表附註中顯示主要是因為負商譽的緣故,華能國際從其母公司華能集團手中大規模的進行收購電廠的活動,將大量的優質資產納入囊中,華能國際在這些收購活動中收獲頗豐。華能國際1994年10月在紐約上市時止只擁有大連電廠、上安電廠、南通電廠、福州電廠和汕頭燃機電廠這五座電廠,經過9年的發展,華能國際已經通過收購華能集團的電廠,擴大了自己的規模。但由於收購當中的關聯交易的影響,使得華能國際可以低於公允價值的價格收購華能集團的資產,因此而產生了負商譽,這是由於關聯方交易所產生的,因此進行財務報表分析時應該剔除這一因素的影響。
(4)長期投資。我們注意到公司2003年長期股權投資有一個大幅度的增長,這主要是因為2003年4月華能收購深能25%的股權以及深圳能源集團和日照發電廠投資收益的增加。
2、 負債與權益分析
華能國際在流動負債方面比2002年底有顯著下降,主要是由於償還了部分到期借款。
華能國際的長期借款主要到期日集中在2004年和2011年以後,在這兩年左右公司的還款壓力較大,需要籌集大量的資金,需要保持較高的流動性,以應付到期債務,這就要求公司對於資金的籌措做好及時的安排。其中將於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有2799487209元,公司現有貨幣資金1957970492元,因此存在一定的還款壓力。
華能國際為在三地上市的公司,在國內發行A股3.5億股,其中向大股東定向配售1億股法人股,這部分股票是以市價向華能國電配售的,雖然《意向書》有這樣一句話:「華能國際電力開發公司已書面承諾按照本次公開發行確定的價格全額認購,該部分股份在國家出台關於國有股和法人股流通的新規定以前,暫不上市流通。」但是考慮到該部分股票的特殊性質,流通的可能性仍然很大。華能國際的這種籌資模式,在1998年3月增發外資股的時候也曾經使用過,在這種模式下,一方面,華能國際向大股東買發電廠,而另一方面,大股東又從華能國際買股票,實際上雙方都沒有付出太大的成本,僅通過這個手法,華能國際就完成了資產重組的任務,同時還能保證大股東的控制地位沒有動搖。
3、 收入與費用分析
(1)華能國際的主要收入來自於通過各個地方或省電力公司為最終用戶生產和輸送電力而收取的扣除增值稅後的電費收入。根據每月月底按照實際上網電量或售電量的記錄在向各電力公司控制與擁有的電網輸電之時發出賬單並確認收入。應此,電價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華能國際的收入情況。隨著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全面鋪開,電價由原來的計劃價格逐步向「廠網分開,競價上網」過渡,電力行業的壟斷地位也將被打破,因此再想獲得壟斷利潤就很難了。國內電力行業目前形成了電監會、五大發電集團和兩大電網的新格局,五大發電集團將原來的國家電力公司的發電資產劃分成了五份,在各個地區平均持有,現在在全國每個地區五大集團所佔有的市場份額均大約在20%左右。華能國際作為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的華能國際的旗艦,通過不斷的收購母公司所屬電廠,增大發電量搶占市場份額,從而形成規模優勢。
(2)由於華能國際屬於外商投資企業,享受國家的優惠稅收政策,因此而帶來的稅收收益約為4億元。
(3)2003比2002年收入和成本有了大幅度的增加,這主要是由於上述收購幾家電廠納入了華能國際的合並范圍所引起的。但是從縱向分析來看,雖然收入比去年增加了26%,但主營業務成本增加了25%,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增加了27.34%,管理費用增加了35%,均高於收入的增長率,說明華能國際的成本仍然存在下降空間。
(三)比率分析
財務比率分析表
指標 2003-12-31 2002-12-31 2001-12-31
流動性比率
流動比率 1.01 0.88 1.07
速動比率 0.91 0.77 1
長期償債能力
資產負債率 0.33 0.38 0.42
債務對權益比率 0.26 0.31 0.35
利息保障倍數 12.5 9.09 5.26
運營能力
應收賬款周轉率 9.96 9.91 12.6
存貨周轉率 19.41 13.32 13.97
總資產周轉率 0.46 0.39 0.34
獲利能力
資產收益率(%) 12.71 8.56 9.35
權益回報率(%) 15.87 10.11 12.31
銷售毛利率 28.85 27.83 27.96
銷售凈利率 23.24 21.8 22.99
凈資產收益率 18.56 14 15.71
1.流動性比率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公司2001-2003流動比率先降後升,但與絕對標准2:1有很大差距與行業平均水平約1.35左右也有差距,值得警惕,特別是2004年是華能還款的一個小高峰,到期的借款比較多,必須要預先做好准備。公司速動比率與流動比率發展趨勢相似。並且2003年數值0.91接近於1,與行業標准也差不多,表明存貨較少,這與電力行業特徵也有關系。
2.資產管理比率。
(1)存貨周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
(2)A 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平均應收賬款。
