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上半年負債率降了多少
今年6月份,我國中央企業實現利潤2018.8億元,同比增長26.4%。單月利潤突破2000億元,這在央企歷史上還是頭一回!
多措並舉降杠桿,負債率降至2012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國資委制定了《中央企業資產負債率分類管控工作方案》,一企一策確定管控目標並簽訂責任書。截至6月底,中央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6%,較年初下降0.3個百分點。近半數中央企業帶息負債同比減少,通信、軍工、航空運輸等行業資產負債率較年初下降超過0.5個百分點。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❷ 2018年1至7月全國共退出煤炭產能多少萬噸
在國家發改委8月15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兼經濟運行調節局局長趙辰昕介紹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產業結構調整有關工作的情況。
三是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趙辰昕表示,今年所推出的一大批新舉措預計全年降成本將在1.1萬億以上。具體而言,一是持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繼續深化增值稅改革,降低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推出一系列支持創業創新和和小微企業發展的減稅措施。取消或停徵了一批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清理規范經營服務性收費和行業協會商會會費。二是多措並舉降低要素成本。採取有效措施降低融資、人工、用能、物流成本,持續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符合條件的地區進一步下調工傷保險費率;規范和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大力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全面推進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精減中央定價港口收費項目,規范市場自主定價的港口經營服務性收費。三是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商事制度明顯簡化,企業創設成本大幅降低;加快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推行「互聯網+政府服務」,推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四是供給側結構改革有力推進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今年以來,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一產、二產、三產增加值同比增長3.2%、6.1%和7.6%,三次產業比重分別為5.3:40.4:54.3,三產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對增長的貢獻持續在提升;工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1-7月,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6%和8.6%,明顯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速低0.7個百分點;企業效益大幅增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極大地改善了供求關系,推動工業產品價格合理回升。企業效益在去年高基數基礎上繼續保持較高增速,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7.2%。
❸ 上半年影子銀行規模下降2.7萬億元嗎
2018年8月22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最新出爐的《中國影子銀行季度監測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廣義影子銀行資產佔GDP的比例降至73%,低於2017年末的79%和2016年末87%的峰值。從絕對規模看,2018年前6個月影子銀行資產規模下降2.7萬億元,至62.9萬億元。
同時,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大幅下滑。今年6月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速從去年同期的17.2%降至12.2%。上半年新增小微企業貸款佔新增企業貸款總額的比例降至20.9%的5年同期低點。而與之相反的是,銀行對大型企業的貸款同比增速仍保持相對穩定。
穆迪認為,小微企業貸款的相對疲弱再度顯示出在不確定的經濟前景下,銀行信貸投放的謹慎立場。另一方面,小微企業通常從常規銀行體系獲得的信貸支持較弱,因此也更依賴於影子信貸。民營企業壓力上升也與小微企業貸款增長的放緩相呼應。報告顯示,2018年6月底虧損的民營工業企業數量顯著高於一年前水平。與之相反的是,虧損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數量保持穩定。
穆迪指出,這一結果與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增長的放緩相呼應,表明銀行對於向民營企業放貸越發謹慎,從而促使銀行信貸資金向存在潛在隱性政府支持預期的國有企業傾斜。
2018年第二季度銀行業整體不良貸款率小幅上升11個基點,其中主要受到農村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的影響。報告顯示,一方面這反映出監管部門實施更為嚴格的不良貸款認定標准 (將所有逾期90天以上貸款歸類為不良貸款) 的影響,另一方面也表明在這些小型銀行貸款中占較大比例的農村民營借款人存在更大的違約壓力。
債市方面,2018年上半年,超過400多隻公司債券取消或延遲發行,創同期5年新高。國內信用評級較低的公司債券(AA或以下) 佔取消或推遲發行公司債券總金額的近60%。
盡管7月人民銀行通過窗口指導鼓勵銀行投資於公司債券並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但是穆迪仍預計,信用基本面較弱的企業發行人仍將面臨較高的再融資風險。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二季度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發行的美元債券總額較前一季度增長近60%,同期開發商在中國非金融企業發行總額中的佔比從28%上升至59%。
穆迪預計,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在年內將繼續涉足境外市場融資。然而,全球信用環境也在收緊,因此今後境外市場未必會持續提供便利的融資渠道。
