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黃花梨手串怎麼辨認
辨認黃花梨手串主要聞香味、看熒光、看牛毛紋、看交錯紋理,具體介紹如下:
1、聞香味,湊近黃花梨用鼻子嗅一嗅,可聞到黃花梨有一股清香味,味很香,但不會沖鼻子,很綿軟的感覺。
2、看熒光,黃花梨中有一層淡淡的熒光,如果把一小塊花梨放到水中就能發現,水裡漂著綠的物質,這種物質能發出一種熒光。如果是下雨時淋濕了堆放的花梨木,從流出的雨水中也能看到這種熒光。
3、看牛毛紋,花梨產地不同,木質也有很大差別,主要指的是海南的東西部地區,有的質地較細密,有的質松,但從弦切面上看,都能明顯地看到類似牛毛的木紋。
4、看交錯紋理,黃花梨的紋理呈青色、灰色和棕紅色等,並且幾種顏色交錯分布。
注意事項:
1、要愛護自己的珠子,在洗手洗澡時可以去掉珠子再洗,盡量避免接觸水。有些人喜歡大海,去玩的時候要注意海水含鹽量很高,對珠子傷害很大的。
2、上手盤玩時注意手感發滑而不是發澀,一旦發澀說明手出汗了,汗手盤會讓珠子發黑,就不要再盤了。
『貳』 關於海南黃花梨的問題誰比較關注能不能提供個參考
具體的可以到真格海黃了解一下,那兒很正宗的,我轉發一下他們的資料給你看下,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海南黃花梨介紹:
黃花黎(梨)中文學名降香黃檀,又稱海南黃檀木、海南黃花梨木。因其成材緩慢、木質堅實、花紋漂亮,始終位列五大名木之首,現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海南黃花梨花紋美麗、色澤柔和,有香味,容易進行深顏色和淺顏色的調配,可表現出糠梨(淺黃、深黃、金黃色),油梨(紅褐、深褐、紫色,黑色)等。也適合鑲嵌,具有加工性能良好,軟硬輕重適中,不愛變形等特點。特別適宜製作榫卯,所以它是當時最佳的木料選擇。
海南黃花梨分類:
一般來說,海南黃花梨分兩種:一種是油梨,也叫油格或油料,其特點是色澤較深、比重和密度較大,油性較強,但紋理比較暗,不清晰。色澤主要有深棕色、深褐色、偏紫色,以及黑色等。主要產自海南西部。
另外一種是糠梨,也叫黃梨或黃格,其特點是顏色較淺,比重和密度偏輕些,油性較少,但紋理清晰、絢麗。色澤主要有淺黃色、金黃色、淺褐色,以及紅褐色等。主要產自海南的東部和東北部。
油梨與糠梨沒有好壞之分,主要看個人喜好,可以通過質地溫潤度、花紋、密度等因素綜合考慮,一般老玩家喜歡油梨多一些(偏好材質),而新玩家喜歡糠梨多一些(偏好花紋);
海南黃花梨與越南黃花梨區別:
海黃與越黃雖然極為相像,但價格差距極大,海黃的價格一般是越黃的5-10倍左右,所以市面上用越黃冒充海黃的商家較多。
海南黃花梨和越南黃花梨的對比:
相同:都很「香」,即鋸解後,都芳香四溢,甚是迷人;都很「花」,即打磨完花紋絢麗多彩;都很「黃」,即顏色大致都是金黃色;都很「密」,即毛孔都很小;都很「滑」,即手感極順溜;都很「瑩」,即打磨後光潔如鏡,局部瑩光閃爍;都很「鬼」,即有很多結節,鬼臉紋都不缺。
這里主要講區別。
