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急!!!!!!初二物理下冊"杠桿'"教材的自我評價的題目和答案
沒有具體的題,你把題寫下來,可能有人能做
㈡ 滬教版的物理杠桿是幾年級開始學的
你好,滬教版的課本是真對五四學制設制的。
杠桿的知識是初三下學期開始學。也就是八年級下冊的內容。請看八年級下冊物理的主要內容:
第七章:力和運動
第八章:壓強
第九章:密度和浮力
第十章:機械與人。其中的第一節就是:科學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第十一章:小粒子與大宇宙
㈢ 八年級物理杠桿計算題
設杠桿長為L,質心在P奌,BO=(1/2)L,AO=L/8
AP=L/2,OP=L/2-L/8=(3/8)L,杠桿自重為G
G(3/8)L=120L/8
G=40N
㈣ 初二物理關於杠桿的計算方法~~
杠桿的定義
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是杠桿(lever).
杠桿不一定必須是直的,也可以是彎曲的,但是必須保證是硬棒。
蹺蹺板、剪刀、扳子、撬棒等,都是杠桿。
滑輪是一種變形的杠桿,且定滑輪是一種等臂杠桿,動滑輪是一種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兩倍的杠桿
[編輯本段]杠桿的性質
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做支點
使杠桿轉動的力叫做動力,(施力的點叫動力作用點)
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做阻力,(施力的點叫阻力作用點)
當動力和阻力對杠桿的轉動效果相互抵消時,杠桿將處於平衡狀態,這種狀態叫做杠桿平衡,但是杠桿平衡並不是力的平衡。
杠桿平衡時保持在靜止或勻速轉動。
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
從支點O到動力F1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1叫做動力臂
從支點O到阻力F2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2叫做阻力臂
杠桿平衡的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寫做
F1×L1=F2×L2
杠桿平衡條件
使用杠桿時,如果杠桿靜止不動或繞支點勻速轉動,那麼杠桿就處於平衡狀態。
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由此可以演變為F2/F1=L1/L2
杠桿的平衡不僅與動力和阻力有關,還與力的作用點及力的作用方向有關。
假如動力臂為阻力臂的n倍,則動力大小為阻力的n/1
"大頭沉"
動力臂越長越省力,阻力臂越長越費力.
省力杠桿費距離;費力杠桿省距離。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35分)
㈤ 八年級物理杠桿
從支點向力來的作用線做垂線自,這根垂線就是力臂,但是這個力臂不一定是最長的,力臂長短決定於力的方向如何,如果力的方向和杠桿是垂直的,這個時候做力臂是最長的,如果力的方向和杠桿不是垂直的,銳角或者鈍尖都會讓力臂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