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民幣破6是什麼意思
人民幣破6的意思是一美元匯換人民幣至少在6元以上。
人民幣的報價:
人民幣匯率一般指的是外幣兌換人民幣的報價,即1外幣或者100外幣兌換成多少人民幣。人民幣升值相應的人民幣匯率下降。人民幣匯率在1994年以前一直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制定並公布。1994年1月1日人民幣匯率並軌以後,實施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前一日銀行間外匯市場形成的價格,公布人民幣對美元等主要貨幣的匯率,各銀行以此為依據,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浮動幅度內自行掛牌。
人民幣升值的內部因素
1、實際有效匯率
據IMF估算,2002年人民幣相對於其他主要貿易夥伴的名義有效匯率下降了6%,而根據胡祖六(2003)的測算,從2002年2月美元從其匯率的最高點貶值到2003年6月,人民幣的實際有效匯率已經下降了11%。
中國經濟的穩定快速增長與世界經濟的低迷形成鮮明對比。這就表明人民幣有升值的趨勢。
2、購買力平價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發布的《人類發展報告》顯示,2005年中國人均GDP按名義匯率計算為1352美元,但若按購買力平價方法折算則為5791美元,即名義匯率比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民幣匯率低估4.06倍。
一般來說,購買力平價的計算僅涉及到可貿易商品,並且沒有考慮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差異,因而容易高估發展中國家的幣值。但是,人民幣幣值即使沒有UNDP估算的那樣高,也不至於像現行的匯率那樣低。
3、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決定論」認為,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是影響匯率最直接的因素之一。當一國有較大的國際收支逆差時,對外匯的需求大於外匯的供給,本幣對外貶值;反之則會造成本幣升值。
㈡ 人民幣即期匯率跌破6.7 貶值後帶來哪些影響
其次,人民幣貶值的成本收益並不合理。如前所言,過去兩次人民幣貶值,都引發市場波動的上升:以市場大幅下跌為代價,換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小幅貶值,成本和收益並不對稱。從去年8月人民幣突然貶值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僅僅貶值6%左右,但金融市場卻已經歷了兩輪大幅下跌。可以說,人民幣每一個百分點的貶值,都伴隨著金融市場億萬市值的消失。
第三,人民幣貶值導致溝通成本上升。最近IMF等國際組織紛紛建言中國應該加強匯率政策的溝通和透明。事實上,人民幣貶不貶值,溝通成本大不一樣。人民幣不貶值,本身就傳達了非常清晰的政策信號。而人民幣貶值,則需大費周章同市場溝通:為什麼貶,貶到哪裡,用什麼速度貶。這對央行的溝通技巧和可信度的挑戰,遠遠大於人民幣不貶值的情況。其實,金融市場在1月初的恐慌,很大程度就來自對央行意圖的誤解。1月初央行在中間價的制定上,給了市場非常強的人民幣將加速貶值的信號,引起了市場的恐慌和做空人民幣的盛行。但最近一段時間,央行通過中間價的制定,又傳達了非常強的匯率維穩的信號,這前後的變化難免令市場困惑。
第四,人民幣貶值將加速資本外流。不可否認,在美國加息的大環境下,人民幣不論貶不貶值,資本都將從中國外流。但是,人民幣貶值會惡化匯率貶值的預期,從而加快資本外流的速度。事實上,去年8月匯改前後,中國資本外流的速度明顯不同。8月當月中國的外匯儲備大降940億美元,同時企業的外匯存款當月也上升了200億美元。但當央行在接下來穩定匯率之後,外匯儲備到10月份開始由跌轉升,而9、10兩個月企業的外匯存款也下降了160億美元。這說明匯率的穩定,有助於平抑由於恐慌性購匯帶來的資本外流。而從去年11月重啟貶值以來,中國的外匯儲備在12月又出現大幅下降,資本外流再次加速。
第五,人民幣貶值不利於國內政策的獨立性。正如上面所說,人民幣貶值將增加資本外流的速度,這就給國內的貨幣政策施加了兩層的壓力。首先,政策寬松將受到資本外流的制約,比如央行最近由於擔心利率下降過快加劇資本外流,因而不願意降低存款准備金。其次,在資本外流的情況下,一大部分貨幣寬松的作用將被資本外流所抵消。更糟糕的是,如果國內政策不能持續有效寬松,中國經濟遲遲不能企穩,這時市場對於中國經濟就會愈加悲觀,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就會進一步上升,金融市場下跌,資本外流加劇,從而產生惡性循環。另一方面,如果央行堅決讓人民幣不貶值,反而能夠穩定匯率預期和資本外流。這時,央行也才能更好的執行寬松政策以穩定國內經濟。
㈢ 人民幣還在貶值:匯率跌破6.7,我們會受到哪些影響
首先就是國內物價上漲,尤其是以外幣計價的商品,其次對於喜愛旅遊購物的朋友來說,再也不能開心的買買買了,這些都是直接對我們普通老百姓產生影響的。
我們不能對人民幣匯率跌破6.7關口這件事情有所作為,但是既然已經知道這是必然會發生的,就應該對自己現有的資產或者收入有一個整體的規劃。
一說資產規劃,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存銀行,既穩妥又安全還不用操心。
放銀行確實是一個穩妥的投資方式,但是存銀行如果是活期的話僅有0.35%的利息,1萬元錢一年下來就35塊錢。定期的話又不好提前支取,提前支取的資金也是按活期利息計算,非常不經濟。而現在整體物價的通脹率都在2.5%左右,其實比定期存款還要高出許多。
㈣ 人民幣匯率 破6 會怎樣
人民幣匯率 破6隻是時間問題,中國的外貿會出現進口繁榮 出口困難 海外購物更劃算 航空 造紙行業受益等等情況
㈤ 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如何
以「8·11匯改」為分水嶺,人民幣匯率徹底告別單邊升值模式,有彈性的雙向浮動成為新常內態。未來,容人民幣將在雙向波動中,長期保持趨勢性穩定,並堅守調節中國經濟內外部均衡的功能本位。
人民幣有望加大雙向波動力度。8·11匯改以來,人民幣雖然在大部分時間里貶值,但也有部分階段小幅升值,並非單邊走勢。
未來還是希望升值。
㈥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什麼叫跌破
就上人民幣相對於美元的比率下跌到某一數值就叫跌破!
