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如果巴菲特沒用杠桿

如果巴菲特沒用杠桿

發布時間:2021-07-28 12:04:54

⑴ 似乎索羅斯並不認同巴菲特的價值投資,誰能給我最直接的分析一下他兩的不同投資風格

你自已去看看量子基金的操作,會發現,索羅斯多數時間也是對一些股票進行長期持有的,像巴菲特一樣。而且索羅斯也從來沒有像上樓說的那樣對巴菲特哧鼻。而且巴菲特在給股東的信中有說,他的價值投資是以國家經濟為大前堤,選擇未來有發展前景,特別是有國家政策支操和較高行業壁壘的優質公司進行選擇,最後對這些公司的價值進行估算,在較低的估值時買入。我敢說,上樓對老巴和老羅索兩人根本沒有認真了解過。

其實投資和投機最大的區別在於兩方面:第一是時間跨度上,投資是對於目標的整個生命周期,就像一個人的發展,在整個發展過程中會有很多挫折,投資就是不管有沒有這些挫折,就是看好這個人,押注在這個人身上,一直到他的最巔峰為止。而投機是只要這個人在而對挫折時有夭折的可能性,就暫時性退出,然後等發現這個人度過了挫折,或有難力度過時再回來。你把人改成公司就OK了。第二是做空方面,投資只做多不做空,而投機不管是做空還是做多都可以進行,也就是多空通殺。你聽過索羅斯做空英磅做空日元大賺了一筆,那你聽過巴菲特做空某股賺了一筆?

上面兩點就是對投資與投機區別的最大區分之處。我們會發現,投機對資金利用率比較高,當然對個人能力要求就比較高了。你多去了解投資和投機後你會發現,投資其實是失敗的投機,而投機不是現在中國大多數股民那樣看看圖表就OK了,投機是以國家宏觀經濟基本面為前堤,以戰略性眼光判斷未來市場發展前景,然後進行做多做空的行為。現在中國股市的股民根本連投機的本質意義都沒搞情楚,以為天天看看圖表就是投機了,有點可笑。

還有,我要說的一點就是,大家都說巴菲特比索羅斯有錢,真是笑死了。我跟你說個事實,老索30年來捐出去的錢都快比得上現在巴菲特的總身價了,而且老索是以之前的美元捐出去的,而老巴現在的錢跟之前的錢比哪個更值錢?只不過太多人討厭老索,特別是西方國家的當權者,現在都把他惡魔化罷了。這是事實,不信你可以到處查材料,不要想信別人亂說的,自已查的才是最真實的。

⑵ 巴菲特說,如果你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掙錢的方法,你將一直工作到死!」為了獲得身體和靈魂的高度

「如果你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掙錢的方法,你將一直工作到死」這句話是巴菲特的名言,意思是人不僅要腳踏實地的工作還要有理想的工作。