1、氣味。海黃氣味辛香、清幽、自然,吸入鼻孔感覺舒暢不已,很想一直吸。越黃香氣中夾有酸味、臭味,談不上迷人以至想多吸,個別人甚至感覺不適。當然,如果是越黃老料,紋理美麗與海黃難辨,其香味也幾乎與海黃亂真。假如是一種被水長期浸泡過的海黃,也有酸香味,很多人以為那是越黃。比如埋在陰濕地下的房屋木樑,或水庫底下的樹頭樹根,鋸開後則辛香中帶酸。近來海南昌江等地大興土木,從江河、水庫中就撈出了一些這種料。 (註:新玩家不要總靠味道來辨別海黃,這樣往往走入誤區,海南黃花梨的香味只有新切面或者封嚴的杯子罐子才好聞到,一旦新切面暴露在空氣中,不久香味就慢慢淡去,直到刮開新的表面就又會散發出來,另外對於香味,沒有任何文字可以准確描述出來,每個人的嗅覺、敏感度都不同,其次跟樹齡、生長環境、存放時間有很大關系,有的新料海黃味道會偏向於越黃,而有些越黃的味道同樣堪比海黃。因此,每一位新的玩家不要以為你的寶貝聞不到香味了就開始懷疑它不是否真正的海黃,因為辨別要從多個方面判斷,香味、紋理、密度、質感等等。)
2、紋理。如以中國畫來比喻二者,可大致說,海黃紋理、線條是工筆的,但整體是寫意的,圖案變幻莫測,「不按常規出牌」。越黃紋理、線條略為寫意,但整體是寫實的。越黃紋理散開度大(巴西花梨紋理散開度更大,它似乎是把海黃的局部紋理放大了幾十倍),紋理像墨汁在宣紙上漫開了一些。海黃紋理線條流暢、生動,恣意揮灑;越黃紋理線條相對生硬、呆板,總體圖案缺乏意象,很多地方呈麻絲狀(這是其典型特徵)。
3、色澤。海黃色彩多樣,除主色調為金黃色外,還有黃白、紫、褐、紅、黑,以及它們之間的任意組合甚至多種組合於一塊木料中;越黃大部分僅是黃色,而且偏淺,中間有時夾紫葯水顏色(這是其典型特徵)。海黃畫面總體潔凈,尤如明心見性的清純山水畫;越黃畫面則感覺臟,不時夾有點點霉斑,就像初學畫者,筆墨老是不注意「滴灑漏」在畫面上。
4、密度(毛孔)。海黃比重總體不如大葉紫檀、小葉紫檀,可與酸枝接近,但比越黃密實,比重大。因此,海黃橫切面毛孔細小於越黃,縱切牛毛紋細小於越黃。但包括許多行家、經營者,都把密度給絕對化了。實際上,有時候海黃毛孔要粗大於越黃,比如長在地底下的根部,由於吸收水份之需,毛孔則粗;長在石灰岩、少泥土的石縫間,由於體內油性被石質反抽,毛孔也大;長在水土豐茂、陽光充足的沃野上,因生長快,毛孔也大些。
5、手感。海黃經高標號砂紙打磨、拋光後,其手感在所有材質中都堪稱天下第一。蓋因其毛孔細、油質多、柔韌性好,材質可不按走向隨意裁切而不起茬之故。觸之綿綿的、滑滑的,象撫嬰兒肌膚,直至手起癢,這也是海黃深受喜愛的主因之一。而越黃在以上諸點均明顯遜色,因此撫摸時,略為發澀,會掛手,甚至可以感覺有顆粒、有凹凸。 因為比重較大,海黃掂在手中有沉甸感;而越黃則顯得輕飄些。但若是越黃老樹根,可能沉甸感還大於海黃東部料。
6、瑩光。海黃體內含豐富油質。因此,打磨後光潔度高,有玻璃面之感。拿在手上搖晃,或隨著視野挪移,面上瑩光會騰挪閃躍。因此,其外表常如綢緞面,瑩光閃爍明顯;越黃油性要低於海黃30%左右,由於油性達不到瑩光閃爍的「臨界點」,所以很少能有如此的瑩光閃爍(小葉紫檀甚至酸枝,有的也有局部呈綢緞面,也有瑩光)。還有,海黃由於生長環境惡劣或受強台風搖曳或受石頭擠壓,枝幹歪來拐去,在這樣地方都會有褶皺紋;越黃則較少見,即使有,也不生動。
