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與美元脫鉤,實行浮動匯率,泰銖就會跌呢
量子基金大量賣,如果想維持已久的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泰國必須大量買,可是泰國政府沒有這么多錢,所以只好放棄,任由它自由浮動,就是自由下跌
以量子基金為首的國際炒家,當時利用杠桿賣出了幾千億美元的泰銖,像泰國這樣的小國,根本沒有這么多錢接貨。
後來量子基金以同樣的方式攻擊港元,香港政府勝利了,量子基金損失慘重。因為香港背後有中國政府。據說,97年的時候,中國政府動用火車運了大量美金給香港。
2. 97亞州金融危機中,泰國為什麼會放棄固定匯率制
97亞州金融危機中,索羅帶這大量資金進入泰國,先用美元換泰銖,然後在泰國外匯市場大量拋出泰銖回購美元,那麼由於供求關系的原因,導致泰銖貶值,泰國政府為了防止泰銖貶值,出手托市,拋出大量美元回購泰銖,但是由於泰國政府的美元儲備過少,無法托市,最終被迫放棄固定匯率制,使泰銖匯率自由浮動。泰銖貶值之後,影響泰國的金融市場,進而波及整個亞洲金融市場,最後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3. 97金融風暴開始泰國為何要放棄固定匯率選擇浮動匯率
好像本來就是自由匯率吧
只是一開始泰國央行還能在公開市場上維持泰株和美元的兌換比例在一定程度,但是之後對沖基金大肆拋售泰株,購入美元之後,泰國央行的外匯儲備迅速被吸幹了,向東南亞拆借了很多美元也無濟於事,在這種情況下,泰國無力維持先前的匯率,只能承認外匯干預失敗,允許泰株對美元匯兌大比例變動,其實不論承認與否,結果都是一樣的,但是信息是要公開的,這是那邊的慣例,還有就是喚醒國際社會的關注。
4. 索羅斯攻擊泰銖的時候,泰國如果堅持固定匯率制,會有什麼結果
沒辦法堅持,你堅持固定匯率就不得不用大量外匯儲備去購買泰銖,其後果就是等你耗盡了外匯儲備,匯率還是掉了,而那個時候你的經濟都得崩潰
你說你選擇貶值還是經濟崩潰?
5. 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泰國被迫實行了浮動匯率,之後,索羅斯是怎樣再次進攻泰銖的
說白了,就是外匯儲備不夠,國力不強。直接做空就可以,國際跟風的人會很多。
6. 97亞洲金融危機時泰國為什麼會被迫改成浮動匯率制
金融危機之前,泰國經濟快速發展,但是房地產等多個市場出現泡沫,泰國實行的是對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也就是美元升值它也跟著,並卻泰國的經濟很依賴進出口業。這時由於美國經濟高速發展,也因為國際炒家如喬治.索羅斯之流觀察到泰國的問題,泰國既實行固定匯率,由於他本國進出口業的高速發展與美元儲備的不足出現矛盾,國際炒家看準機會,同時買進美元和泰銖炒高這兩種貨幣。這使泰國不得不動用外匯儲備抬高泰銖,保持與美元的盯住關系,這時索羅斯之流大量拋售泰銖,低買高賣賺取差價,由於泰國外匯儲備不足,最終被擠死,不得不放棄固定匯率,實行浮動匯率,保住本國的進出口業。
大概就是這么個過程,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的眼光和魄力確實很厲害
7. …………金融風暴時泰國為什麼要實行浮動匯率
不知道你摘引的話出處在什麼地方。個人認為這句話其實說得不對,泰國人不是「最後一招」,而是萬般無奈之下的被迫之舉。
1、泰國長期以來施行的固定匯率制度,當泰銖在國際市場上被拋售時,為了維持其固定匯率,泰國必須在外匯市場用大量外匯儲備買進泰銖,從而造成外匯儲備嚴重流失。如果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來維持其固定匯率,匯率將會高於實際幣值,加大國際收支逆差,必將進一步降低外匯儲備。
2、危機發生時,泰國先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維持固定匯率制度,但都遭到失敗:
(1)1997年2月,泰國出現了第一次泰銖貶值風波,泰國中央銀行運用2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干預外匯市場,平息了這次風波。
(2)1997年5月12日,國際金融市場上再次盛傳泰銖貶值,引發泰銖匯率大幅波動。泰國中央銀行通過「東亞中央銀行總裁會議」的會員國,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以百億美元的代價把匯率維持在25泰銖兌1美元的價位。
(3)但此時,泰銖貶值壓力進一步增加,外匯市場出現了恐慌性拋售,泰國中央銀行進行了多次干預,外匯儲備大幅度下降。
3、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實際上可以理解成是因為政府再也拿不出錢來穩定匯率了,宣布投降了。到1997年6月底,泰國外匯儲備下降300億美元,失去了繼續干預外匯市場的能力。1997年7月2日,泰國政府被迫宣布放棄釘住匯率制度,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8. 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有關問題===》為什麼泰國政府就宣布把固定匯率變成了浮動匯率,結果泰銖就大量貶值
金融危機之前,泰國經濟快速發展,但是房地產等多個市場出現泡沫,泰國實行的是對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也就是美元升值它也跟著,並卻泰國的經濟很依賴進出口業。這時由於美國經濟高速發展,也因為國際炒家如喬治.索羅斯之流觀察到泰國的問題,泰國既實行固定匯率,由於他本國進出口業的高速發展與美元儲備的不足出現矛盾,國際炒家看準機會,同時買進美元和泰銖炒高這兩種貨幣。這是泰國不得不動用外匯儲備抬高泰銖,保持與美元的盯住關系,這是索羅斯之流大量拋售泰銖,低買高賣賺取差價,由於泰國外匯儲備不足,最終被擠死,不得不放棄固定匯率,實行浮動匯率,一謀取,保住本國的進出口業。
大概就是這么個過程,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的眼光和魄力確實很厲害
9. 97年金融風暴,為什麼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
因為當時泰國政府已經沒有了外匯儲備,無法干自國貨幣的匯率,
價格 所以必須實行浮動制匯率 就是由市場供求主導的變動方式
如果一個經濟體不是很強大,且自國貨幣又不是國際通貨,很容易在實行浮動制匯率後遭受很大的經濟沖擊,特別是被熱錢所沖擊
由於泰國的教訓 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清邁協議 大概的內容是 東亞13個國家建立一個外匯支援的網路,當一國遭受外力沖擊時,其他國家給與及時地外匯儲備的支援,現在的總額已經達到800億美元
實行浮動制匯率不是利用美元,是因為當時泰國政府只能選擇浮動制匯率,因為泰銖不是國際通貨,所以泰國政府如果要調控泰銖匯率的話,必須動用外匯儲備,在國際市場內進行買賣調節,但當時泰國已經沒有外匯儲備了,無法控制泰朱的匯率, 所以必須改成浮動制匯率,就是通過市場對本國貨幣的供求來決定自國貨幣的匯率,泰國金融系統整體較脆弱, 所以當時所羅斯趁機大量的賣出泰朱,使得泰銖大幅貶值。而且當時泰國的銀行也欠了許多外債,為了還債,金融機構也大量的賣出泰朱,換回美元用來還債,這就更加速了泰銖的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