⑶ 巴菲特為什麼不做私募

中國人的儲蓄率其實比美國高得多,中國也有大量的高凈值客戶,中國人更對投資理財普遍有興趣,但為什麼中國要搞私募基金如此之難? 並不是銀行、信託公司在私募基金的募集、管理過程中要付出較多的費用,也不是中國私募基金很難在低租金的地方租用辦公室(這樣看起來象是個騙子公司),主要原因是中國的合格委託人和合格的股票基金管理人一樣難找。 大多數人缺乏最基本的風險意識 在上輪牛市的二00陸年,我當時在上海一個律師事務所里,在單位里因為股票投資得不錯,有同事就說,他可以介紹一個朋友給我,讓我代為投資股票,我當然也有興趣。 在二00陸年末,我才只有大概四0萬的個人凈資產,面對牛市,又沒有現在已經比較普遍的融資融券業務,對資金的渴望還是比較強烈的。 同事的朋友說一00萬沒問題,分成也好商量,但提出如果發生虧損,要由我承擔相當於銀行存款利息的保底收益並由我完全承擔虧損。 雖然當時我對後市還是很看好,但我還是堅決拒絕了這樣要求旱澇保收,只想坐收超額收益而不想承擔風險的委託人。 最近一兩年,中國的影子銀行風險集中暴露,媒體公開報道的就有不少城市動不動幾十億的民間借貸崩盤或陷入困境,有部分信託或是銀行理財產品不能正常兌付預期收益。 在這些事情的處理過程中,有不少投資人堅決要求銀行兌付「利息」和本金,將這些投資工具當成了銀行存款。 其實在中國,大量的居民缺乏最基本的風險意識,卻要求明顯高於無風險利率的收益率。投資觀念的改變,不比宗教信仰的改變容易太多。 在很多中國股票基金投資人心目中,合格的股票基金管理人要有以下所有的能力: 一、每一年都能取得正收益,不論是二00吧年還是二0一一年,有條件的要實現,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實現。最好是每一個月都能取得正收益。 二、在上述條件下,最大回撤最好在四%或更低的水平。最好最大回撤在一%以下,並且在一周內就能回補。 三、能取得明顯超過上證指數的超額收益。如果某年是創業板或是中小板行情,那麼這個要求超越的指數就成了創業板或是中小板指數。 四、要求對投資虧損提供炮灰來保證委託人的投資不出現虧損。 在美國這樣的金融市場發達的地方,堅持以上四條的人恐怕根本找不到管理人,根本沒人尿他們。 賺錢不是為了進監獄 但在中國,在中國特色的股票市場,既然都是這樣的要求,於是有些做私募基金的人就被迫做出一些承諾,反正精心設計的好幾十頁的合同,這些委託人也看不懂或根本沒有耐心看。 客觀地講,中國一些投資人還是可以騙的,雖然其中不乏一些可憐人。 二00吧年的暴跌後,我在媒體上看到這樣一則公開報道,有個私募基金經理,當年只虧損大概一0個百分點,按說這種業績,只要還知道好歹的委託人,都應該比較滿意。但這個基金經理將老婆、孩子殺掉後自殺。 實在無法理解,我想或許是因為承諾了一些保底條款吧。 只要中國的資本市場不關閉,只要我不是死於意外,我早晚是個億萬富翁。更何況我對用別人的錢加速自己致富,又擴大中國貧富差距的事,從心理上實在是比較矛盾。 為一個人渣理財賺錢,更是比無法接受(我在上海當律師的時候,有同事有個客戶,上海男人,特別中國騙女人的錢和色相。拜金主義的中國,勞動模範不好找,人渣多得是)。 因此,我雖然也動過做私募的念頭,但基本上不抱幻想,寧可在一個縣級市的小鎮上用自有資金滾雪球。 要太多錢干什麼呢? 正因為不抱這種幻想,大概一個月前,以前在某金融機構共事過的一個同事,他的一個朋友介紹了一個高凈值客戶,想委託他做股票投資的管理人。 他覺得一個人干不起來,打中國想讓我參與時,我雖然口頭答應去北京會個面,但心理純粹是抱著不辜負朋友好意的想法。 即使達成合作意向,我都未必重新去北京居住。 我在一個周五上午坐火車去北京,晚上和朋友吃飯時,朋友對我說不要抱太大希望,我也表示本來就不抱什麼希望。 隨便把上億資金委託給兩個原本不相識的人,這種概率實在太低。 在去酒店會面的車上,我說中國合格的委託人和管理人都難找,往往在市場下跌時要求絕對收益,在市場上漲時要求超額收益。 由於委託人飛機晚點,我還退掉了當天晚上就回去的火車票。委託人晚上九點半左右才到酒店,談了大概兩個半小時。不過沒二0分鍾,我就發現達成意向和中石油在二個月內重返四吧一樣渺茫。 這位委託人相當年青,可能都不到三0歲,他一再強調資金不成問題,一兩個億肯定不止。 他也相當坦誠,人品感覺是不錯的。