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圖所示,杠桿在圖示位置平衡,畫出最省力時的力臂和作用力的方向.
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可知,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況下,要使所用的動力最小,必須使動力臂最長. 由圖可知,OA就是最長的動力臂,杠桿所受阻力即杠桿自身的重力,阻力方向豎直向下;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要使杠桿平衡,則動力方向應向上,根據動力垂直於動力臂畫出最小的動力F;如下圖所示:
B. 生活中有許多的器械利用杠桿原理來工作的:(1)如圖是自行車的剎車手柄示意圖,請畫出動力和阻力的力臂
(1)分別從支點O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段,即為兩個力的力臂L1、L2.
C. 這是液壓千斤頂的原理圖,我就想知道為什麼我們壓杠桿手柄的時候同樣的壓力,而我們感覺不到費力呢
液壓千斤頂液壓傳動所基於的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帕斯卡原理,就是說,液體各處的壓強是一致的,這樣,在平衡的系統中,比較小的活塞上面施加的壓力比較小,而大的活塞上施加的壓力也比較大,這樣能夠保持液體的靜止。所以通過液體的傳遞,可以得到不同端上的不同的壓力,這樣就可以
達到一個變換的目的。我們所常見到的液壓千斤頂就是利用了這個原理來達到力的傳遞。
舉例來說,如果兩個活塞的面積比是10,杠桿手柄到支點的距離跟小活塞到支點的距離比是5,那麼要頂起一噸的重物,手柄上只需施加1000/10/5=20千克的力
D. 物理杠桿原理圖怎麼畫,求
這更感人的話你就根據書上的杠桿原理然後根據想像就可以畫出
E. 物理杠桿作圖技巧
1、用抄實線表示力。
2、在線段的末端用箭頭表示力的方向,比如重力方向一定是豎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或者壓力的方向垂直於支持面。
3、一個物體受多個力時,可以將各力的作用點都畫在重心上。
4、在箭頭附近要標出力的符號,若題中給出了力的大小,則需要標出其大小。
5、在同一個圖上畫多個力時,力越大,則表示該力的線段要越長。
6、力臂一定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必須標注垂直符號。千萬不能認為是連接支點和力的作用點的線段。
7、力臂的起始位置可用箭頭指示,也可用大括弧標示,要注意標注相應的字母。
(5)杠桿原理平衡手柄圖擴展閱讀:
運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解決實際問題,可以分析天平、桿秤等工具來理解。
杠桿的分類:
1、省力杠桿:L1>L2,F12。動力臂越長越省力(費距離)。
2、費力杠桿:L12,F1>F2。動力臂越短越費力(省距離)。
3、等臂杠桿:L1=L2,F1=F2。不省力也不費力。
F. 杠桿平衡與不平衡的圖片
(1)杠桿在圖(a)所示位置靜止,所以杠桿處於靜止狀態. 杠桿左端上翹回,平衡螺母向上翹的答左端移動. 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於測量力臂大小. (2)設杠桿的一個小格是l,設右端掛鉤碼重為F,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 2N×4l=F×2l,所以F=4N,所以在C處掛4個鉤碼. 在A端施加的力使杠桿逆時針轉動,在B點施加的力阻礙杠桿轉動,所以B點施加豎直向上的力. (3)選擇在C 點掛鉤碼,現將左邊的鉤碼拿掉一個,設右側鉤碼掛的位置為n個小格處,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 1N×4l=4N×nl,所以n=1(個),所以鉤碼向左移動一個小格. 故答案為:(1)平衡;左;水平;(2)4;4;上;(3)左;1.
G. 怎麼畫杠桿平衡的示意圖
如圖,用一個最小的力使杠桿平衡,畫出這個力的示意圖.
分析: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當阻力、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越大,則動力越小;因此解答此題,只需找出使動力臂最大的動力作用點,然後作動力臂的垂線即可.
解:由圖知:若用最小的力使杠桿平衡,那麼可選取點b做為動力作用點,ob做動力臂(即動力臂最長力最小),如圖:
點評:
在處理此類杠桿中最小力的問題時,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①確定支點和動力作用點;
②過動力作用點做出與動力臂垂直的直線;
此題中,易出現的錯誤是以a為動力作用點,但實際上這樣得到的動力臂不是最長的,因此解題時一定不要被慣性思維所誤導.
H. 杠桿平衡的原理
杠桿原理就是「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版和阻力)權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
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8)杠桿原理平衡手柄圖擴展閱讀: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欲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杠桿原理基本有3種類型,第一類的杠桿例子是天平、剪刀、鉗子等,第二類杠桿的例子是開瓶器、胡桃夾,第三類杠桿如錘子、鑷子等。 杠桿分為3種杠桿。第一種是省力的杠桿,如:開瓶器等。第二種是費力的杠桿,如:鑷子等。第三種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杠桿,如天平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杠桿平衡
I. 用簡單的話解釋一下杠桿原理,最好有圖解。。
杠桿又分稱費力杠桿、省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杠桿原理也稱為「杠桿平衡條件」。內要使杠容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如下圖所示為杠桿原理的最好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