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生活中的哪些工具是費力杠桿

生活中的哪些工具是費力杠桿

發布時間:2021-04-05 15:14:23

⑴ 生活用具中屬於費力杠桿的有哪些

a.鋼絲鉗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b.扳手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c.核桃鉗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d.食品夾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於阻力臂,是費力杠桿;
故選d.

⑵ 生活中哪些是省力杠桿,哪些是費力杠桿,哪些是等臂杠桿 舉現實生活中的例子,越多越好

省力杠桿:羊角錘 剪鐵的剪子 扳子 鉗子 獨輪車 鐵鍬 動滑輪
費力杠桿:剪布的剪子 掃帚 鑷子 筷子 船槳 縫紉機踏板 釣魚竿
等臂杠桿:天平 定滑輪

⑶ 生活中還有哪些省力和費力的杠桿類 工具

省力杠桿:剪鐵皮的剪刀,扳手,開瓶蓋的起子
費力杠桿:鑷子;理發用的尖刀,釣魚桿;
將動力臂與阻力臂長度比較,動力臂長的,則是省力。反之費力

⑷ 在生活中,使用的工具屬於杠桿的有哪些

開瓶器 省力杠桿
釣魚竿 費力杠桿
筷子 費力杠桿
一般剪鐵絲的剪刀或者老虎鉗 是省力杠桿
額、、夠了沒?

⑸ 生活中有哪些工具是杠桿且都屬於哪一類型的杠桿

筷子、勺兒等餐具,掃帚、墩布等清潔工具,剪刀——————費力杠桿
老虎鉗子,機動車、自行車的手剎,縫紉機的腳踏板——————省力杠桿
還有好多樓主可以自己想 比如你夠不到某些東西需要藉助工具,那就是費力的。比如你使用的工具很小,但它卻能控制大型的東西這就是省力的。

⑹ 圖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些工具,其中屬於費力杠桿的是()A. 瓶蓋起子B. 鉗子C. 鑷子D. &...


A、瓶蓋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B、鉗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C、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於阻力臂,是費力杠桿;
D、獨輪車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故選C.

⑺ 生活中還有哪些省力和費力的杠桿類工具

我在對本課進行教學設計時,力圖突出兩點:第一,通過教師精心引導下的學生自主探究活動,發展學生對信息的記錄、分析能力;第二,讓學生體驗杠桿工具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加深對杠桿省力、費力原理的理解。從實際教學效果來看,這兩點都有較好的體現。 針對第一點,我先組織學生開展"尋找更多使杠桿尺平衡的鉤碼掛法"的探究活動,並將自主探究而得的多種掛法記在記錄表上。由此,學生就有了第一手數據資料,可供後續的分析研討之用。在分析數據資料時,考慮到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我沒有採用"撒大網"式的研討模式,而是採用"扶放結合,有扶有放"的師生共同研討模式。在研討過程中,我先展示了省力狀態和費力狀態的兩張記錄表,通過簡單的研討認識了這兩者的根本性區別,並讓學生將手中的記錄表分成省力和費力的兩類。這樣,既減輕了學生認知上的難度,也有利於後續研討的深入。接著,我組織學生在省力狀態的記錄表上畫出重點到支點、力點到支點的線段,並進行比較。由於記錄表上線段的直觀性,學生很輕松、准確地推導出杠桿省力的原理。最後,順著直觀教學的思路,我利用「反證法」使學生順利地理解了杠桿費力的原理。在這個師生共同研討過程中,學生手中的信息是在自主探究中記錄下來的,學生所得出的科學概念是在充分分析手中的信息後自行獲得的,教師所起的作用就是先「扶」著學生進入有效的研討思路,再「放手」讓學生自行獲取學習成果。在這個"扶放結合,有扶有放"的研討過程中,學生對信息的記錄、分析能力獲得了較好的發展。針對第二點,我注重突出「體驗」,即讓學生實際體驗杠桿工具的效用,從而加深對杠桿省力、費力原理的理解。例如游戲「以弱勝強」中,通過支點位置的移動,一名弱小的女生戰勝了強壯的男生;通過鐵絲在老虎鉗鉗口位置的變化,學生感受到老虎鉗作為一個省力杠桿工具的強大;通過手拎鐵塊和用火鉗夾鐵塊的比較,學生馬上感受到火鉗是一個費力的杠桿工具等。正是這些實踐體驗活動,讓學生頭腦中抽象的科學概念化為現實具體、活潑生動的應用實例,鞏固了概念的記憶,並反過來加深了對杠桿省力、費力原理的理解。從實際教學中來看,學生在這個環節中學得既開心,又有效率。值得說明的是,雖然我在這個環節中注重突出學生的實踐體驗,但並沒有讓學生簡單地「就事論事」,拘泥於一件工具的認識,而是追求「舉一反三」,讓學生經歷一個「實踐→理論→再實踐」的過程,實現對科學概念的再認識。例如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在分析老虎鉗的省力原理之後,教師提出「鐵絲放在鉗口的哪個位置最省力?」這個問題,學生正確地利用科學理論指導了生活實踐;學生在理解桿秤的工作原理之後,教師設計情境「如果稱量要擴大10倍,秤砣不變,怎樣設計桿秤?」,學生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案——增加秤桿長度、在靠近重點處增設一個提紐,而這第2個方案我在課前也沒有預想到。正是由於科學概念與實踐體驗的緊密結合,學生通過這個應用環節的學習,對於杠桿省力、費力原理的理解大大深化了。 回顧本堂課的教學,我覺得還是比較成功的。與近期所聽的科學課相比,本課的預設成分比較多,但我認為這是必要的。因為小學生受其年齡特點的限制,其學習意識、學習能力畢竟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就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無異於盲人摸象。所以,在小學階段的探究教學中,較多的預設是不可避免的,關鍵在於教師要精心設計一些適合於學生發展的探究活動。