7、鬼臉。我們所能在專家寫的書上看到,大部分都把海黃的特徵歸之為有「鬼臉」。事實上,所謂「鬼臉」,就是結節、疙瘩。所有木材,其實都有,只不過它們生長快速,比如杉木,結節很大,就不起眼,不好看(如果把巴西花梨的切面縮小一百倍,其紋理就似海黃了)。鬼臉不僅是越黃的明顯特徵,紫檀、酸枝等其他硬木也有之(為什麼許多專家學者和傳統都認為「鬼臉才是海黃的唯一」,以至以訛傳訛)。但海黃的鬼臉更多、更鬼,面上布得更密集、鬼臉更豐富而多姿。除了傳統上大家說的「狸貓」、「鳳眼」外,最精彩的應是寫實的真鬼臉。假如臨摹下來,就是典型的人物工筆畫。此外,海黃的鬼臉還應包括其他的飛禽走獸、自然物象等圖案。而越黃的鬼臉形象則單調,塑造不出栩栩如生的形象。(註:鬼臉常見於擺件把玩類物件,手串當中是很少見的,在佛珠手串當中一般會將花紋打圈的統稱為鬼臉)
海南黃花梨與紫檀柳區別:
紫檀柳,不是紫檀(小葉紫檀),也不是紫檀瘤(小葉紫檀瘤疤),紫檀柳名字雖有紫檀2字,但和紫檀沒有任何關系,更不屬於紅木的范疇,目前還不清楚「紫檀柳」的真實身份和學名。
由於紫檀柳木材紋理和色澤都比較接近海南黃花梨,所以市場上更多是被不良商家用來冒充海南黃花梨。
紫檀柳和黃花梨的區別:
1、香味:紫檀柳是但沒有黃花梨的香味的。(註:海黃手串長時間裸露在空氣中,幾乎也沒有香味,但打磨時會有很濃的降香味。一般佛珠手串類用密封袋密封幾天即可聞到。)
2、看裂(大料):黃花梨油性足木性穩,即使是原材料一般沒有那種風乾的表面淺裂,但是紫檀柳的原料表面很多風乾的淺裂,就是油性不足,料子發干。註:上述只針對大料,對於佛珠手串來講,由於紫檀柳密度大,無棕眼特性,所以幾乎沒有瑕疵,但長期盤玩易裂,而海黃手串恰恰相反,開料時可能會有裂,但相對更適合長期盤玩,不變形,不開裂。
3、密度:紫檀柳密度很大,會沉水,黃花梨大部分是不沉水的,這么鑒別可能冤枉一小部分黃花梨,但是絕對不會把紫檀柳當黃花梨買了。(註:海黃15mm*15粒的25g左右;18mm*13粒的35g左右;20mm*12粒的45g左右;25mm*10粒的70g左右;30mm*10粒的125g左右,除極品紫油梨、黑油梨外幾乎不沉水,紫檀柳100%沉水,重量與海黃對比出入很大,所以提醒海黃愛好者購買海黃佛珠手串時一定要確認一下重量哦。)
4、棕眼:紫檀柳密度極大,幾乎沒有棕眼,黃花梨除了極品,還是有一些棕眼的。
5、紋路:紫檀柳珠子多是順紋的,紋路發紅切感覺很淡、呆板,黃花梨的紋路很少有發紅的,個別也是紫色變淺過渡成紅的。
6、熒光:海黃的熒光是有深度的,由內而外,熒光內斂,用溫潤形容最恰當不過。而柳的質地不如海黃,密度又比海黃大,使得光澤浮於表面,沒有深度,達不到海黃溫潤般的質感與熒光效果。
密度,紅筋,死魚眼,玻璃底,是紫檀柳區別於海的4個主要特徵。其中密度,死魚眼與玻璃底都不是決定因素,只有紅筋是,但紅筋也常發生在嫩料身上,所以密度結合紅筋可以判斷是否為柳。當然這幾大因素要共同考慮。
關於紫檀柳價格:紫檀柳的價格走勢目前極不明確,通常所見的紫檀柳佛珠手串的價格一般由幾元到幾百元不等,通常不會超過500元。
『叄』 請問這個是海南黃花梨嗎
最正宗的海黃紋理一定是清晰的,仔細聞氣味一定是醬香的,因為海黃稀有,公認的紅木價格之王!不知您這個符合這些條件嗎。
『肆』 如何識別黃花梨
談到海南黃花梨,除了那一聞到就讓人無法忘懷的悠悠降香外,就是多變的鬼臉花紋。這二者都是讓人印象深刻
,又能充分展現海南黃花梨與眾不同一面的要素。
那麼,如何正確辨認海南黃花梨的特徵,走出對海南黃花黎不甚了解的誤區呢?
