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推導公式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公式為
η=(1-η0^m)/(m(1-η0))
式中,η0為單個滑輪的效率,對於滾動軸承的滑輪取η0=0.98,對於滑動軸承的取η0=0.96
m為滑輪組倍率
B. 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公式
設被提升的物體由n根繩子承擔,則繩端拉力移動距離s=nL(L是被提升的物體移動距離),若不計摩擦、繩重,滑輪重G0,被提升的物體重G,則nF=G+G0,η=W有用/W總*100%=GL/Fs*100%=GL/(1/n*(G+G0)*nL)*100%=G/G+G0*100%
C. 如圖 滑輪機械效率公式是η=Gh/FS 那麼杠桿的是什麼 (初中物理)
D. 計算滑輪機械效率的公式
滑輪組機械效率:(忽略繩重及摩擦)
當用來提升重物時:η=w有/w總
=G物/n.F(n為承擔物重的繩子的段數)
=G物/G物+G動(G動為動滑輪重)
=Gh/Fs
當用來水平移動物體(即克服摩擦)時:
η=f.S物/F.S繩
=f/n.F(f為物體受到的摩擦力,S物,S繩分別為物體和繩子移動的距離)
E. 求滑輪,杠桿,斜面的所有有關機械效率的公式
建議: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如果理解了,用的時候自己都能推導出來。
死記太累:
滑輪:η=W有/W總=Gh/Fs=G/(G+G動)=G/nF 摩擦不計的情況下適用
杠桿:η=W有/W總=G物h物/Fs
斜面:η=W有/W總=Gh/Fs=Gh/(Gh+F摩s面)
不明追問。
F. 求初中物理滑輪機械效率所有的公式及理解
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F1:動力,L1:動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輪F=G物,S=h,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體的重力,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h:物體升高的距離。動滑輪F=(G物+G輪)/2,S=2h,G物:物體的重力,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F=(G物+G輪)/n,S=nh,n:承擔物重的段數。
機械功W(J)W=FS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在實際機械中總有以下關系:
輸入功=輸出功+消耗功,
或動力功=有用阻力功+無用阻力功,
因此機械效率總小於1。
滑輪組:有用功(W有用=Gh)
額外功(克服動滑輪重,繩重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①W額外=W總-W有用
②若不計繩重,摩擦力,W額外=G動h
總功(W總=FS)
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W有╱W總=W有∕(W有+W額)=(不計繩重及摩擦)Gh/(Gh+G動h)=G/(G+G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機械效率
G. 求滑輪的機械效率的公式有哪些
豎直使用滑輪組:
η=W有/W總= G物h/FS=G物/nF
G--被提升的物體的重力
n---------承擔重物的繩子的段數
F------繩子自由端的拉力
不計繩重及摩擦
η=W有/W總= G物h/(G物h+G動h)= G物/(G物+G動)
G--被提升的物體的重力
G動---------動滑輪的重力
水平拉動滑輪組
η=W有/W總= F』S物/FS繩=f/nF
f-----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力
H. 杠桿機械效率計算公式
杠桿的機械效率
很普通假如不計摩擦等浪費的力。機械效率就為1,也就是100%,就是有用功回=總功假如計算摩答擦等浪費的力,機械率也很高,因為浪費的力很小,就是
機械效率=W有用/W總(W有用+W無用)
無用功就是摩擦力做的功實際上就是普通的機械效率公式
,沒什麼特別的
I.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公式
滑輪組:有用功(W有用=Gh)。
額外功(克服動滑輪重,繩重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①W額外=W總-W有用
②若不計繩重,摩擦力,W額外=G動h
總功(W總=FS)
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W有╱W總=W有∕(W有+W額)=(不計繩重及摩擦)Gh/(Gh+G動h)=G/(G+G動)
常用的推理公式
①滑輪組:
1、提升重物:
η=G物/(nF)式中的n為作用在動滑輪上繩子股數,F為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以下類同。
η=G物/(G物+G動)式中的「G動」為動滑輪重。
2、平移重物:
η=f/(nF)式中的f為物體與水平面之間的摩擦力。
②斜面:
η=G物h/(FL)式中h為斜面高,F為沿斜面向上拉力,L為斜面長。
J. 求滑輪,杠桿,斜面的所有有關機械效率的公式
建議: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如果理解了,用的時候自己都能推導出來.
死記太累:
滑輪:η=W有/W總=Gh/Fs=G/(G+G動)=G/nF 摩擦不計的情況下適用
杠桿:η=W有/W總=G物h物/Fs
斜面:η=W有/W總=Gh/Fs=Gh/(Gh+F摩s面)
不明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