他在北京有現在的辦公室和注冊好的公司,如果不是投資理念上有明顯的差異,其實是很多人私募基金經理夢寐以求的投資人。 要知道,中國目前的法律規定,通過信託發行的私募基金,購買的門檻是一00萬元,最多隻能向不超過一00個客戶出售(三00萬元以上的投資人不受限制),因此即使在工行、招行這樣的銀行來發售,全國到處路演,准備很多材料,或許都募不到一億。 這位委託人的投資理念和投資計劃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放大杠桿,做到四五倍,成本大概在9%左右。 我自己去年也用了杠桿,但融資融券賬戶的額度基本上一萬元都沒動,用的是正回購,融資成本不到年化三.5%,杠桿倍數不到0.5倍,但即使如此,我也很少用滿可用杠桿。 我對老婆講,我這個年齡不能孤注一擲,輸光了再去北京打工,月薪一萬多,重頭再來,似乎挺刺激,很豪邁,但根本不予考慮。 二、要求絕對避免虧損。 果然如我所料,他明確提出不能虧損,當然他說這是大原則,並不是完全要求做到。 這位委託人自己也是股票投資方面的熟手,在香港和朋友一起從大概一千萬還是幾千萬凈資產做到5億凈資產的規模,但因為種種原因,又回到一億。 這說明他自己以往有過大虧。如果因此想尋找能避免大虧損的管理人,也是比較明智的選擇,但從上面說的加幾倍杠桿,以後面的一些要求或是投資計劃,就很難兼顧了。 三、有認可的機會,要重倉甚至滿倉單只股票。 這位委託人以往在香港市場上經常是自有資金並加杠桿滿倉一隻股票,連續成功並快速致富,於是對這種做法深信不疑。 他問我們假如有某隻股票的確定的消息,或是確定的利好,能拿中國倉位。我朋友說不超過二成,我乾脆沒有回答。他提出要拿六成以上的倉位,很可能就是加杠桿後全面押上。 四、對收益率的過高追求。 委託人提出行情不好的時候,每年賺三四成就行了。如果上證指數一年有二0%的漲幅,我有吧0%的概率能實現這個收益。但這個收益率,就是索羅斯、巴菲特、林奇也達不到。 5、明確提出可能會藉助內幕消息做。 我以前當過律師,所以對法律類的風險非常警惕,以後證監會對內幕交易查得越來越嚴,我當然不大可能為賺點錢就冒監獄生活的風險。 其實如果買好長期看好的二0隻股票,進監獄一0年,收益率可能比中間一年換一次倉收益率更高。不過人賺錢不是為了進監獄。 陸、明確提出小盤股是投資重心。 由於以上的一些理念或是計劃,我從會面前二0分鍾開始,就懶得講我的方法或是策略了。 股票市場,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能輕易說誰的方法就是對的,誰的方法就是錯的,關鍵是要堅持自己的有效方法,不要心猿意馬。 想通吃各種方法的優點而迴避所有的缺點,既想擁有孫悟空的鐵棒和漆二變、筋斗雲,又不想頭上有一個金箍。 根本不做私募基金的夢 為什麼巴菲特和他和合夥人芒格都是吧0歲左右的人了,巴菲特還得了癌症,還快樂地管理著股票基金,而彼得林奇不到50歲就退休了?我想就是來自投資人的壓力不同。 巴菲特最初的投資合夥企業,完全是他的親戚、朋友,有充分的信任,而且巴菲特約定委託人不得干預他的投資。 到後期巴菲特掌管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資金更是來自保險公司,而不是直接的委託人,巴菲特不需要面對一些愚蠢的問題和有壓力的質詢。 但林奇作為公募基金經理,不得不面對這些東西。林奇四0多歲就滿頭白發,他早早地退休,我真是對他充滿敬意。 他功成身退,留下一個後人幾乎不可能打破的記錄,不貪戀名望和財富,實在是高。 在中國做私募,也面對林奇一樣的問題,任何一個委託人,都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得罪不起。 很多私募基金經理,又普遍年輕,在客戶不切實際的要求之下,容易心理失衡,難以集中精力放在投資上。 更何況多數私募基金經理,根本還沒有得道。所以多數私募基金業績不佳,於是他們吹牛來募集資金,於是他們不斷地為自己辯解。 雖然這次北京之行不成功,不過還是挺愉快的。 也許到我50歲以後,我突破了做私募基金的道德障礙和心理障礙,中國這的金融市場也比較發達了,也為了為女兒在金融領域的發展,我會搞一個私募基金,但目前,我根本不做私募基金的夢。 中國也不太適合輕易做私募基金的夢