❹ 2018前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多少
6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6.5%,增速比1月份至4月份加快1.5個百分點;其中,5月份增長21.1%,比4月份增速減緩0.8個百分點,延續了快速增長的勢頭。
同時,工業企業效益總體持續改善。一方面,產成品存貨周轉加快。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6.6天,同比減少0.2天。另一方面,盈利能力明顯增強。1月份至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36%,同比提高0.35個百分點。
❺ 國資委如何推動國企降杠桿
8月8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自行、財政部、銀保監會、國資委等五部委聯合印發《2018年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要點》(下稱《工作要點》)的通知。對於國有企業這一降杠桿的重要主體,《工作要點》在建立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機制、完善「僵屍企業」債務處置政策體系等方面作出詳細部署。
同時,國資委針對警戒線和償債能力,把98家中央企業進行業務分類,將超過了警戒線,且償債能力較弱的企業納入重點管控。對納入重點管控的企業又進行分類管控,再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重點關注的,指負債水平超過警戒線,但償債能力、流動性、盈利能力還可以的企業;第二類是重點監控類,指比重點關注類企業杠桿水平更高一些的企業;第三類是特別監管類,是一些必須採取嚴格管理措施的企業。對這三類企業,採取不同程度的管控措施,包括對開支規模、投資規模、薪酬、成本費用(招待費、管理費等)的從嚴控制。
❻ .某企業2017和2018年的經營杠桿系數分別為2.5和3
如果題目是2017年的息稅前利潤為28萬元
息稅前利潤增長=△EBIT/EBIT
銷售增長率=△Q/Q=X
3=[(40-28)/28]/x
解得:x=14.29%
❼ 2018年中國經濟有條件延續穩中向好嗎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2018年,國民經濟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生產需求平穩增長,就業物價總體穩定。
二是經濟結構優化。從產業來看,製造業向產業價值鏈的中高端邁進。1至11月份,高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現代服務業也在加快增長,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從需求來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消費升級勢頭明顯。
三是經濟提質增效態勢良好。企業效益保持較快增長,微觀杠桿率持續降低。同時,綠色發展扎實推進,11月份,六大高耗能行業的工業增加值增速繼續回落,而且保持在比較低的水平。
❽ 中國2018上半年工業利潤為何增長顯著
國家統計局7月27日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7.2%,增速比1至5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利潤增長20%。
上半年工業利潤實現快速增長反映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明顯。據何平介紹,一是成本繼續下降。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和費用為92.57元,同比下降0.4元。其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4.42元,同比下降0.37元。二是杠桿率繼續降低。6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6%,同比降低0.4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9.6%,同比降低1.2個百分點,國有企業去杠桿成效更為明顯。
❾ 2018年6月底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為多少
2018年8月16日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金融司司長陳洪宛16日表示,根據統計,到今年6月底,全部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64.9%,分別較年初和去年同期下降0.7和0.6個百分點。通過降低國有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有效遏制了部分低效國有企業負債沖動和規模沖動,推動信貸資源向更有效率的企業流動。
二是通過依法破產等方式推動低效無效企業退出市場。相關市場主體在通過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篩選出「好蘋果」的同時,也可把「僵屍企業」等「爛蘋果」挑出來,發展改革委會同高法院相關單位積極通過依法破產的方式出清這些「僵屍企業」,盡快去除壞杠桿,盤活存量資金資源,優化資金配置效率。
陳洪宛指出,近年來,這項工作不斷地加大力度,突出表現在我國企業的破產審判量不斷增大,企業破產立案和審結數量不斷上升。截至目前,全國破產案件審判庭已經達到97個,從2015年到2017年對比來看,破產案件的立案數量分別是3568件、4081件和10195件。審結案件分別為2418件、3373件、5712件,數量是逐年大幅上升。今年上半年,我國企業的破產立案和審結數量又分別達到了6392件和3311件,較去年同期繼續大幅增長。近半年來,各部門和各地方正按照中央統一部署,繼續全力做好「僵屍企業」的摸排,加大通過依法破產等方式處置的力度。
三是扎實推進國有企業降杠桿工作。針對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持續相對較高的問題,今年以來,除按照《國務院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既定要求推動國有企業降杠桿之外,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專門研究起草了《關於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的指導意見》,這個意見為降低國有企業杠桿率提供了文件基礎。《意見》已經5月11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針對杠桿率偏高的國有企業,分行業設定資產負債率的預警線和重點監管線,通過考核引導、聯合授信,加強財務真實性管理等措施,進一步強化外部約束,推動國有企業通過市場化債轉股等方式降杠桿。截至目前,國有企業降杠桿工作已經取得穩步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