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上升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會影響出口企業的競爭力,不利於出口!同時外匯儲備也會影響減少!
B. 美金匯率的變化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一)美元匯率走勢變動對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影響
事實上,美元匯率發生波動對美元區的出口貿易以及非美元區的出口貿易都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從短期情況來看,美元匯率的走低有利於刺激我國對外貿易合作夥伴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從而助推中國產品及服務的大批量出口貿易活動的開展,提振我國實體經濟的平穩發展。盡管如此,但從長期情況來看,如若美元匯率持續走低,則不利於我國與其它涉及到貿易活動的國家間的貿易夥伴關系,因為我國長期發展產品出口貿易,則會增大國與國間的貿易摩擦,這對於國際間政治、金融等方面的長期合作是十分不利的。另外,美元匯率走勢變動對國際直接投資也會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將可能會有大量的國外資本湧入國內,吸引歐元、日元等貨幣在中國資本市場以及實體項目中投資。
(二)美元匯率走勢變動對我國外匯儲備的影響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我國外匯儲備總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主要的外匯儲備是美元,如若美元貶值,則我國外匯儲備總量就會嚴重縮水,甚至會影響到國際貿易活動的有序進行。由此可見,我國外匯儲備的結構存不夠合理,這就增大了我國外匯儲備資產的管理成本,令其承擔了一定程度的匯率波動風險。實際上,我國調整外匯儲備結構時,可以考慮將一部分外匯儲備資產兌換成其它貨幣,如歐元等,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美元匯率波動對國內經濟造成巨大的影響。
(三)美元匯率走勢變動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我國貨幣政策的提出都會在一段時間內影響宏觀經濟形勢發生變化,簡單來說,貨幣政策的提出對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干預作用,這是由我國現階段的國情所決定的。我國從早期以來一直執行的是強制結匯制,在該種制度的規范之下,我國企業在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中所取得的外匯需要強制性地賣給外匯指定銀行,同時,外匯銀行也需要將外匯賣給中央銀行,也就是說,最終,中央銀行才是外匯資金回購的主體機構。當央行購買外匯以後,釋放出等額的本幣,以此來平衡貨幣流通市場當中的資本總量。當出現美元走低的情況時,促使我國貨幣政策被動調整,因為要緩解由此產生的貨幣資本流動性管理的巨大壓力。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況以及人民幣是否貶值等方面問題與美元匯率走勢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C. 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升高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從利的方面看
①一國貨幣能夠升值,一般說明該國經濟狀況良好。因為在正常情況下,只有經濟健康穩定地增長,貨幣才有可能升值。這種由經濟狀況良好帶來的幣值的穩中有升,對外資的吸引力是極大的。
②中國仍然有居高不下的外貿順差和巨額的外匯儲備,中國的經濟增長仍然是世界范圍內最有看點的風景,因此貨幣升值的長期趨勢不會改變。
③有利於減輕外債還本付息壓力,人民幣匯率的上升,未償還外債還本付息所需本幣的數量相應減少,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外債負擔。
④ 人民幣升值可以減輕通貨膨脹壓力,有效地冷卻過熱的宏觀經濟。由於人民幣匯率低估,國際上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引起經濟過熱、房地產泡沫擴大。而人民幣升值正可以比較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
⑤人民幣升值也有利於產業升級和促進中國經濟結構的改革,有利於產業向中西部貧困地區轉移,有利於服務業與非貿易產業的發展。
如果人民幣升值,也會產生許多不利因素
①人民幣升值的經濟效應就相當於全面提高了出口商品的價格。其後果當然是抑制了出口,這顯然是不利於經濟發展的。
②人民幣快速升值會削減外國直接投資。如果人民幣升值,那就意味著外國投資者就得多支付相應額度的美元,其後果就是外資減少。
③將導致失業增加。在中國,出口約佔GDP的30%。如果本幣升值,出口企業必然虧損甚至倒閉,從而導致失業,進而增加社會不安定的隱患。
④將導致外債規模進一步擴大。隨著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將吸引大量資本流入中國資本市場,使我國的外債規模相應擴大。