⑷ 巴菲特最狠的一句話

想必沒有人可以拒絕金錢的誘惑,只要是光明正大地掙錢,其實是無可厚非的。而如今這個社會,可以分成兩種人,就是有錢人和窮人。而如今也存在一種現象,那就是「富人越富,窮人越窮」。


而為什麼會存在這種現象?想必有不少人會說,富人有錢有人脈,做什麼事情都比較容易,而且失敗了也不怕。但是這個難道就是你窮一輩子的借口嗎?反觀這個世界,那些白手起家的人並不在少數。

很多人之所以很難掙大錢關鍵在於毀在自己的「窮人思維」上!


而就拿炒股來說,也是這個現象,對於富人來說炒股是「錦上添花」,而對於窮人來說炒股往往是虧錢的,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

而著名的炒股名人巴菲特一句話點透中國股市:「窮人式」炒股,下半生很難掙大錢!

巴菲特從小就靠自己的雙手賺取零花錢。長大後的巴菲特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金融行業,開始嘗試投資,並且創立了自己的伯克希爾投資公司,成為了投資界的龍頭企業。


而巴菲特的投資經驗可以說是非常豐富的,很多商界大佬不惜花重金學習巴菲特投資的成功經驗。而針對中國股市,巴菲特為何一針見血指出「窮人式」炒股很難發大財?


其實巴菲特這里指的「窮人式」炒股指的是窮人思維,很多窮人投資股市往往是急於求成,希望可以快速撈一筆錢,而越是這樣想,越容易虧空。

很多人之所以窮,並不是窮在沒錢沒人脈,而是在於自己的思維,窮人在股市裡往往追求「快速式」發財,但是投資股市本來就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帶著這種思維多半會輸的遍體鱗傷。


在巴菲特看來,中國股市存在很多窮人,妄圖通過股市「發財」,會導致出現以下幾種行為;

1、因為貪小便宜而導致頻繁交易,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不斷虧損;

2、一股腦的追求上漲的股票,而一旦看到下跌股票立馬撤出,做事情畏畏縮縮,不夠成熟穩重,註定失敗;

3、無風險意識地使用杠桿;

4、這點最常見,很多中國的散戶,炒股的時候喜歡盲目地抄底,就是在熊市的進行過程中或許是按耐不住想及時收手。


而巴菲特這里說的「窮人式」炒股和「窮人」思維其實是一個意思,如今有很多人總是盲目做著發大財的夢想,而不去腳踏實地付出努力,帶著「一夜暴富」的心態賺錢,最後往往把自己搞得傷痕累累。

而很多「窮人」思維的人里,做事情猶豫不決,畏畏縮縮,又想一口吃成胖子,而在有一點虧損時,又緊張不已。做事情毛毛躁躁,格局比較小,這樣的人往往很難在股市嶄露頭角,更別說發大財了。


而巴菲特一句話就一針見血指出了很多人為什麼很難掙大錢的原因,可以說巴菲特的觀點值得許多人深思。誰都有發大錢的機會,關鍵在於你能不能跳出「窮人」思維。

而巴菲特這一生從來不會盲目投資,更不會急於求成,巴菲特一開始也是一無所有,到如今的身價4000億,一路走過來穩扎穩打,他的投資經驗時非常寶貴的。


巴菲特這一生還有一個興趣是閱讀書籍,通過閱讀書籍的學習,巴菲特也從別人的經驗里學到了投資的知識,巴菲特坦言閱讀書籍對於他投資事業來說幫助很大。曾經巴菲特就在月報上看到關於中石油報道的相關文章,並對此產生了興趣,最終選擇了投資這塊領域獲得了一大筆錢財。


巴菲特之所以能被人稱為「股神」,可以說是實至名歸的,巴菲特一直堅持「學到老活到老」的做人原則,他每天會花好幾個小時用來閱讀書籍來充實提高自己。巴菲特表示:讀書是最省錢的投資,是回報最大的投資。

普通人如何能像巴菲特一樣讓讀書成為一門賺錢的生意呢?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紀,總是抱怨自己很難發大財,不如把平時的時間抽一點出來,把這些時間用在閱讀書籍上,只有把自己充實好了,對所從事的行業比如投資行業了解透徹才能事半功倍。


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要選擇有價值的讀物,如果你不知道讀什麼,到了下半生想掙大錢,不如靜下心來,看看巴菲特相關的書籍。比如我最近讀的這套巴菲特的書籍就很好,這套書籍在各大平台的銷量都是名列前茅,而且這套書籍更是受到商人的熱捧,成了許多商界大佬的枕邊書。


這套書涵蓋了很多賺錢方式以及富人思維,通過很多具體案例的分析,淺顯易懂,哪怕再小白,這套書也能很快讀懂。通過每天花十幾分鍾閱讀這套書,可以讓你掌握財富密碼,學習到巴菲特的賺錢理念,讓你的人生少走許多彎路。


