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現鈔賣出價為什麼等於現匯賣出價
銀行買入現鈔的價格會低於現匯,
因為有(所謂的)保存成本。
但是難道銀行會以便宜的價格賣出現鈔給我們嗎?
當然不會,
他們設定了一樣的現鈔和現匯賣出價,
就是(又一次)賺我們的(血汗)錢。
❷ 現匯買入價 現鈔買入價 現匯賣出價 現鈔賣出價 中行折算價 分別什麼意思
現匯買入價:指銀行買入客戶手中的外幣現匯的價格,在客戶將所持有的外幣現匯兌換為人民幣(結匯)時使用。
現鈔買入價:指銀行買入客戶手中的外幣現鈔的價格,在客戶將所持有的外幣現鈔兌換為人民幣(結匯)時使用。
現匯賣出價:指銀行賣出外幣現匯給客戶的價格,在客戶將所持有的人民幣兌換為外幣現匯(售匯)時使用。
現鈔賣出價:指銀行賣出外幣現鈔給客戶的價格,在客戶將所持有的人民幣兌換為外幣現鈔(售匯)時使用。
中行折算價:是炒匯中的名詞,中行折算價相當於是基準價,沒有基準價的,中行自己折算出的中間價。中行折算牌價是中行內部使用的中間價,對於一般客戶沒有作用。主要用於內部會計核算時的各貨幣之間的折算,同時也用於外匯買後內部的平倉,計算該業務的損益。
(2)外匯匯率和現鈔賣出價擴展閱讀:
銀行外匯牌價的形成與銀行間外匯市場匯率浮動區間管理、銀行結售匯制度安排以及銀行結售匯周轉頭寸管理等密切相關,而這些環節又是人民幣匯率制度安排的關鍵性內容。
自1994年以來,我國一直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這種制度在銀行外匯牌價形成過程中具體體現為:美元、日元等幾種主要貨幣的中間價是以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價格加權平均得到。
這反映出「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加權平均後的交易價格作為境內惟一的基準匯價,「單一」屬性由此體現;中央銀行為平衡外匯供求、保持匯率基本穩定,往往需要入市干預。
因此人民幣匯率是「有管理的」;而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和客戶與銀行之間的匯率有一定的波動范圍,說明匯率不是完全固定的,而是存在一定幅度的「浮動」。
❸ 到銀行用人民幣兌換外幣,現鈔賣出價和現匯賣出價的區別
現匯買入價、現鈔買入價、賣出價和中間價之間的區別
銀行買入外幣現匯或者現鈔,客戶賣出外幣現匯或者現鈔的價格分別叫做現匯買入價和現鈔買入價;反之,銀行賣出外幣,客戶買入外幣的價格叫做賣出價,賣出價不分現匯和現鈔;中間價是銀行通過外管局的基準價制訂本行牌價的標准,一般是本行現匯買入價與賣出價的平均數。您辦理結售匯的時候直接參考買入價/賣出價就可以了。
❹ 什麼叫外匯買入價, 賣出價和中間價
賣出價(Sellprice)就是賣出基礎貨幣,同時買入結算貨幣的價格。是外匯銀行向客戶賣出外匯時使用的價格。因為其客戶主要是進口商,故賣出價常被稱作「進口匯率」。買賣價之間的差額是外匯銀行的手續費收益。
外匯買入價是「外匯賣出價」的對稱。亦稱「買入匯率」 。是外匯銀行向客戶買進外匯時所使用的價格。在採用直接標價法時,外匯摺合本國貨幣數額較少的價格為買入價。即銀行買入外幣時付出的本幣數額。
中間價,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的價格差,就是「點差」。買入價比賣出價要高,原因是您需要從外匯經紀商那裡買賣貨幣,經紀商為您提供了服務,就要收取「服務費」。
外匯中間價亦稱「外匯中間匯率」 。是外匯買賣價的平均數。其計算公式是:(外匯買入價+外匯賣出價) / 2 =外匯中間價。外匯中間價在西方常用於對匯率的分析,報刊報道匯率也用中間價。我國外匯牌價的中間價用於清算貿易和非貿易從屬費用的結算,不對外公布。
(4)外匯匯率和現鈔賣出價擴展閱讀:
外匯包括外幣,但外幣並非都是外匯。通常情況下,只有可以自由兌換外幣才是外匯,因為外匯的實質是國際支付手段,如果某種貨幣不能自由兌換,它就不能成為國際支付手段。通常有現匯戶和現鈔戶之分。
外匯中間價又叫中間匯率,是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的平均數。
計算公式為:中間匯率=(買入匯率+賣出匯率)÷ 2
❺ 什麼叫現匯買入價, 現匯賣出價,現鈔買入價, 現鈔賣出價, 買入價, 賣出價, 外匯牌價
外匯牌價
,指
外匯交易
的中間價格,在實際交易的時候不會用到。
現匯買入價
,指存放於銀行帳戶的外匯,換成人民幣時執行的外匯交易價格。
現鈔買入價
,指將外匯現金換成人民幣時執行的外匯交易價格。
賣出價
,指用人民幣購買外匯的時候執行的外匯交易價格。
買入和賣出,都是從銀行的角度來說的,比如你用外匯來換人民幣,那麼銀行就相當於用人民幣買入外匯,所以執行買入價。
❻ 現匯匯率與現鈔匯率的區別
從匯率上講,現匯比現鈔要高點. 兩者區別:
一、 存款匯出境外:
外匯存款匯出,鈔戶的審核嚴於匯戶,匯戶一次性匯出1萬美元以下的,可到銀行直接辦理,而鈔戶的限制是2000美元以下。匯戶一次性匯出1—5萬美元的,由當地外匯局審核,而鈔戶是2000美元—1萬美元,就要由當地外匯局審核。匯戶一次匯出5萬美元的,由當地外匯局轉報外匯總局審核,而鈔戶匯出1萬美元以上的就要轉報外匯總局審核。
二、 現鈔匯出的匯價損失
如果你考慮一次攜帶過多現鈔有風險、不方便,想將現鈔通過銀行匯出,經過前面所講的審核程序後,在銀行辦理匯出手續,銀行先要以現鈔價買入你的現鈔,再用現匯賣出價賣給你外匯,比如10月28日中國銀行的現匯買入價是1:8.2651,但現鈔買入價是8.0706,如果你在此日要將100美元現鈔匯出,中行先用現鈔買入價買入你的100美元,你的100美元變成了807.06元人民幣,然後中行再用現匯或現鈔賣出價8.2899賣給你美元現匯,你的100美元就變成了97美元35美分。
三、 現鈔攜帶出境
如果你認為現鈔轉成現匯後匯出損失太大,乾脆就冒點風險全部隨身攜帶,那麼按照《關於對攜帶外匯進出境管理的規定》,攜帶現鈔超過2000美元以上的,需辦理《攜帶外匯出境許可證》。攜帶4000美元以上的,需當地外匯局批准,按照《關於對攜帶外匯進出境管理的規定》,攜帶現 鈔超過1萬美元的,外匯局一般不予批准。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做個人外匯買賣的朋友們,如果想分別在幾個銀行開戶做外匯買賣,千萬別圖省事將匯戶的外匯提成現鈔辦理新的開戶,還是耐心辦理匯戶的劃算為好。
❼ 現匯買入價現鈔買入價現匯賣出價現鈔賣出價,有何區別
現匯買入價,是轉賬時用的(一般是外幣換本幣,用於轉賬時);現鈔買入價,是提現是用的(一般是外幣換本幣,用於提現時)。
關於現匯買入價現鈔買入價:
人民幣兌換美元(歐元),按現匯賣出價。美元(歐元)換人民幣,如果要轉賬, 按現匯買入價,如要提現,按現鈔買入價(人民幣外匯牌價是時時變動的,就以2016年6月2日16:45分的匯率來說,1美元等於6.5922人民幣)。
某種外幣要在其他不支持本幣種的國家使用,必須通過購匯。
銀行在賣出外幣時,現匯和現鈔的價格一樣,在買入外幣時,現匯的價格高於現鈔的價格。
現鈔買入價是銀行買入一單位某外幣現鈔時應付給賣方的本地貨幣額。
用戶購匯後如要進行匯款必須選擇購匯現匯,否則需將現鈔轉成現匯,需支付現鈔轉現匯費用。鈔轉匯手續費的計算公式:鈔轉匯費用(人民幣)=匯出金額(外幣)X(現匯賣出價-現鈔買入價)。
等值結匯美元及參考匯率僅供參考,最終結果以提交結匯交易時的匯率為准。
❽ 我想知道中國銀行外匯牌價裡面的:現匯買入價,現鈔買入價,賣出價是什麼意思
若您需要將外來幣兌換源成人民幣,請參考外匯牌價中的「銀行買入價」;若您需要將人民幣兌換為外幣,請參考外匯牌價中的「銀行賣出價」。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❾ 外匯牌價、買入價、賣出價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到銀行兌換外幣用的是什麼價格
外匯牌價即外匯指定銀行外匯兌換掛牌價,是各銀行(指總行,分支行與總行外匯牌價相同)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市場中間價以及國際外匯市場行情,制定的各種外幣與人民幣之間的買賣價格。這種外匯牌價實時變動,即使同一天牌價也有所不同。
現鈔買入價:現鈔買入價是指銀行買入外幣現鈔、客戶賣出外幣現鈔的價格。
現匯買入價:現匯是指由國外匯入或由境外攜入、寄入的外幣票據和憑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能夠經常接觸到的主要有境外匯款和旅行支票等。現匯買入價是指銀行用本國貨幣買入「現匯」。
現鈔賣出價:現鈔賣出價簡單的講就是銀行將外幣賣給你,用本幣(人民幣)取銀行兌換外幣的意思。
現匯賣出價:現匯賣出價是銀行賣出其准貨幣的匯率。是指銀行將外幣賣給客戶的價格,在客戶購匯時使用。
到銀行兌換外幣用的是賣出價。
❿ 為什麼外匯買入價和外匯賣出價不同
作為報價一方,銀行買入價是銀行向客戶買入外匯時所使用的價格,所以客戶向銀行賣出外內匯用買入價;銀容行賣出價是指銀行向客戶賣出外匯時所使用的價格,所以客戶向銀行買入外匯用賣出價。
匯率受國際收支、通貨膨脹率、匯率政策等多因素影響而上下波動,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首頁-更多-跨境金融-外匯行情,查詢外匯牌價。
服務小貼士:
1、人民幣換外幣:看現鈔/現匯賣出價;
2、外幣換人民幣:看現匯買入價或現鈔買入價
3、查詢的匯率僅供參考,最終的匯率應以實際成交匯率為准。
應答時間:2020-12-2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