誤區一:海南黃花梨的香味
海南黃花梨都具有降香黃檀這個樹種獨特的香味。然而,大家能接觸到的海黃香味卻有許多的「變味」,有的甚至是臭味。這就要求大家走出光靠「味道辨別」海黃的誤區。
海黃的香味並不像沉香那樣濃密而且香味持久,只有新切面或者封嚴的杯子、罐子才好聞到;一旦新切面暴露在空氣中,不久香味就慢慢淡去,直到刮開新的表面就又會散發出來。因此,不要以為你的寶貝聞不到香味了,就開始懷疑它不是真正的海黃。
此外,即便在雨天或者潮濕的天氣,海黃也會散發出悠悠降香。當然,也有千年難遇的老料,這樣的老料做出來的寶貝,哪怕上蠟也難以封住它的香味,而且非常醇香。
誤區二:海南黃花梨的花紋
海黃除了香味能讓人上癮,就是花紋也能令人陶醉。海黃的花紋有千奇百怪的「鬼臉」,有密密麻麻的「鬼眼」,也有像「虎皮」一樣的紋路。新玩家往往憑這些概念來判斷海黃的真假與好壞。其實,海黃的花紋、紋路、線條有許多種形式,不是所有的海黃都有「鬼臉」和「鬼眼」。
海黃的花紋有粗有細,但都很清晰,不顯亂,有流線的,有彎曲的,甚至有直的;以黑線花紋居多,偶爾也能見到深褐色或紅線花紋,多為海南東部黃梨;細花紋的材質顏色往往色差不大,粗花紋的花紋顏色跟材質顏色色差明顯,整體顏色又非常好看,多為海南西部油梨。
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並不是所有的海黃都有漂亮的花紋,許多老料大料,老料的邊腳料做出來的東西就沒有什麼花紋,卻又很值錢。
誤區三:海南黃花梨的材質
以材質花紋來區分海黃有無數種,沒有任何兩件相同的器物是相同材質花紋的。
熒光。絕大部分海黃材質,表面都能比較容易打磨出熒光,掃蠟後半透明琥珀質感,溫潤如玉感都出來了,而少數長期泡水的海黃根料或桿料會出現像越黃一樣的材質表面,光打磨不上蠟反而要好看得多。海黃打磨後,表面毛孔較少,甚至沒有,反光感很強。
沉水。海黃氣干密度為0.82~0.94/cm3,僅有少數重的料或成品入水即沉,多數都會有點浮出水面。所以,不沉水就不是好料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
金絲。海黃又分為東部黃梨(顏色發黃)和西部油梨(紅、紫、黑三種顏色都有)。東部黃梨相對西部油梨來說,材質要輕,作為古時進貢皇家的木料,最為出名的形容就是熒光感強,半透明質感透露出屢屢金絲。
熒光、沉水、金絲等常見的形容,都是跟材質分不開的。太把熒光當回事也就走進了誤區,有些人拿木屑泡水來區分海黃、越黃,那也是不嚴謹的,容易誤導人。
『伍』 黃花梨手串怎麼區別真假
花梨木的7大特徵 ,簡單地說叫六看一聞:
一看帶狀條紋
花梨木紋較粗,紋理直且較多,心材呈大紅、黃褐色和紅褐色,從縱切面上看帶狀長紋明顯。
二看交錯紋理
花梨的紋理呈青色、灰色和棕紅色等,並且幾種顏色交錯分布。
三看偏光
從花梨的切面看折射的光線,只有一個角度可看到折射的光線最亮最明顯,而其它角度則不明顯,這是偏光現象。
四看鬼臉
花梨也有鬼臉,據《廣州志》記載:「……其紋有若鬼面,亦類狸斑……」。圓暈如錢,大小相錯。
五看牛毛紋
花梨產地不同,木質也有很大差別,有的質地較細密,有的質松,但從弦切面上看,都能明顯地看到類似牛毛的木紋。
六看熒光