如果你是剛走出校園的學生,推薦你看看這套書,可以讓你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學會更好地理財;

如果你是為人父母,推薦你看看這套書,並且買一套回家給孩子看,讓孩子從小學會理財,從小樹立好自己的目標,學習巴菲特身上不屈不撓的優秀品質,為自己以後的財富之路構思好藍圖

⑸ 如何通過杠桿作用以少搏多

現在國內利用杠桿的途徑越來越多,以前主要是炒房,現在的融資融券也可以利用杠桿。但利用杠桿一定要注意風險。穩健的投資者一般很少利用杠桿。巴菲特是一個例子,除了近兩年,以前他很少利用杠桿。

⑹ 巴菲特到底是如何光靠股票就成為世界首富的

巴菲特能成為富翁,原因很多。當然,在他的投資生涯的後半期,他已經不僅僅在做股票了,他擁有了一家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的特殊性,給他的投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而且這種資金還沒有成本。再加上資金規模的巨大,他能夠影響所投資公司的經營,這都是他成為富翁的原因。所以,研究巴菲特的投資,他的後半期並不是僅僅依靠炒股票取得的利潤。老巴能成為首富,因為他即是一名優秀的投機者,更大層面上也是一個優秀的企業家。
所以,作為我們中小投資者,大可不必研究他後半段的投資經驗,我們要研究他從窮光蛋發家致富的過程,也就是他淘得第一桶金的方法。將來您要發了財,您也能象他一樣搞這些資本運做,畢竟誰錢多,誰的投資途徑就更廣泛嗎。
他能依靠股票取得第一桶金,首先是因為這個人的人格特質非常符合股票市場。比如,他個性沉靜,喜歡深沉的思索;非常勤奮,對任何知識都充滿了興趣;個性非常穩定,沒有那些普通人的不良習性;人品非常優秀;獨立思考能力非常強,幾乎不受外界的影響等等。
其次,這個人在發財之前有過長期的投資失敗經歷。根據他的傳記,老巴這個人很小就投身了股票市場。但是他和我們大多數散戶一樣走的是技術分析的道路,炒短線。這導致他很長一段時間沒賺到錢(我們普通人只看到他一夜暴富的經過,卻沒有注意在發財之前他所經歷的長期失敗過程)。正是長期的失敗經歷,他本人又非常善於思考,使他對資本市場的投機機理有著非常刻骨的理解。這種經歷是每個投資者都要經過的課程,只是很多人堅持不下來,或著不善於思考,總結不出有用的經驗。所以,老巴在走上價值投資道路後,具備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他不僅僅懂得企業投資,而且精通投機,是一個兼備型的人才。比如,中石油的投資,他的拋售時機把握的簡直太精確了,幾乎就在金融危機爆發的前夕,這都是他在青少年時期炒短線積累的投機經驗造成的。所以,我不支持普通人一上來就搞價值投資,我支持新手應該用至少5年的時間在股市裡炒短線,表面上看這是在浪費時間,但是只有這種浪費才能讓一個人終身能立足於這個市場。只有短線的經歷才能真正讓一個人把握好價值投資,價值投資也可以說是技術分析的升華。
最後,老巴在創業的時候,正好趕上美國二戰以後的經濟騰飛期,您有空可以找找美國60年代的大盤走勢圖就明白了。
所以,老巴能成為首富,原因很多。反正靠股市發財和其他生意一樣,都需要耐心與執著,別指望一夜暴富。
一家之言,見笑了!

⑺ 巴菲特哪裡來有不斷買入的資金

很多投資者都試圖復制巴菲特的成功模式,巴菲特模式除了要找到可以長期持有幾十年的好公司,還要有長期的低成本資金來源,對於巴菲特來說,這筆長期資金無疑就是伯克希爾的保險浮存金.
保險業務的浮存金是指客戶繳納的保費,這筆資金不屬於保險公司但是會體現在報表中。在伯克希爾歷年的年報和巴菲特相關書籍中,都曾多次提到保險浮存金,並認為獲得零成本甚至是負成本的保險浮存金是伯克希爾核心競爭力之一.
近幾年,伯克希爾保險浮存金規模都在600多億美元。顯然零成本的浮存金的使用,放大了投資杠桿,有益於提高投資收益,另一方面浮存金畢竟是負債,杠桿是雙刃劍,使用的不好也可能加大虧損。
也有不少投資者質疑,在剔除了浮存金因素之後,巴菲特年化投資收益率只有13%多,而事實上,即使能連續四十多年保持13%多的年化收益也已經是明星級的水平了。
國內保險公司不能如此運用浮存金一個重要原因是保險資金投資受法規限制,國內保險資金投資於股票和股票型基金不能超過該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20%。其次,巨大的保險浮存金如果使用不當,完全可能造成保險公司巨虧甚至倒閉。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我們這個市場上,大規模資金的長期投資確實很難。