⑤ 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資本市場上活躍的多為國際游資,這部分資金規模大、流動快、趨利性強,是造成金融市場動盪的潛在因素。在我國金融監管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金融市場發展相對滯後的情況下,大量短期資本通過各種渠道,流入資本市場的逐利行為、易引發貨幣和金融危機,將對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D. 美元匯率上升對中國貿易有哪些影響
會導致貿易順差等一些列問題
比如說,我今年3月份跟美國人定了5年的可樂進貨合同,每年拿多少的貨,假使每瓶3塊錢人民幣,如果對美元的匯率是6:1的話,就是0.5美元一瓶,人家是要美元結算的,所以我要兌換成美元才能在那邊完成交易。現在11月份美元的匯率上升了,變成3:1了(不會那麼誇張,只是好算一點),那麼我就要支付1美元了,因為產品的價格基本上是固定的,這樣我較之前就虧損了。為了減少虧損又不違反合同,我只能少進貨,推而廣之,這意味美國人用同樣的錢可以買到更多的東西,直接導致中國的貿易出口比進口多,因為美國東西貴,我買的肯定就少,中國東西便宜,人家買的就多了。
反過來說,如果美元貶值,逆推,就是中國的東西的東西變值錢了。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問題,就是外匯儲備之類的,這些都是國家和央行操心的事,跟咱老百姓沒啥關系,最多也就調整一下銀行的利率,利息增多或者減少。
滿意的話情加分,謝謝。
E.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高對中國出口企業有什麼影響為什麼會影響
底下是我在學校的商學院研究論文中對此題目所作的部分內容
希望你能看懂 畢竟從貨幣學和市場經濟學 這是門很深的學問
人民幣升值與否,不僅是今年全球經濟的矚目焦點,更影響到鄰近的台灣等亞洲國家,如果中國堅持人民幣不升值,而台灣、日本、南韓卻繼續升值,將會造成貿易條件不平等。
但讓匯率升值,其實對中國有利,因為藉升值幫助經濟軟著陸,效果遠大於目前官方採取的宏觀調控等行政手段。
「很多人擔心人民幣升值會沖擊亞洲經濟,這種說法並不正確」,
因為,即使人民幣升值導致中國出口貿易減少,最應擔心的,不是人民幣升值問題,而是中國經濟降溫可能導致的硬著陸風險
中國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仍高達9.5%
「中國宏觀調控是虛張聲勢,根本沒達到效果」。
中國目前經濟過熱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固定投資成長率過高,以2003年為例,中國的固定資本占國內生產毛額(GDP )的比率高達47%,明顯是投資太多。
當初中國拿佔GDP的47%來投資,,而經濟成長率不過八到九%「這就是問題所在了」,因為這表示中國很多投資重復、浪費,使得中國政府不得不從去年開始,祭出宏觀調控來抑制投資。
「中國政府正面臨兩難!」
因為若不採取宏觀調控、抑制過熱投資,包括房地產在內,都將面臨「經濟泡沫破滅」危機;但如宏觀調控奏效,現有投資受到抑制,例如:把固定資本佔GDP比率,降至從47%降至廿五%,比率將大幅下降十幾個百分點。而一旦少掉這些投資,中國經濟成長率可能要少掉7至8個百分點,最後使經濟成長率只剩下1到2%,就會發生經濟「硬著陸」。
我們認為,如果2008年人民幣對外升值7%-10%,這種升值幅度對出口利潤率的侵蝕將是實質性的,出口增速回落的可能性較大。這一判斷基於以下假設:第一,本輪經濟增長已到周期性頂點,行業增長不再享有周期性紅利;第二,產品出口基於成本優勢,而不是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第三,人民幣對主要貿易結算貨幣,而不僅僅釘住美元升值;第四,中國的出口企業和外國企業面臨相同的國際市場,國際需求處於一個穩定水準。
隨著人民幣對美元和港幣的持續升值,中國出口美國和香港的增速也持續下降,2008年2月中國出口美國增速甚至接近0。但中國對日本和歐盟的出口增速從 2006年開始就處於緩慢上升過程中,這是因為,2006年以來人民幣對日元和歐元實際上有所貶值,而不是升值。也就是說,我國出口總體上快速增長是因為人民幣有效匯率升幅不大。對於不同貨幣,人民幣升值則出口增速下降(如美國和香港),沒有升值甚至貶值的,出口則有上升趨勢(如日本和歐盟)。
理論上,進口增長與本幣升值負相關。在人民幣與美元和港幣的顯著升值過程中,這一規律得到了驗證。2005年以來,中國從美國和香港的進口增速明顯大幅增加。這個趨勢也可以從日本和歐盟的進口中得到體現,只是增速的上升相對緩慢,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人民幣對歐元和日元沒有明顯升值。如果考慮雪災對經濟規模的緊縮性影響,進口增速上升的趨勢應該更明顯。
F. 美元匯率大漲對國內消費者有何影響
美元匯率上漲對於當前來說只是影響進出口貿易,跟國內的消費者的消費沒有多大的影響。目前我國有很大的外匯儲備,能保證物價的穩定。所以不需要擔心。
G. 為什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升會對中國經濟帶來巨大壓力
首先。中國的美元外匯儲備很多。大概有1.8萬億..人民幣的升值,導致了我過外匯儲備的貶值~~
就是說我們在這幾年在美國的投資是沒有盈利的.而且還保持虧損狀態..其次是我過的許多商品都需要出口,
因為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導致的是出口困難。我們本身的內需小。,所以許多的靠出口的小工廠都會因此而倒閉.
