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的經營杠杠系數為2,財務杠桿系數為3,如果明年銷量增加10%,企業的每股收益增加百分多少
增加60%。
DTL(總杠桿系數)=DOL(經營杠桿系數)*DFL(財務杠桿系數)=3*2=6,總杠桿系數為6,說明當營業收入增長1倍,就會造成每股收益增長6倍。題目給出銷量增加10%,則每股收益增加60%。(參見2010注會財務管理第290頁底部。)
⑵ 當經營杠桿系數和財務杠桿系數都是1.5,總杠桿系數是多少
2.25
⑶ 什麼是經營杠桿系數和財務杠桿系數
你好 很榮幸能回答
經營杠桿定義
又稱營業杠桿或營運杠桿,反映銷售和息稅前盈利的杠桿關系。
經營杠桿原理
指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根據成本性態,在一定產銷量范圍內,產銷量的增加一般不會影響固定成本總額,但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降低,從而提高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增長率大於產銷量增長率;反之,產銷量減少,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升高,從而降低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下降率大於產銷量的下降率。所以,產品只有在沒有固定成本的條件下,才能使貢獻毛益等於經營利潤,使利潤變動率與產銷量變動率同步增減。但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這樣,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在管理會計和企業財務管理中就常根據計劃期產銷量變動率來預測計劃期的經營利潤。為了對經營杠桿進行量化,企業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中把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量(或銷售收入)變動率的倍數稱之為「經營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率」
財務杠桿系數(DFL,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是指普通股每股稅後利潤變動率相對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也叫財務杠桿程度,通常用來反映財務杠桿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評價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
⑷ 某企業的綜合杠桿系數為5,其中財務杠桿系數為2,則其經營杠桿系數是多少
總杠桿系數=經營杠桿*財務杠桿
所以經營杠桿=5/2=2.5
⑸ 當經營杠桿系數是3,財務杠桿系數是2.5,則綜合杠桿系數是() A.5.5B.0.5C.1.2D.
綜合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3×2.5=7.5
所以選D
⑹ 經營杠桿系數為2,財務杠桿系數為1.5,總杠桿系數為A3.5B0.5C2.25D3
不好意思,剛剛才看到你的求助。
總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
=2*1.5
=3
所以,選擇D.3
希望能幫助你理解。
⑺ 財務的題!!求解 已知經營杠桿系數為2.5,總杠桿系數為4.5,那麼財務杠桿系數應該為多少
經營杠桿系數乘以財務杠桿系數等於總杠桿系數,所以,財務杠桿系數=4.5/2.5=1.8
⑻ 公司經營杠桿系數為2,財務杠桿為3,則總杠桿系數
總桿桿系數=經營杠桿*財務杠桿,所以總桿桿系數為6.
⑼ 財務管理題目求解 經營杠桿系數和財務杠桿系數
(1)、該公司的經營杠桿系數=(銷售收入-變動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1000X(1-20%)]/[1000X(1-20%)-680]=800/120=6.67,
(2)、該公司的財務杠桿系數=EBIT/[EBIT-I-(PD/(1-T))]=(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債券X利率-(優先股股利/(1-所得稅率)]
=[1000(1-20%)-680]/[1000(1-20%)-680-200X10%-2X3/(1-40%)]=120/90=1.33,
(3)、總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X財務杠桿系數=6.67X1.33=8.87,也就是銷售收入增加10%,影響每股收益增加88.7%,目前每股收益90/20=4.5元,如果銷售收入達到1100萬元,每股收益=[1100(1-20%)-680-200X10%-2X3/(1-40%)]/20=8.5元,
增長率(8.50-4.50)/4.5=88.9%,與8.87有小額差別,是因為計算過程中取整導致。
⑽ 如果公司的經營杠桿系數為1.5,總杠桿系數為3.息稅前利潤變動10%,則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為
計算公式:
總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x財務杠桿系數
也就是:
DFL=EPS變動率/EBIT變動率
將經營杠桿系數為1.5,總杠桿系數為3.息稅前利潤變動10%代入得到
3=1.5xEPS變動率/10%
最終算出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EPS變動率
EPS變動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