花梨中有一層淡淡的熒光,如果把一小塊花梨放到水中就能發現,水裡漂著綠的物質,這種物質能發出一種熒光。如果是下雨時淋濕了堆放的花梨木,從流出的雨水中也能看到這種熒光。
七聞檀香味
湊近花梨用鼻子聞一聞,可聞到花梨也有一股檀香味,味很香,但比降香黃檀的香味要淡。
鑒定
紋路如「鬼臉」
香濃無酸味
黃花黎,廣東人稱為「香枝木」,在海南當地則被稱為「降壓木」,據傳黃花黎木泡水飲用,可治療高血壓,它還可作為中葯的引葯使用。一般鑒定海南黃花黎,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紋理:海南黃花黎的紋理為斜紋或交錯,紋路變化多端,如行雲流水般,給人柔和文靜之感。或有變化多端的「鬼臉」,鬼臉是由生長過程中的結疤所致,跟普通樹不同,它的結疤沒規則,所以人們叫它「鬼臉」,也可優雅地稱為「鳳眼」,但不能說是黃花黎木都有鬼臉。
2.顏色:海南黃花黎的顏色初始偏黃,久之則慢慢加深,呈紫紅、褐紅之色,卻始終難掩那一抹金黃,在歲月的年輪中淡淡透出。
3.重量及手感:用手掂,質地堅實,頗有分量。因為油性重,入水即沉。觸手則如玉般溫潤。
4.氣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刮下一小片黃花黎,會聞到一股微香。
5.煙色及灰燼的顏色:仍然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鋸一小塊黃花梨出來,用火燒,會發現黑煙直上,但是燃燒後的灰燼卻是白色的,這也是因為黃花黎油性重的緣故。燃燒時,黃花黎的香味非常濃郁,卻沒有一般木的酸味。這種香氣一旦聞過便記憶深刻
黃花梨,學名降香黃檀,香枝木類。
黃花梨為製做紅木傢具的上好木材,市場上現存的少之又少。平常我們能夠見到的,大多是產自越南的黃花梨。由於越南與海南地理位置相近,又基本是在同一個緯度上,所以越南黃花梨與海南黃花梨非常相近,尤其是產自越南東部,與海南隔海相望地方的木材。如何對兩種木材進行識別,可參考如下五點:
一、相對而言,海南黃花梨紋理(棕眼)細,越南黃花梨紋理粗一些。
二、海南黃花梨味道大一些,即所說的降香,而越南黃花梨香味略小。
三、海南黃花梨紋理好,鬼臉多,即所謂的虎皮紋,越南黃花梨相對差一些。
四、顏色上二者也有區別,海南黃花梨顏色深一些,越南黃花梨淺一些。
五、從材料上看,越南黃花梨樹材粗大,海南黃花梨直徑普遍較小。現在見到的越南黃花梨心材直徑大多在20-40厘米。
『陸』 海南黃花梨為什麼牛,到底牛在哪呢
花梨木的7大特徵,簡單地說叫六看一聞:一看帶狀條紋花梨木紋較粗,紋理直且較多,心材呈大紅、黃褐色和紅褐色,從縱切面上看帶狀長紋明顯。二看交錯紋理花梨的紋理呈青色、灰色和棕紅色等,並且幾種顏色交錯分布。三看偏光從花梨的切面看折射的光線,只有一個角度可看到折射的光線最亮最明顯,而其它角度則不明顯,這是偏光現象。四看鬼臉花梨也有鬼臉,據《廣州志》記載:「……其紋有若鬼面,亦類狸斑……」。圓暈如錢,大小相錯。五看牛毛紋花梨產地不同,木質也有很大差別,有的質地較細密,有的質松,但從弦切面上看,都能明顯地看到類似牛毛的木紋。六看熒光花梨中有一層淡淡的熒光,如果把一小塊花梨放到水中就能發現,水裡漂著綠的物質,這種物質能發出一種熒光。