在加上國際熱錢的湧入中國市場..這些錢會把股市樓市搞跨!熱錢非常可怕!(為什麼說熱錢會來中國,就是因為人民幣升值太快,所以吸引了他們)這些是我國面臨的問題!!
以上只是本人觀點。!
H. 人民幣美元匯率變化對中國的影響(利與弊)
民幣匯率升破7元對1美元,不僅在外匯市場上是一個標志性的關口,在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的關繫上,也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當今世界經濟相互依存,尤其是中國與美國的經濟相互依存的程度正在加深。但中美之間的相互依存是不對稱的,它體現出中國經濟過於依賴對美國的出口,過於依賴對全球出口,導致中國經濟的不均衡越來越嚴重。
人民幣升值,也會為中國的經濟,尤其是金融體系帶來風險。大量新興市場國家近30年來的金融風險歷史表明,金融風險主要發生在從固定匯率或者僵硬的匯率制度向浮動匯率制度過渡的階段。但是,如果沒有風險,還能稱之為改革嗎?中國金融開放和匯率走向更大彈性的改革,是有序的、漸進的,人民幣將在次貸危機中增加其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地位。
I. 人民幣匯率上升對中國外貿有何影響
人民幣對美元連續觸及跌停
但中間價實際沒有什麼貶值
「12月19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3303,比12月15日的還高,盡管人民幣對美元盤中連續觸及跌停,人民幣實際並沒有什麼貶值。」理論上人民幣對美元貶值是外貿企業一大利好,但是短期內影響有限,出口企業大多對此很淡定。
這兩年來,出口企業飽受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上升之苦。「匯率是個大問題,我們就怕人民幣升值,稍微升值一下企業利潤就沒有了。」上半年,記者在我市一些出口企業采訪時,企業主憂心忡忡。那麼,此番人民幣盤中連續觸及跌停,企業主又是怎麼想的?
「如果碰到出貨期,剛好又碰到人民幣貶值,企業就賺了。」但是,如果客戶談明年生意時按今年的美元匯率定價格,對企業來說又虧了。從簽單、出貨到付款需要幾個月時間,以一筆100萬美元的訂單為例,如果簽合同時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為1∶6.3,兩個月後匯率為1∶6.4,相差0.1元人民幣,企業則可獲取匯兌收益10萬元人民幣。反之,企業在匯兌上就損失了10萬元。
「暫時還看不出效果,接單很謹慎,盡量少接,國際形勢不是很穩定,接了單子怕沒錢賺。」由於外貿訂單不多,且大多不是近期結匯的,因此人民幣雖然連續盤中遭遇跌停,但是目前還看不到公司受到什麼影響。
聖誕銷售旺季已過,人民幣盤中連續觸及跌停線這一利好企業無緣享受。雖然人民幣對美元盤中連續觸及跌停線,但中間價還是比較高,企業在結算上沒有多大好處。
現在做的都是明年的夏裝,明年才結算,那時匯率會怎麼樣我們現在也不知道。時刻關注著匯率變化,以便隨機應變。「一著不慎就會滿盤皆輸」,由於利潤微薄,接下10個訂單如果有1個單子虧錢,企業就虧了。
只要人民幣升值步伐趨緩
對出口企業就是利好消息
面對2012年不明朗的經濟形勢,各外貿出口企業表示,並不指望人民幣會進入貶值通道,只要能夠保持現狀,甚至升值步伐趨緩,對他們而言都是利好消息。「至少不用擔心到手的利潤被吞噬。」一位業主表示,此前企業吃了不少人民幣升值的虧,老外貿們早就准備了一套應對辦法,比如與外商協商提前結匯或簽訂訂單匯率補償備忘錄等,因此現在對人民幣匯率跌漲並不像以前那樣緊張了。
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雖然盤中連續觸及跌停。外貿界人士表示,這至少說明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趨勢減緩,僅就這一點,對出口企業來說仍然是一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