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歷史演變
1、人民幣從1949年到1952年用浮動匯率制度。從1953年到1973年,以計劃經濟制度,人民幣與美金有正式的掛鉤,匯率保持在在1美元兌換2.46元人民幣的水平上。但是在這時代中國大陸的外國貿易很少,所以人民幣匯率意義不是很大。
2、1973年,由於石油危機,世界物價水平上漲,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匯率波動頻繁。
為了適應國際匯率制度的這種轉變與現實中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根據有利於推行人民幣計價結算,便於貿易,為國外貿易所接受的原則,人民幣匯率參照西方國家貨幣匯率浮動狀況,採用「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
為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1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了39.2%。
3、從1980年到1994年,中國大陸有雙重匯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除官方匯率外,另行規定一種適用進出口貿易結算和外貿單位經濟效益核算的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該價格根據當時的出口換匯成本確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
人民幣官方匯率因內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其對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調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53.3%。
4、1991年4月至1993年底。這一階段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微調。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度調低,但仍趕不上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的變化。到1993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與調劑匯率分別為5.7和 8.7。
5、2005年7月21日,人民銀行突然宣布,經國務院批准,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改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變相升值2%,並且不再與美元掛鉤。
6、2007年5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1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千分之三擴大至千分之五。
受隔夜美元大漲影響,2010年8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及即期匯價雙雙創下一個半月的新低。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1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8015元,即期市場開盤報6.7958元。
7、2015年11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154,較前一交易日(10月30日)中間價6.3495升值341點,創2005年7月以來最大百分比升幅。
2015年12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設於6.4236元,較前一日下調96基點,並再度刷新2011年8月以來最低水平。
8、2016年2月15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118,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96個基點,漲幅達0.30%。與此同時,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當日收盤價報報6.4944,較上個交易日收盤價大漲751基點,創下2005年7月匯改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貳』 三十年代銀元與美元匯率
我要糾正一下,銀元是銀本位貨幣。金幣和銀元與紙質貨幣之間是沒有匯率的。道理很簡單,金銀幣自身就是貴重金屬,自身有很高的價值。而紙質貨幣是一個國家考自身信譽發行的,前提是有足夠的准備金——黃金儲備。布雷頓森力體系瓦解之後,黃金儲備不再是惟一的信譽條件。因此,只有紙質貨幣之間才存在兌換匯率。銀元和金幣在流通紙質貨幣的國家只能被看作大宗商品。只能按照金價或銀價兌換。1935年,國民政府名義上廢除了銀本位制度,在形式上廢除了銀元的合法貨幣的地位,發行中國第一套全國統一的紙質貨幣——法幣。從此,法幣開始和美元及英鎊掛鉤。這是我儲存的部分美元和收藏的銀元。
『叄』 美元匯率四十年走勢
你說對誰啊。我覺得對各貨幣會有差別,人民幣有漲幅限制啊,可能導致人民幣短期也貶值 要有美元還是賣掉吧。要是多就買美國大宗商品的期貨來保值吧
『肆』 1980年-1990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
1980年1美元兌換1.4900 元人民幣
1981年1美元兌換1.7768 元人民幣
1982年1美元兌換1.9249 元人民幣
1983年1美元兌換1.9573 元人民幣
1984年1美元兌換2.2043 元人民幣
1985年1美元兌換2.9366 元人民幣
1986年1美元兌換3.4528 元人民幣
1987年1美元兌換3.7221 元人民幣
1988年1美元兌換3.7221 元人民幣
1989年1美元兌換3.7651 元人民幣
1990年1美元兌換4.7832 元人民幣
數據來源於中國人民銀行網站,因計算方法不同上表數據可能與其他來源的數據略有差異。
拓展資料:
半個世紀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經歷了穩定(五、六十年代)、升值(七十年代)、貶值(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前期)、穩定(九十年代中期至今)四個過程。
『伍』 上世紀四十年代 美元和各國貨幣的匯率和黃金價格和多少美元能做什麼