如果是下雨時淋濕了堆放的花梨木,從流出的雨水中也能看到這種熒光。七聞檀香味湊近花梨用鼻子聞一聞,可聞到花梨也有一股檀香味,味很香,但比降香黃檀的香味要淡。鑒定紋路如「鬼臉」香濃無酸味黃花黎,廣東人稱為「香枝木」,在海南當地則被稱為「降壓木」,據傳黃花黎木泡水飲用,可治療高血壓,它還可作為中葯的引葯使用。一般鑒定海南黃花黎,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紋理:海南黃花黎的紋理為斜紋或交錯,紋路變化多端,如行雲流水般,給人柔和文靜之感。或有變化多端的「鬼臉」,鬼臉是由生長過程中的結疤所致,跟普通樹不同,它的結疤沒規則,所以人們叫它「鬼臉」,也可優雅地稱為「鳳眼」,但不能說是黃花黎木都有鬼臉。2.顏色:海南黃花黎的顏色初始偏黃,久之則慢慢加深,呈紫紅、褐紅之色,卻始終難掩那一抹金黃,在歲月的年輪中淡淡透出。3.重量及手感:用手掂,質地堅實,頗有分量。因為油性重,入水即沉。觸手則如玉般溫潤。4.氣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刮下一小片黃花黎,會聞到一股微香。5.煙色及灰燼的顏色:仍然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鋸一小塊黃花梨出來,用火燒,會發現黑煙直上,但是燃燒後的灰燼卻是白色的,這也是因為黃花黎油性重的緣故。燃燒時,黃花黎的香味非常濃郁,卻沒有一般木的酸味。這種香氣一旦聞過便記憶深刻黃花梨,學名降香黃檀,香枝木類。拉丁名為:DalbergiaodoriferaT.Chen商品名為:scentedrosewood黃花梨為製做紅木傢具的上好木材,市場上現存的少之又少。平常我們能夠見到的,大多是產自越南的黃花梨。由於越南與海南地理位置相近,又基本是在同一個緯度上,所以越南黃花梨與海南黃花梨非常相近,尤其是產自越南東部,與海南隔海相望地方的木材。如何對兩種木材進行識別,可參考如下五點:一、相對而言,海南黃花梨紋理(棕眼)細,越南黃花梨紋理粗一些。二、海南黃花梨味道大一些,即所說的降香,而越南黃花梨香味略小。三、海南黃花梨紋理好,鬼臉多,即所謂的虎皮紋,越南黃花梨相對差一些。四、顏色上二者也有區別,海南黃花梨顏色深一些,越南黃花梨淺一些。五、從材料上看,越南黃花梨樹材粗大,海南黃花梨直徑普遍較小。現在見到的越南黃花梨心材直徑大多在20-40厘米。
『柒』 這個是老料黃花梨嗎
黃花梨老料:「生長年份三五百年,木料色澤沉穩大氣,溫潤如玉,且有著極強的熒光,木性穩定不易開裂變形,降香濃郁醇厚久聞生津」,目前市場上老料已經很少了,且玩且珍惜!
老料的紋路,不會讓你有墨水點紙向後外滲透的感覺,不管是水波紋還是鬼臉紋,它們的紋路組成的線條非常細膩,就算看似有些粗枝大葉的山水紋和虎皮紋,只要你細看紋路和顏色走向,它的線條慢慢由粗到細,由濃到淡慢慢漸變且環環相扣,有種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感覺!而相對之下的新料紋路大多是粗線條,色散而不聚,這也恰恰是缺乏生長周期沉澱的表現!