⑻ 請你舉出三種日常生活中應用杠桿原理工作的工具,並標出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桿。(科學題)

舉例如下:

扳手、鉗子、指甲剪、汽車方向盤等屬於省力杠桿。

筷子、手臂、扇子、湯勺、魚竿等屬於費力杠桿。

在杠桿原理中,我們把杠桿固定的旋轉點稱為「支點」。要想舉起重物,就要把支點置於盡量靠近物體的地方。這兩種杠桿都有用處,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評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動作范圍。

另外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有這樣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假如給我一個支點,就能撬起地球"這句話不僅是催人奮進的警句,更是有著嚴格的科學根據的。

(8)生活中的哪些工具是費力杠桿擴展閱讀:

杠桿原理也稱為「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

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阻力就是動力的幾倍。

杠桿可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沒有任何一種杠桿既省距離又省力,這幾類杠桿有如下特徵:

1、省力杠桿

L1>L2,F1<F2,省力、費距離。如拔釘子用的羊角錘、鍘刀,開瓶器,軋刀,動滑輪,手推車 剪鐵皮的剪刀及剪鋼筋用的剪刀等。

2、費力杠桿

L1<L2,F1>F2,費力、省距離。如釣魚竿、鑷子,筷子,船槳裁縫用的剪刀 理發師用的剪刀等。

3、等臂杠桿

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又不多移動距離,如天平、定滑輪等。

閱讀全文

與生活中的哪些工具是費力杠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杠桿收購的現金來源 瀏覽:758
金融運營公司 瀏覽:751
南漳農商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849
平安福保險的傭金 瀏覽:758
期貨莊家操作破解 瀏覽:533
mt4模擬賬戶設置杠桿 瀏覽:603
交易風控員 瀏覽:583
融資費用攤銷做賬 瀏覽:680
大師談外匯 瀏覽:832
公司回購股票未來如何 瀏覽:621
恆逸集團資產評估報告PDF 瀏覽:418
滾動杠桿機構的自由度 瀏覽:802
銀行存款金融服務方案 瀏覽:993
經營外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應當向 瀏覽:753
工行個人信用貸款簡訊 瀏覽:129
昆明外匯招聘信息 瀏覽:482
支付寶帳戶可以付外匯 瀏覽:33
歐元英鎊匯率2014年 瀏覽:757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事業部 瀏覽:148
外匯中轉行都在哪國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