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三物理杠桿的原理是什麼 我不太懂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 L1=W•L2.式中,F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W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1.省力杠桿:L1>L2,F1
② 物理杠桿定律
初中物理來杠桿知識點總結:
1、定源義: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繞著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叫杠桿,杠桿可以做成直的,也可以做成彎的;2、杠桿的五要素: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做支點、使杠桿轉動的力叫做動力(施力的點叫動力作用點)、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做阻力(施力的點叫阻力作用點)、從支點O到動力F1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1叫做動力臂、從支點O到阻力F2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2叫做阻力臂;3、杠桿的分類:省力杠桿--動力臂大於阻力臂(例如:開瓶器、榨汁器、胡桃鉗等)、費力杠桿--動力臂小於阻力臂(例如:鑷子、釣魚竿、筷子等)、既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動力臂等於阻力臂(例如:天平、定滑輪)4、省力杠桿費距離;費力杠桿省距離。
③ 初二物理杠桿原理
力臂的畫法:①首先根據杠桿的示意圖,確定杠桿的支點.②確定力的作用點和力的方向,畫出力的作用線。③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支點到垂足的距離就是力臂。④用字母L1或l2標出。
如圖
④ 物理杠桿具體的運用
杠桿的作用是人們為了省力或者是省距離而應用的。支點,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杠桿繞著轉動的點。力臂是支點到力的方向的距離。就是從支點向力的方向的直線做的垂線。
⑤ 初中物理的杠桿
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是杠桿。
在生活中回根據需要,杠桿可以答做成直的,也可以做成彎的,但必須是硬的物體。
蹺蹺板、剪刀、扳子、撬棒、釣魚竿等,都是杠桿。
滑輪是一種變形的杠桿,定滑輪的實質是等臂杠桿,動滑輪的實質是阻力臂是動力臂一半的杠桿。
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和支點
⒈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通常用O表示。
⒉動力:為達到目的而使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1表示。
⒊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2表示。
⒋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叫動力臂,通常用L1表示。
⒌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叫阻力臂,通常用L2表示。
註:杠桿靜止或勻速轉動,就說此時杠桿處於平衡狀態。
杠桿的平衡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變形式:
F1:F2=L1:L2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那麼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⑥ 怎樣理解杠桿的物理學和社會學意義
從物理學角度,物理學杠桿原理是力學的重要力學原理,從力的分解和轉移方向實現了省力的效果;從社會學意義上講,在社會實踐中各行各業中得到廣泛應用。
⑦ 物理杠桿
基本步驟如下:
1、A端作用19.6N,B端的力應該是39.2N;
2、鐵球5Kg,重力為49N(g取9.8m/s^2),所以浮力是9.8N;
3、由浮力公式F=ρ水gV排,求出排開水的體積,即球的總體積;
4、由M球=ρ鐵V實,求出鐵材料的真實體積;
5、比較兩個體積的大小,若相同,說明是實心的,若V排大,說明是空心的。(在實驗誤差范圍內)
⑧ 物理杠桿的問題
杠桿可以根據杠桿的性質來做題當然題做得多了解題就容易了,根本就不需要什麼思路了哦 杠桿的性質================================== 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做支點
使杠桿轉動的力叫做動力,(施力的點叫動力作用點)
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做阻力,(施力的點叫阻力作用點)
當動力和阻力對杠桿的轉動效果相互抵消時,杠桿將處於平衡狀態,這種狀態叫做杠桿平衡,但是杠桿平衡並不是力的平衡。
杠桿平衡時保持在靜止或勻速轉動。
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
從支點O到動力F1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1叫做動力臂
從支點O到阻力F2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2叫做阻力臂
杠桿平衡的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寫做
F1×L1=F2×L2
杠桿平衡條件========================================= 使用杠桿時,如果杠桿靜止不動或繞支點勻速轉動,那麼杠桿就處於平衡狀態。
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由此可以演變為F2/F1=L1/L2
杠桿的平衡不僅與動力和阻力有關,還與力的作用點及力的作用方向有關。
假如動力臂為阻力臂的n倍,則動力大小為阻力的n/1
"大頭沉"
力臂越長省力 [編輯本段]生活中的杠桿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一根結實的棍子(最好不會彎又非常輕),就能當作一根杠桿了。上圖中,方形代表重物、圓形代表支持點、箭頭代表用,這樣,你看出來了吧?在杠桿右邊向下杠桿是等臂杠桿;第二種是重點在中間,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第三種是力點在中間,動力臂小於阻力臂,是費力杠桿。
費力杠桿例如:剪刀、釘錘、拔釘器……杠桿可能省力可能費力,也可能既不省力也不費力。這要看力點和支點的距離:力點離支點愈遠則愈省力,愈近就愈費力;還要看重點(阻力點)和支點的距離:重點離支點越近則越省力,越遠就越費力;如果重點、力點距離支點一樣遠,如定滑輪和天平,就不省力也不費力,只是改變了用力的方向。
省力杠桿例如:開瓶器、榨汁器、胡桃鉗……這種杠力點一定比重點距離支點近,所以永遠是省力的。
如果我們分別用花剪(刀刃比較短)和洋裁剪刀(刀刃比較長)剪紙板時,花剪較省力但是費時;而洋裁剪則費力但是省時。
1.剪較硬物體
要用較大的力才能剪開硬的物體,這說明阻力較大。用動力臂較長、阻力臂較短的剪刀。
2.剪紙或布
用較小的力就能剪開紙或布之類較軟的物體,這說明阻力較小,同時為了加快剪切速度,刀口要比較長。用動力臂較短、阻力臂較長的剪刀。
3.剪樹枝
修剪樹枝時,一方面樹枝較硬,這就要求剪刀的動力臂要長、阻力臂要短;另一方面,為了加快修剪速度,剪切整齊,要求剪刀刀口要長。用動力臂較長、阻力臂較短,同時刀口較長的剪刀。
天平是特殊杠桿,它的動力臂與阻力臂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