首先要說是:單就匯率而言,如果看人民幣一籃子貨幣(如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整體而言,其實人民幣匯率非但沒有下跌,反而上漲了,如兌加拿大幣,從之前的5.2:1,升到了4.9:1。這是因為,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最近美元指數大漲,相對美元而言,非但人民幣,幾乎所有其他貨幣的匯率都在下跌,而人民幣恰恰是跌幅相對最小的。
至於會有什麼影響:
1、 對於出口業而言,影響最大,因為大多數出口商品用美元定價,顯然是利大於弊;反之,對於進口來說,則進口商品的價格會上漲一些;
2、 緊接著第一點,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人民幣兌美元下跌,利弊參半,和出口相關的企業收入可能會有提高;不過,買進口商品就會多花人民幣、出國旅遊如果用美元的話也會多花費些;
3、 對富人而言,一般而言,弊大於利。因為他們開的車多半兒是進口的、用的商品也有很多是進口的、他們經常出國、甚至他們的子女很多在國外學習等等。
最後再說一句,人民幣在可自由兌換之前,匯率不太可能大幅下跌,包括兌美元。
㈦ 人民幣跌破6.7 對普通百姓有影響嗎
「6.7」指的是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6.7。
打個比方。在美國,如果你買一瓶水要用一美元,那麼你用人民幣就要給6.7元:如果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變為8,那麼你就要花8元。買同樣的東西錢花的比以前要多(以前是6.5)。
所以說這個數越大,人民幣就貶值的越厲害。
㈧ 8.11匯改周年 人民幣匯率跌破6.70是什麼意味
總的看來,8.11匯改後,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明顯,靈活性和彈性也有所加大,貶值壓力也明顯增大。人民幣匯率運行呈現出如下五大特點:
1、「匯率雙向波動明顯」首當其中。8.11匯改至今年3月初,人民幣匯率先後出現兩輪影響較大的貶值。今年3月3日以來,匯率總體運行相對平穩,略有回升。
但5、6月份尤其是受英國脫歐事件的影響,人民幣匯率又出現新的一輪貶值勢頭,甚至一度擊破1美元兌6.7元。
2、匯率呈現出貶值趨勢。總的來看,不論人民幣兌美元,還是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都呈現出小幅貶值。
今年8月2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6451元,較2015年末貶值2.33%。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計算,8.11匯改以來至今年6月末,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貶值6.21%,實際有效匯率貶值5.99%。
3、離、在岸人民幣價差有所加大,CNH與CNY價差最高時達1300多點,加劇了市場貨幣投機行為。
4、由盯住單一美元轉向參考一籃子貨幣。
8.11匯改後,人民幣匯率運行機制的主要特點就是由單一「錨定」美元轉向了「雙錨」機制,即以美元或一籃子貨幣作為人民幣匯率調整的「錨定物」,使人民幣匯率波動擺脫了受單一美元匯率的影響。
但由於美元仍是我國對外貿易和對外債務債權的主要計價和結算貨幣,美元匯率變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仍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5、市場貶值預期強化,加劇了人民幣匯率貶值,並加大了資本外流的壓力。
8.11匯改以來,今年7月7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首次跌破6.7,7月8日和11日分別為6.7018和6.7070。
7月15日再度跌破6.70,為6.7116,18至19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處於6.70-6.71之間波動。
7月18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也曾一度跌破6.70心理關口,這的確加大了市場人民幣貶值的心理預期。
實際上,對人民幣匯率水平及其走勢的分析和判斷是一件難度很大的事情。總的來看,隨著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水平的逐步提升,匯率的雙向波動將成為常態,一段時間內出現人民幣升值或貶值應該是正常的現象。
㈨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6.5什麼意思
就是說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匯率為6.5:1
一美元可以兌換6.5以上的人民幣,說明人民幣貶值了。
如果幫到你,望採納。
㈩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6.84是什麼意思
1)人民幣對美元下跌這句話容易理解,就是相當於美元來說,人民幣貶值了。
2)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跌這句話容易混淆,因為匯率是具體的數字,既可以用1美元可以兌換多少人民幣來表示,又可以用1元人民幣可以兌換多少美元來表示。在實際操作中,大多數情況下,是以1美元可以兌換多少人民幣來表示,以官方為例,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5年8月20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3915元,所以這個官方的匯率下跌表示的是人民幣升值。但是,要注意的是,官方的表達是「1美元對人民幣」,而我們這里討論的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指的是1元人民幣對美元,也就是0.1565,顯然這個匯率下跌表示的是人民幣貶值。
媒體在對以上匯率的表達時,往往是隨意的,以鳳凰財經為例,「20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915,較前一交易日上漲48個基點。前一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963」這句話想表達的意思是人民幣升值了。但是,不應該說「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915」,而是應該像官方表述: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6.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