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圖所示,一輕質杠桿可繞O點轉動,已知OA=1.6米,OB=0.4米,在杠桿的B點掛一重為600N的物體,若使杠桿在
(1)從支點O向F2的作用線做垂線,是阻力臂L2,從支點O向F1的作用線做垂線,是阻力臂L1;
(2)小桶掛在杠桿上,杠桿的阻力等於小桶的重力,所以F2=G物=600N;
(3)∵F1L1=F2L2,
∴F1OA=F2OB,
F1×1.6m=600N×0.4m,
F1=150N.
答:
(1)動力臂和阻力臂如上圖;
(2)作用在杠桿上B點的力F2大小為600N;
(3)豎直作用在A點的力F1大小為150N.
Ⅱ 如圖所示,為一可繞O點轉動的杠桿,在A端通過繩作用一豎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桿平衡,此時AB部分水平,保持
解答:解:如右圖;連接OA,此時OA是最長動力臂;
已知阻力(物重)不變,阻力臂不變;由杠桿的平衡條件:F動L動=F阻L阻,知:
在F阻L阻不變的情況下,F與對應力臂的乘積不變,動力臂越長越省力;
因此以OA為動力臂時,動力F最小;
由圖可知:當繩從圖示位置沿順時針方向旋轉時,力F先變小後變大.
沿逆時針方向旋轉時,力F變大.所以選項ABD錯誤,選項C正確.
故選C.
Ⅲ 如圖所示,一輕質杠桿可繞O點轉動,在杠桿的A端掛一重為60N的物體甲,在B端施加一個力F,已知OA:AB=1:2
∵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F×OB=G×OA,
已知OA:AB=1:2,所以OA:OB=1:3,
∴F=G×
OA |
OB |
1 |
3 |
Ⅳ 如圖所示,杠桿可繞O點轉動,力F作用在杠桿一端且始終與杠桿垂直;在將杠桿緩慢地由位置A拉到位置B的過程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分析,將杠桿緩慢地由位置A拉到位置B,動力臂不變,阻力不變,阻力力臂變大,所以動力變大.B、C、D錯誤,A正確.
故選A.
Ⅳ 如圖所示,一根杠桿可繞O點轉動,杠桿中間處掛著一重物G,如果在A點施加一個如圖所示的動力F使杠桿在水平
解:當F繞A點逆時針旋轉90°過程中,力F的力臂LF、LF′、LF″如圖所示,
由圖示可知,在力繞逆時針旋轉90°過程中,力臂先變大,後變小;
在此過程中阻力與阻力臂不變,動力臂先增大,後減小,
由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可知:力F先減小,後增大,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Ⅵ 如圖所示,為一可繞o點轉動的杠桿,在A端通過繩作o用一豎直向下
若保持平衡狀態,順時針轉時,力減小;逆時針轉時,力增大。
圖中處於平衡狀態,說明此時符合杠桿平衡條件,繩子順時針旋轉時,力臂逐漸增大,乘積不變時應該是力減小,逆時針旋轉就是力增大。
關於力臂的變化,建議你畫圖看一看,在這個裝置中,以OA為力臂是最省力的,如果以OA為力臂時繩子在點M,M如果恰好在點C位置,那就像我上面說的一樣,只有力減小的過程,如果M在點C右側,那麼過了M後有一個力增大的過程,即力和力臂的乘積減小。
Ⅶ 如圖所示,一輕質杠桿OA可繞O點無摩擦轉動,A端用繩子系在豎直牆壁的B點,在杠桿的C點懸掛一質量為4kg的
(1)過支點O作垂直繩子對杠桿的拉力F作用線的垂線段(即力臂L). 如圖所示: ![]() |
G×OC |
OD |
Ⅷ 如圖所示,一輕質杠桿OA可繞O點無摩擦轉動,A端 用繩子系在豎直牆壁的B點,在杠桿的C點懸掛一重為30N的
(1)過支點O作垂直繩子對杠桿的拉力F作用線的垂線段(即力臂L).
如圖所示:
Ⅸ 如圖所示,有一杠桿可繞O點轉動,在其中點掛一重物,現在A端施加動力FA
1、如果動力FA沿F1的方向其動力臂是OC,阻力臂是OD。
2、如果動力FA沿F2的方向其動力臂OA,阻力臂是OD。
3、如果動力FA沿F3的方向其動力臂OB,阻力臂是OD。
4、如果動力FA沿F4的方向其動力臂0,阻力臂是OD。
(9)如圖所示有一杠桿可饒o點擴展閱讀:
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體產生形變或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前者主要與力的大小、力的方向有關,後者除此之外還與力臂長短(就是旋轉中心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即從旋轉中心向力的作用線作的垂線段的長度)有關。
沿著力的作用線方向移動力的作用點,首先不涉及力的大小的改變。其次,沿著力的作用線進行移動,也不會改變力的作用方向。再次,沿著力的作用線方向移動力的作用點。
力的作用線仍在原來力的作用線的同一條直線上,而旋轉中心到同一條直線的距離也不會變,即力臂不會變,所以力矩也不會變,所以受力物體的旋轉運動狀態也不會改變。
綜上所述,沿著力的作用線方向移動力的作用點,不會改變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圖示是按一定比例畫出的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力的作用點由線段起點表示,力的方向由箭頭指向表示,力的大小由線段的長短來表示
1、一定點(作用點畫在受力物體上)。
2、二畫線(沿力的方向畫一條射線)。
3、三取標度定大小(在截取的線段內用箭頭表示力的方向)。
4、四標名稱及大小(在箭頭旁標明力的名稱及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