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叫供給側改革五大任務是什麼
所謂「供給側改革」,就是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具體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屍企業,淘汰落後產能,將發展方向鎖定新興領域、創新領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需求側改革主要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供給側則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制度創造、創新等要素。
五大任務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和補短板。
(1)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五大措施擴展閱讀:
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深遠的戰略意義。補短板是優化供給結構和擴大有效需求的結合點,是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結合點,也是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結合點。
要加強既有針對性又有力度的政策支持,著力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新動能培育方面補短板,在現代服務業和民生急需領域補短板,在實體經濟有效投資領域補短板,在精準脫貧方面補短板,在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方面補短板,在優化營商環境等制度供給方面補短板。
補短板是保持經濟平穩運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補短板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補短板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需要補短板。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同時穩中有變。從主要經濟指標看,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結構持續優化,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呈現出供給強、需求弱,宏觀強、微觀弱的反差。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補短板,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貳』 經濟學里「去庫存、去產能、去杠桿」是什麼意思
去庫存化分成兩類,即狹義庫存和廣義庫存。狹義去庫存化僅指降低產品庫存水平,譬如企業降低原材料庫存,這一點可能較快實現。廣義去庫存化,即消化過剩產能的過程不會很快結束,投資過度和消費不足,使得消化過剩產能要比狹義的去庫存化更長期、更痛苦。
去產能,即化解產能過剩,是指為了解決產品供過於求而引起產品惡性競爭的不利局面,尋求對生產設備及產品進行轉型和升級的方法。
「去杠桿化」是指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減少杠桿的過程,而「杠桿」指「使用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這種模式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為不少企業和機構所採用,但在金融危機爆發時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2)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五大措施擴展閱讀:
去產能的重要性
1、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國際市場持續低迷,國內需求增速趨緩,我國部分產業供過於求矛盾日益凸顯,傳統製造業產能普遍過剩,特別是鋼鐵、水泥、電解鋁等高消耗、高排放行業尤為突出。
2、當前,我國出現產能嚴重過剩主要受發展階段、發展理念和體制機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3、產能嚴重過剩越來越成為我國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諸多問題的根源。
對於中央提出的化解產能過剩的要求,發改委將從五個方堅定不移地落實:
1、加強宏觀調控和市場監管,嚴禁建設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
2、更加註重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法治辦法來化解產能過剩;
3、要加大政策力度引導產能主動退出;
4、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
5、以鋼鐵、煤炭等行業為重點對地方和企業化解產能過剩進行獎補。
『叄』 試述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涵,供給體系存在的問題和五大任務
五大任務分別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肆』 去產能 去庫存 去杠桿 降成本 補短板什麼意思
1、去產能,即化解產能過剩,是指為了解決產品供過於求而引起產品惡性競爭的不利局面,尋求對生產設備及產品進行轉型和升級的方法。 2017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確定了2017年去產能目標。
2、狹義去庫存化僅指降低產品庫存水平,譬如企業降低原材料庫存,這一點可能較快實現。廣義去庫存化,即消化過剩產能的過程不會很快結束,投資過度和消費不足,使得消化過剩產能要比狹義的去庫存化更長期、更痛苦。
3、「去杠桿化」是指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減少杠桿的過程,而「杠桿」指「使用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這種模式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為不少企業和機構所採用,但在金融危機爆發時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4、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人力、物力和財力),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5、補基礎設施建設短板,解決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滯後,中心城區地下管網老舊、水電氣暖及環衛設施不配套等問題。
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短板,解決結構優化調整緩慢,實體經濟發展不快,金融產品有效供給不足,企業融資成本過高,產業投資增量減少,增長新動力不足,投資需求降低等問題。
(4)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五大措施擴展閱讀: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國際市場持續低迷,國內需求增速趨緩,我國部分產業供過於求矛盾日益凸顯,傳統製造業產能普遍過剩,特別是鋼鐵、水泥、電解鋁等高消耗、高排放行業尤為突出。
當資本市場向好時,高杠桿模式帶來的高收益使人們忽視了高風險的存在,等到資本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時,杠桿效應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風險被迅速放大。
對於杠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松獲得高額收益,而資產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
『伍』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涵和主要措施有哪些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涵和主要措施有哪些?
