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證券公司債券與公司債券的風險比較
(1)債券風險和其由何種行業的公司發行關系不大。
(2)一般情況下;債券的評級不同,就代表著該債券不同的風險。
所以證券公司債券風險可能高於其它公司債券;也有可能低於。
㈡ 證券公司要求風險承受能力評估,不去行不行,結果會怎樣
這是你之前開戶的時候沒寫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嗎?其實沒多大的事,證券公司為了合規才讓你去的,最好去一下,有時候會影響交易,把自己資料補充下,不麻煩的。一般還會有小禮品的。
㈢ 什麼是證券公司風險資本准備
風險准備金類似投資者保護基金,是為了解決一些突發狀況造成的投資者的損失。資信越好的證券公司,風險准備金提取的比例會少一些。資信差的公司,或者小公司,會計提的高,以此激勵券商做大做全。
投資者保護基金或稱投資者賠償基金或投資者補償基金,是指一種在上市公司、證券公司出現支付危機、面臨破產或倒閉清算時,由基金直接向危機或破產機構的相關投資者賠償部分或全部損失的保障機制。
(3)證券公司風險覆蓋率擴展閱讀
制度基礎
投資者保護基金,是證券客戶資產風險應對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證券公司進行嚴格的凈資本監管和客戶資產分隔監管,並建立以投資者保護為重心的證券公司破產清算程序之外,投資者保護基金以相當於客戶資產保險的方式,為客戶資產安全構建起最後一道屏障。
各國建立投資者保護基金的制度基礎不盡相同,大致可以分為法律規范和自律規則兩種。
㈣ 求問關於證券公司風險控制能力數據
這些好像都是證券公司按照證監會要求進行核算所涉及的數據指標。
風險調整:就是調整已經推出的產品,比如原來是平價發行,現在溢價發行;比如原來該產品是T+2現在T+0等等,有此產生的對該產品以及整體凈資產的影響,按會計法等相關法規要求核算成一個數字,就是風險調整;
有負債的風險調整:那就是產生虧損的產品進行上述調整了;
中國證監會認定或核準的其他調整項目:這是證監會或其外派機構(比如審計)覺得某券商的某產品有問題,責令其重新進行風險調整(通常情況下是責令其提高風控水平);
各項風險資本准備之和:風險資本准備,是指券商用於風險投資的資本中按照證監會的規定,質押、預留、託管在指定銀行賬戶的那部分;
表內外資產總額:這裡面的「表」應指資產負債表;
優質流動性資產:指流動性(方便購買和變現)非常好,風險非常低的資產。優質流動性資產,是包括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都會配置的資產,比如國債逆回購;
可用穩定資金:未在前面提到的質押、預留、託管在指定銀行賬戶的准備金、保證金之內或額限以外的可用資金;
所需穩定資金:為了防止各種客觀存在,有可能發生的金融風險,規定券商必須保持凈穩定資金比率大於100%,凈穩定資金比率=可用穩定資金/所需穩定資金。這裡面的所需穩定資金,也是要會計師按照相關規定核算、預估出來的;
你網路不到,那麼我就不費事了,應該也找不到。也許找不到,但是它存在。券商的財報只是按規定公布的簡易數據。更多的數據和報告是上報證監會等監管部門的,證監會也會定期不定期地外派機構去查券商。
㈤ 券商收益憑證風險大嗎
不大。
券商收益憑證是券商向合格投資者發售的融資工具,它的本金和收益償付與特點標的相關聯,特定標的物包括貨幣利率、商品和指數等。
券商收益憑證有兩類,一種是約定了固定收益的,另一種是固定收益+浮動收益,這兩類產品都是保本的,券商以自身信用做擔保。除非券商破產,否則投資人的本金和固定收益還是拿得到的。
(5)證券公司風險覆蓋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券商收益憑證對於券商而言是表內負債,也就是說對於收益憑證按照約定收益率去兌付,券商是負有法定責任的,換句話講,只要券商不破產,固定收益型的收益憑證,都是保本保收益的。
2、證券公司最近12個月風險覆蓋率不得低於100%,資本杠桿率不得低於8%,具有健全的股東會、董事會運作機制及有效的內部管理制度,具備適當的業務隔離和內部控制技術支持系統,協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3、國家宏觀政策、金融政策等因素對證券公司有不確定性影響,進而對收益憑證業務也產生不定性影響。購買任何理財產品之前,看清楚說明書與風險揭示書尤為重要。
㈥ 證監會調整券商風控指標 將釋放兩成凈資本 是什麼意思
證監會日前就修訂《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及配套規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此次《辦法》修訂包括六方面內容,其中包括完善杠桿率指標,提高風險覆蓋的完備性。擬將原有凈資產比負債、凈資本比負債兩個杠桿控制指標,優化為一個資本杠桿率指標(核心凈資本/表內外資產總額),並設定不低於8%的監管要求。同時,將流動性覆蓋率和凈穩定資金率兩項流動性風險監管指標由行業自律規則上升到證監會部門規章。
此次《辦法》修訂,一方面在維持總體框架不變基礎上,對不適應行業發展需要的具體規則進行調整;另一方面,結合行業發展的新形勢,通過改進凈資本、風險資本准備計算公式,完善杠桿率、流動性監管等指標,明確逆周期調節機制等,提升風控指標的完備性和有效性。
兩項杠桿率指標合二為一
此次《辦法》修改內容共涉及條款 20 余條,總條款由41條改為 38條。修訂的主要內容有六個方面:一是改進凈資本、風險資本准備計算公式,提升資本質量和風險計量的針對性。將凈資本區分為核心凈資本和附屬凈資本,將金融資產的風險調整統一納入風險資本准備計算,不再重復扣減凈資本。將按業務類型計算整體風險資本准備調整為按照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等風險類型分別計算。調整後的凈資本和風險資本准備更符合證券公司開展綜合經營的風險控制的現實需要,但其計算范圍及標准已發生較大變化,指標值不具有歷史可比性。
二是完善杠桿率指標,提高風險覆蓋的完備性。將原有凈資產比負債、凈資本比負債兩個杠桿控制指標,優化為一個資本杠桿率指標(核心凈資本/表內外資產總額),並設定不低於8%的監管要求。