⑻ 巴菲特為什麼不喜歡負債的企業

巴菲特曾經說過,投資沒有負債的企業,最讓人放心。負債意味著使用財務杠桿,放大收益的同時,也放大了風險。
讓我們看一看巴菲特名言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曾經談過,計算公司價值是將未來現金流折現的現值相加,折現系數是WACC,即加權平均的資本成本,加權平均是指股權和債權的加權平均。公司價值和公司的權益價值(市值),有如下關系:

普通股股東權益(市值)=公司價值(EV)-債務-優先股股東權益+現金及等價物

從公式可以發現,債務是一把雙刃劍,適當的借貸,使用財務杠桿,可以提升公司現金流,增加公司價值,但同時債務本身就是一個「減項」,會令權益價值(市值)減少。一加一減,會達成一個平衡點。
上述公式做一轉換,就是常見的公司價值的計算公式:

公司價值(EV)=普通股股東權益(市值)+債務+優先股股東權益-現金及等價物。
巴菲特不喜歡負債型企業,還與經營杠桿度有關系。

⑼ 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的4種杠桿是什麼

1,合夥人資金,巴菲特從合夥人那兒募資,資金成本是6%,巴菲特只有賺的超過6%才提取超額收益的25%,如果虧損了,還要彌補虧損後再提成,這其實是一種承諾最低收益的募資方式。因為巴菲特對自己的投資能力很有信心,他相信他一定會賺回來更多,才敢承諾最低收益,這樣的良心條款使他募集到不少資金,而這些資金對於巴菲特來說就是非常好的杠桿。

2,巴菲特合夥公司的杠桿,巴菲特在給合夥人的信中寫道,他在投資過程中一般不使用杠桿,只是在具有確定利潤的套利交易中使用杠桿,而且不會超過基金凈資產的25%。這里的杠桿類似券商的融資融券,巴菲特不是不用融資融券的,是在套利交易中大量使用的,而這些杠桿的使用又提高了套利交易和組合的整體收益率,他不會直接融資買普通股票。

3,具有控制權企業的資金:巴菲特買到很多煙蒂股,如果公司不錯又一直低估,他就大量買入取得控制權。特別是伯克希爾,他取得控制權後,這家企業的所有資金都是歸他支配的,他可以從企業的流動資產抽出大量資金,投資到高利潤的企業,他從伯克希爾抽出資金收購了國民賠償公司和其他的公司,而在收購的過程中還可以從金融機構取得並購貸款。這也是擁有一家公司的融資平台作用。

4,保險公司的浮存金,和其他公司的資金:巴菲特通過他控制的伯克希爾和藍籌印花,多元零售這些公司和芒格合作收購了大量的金融公司,和保險公司和實業公司(喜詩糖果等)這些公司成為為他製造彈葯(現金)的工廠,如下圖:

閱讀全文

與如果巴菲特沒用杠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漳農商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849
平安福保險的傭金 瀏覽:758
期貨莊家操作破解 瀏覽:533
mt4模擬賬戶設置杠桿 瀏覽:603
交易風控員 瀏覽:583
融資費用攤銷做賬 瀏覽:680
大師談外匯 瀏覽:832
公司回購股票未來如何 瀏覽:621
恆逸集團資產評估報告PDF 瀏覽:418
滾動杠桿機構的自由度 瀏覽:802
銀行存款金融服務方案 瀏覽:993
經營外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應當向 瀏覽:753
工行個人信用貸款簡訊 瀏覽:129
昆明外匯招聘信息 瀏覽:482
支付寶帳戶可以付外匯 瀏覽:33
歐元英鎊匯率2014年 瀏覽:757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事業部 瀏覽:148
外匯中轉行都在哪國 瀏覽:54
貴金屬二級考試 瀏覽:431
融資租賃費增值稅 瀏覽: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