ketusayi623 LV7
2013-06-14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涵和主要措施有哪些?...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涵和主要措施有哪些? 展開
滿意答案
s296038497
LV13
2018-05-28
五大任務分別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從2016年開始,供給側改革正式被提上我國經濟改革的日程,中央明確提出「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五大任務,前四個任務是治理產能過剩,最後一個任務是彌補產能不足,總體任務是解決供需矛盾,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真正啟動內需,為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持久的動力。
我國在進行經濟改革的過程中,供給側改革和需求側推動是交互進行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體制改革、醫療改革和住房改革等都著眼於供給方面,加入WTO是我國需求側改革的里程碑,從此,我國眾多的企業參與了世界產業鏈的循環,當「中國製造」遍布世界的時候,我國的需求側發生了巨大變化,國際市場風雲變幻對我國產品的總需求構成非常重要的影響。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實行了刺激需求政策,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嚴重危害,政府推出的投資計劃有其積極因素,有效抗擊了金融風暴對我國經濟的沖擊,然而大規模投資當中一些項目效果不佳,出現了產能過剩。
如今,產能過剩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和經濟增長面臨的巨大難題,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2016年1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經濟改革五大重點任務: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個任務凸顯了我國生產供給方面的五大問題。
『陸』 如何理解去庫存 去產能 去杠桿 降成本 補短板
推進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穩健的貨幣政策需要加大靈活度內,貨幣政策應容為結構性改革提供合適的條件;積極的財政政策需要更加有力,財政赤字需要逐步提高;中國將努力化解過剩產能和房地產庫存,將幫助農村居民在城市定居置業;中國將更注重供給側改革;承諾堅持開放政策;繼續採取措施防範金融風險;繼續創新驅動的策略;將鼓勵大眾創新和萬眾創新。
中國將鼓勵房地產開發商降低房價,以此作為去房地產庫存的措施之一;將促進房地產開發企業整合,鼓勵其轉變營銷策略;過時的(房地產市場)限制措施應予以撤銷
『柒』 2o16年國家提出那五點,去杠桿,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還有一點是什麼.
中國2016年的五個主要任務包括: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捌』 十三五期間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是什麼意思
十三五期間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是:
1、去產能
去產能是五大任務之首。要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噸至1.5億噸,用3年到5年時間再退出煤炭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這是我們從自身長遠發展出發,從去產能、調結構、穩增長出發,自主採取的行動。
2、去庫存
去庫存方面,堅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逐步化解房地產庫存。國務院辦公廳先後印發《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解決城鎮新居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構建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並繼續加大棚改安置和公租房保障貨幣化力度。
3、去杠桿
去杠桿方面,國務院正式公布了《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及其附件《關於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通過頂層設計,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採取綜合措施逐步降低非金融類企業杠桿率。
4、降成本
降成本方面,國務院發布《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從降低稅費負擔、降低融資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人工成本、降低用能用地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資金周轉效率、鼓勵引導企業內部挖潛8個方面提出了30項具體措施。
5、補短板
加力補短板,實現「加減」並舉,是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我國著力加大積極財政政策實施力度,聚焦脫貧攻堅、災後重建和中小水利治理加固、重大軟硬基礎設施建設、新產業新動能培育等重點領域,注重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優化政策「配方」打好組合拳。
(8)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五大措施擴展閱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需求側改革主要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供給側則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制度創造、創新等要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措施有:
1、宏觀政策要穩,營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
2、產業政策要准,准確定位結構性改革方向;
3、微觀政策要活,激發企業活力和消費潛力;
4、改革政策要實,加大力度推動改革落地;
5、社會政策要托底,守住民生保障的底線;
『玖』 如何理解2016年五大任務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1、去產能
主要講來的是鋼自鐵、煤炭等行業,該破產的就破產關掉。失業的企業職工,安排轉崗和再培訓再就業。目前這些僵屍企業都是靠銀行貸款,還有一口氣。
2、去庫存
主要說的是房地產開發的空置樓房,要賣掉空房、去掉庫存。據說各地政府都有去庫存的任務指標。
3、去杠桿
就是減低負債,政府、企業、個人都可以有負債,政府舉債搞某某項目即在加杠桿。
4、降成本
就是降低整體的稅負水平,5月1號開始實行的營改增即為具體的舉措。
5、補短板
諸如脫貧、基礎設施建設等等。
核心問題是所謂去杠桿,即減低負債。持續虧損,資不抵債的大型企業,持續向銀行借錢,不會因為「債轉股」而好轉,窟窿只能越來越大,銀行自身的風險就越來越大。個人方面的負債,主要還是供房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