B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平均收賬期)=360/應收賬款周轉率。
(3)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平均總資產
公司資產管理比率數值2002年比2001年略有下降,2003年度最高,其中,存貨周轉率2003年度超過行業平均水平,說明管理存貨能力增強,物料流轉加快,庫存不多。應收賬款周轉率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說明資金回收速度快,銷售運行流暢。公司2003年資產總計增長較快,銷售收入凈額增長也很快,所以資產周轉率呈快速上升趨勢,在行業中處於領先水平,說明公司的資產使用效率 很高,規模的擴張帶來了更高的規模收益,呈現良性發展。
3.負債比率。
(1)資產負債比率(負債比率)=總負債/總資產。
(2)已獲利息倍數=利稅前利潤/利息=(凈利潤+利息+所鍀稅)/利息
(3)長期債務對權益比率=長期負債/所有者權益
公司負債比率逐年降低主要是因為公司成立初期舉借大量貸款和外債進行電廠建設, 隨著電廠相繼投產獲利,逐漸還本付息使公司負債比率降低,也與企業不斷的增資擴股有關系。並且已獲利息倍數指標發展趨勢較好公司有充分能力償還利息及本金。 長期償債能力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優勢,
4.獲利能力比率。
(1)銷售凈利潤率=凈利/銷售收入凈額
(2)銷售毛利率=毛利潤/銷售收入凈額
(3)資產回報率=利稅前利潤/平均總資產
(4)每股收益=權益回報率=(凈利潤-優先股股息)/平均普通股股權
(5)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優先股股息)/平均資產
公司獲利能力指標數值基本上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並處於領先地位,特別是資產收益率有相當大的領先優勢。各項指標顯示在2002年比2001年略有下降,這可能與煤炭等資源的大幅度漲價有關。而2003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長,這說明公司2003年的並購等一系列舉措獲得了良好效果和收益。
6. 杠桿貢獻率的介紹
杠桿貢獻率(leverage contributing ratio)即杠桿貢獻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稅後利息率)*凈財務杠桿 =經營差異率*凈財務杠桿=(稅後經營利潤率*凈經營資產周轉次數-凈利息率)*凈負債/股東權益
7. 杠桿貢獻率指的是什麼求解
杠桿貢獻率衡量凈負債對股東權益的貢獻比率,是企業中很重要的一個財務指標,也是注冊會計師中的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對此,東奧小編特別在下面准備了簡單的內容來對杠桿貢獻率進行解析,希望可以讓大家更加清晰的了解到杠桿貢獻率。 杠桿貢獻率的分析 影響杠桿貢獻率的因素是凈利息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和凈財務杠桿。 杠桿貢獻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凈利息率)×凈財務杠桿 可以分別分析凈利息率、經營差異率、凈財務杠桿的變動情況,以及對杠桿貢獻率的影響。 1、凈利息率的分析,需要使用報表附註的明細資料。——受市場利率變動影響 2、經營差異率是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和凈利息率的差額,由於凈利息率高低主要由資本市場決定,因此提高經營差異率的根本途徑是提高凈經營資產利潤率。 3、杠桿貢獻率是經營差異率和凈財務杠桿的乘積。提高凈財務杠桿會增加企業風險,推動利息率上升,使經營差異率縮小。因此,依靠凈財務杠桿提高杠桿貢獻率是有限度的。 杠桿貢獻率(leverage contributing ratio)即杠桿貢獻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稅後利息率)*凈財務杠桿=(稅後經營利潤率*凈經營資產周轉次數-凈利息率)*凈負債/股東權益。 上面的內容並不是很多,但是為大家對杠桿貢獻率最主要的方面進行了分析,其中它的計算公式是大家需要掌握住的重點,並且還要多做一些相關的題目,真正意義上理解這個公式,在注冊會計師考試中遇到相應的題目後可以很明白的作答。
8. 「權益凈利率=凈經營資產凈利率+杠桿貢獻率」的推導過程是怎樣的
權益凈利率=凈利潤/股東權益 =(稅後經營利潤-稅後利息)/股東權益
=(稅後經營凈利潤/凈經營資產)×(凈經營資產/股東權益)-(稅後利息/凈負債)×(凈負債/股東權益)
=稅後經營資產凈利率×[(股東權益+凈負債)/股東權益)-稅後利息率×凈財務杠桿
=稅後經營資產凈利率+(稅後經營資產凈利率-稅後利息率)×凈財務杠桿
=稅後經營利潤率×凈經營資產周轉次數+經營差異率×凈財務杠桿
=凈經營資產凈利率+杠桿貢獻率
9. 誰能幫我解釋下杠桿貢獻率
簡單理解,你拿錢投資,收益10,借款費用是8,那就去借款。如果借款費用大於收益,就不要借款。杠桿貢獻率就是算借款來的錢能產生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