美元等價黃金,沒有黃金就沒有美元,美元開創了黃金貨幣制度的改革,開闊者淘金就像清政府的白銀,歐洲殖民者,借鑒了中國的貨幣制度,就像白銀被廢除流通一樣,美元和黃金成就裡獨立宣言,歷史腳步在希望吞噬rmb,國債和美元和美元可以等號嗎?黃金時代是誰開創的是誰在負債?說穿了不就是有色金屬,貨幣沒貨那來幣
『陸』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一百美元摺合人民幣是多少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一百美元摺合人民幣是246.2元
1949年-1952年採用浮動匯率換算,1953年到1971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直維持在2.462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而在1972-1980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更是大幅升值到1.50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
進入1980年代之後,人民幣才逐漸貶值,在1985年降到2.937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在1994年降到8.619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的最低水平。
(6)四十年代美元匯率擴展閱讀:
一、表示方法
匯率通常有兩種表示方法,即本幣匯率和外幣匯率。本幣匯率和外幣匯率是兩個相對的概念,它們的升降所產生的經濟現象正好相反。
1、本幣匯率
以單位數量的本國貨幣所能兌換的外幣數量來表示,稱為本幣匯率。在我國稱之為人民幣匯率,即用外幣表示的人民幣價格,其公式為100¥=x外幣。
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單位數量的人民幣能兌換更多的某種外幣,則表示人民幣匯率上升,人民幣相對於某種外幣升值,而外幣貶值,外匯匯率下跌,此時有利於我國的進口不利於出口;
反之,單位數量的人民幣若能兌換較少的某種外幣,則表示人民幣匯率下降,人民幣相對於某種外幣貶值,而外幣升值,外匯匯率上升,此時有利於我國的出口不利於進口。
2、外匯匯率
以單位數量的外幣所能兌換的本國貨幣數量來表示,稱為外匯匯率。我國通常採用100單位外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量的人民幣,即用人民幣表示某種外幣的價格,其公式為100單位外幣=x¥。
當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更多的人民幣時,外匯匯率上升,外幣相對於人民幣升值,而人民幣貶值,即用人民幣表示的外幣價格上漲,此時有利於我國的出口不利於進口;反之,則說明外匯匯率跌落,外幣相對於人民幣貶值,而人民幣升值,此時有利於我國的進口不利於出口。
綜上所述,如果人民幣貶值,外幣升值,那麼人民幣匯率就會下降,而外匯匯率則會上升;反之,如果人民幣升值,外幣貶值,那麼人民幣匯率就會上升,而外匯匯率相應下降。
二、匯率計算
1、直接標價法:
匯率升貶值率=(舊匯率/新匯率-1)*100
2、間接標價法:
匯率升貶值率=(新匯率/舊匯率-1)*100
結果是正值表示本幣升值,負值表示本幣貶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匯率
『柒』 1974年美元匯率
1949年1美元兌換2.3 元人民幣
1950年1美元兌換2.75 元人民幣
1951年1美元兌換2.238 元人民幣
1952年1美元兌換2.617 元人民幣
1953年1美元兌換2.617 元人民幣
1954年1美元兌換2.617 元人民幣
1955年1美元兌換2.4618 元人民幣
1956年1美元兌換2.4618 元人民幣
1957年1美元兌換2.4618 元人民幣
1958年1美元兌換2.4618 元人民幣
1959年1美元兌換2.4618 元人民幣
1960年1美元兌換2.4618 元人民幣
1961年1美元兌換2.4618 元人民幣
1962年1美元兌換2.4618 元人民幣
1963年1美元兌換2.4618 元人民幣
1964年1美元兌換2.4618 元人民幣
1965年1美元兌換2.4618 元人民幣
1966年1美元兌換2.4618 元人民幣
1967年1美元兌換2.4618 元人民幣
1968年1美元兌換2.4618 元人民幣
1969年1美元兌換2.4618 元人民幣
1970年1美元兌換2.4618 元人民幣
1971年1美元兌換2.2673 元人民幣
1972年1美元兌換2.2401 元人民幣
1973年1美元兌換2.0202 元人民幣
1974年1美元兌換1.8397 元人民幣
1975年1美元兌換1.9663 元人民幣
1976年1美元兌換1.8803 元人民幣
1977年1美元兌換1.7300 元人民幣
1978年1美元兌換1.5771 元人民幣
1979年1美元兌換1.4962 元人民幣
1980年1美元兌換1.5303 元人民幣
1981年1美元兌換1.7051 元人民幣
1982年1美元兌換1.8926 元人民幣
1983年1美元兌換1.9757 元人民幣
1984年1美元兌換2.3270 元人民幣
1985年1美元兌換2.9367 元人民幣
1986年1美元兌換3.4528 元人民幣
1987年1美元兌換3.7221 元人民幣
1988年1美元兌換3.7221 元人民幣
1989年1美元兌換3.7659 元人民幣
1990年1美元兌換4.7838 元人民幣
1991年1美元兌換5.3227 元人民幣
1992年1美元兌換5.5149 元人民幣
1993年1美元兌換5.7619 元人民幣 (迅速貶值到8.600)
1994年1美元兌換8.6187 元人民幣
1995年1美元兌換8.3507 元人民幣
1996年1美元兌換8.3142 元人民幣
1997年1美元兌換8.2898 元人民幣
1998年1美元兌換8.2791 元人民幣
1999年1美元兌換8.2796 元人民幣
2000年1美元兌換8.2784 元人民幣
2001年1美元兌換8.2770 元人民幣
2002年1美元兌換8.2770 元人民幣
2003年1美元兌換8.2774 元人民幣
2004年1美元兌換8.2780 元人民幣 (2004年開始前後開始緩慢升值)
2005年1美元兌換8.1013 元人民幣
2006年1美元兌換7.8087 元人民幣
2007年1美元兌換7.3872 元人民幣
2008年1美元兌換6.85 元人民幣
2009年1美元兌換6.81 元人民幣
2010年1美元兌換6.622 元人民幣
2011年1美元兌換6.61 元人民幣
2012年1美元兌換6.25 元人民幣 (以2012年11月6日數據為准)
2013年1美元兌換6.07 元人民幣 (以2013年12月28日數據為准)
2013年1美元兌換6.05 元人民幣 (以2014年01月05日數據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