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引入資本杠桿率主要是為了將證券衍生品、資產管理等表外業務納入杠桿控制,使風險覆蓋更全面、更精準。根據測算目前行業資本杠桿率約為25%左右(相當於財務杠桿3倍左右)。」
三是優化流動性監控指標,強化資產負債的期限匹配。將流動性覆蓋率和凈穩定資金率兩項流動性風險監管指標由行業自律規則上升到我會部門規章層面。
四是完善單一業務風控指標,提升指標的針對性。調整權益類證券計算口徑、將衍生品區分權益類和非權益類衍生品,合並融資類業務計算口徑等。
五是明確逆周期調節機制,提升風險控制的有效性。明確了證監會可根據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行業風險和市場狀況,對相關指標的具體計算比例進行動態調整的原則性要求。
六是強化全面風險管理要求,提升風險管理水平。要求證券公司從制度建設、組織架構、人員配備、系統建設、指標體系、應對機制等六個方面,加強全面風險管理。
根據實際情況,修訂後的《辦法》將凈資產比負債指標由不得低於20%調整至10%,優化調整後,原來的兩個杠桿控制指標理應取消,鑒於目前《證券法》明確證監會應當對上述指標比例作出規定,因此擬繼續保留相關指標。但為避免與資本杠桿率指標沖突,將凈資產比負債指標由不得低於20%調整至10%,未來主要通過資本杠桿率對公司杠桿進行約束。8%資本杠桿率的倒數所算出的倍數不是通常意義的財務杠桿倍數。按資本杠桿率8%的監管標准進行測算,並結合流動性指標要求,財務杠桿率大體為6倍左右,與現行辦法的要求基本相當。
㈦ 證券公司的風險控制
證券公司經營的風險控制:
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對證券公司的凈資本,凈資本與負債的比例,凈資本與凈資產的比例,凈資本與自營、承銷、資產管理等業務規模的比例,負債與凈資產的比例,以及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例等風險控制指標作出規定。證券公司從每年的稅後利潤中提取交易風險准備金,用於彌補證券交易的損失,其提取的具體比例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認為有必要時,可以委託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對證券公司的財務狀況、內部控制狀況、資產價值進行審計或者評估。
為了控制和化解證券公司風險,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和社會公眾利益,保障證券業健康發展,國務院於2008年4月23日通過了《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該條例規定了證券公司的停業整頓、託管、接管、行政重組、撤銷、破產清算和重整、監督協調以及法律責任等。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對處置證券公司風險工作進行組織、協調和監督。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應當會同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財政部門、國務院公安部門、國務院其他金融監督管理機構以及省級人民政府建立處置證券公司風險的協調配合與快速反應機制。處置證券公司風險過程中,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有效措施維護社會穩定。處置證券公司風險過程中,應當保障證券經紀業務正常進行。
良好的風險控制體系,必須建立在科學的證券分析基礎之上,主要包括如下三個方面:
(1)技術分析:技術分析是以預測市場價格變化的未來趨勢為目的,通過分析歷史圖表對市場價格的運動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股票技術分析是證券投資市場中普遍應用的一種分析方法。
(2)基本分析:基本分析法通過對決定股票內在價值和影響股票價格的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狀況、公司經營狀況等進行分析,評估股票的投資價值和合理價值,與股票市場價進行比較,相應形成買賣的建議。
(3)演化分析:演化分析是以演化證券學理論為基礎,將股市波動的生命運動特性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從股市的代謝性、趨利性、適應性、可塑性、應激性、變異性和節律性等方面入手,對市場波動方向與空間進行動態跟蹤研究,為股票交易決策提供機會和風險評估的方法總和。
㈧ 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標准怎麼理解
證券公司必須持續符合下列風險控制指標標准:
(一)凈資本與各項風險資本准備之和的比例不得低於100%;
(二)凈資本與凈資產的比例不得低於40%;
(三)凈資本與負債的比例不得低於8%;
(四)凈資產與負債的比例不得低於20%。
證券公司經營證券自營業務的,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一)自營權益類證券及證券衍生品的合計額不得超過凈資本的100%;
(二)自營固定收益類證券的合計額不得超過凈資本的500%;
(三)持有一種權益類證券的成本不得超過凈資本的30%;
(四)持有一種權益類證券的市值與其總市值的比例不得超過5%,但因包銷導致的情形和中國證監會另有規定的除外。
計算自營規模時,證券公司應當根據自營投資的類別按成本價與公允價值孰高原則計算。
證券公司為客戶買賣證券提供融資融券服務的,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一)對單一客戶融資業務規模不得超過凈資本的5%;
(二)對單一客戶融券業務規模不得超過凈資本的5%;
(三)接受單只擔保股票的市值不得超過該股票總市值的20%。
前款所稱融資業務規模,是指對客戶融出資金的本金合計;融券業務規模,是指對客戶融出證券在融出日的市值合計。
㈨ 證券公司風險測評問題
證券公司風險
測評問題,你可以
直接上網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