老料的味道由於經過不斷潮濕乾燥,反復淳化,使得降香味愈發醇厚濃郁,特別是用砂紙打磨的時候,陣陣芳香撲鼻,醍醐灌頂來形容毫不為過
老料的油脂飽滿,上手就有明顯的壓手感,料質頂級的還會沉入水中!且質感溫潤如玉非常的細膩,隨便拿一塊毫不起眼的「朽木」,用800目左右的砂紙稍微打磨下,能滿充斥飽滿的熒光,轉動木頭還會有移步移景的奇妙景觀,這樣的料子盤玩到最後包漿會非常亮眼
老料的顏色不會像嬰兒吹彈可破的光鮮肌膚,更像久經風霜事業有成的中年男人般成熟穩重。通常紫色、咖啡色、暗黃色、淡黑色這幾個顏色是老料跑不了。
『捌』 黃花梨樹長什麼樣圖片
黃花梨樹圖片:
落葉喬木,樹高10~25 米,最大胸徑超過60cm ,樹冠廣傘形,分杈較低,枝椏較多,側枝粗壯。
樹皮褐色或淡褐色,粗糙,有縱裂槽紋。除幼嫩部分、花序及子房略被短柔毛外,全株無毛;小枝有小而密集皮孔。
羽狀復葉長12-25厘米;葉柄長1.5-3厘米;托葉早落。
原產地中國海南島吊羅山尖峰嶺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區,多生長在吊羅山海拔100米左右陽光充足的地方。因其成材緩慢、木質堅實、花紋漂亮,黃花梨木與紫檀木、雞翅木、鐵力木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名木。始終位列四大名木之一,現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8)黃黃花花梨梨二二胡胡杠桿擴展閱讀
分布區常年氣溫較高,年平均溫23--25℃,極端最低溫6.6℃,雨量分配極不均勻,雨季(11月至翌年4月)降水量為1500毫米左右,且多暴雨。
一般每年換葉一次,特別乾旱時則葉全落,初雨至時,花葉同時抽出,10--12月果實陸續成熟。
黃檀為海南島特有樹種,除雨量較多,濕度較大的東部山區(如吊羅山)外,島內各地均有零星分布,而以西部較為集中。
一般分布在海拔670m以下山區以至稀樹旱生林平原。在白沙、東方和昌江等縣的一些局部地區有小塊純林。廣東大陸以及廣西、福建等省(區)已相繼引種栽培,從各地引種的情況來看,苗期越冬普遍枯梢,但可以萌芽恢復正常生長。
『玖』 海南黃花梨和越南黃花梨區別
一、香氣
海南黃花梨氣味辛香、清幽、自然,吸入鼻孔感覺舒暢不已,很想一直吸。越南黃花梨香氣中夾有酸味、臭味,談不上迷人以至想多吸,個別人甚至感覺不適。當然,如果是越南黃花梨老料,紋理美麗與海南黃花梨難辨,其香味也幾乎與海南黃花梨亂真。假如是一種被水長期浸泡過的海南黃花梨,也有酸香味,很多人以為那是越南黃花梨。比如埋在陰濕地下的房屋木樑,或水庫底下的樹頭樹根,鋸開後則辛香中帶酸。
二、紋理
如以中國畫來比喻二者,可大致說,海南黃花梨紋理、線條是工筆的,但整體是寫意的,圖案變幻莫測,「不按常規出牌」。越南黃花梨紋理、線條略為寫意,但整體是寫實的。越南黃花梨紋理散開度大(巴西花梨紋理散開度更大,它似乎是把海南黃花梨的局部紋理放大了幾十倍),紋理像墨汁在宣紙上漫開了一些。海南黃花梨紋理線條流暢、生動,恣意揮灑;越南黃花梨紋理線條相對生硬、呆板,總體圖案缺乏意象,很多地方呈麻絲狀(這是其典型特徵)。
三、色澤
海南黃花梨色彩多樣,除主色調為金黃色外,還有黃白、紫、褐、紅、黑,以及它們之間的任意組合甚至多種組合於一塊木料中;越南黃花梨大部分僅是黃色,而且偏淺,中間有時夾紫葯水顏色(這是其典型特徵)。海南黃花梨畫面總體潔凈,尤如明心見性的清純山水畫;越南黃花梨畫面則感覺臟,不時夾有點點霉斑,就像初學畫者,筆墨老是不注意「滴灑漏」在畫面上。
四、密度(毛孔)
海南黃花梨比重總體不如大葉紫檀、小葉紫檀,可與酸枝接近,但比越南黃花梨密實,比重大。因此,海南黃花梨橫切面毛孔細小於越南黃花梨,縱切牛毛紋細小於越南黃花梨。但包括許多行家、經營者,都把密度給絕對化了。實際上,有時候海南黃花梨毛孔要粗大於越南黃花梨,比如長在地底下的根部,由於吸收水份之需,毛孔則粗;長在石灰岩、少泥土的石縫間,由於體內油性被石質反抽,毛孔也大;長在水土豐茂、陽光充足的沃野上,因生長快,毛孔也大些。
五、手感
海南黃花梨經高標號砂紙打磨、拋光後,其手感在所有材質中都堪稱天下第一。蓋因其毛孔細、油質多、柔韌性好,材質可不按走向隨意裁切而不起茬之故。觸之綿綿的、滑滑的,象撫嬰兒肌膚,直至手起癢,這也是海南黃花梨深受喜愛的主因之一。而越南黃花梨在以上諸點均明顯遜色,因此撫摸時,略為發澀,會掛手,甚至可以感覺有顆粒、有凹凸。
因為比重較大,海南黃花梨掂在手中有沉甸感;而越南黃花梨則顯得輕飄些。但若是越南黃花梨老樹根,可能沉甸感還大於海黃東部料。
六、瑩光
海南黃花梨體內含豐富油質。因此,打磨後光潔度高,有玻璃面之感。拿在手上搖晃,或隨著視野挪移,面上瑩光會騰挪閃躍。因此,其外表常如綢緞面,瑩光閃爍明顯;越南黃花梨油性要低於海南黃花梨30%左右,由於油性達不到瑩光閃爍的「臨界點」,所以很少能有如此的瑩光閃爍(小葉紫檀甚至酸枝,有的也有局部呈綢緞面,也有瑩光)。還有,海南黃花梨由於生長環境惡劣或受強台風搖曳或受石頭擠壓,枝幹歪來拐去,在這樣地方都會有褶皺紋;越南黃花梨則較少見,即使有,也不生動。
七、鬼臉
我們所能在專家寫的書上看到,大部分都把海南黃花梨的特徵歸之為有「鬼臉」。事實上,所謂「鬼臉」,就是結節、疙瘩。所有木材,其實都有,只不過它們生長快速,比如杉木,結節很大,就不起眼,不好看(如果把巴西花梨的切面縮小一百倍,其紋理就似海南黃花梨了)。鬼臉不僅是越南黃花梨的明顯特徵,紫檀、酸枝等其他硬木也有之。但海南黃花梨的鬼臉更多、更鬼,面上布得更密集、鬼臉更豐富而多姿。除了傳統上大家說的「狸貓」、「鳳眼」外,最精彩的應是寫實的真鬼臉。筆者手頭有一個梅瓶,上有鍾馗頭像,怒目圓睜、須髯倒豎,顴骨高聳、頭上長角。假如臨摹下來,就是典型的人物工筆畫。此外,海南黃花梨的鬼臉還應包括其他的飛禽走獸、自然物象。而越南黃花梨的鬼臉形象則單調,塑造不出栩栩如生的形象。
『拾』 黃花梨為什麼這么值錢
黃花梨作為一個樹種,在明末清初就已靠近絕跡。聽說,清宮已經貯存了一些黃花科木料,在乾隆遜位時用去大半以置辦乾隆花圃,在袁世凱登位時用盡。黃花梨今後偃旗息鼓,只留下多少物品證據和一個傳聞。
當黃花梨再次出如今人們的視野中時,曾經是改朝換代的數十年後,在1963年的上海展覽會上,黃花梨木出如今海南代表團的葯材展區。黃花梨在中草葯中被稱為降壓木,有低落血壓、清心明目之成效。這幾立方米黃花梨木被參觀展覽的上海木器傢具廠全部買下,又被來上海參觀交換的北京的一家木器傢具廠發明於車間,回京後陳訴給林業部,黃花梨並未絕跡的音訊臨時振動。
很快,由國務廳發文並構造專家趕赴海南調查,果真發明深山老林里另有少量黃花梨野生樹木。也許誰人時候還沒有環保認識,為了出口創匯,這批黃花梨就如許被人們熱情高漲地殺死了。
老舊傢具的殘肢斷臂,海南島內老房的門板房梁,乃至舊時的米櫃鍋蓋等,皆被網羅一盡,海南黃花梨的泉源敏捷乾涸,市場價漲幅十多年來龍門連跳,材料至今稀缺到以斤講價的地步。海南黃花梨仿古傢具的價錢曾經疾速靠近古董傢具,成為木料市集上最高貴的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