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境外股票保險

境外股票保險

發布時間:2021-06-08 21:12:21

股票期貨外匯做哪個最保險

如果你真的錢多,想玩這種刺激,那可以選擇外匯,期貨是炒商品的價格,股指期貨是炒大盤指數的期貨,只是操作品種的不同,操作模式上類似,風險相對來說比股票大,比外匯小。如果你什麼都沒有操作的,可以在Trader Work上進行多個品種的實驗,練練手,之後再對比出你的優劣勢在哪裡,對症下葯。

Ⅱ 海外保險優勢和劣勢

保險與銀行比的優劣
銀行優勢:1、存取靈活2、有比較穩定的利息(理論上必須按照5年定存然後再轉存,否則將比不過CPI)3、相對安全(比基金,股票、期貨而言),但是一旦出現什麼緊急情況容易被封存,
劣勢:1、就是因為太靈活了所以很難實現最終的理財目標尤其是中長期理財目標(比如孩子教育金、養老金等可能會被特殊情況挪用——生意上、購車、購房、朋友急用等等)
2、定期存款一旦不到期取出來則利息按照活期利率,在目前這種CPI這么高的情況下存在銀行的錢存在慢性縮水——購買力在下降。
3、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存在銀行的錢可能會被封存(被起訴,被公檢法查處時,經濟糾紛時,甚至離婚時,甚至可能被黑客攻擊(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
保險劣勢1、存錢方便,取錢不方便,退保甚至會有很大的損失
2、保險條款讀不懂,擔心到時候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帶病投保,尤其購買醫療大病保險)保險公司甚至解除約定還不退保費。
3、領取時限較長一般要到20年乃至40年以後在領取。
優勢1、專款專用強制儲蓄完成中長期理財規劃(教育金,養老金,返還型大病)在理財的同時兼顧著風險的管理,將風險轉嫁到保險公司,避免由於個人的意外疾病風險而影響到家人的生活品質改變。
2、分紅型保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禦通貨膨脹和利率波動(但是這必須建立在一定的本金+時間+利率+持續度的基礎上)同時通過保險的復利計息的方式來實現保值增值功能
3、保障資金安全(真正實現企業資產與家庭資產的分離)是21世紀每個企業家要關注的重點。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保險的防火牆功能。
4、真正實現個人資產的保全,按照保險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可以干擾受益人領取保險理賠金。這是不被凍結的資金
5、方便及時的現金流——為有錢人提供低息(甚至是無息)貸款。只要前期在保險上存了足夠多的保費,那麼在你急用的時候再會給你一筆現金流貸款。
6、實現避稅功能,真正可以實現財富的傳承,讓富及三代可以實現。
7、最重要的保障功能(生、老、病、死、殘)一旦發生可以獲得一筆不菲的理賠金,盡管誰也不想拿,但是拿著總比什麼沒有了要強!
希望對你以後購買保險或者存銀行有所幫助!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Ⅲ 國外期權交易本金可以保險嗎

關於股票期權的問題,彩貝財經小編來為您解答。股票期權指買方在交付了期權費後即取得在合約規定的到期日或到期日以前按協議價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相關股票的權利。是對員工進行激勵的眾多方法之一,屬於長期激勵的范疇。

股票期權是上市公司給予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在一定期限內以一種事先約定的價格購買公司普通股的權利,通常此價格低於未來市場價格。

股票期權是一種不同於職工股的嶄新激勵機制,它能有效地把企業高級人才與其自身利益很好地結合起來。

股票期權的行使會增加公司的所有者權益。是由持有者向公司購買未發行在外的流通股,即是直接從公司購買而非從二級市場購買。

舉個例子來說,公司承諾員工只要在公司工作5年即可,以10元/股的價格購買公司股份。如果當時市場價格高於10元,此筆交易即是劃算的,如果當時市場價格低於10元,員工可以放棄這種所謂的公司福利也沒有損失。一般公司願意以這種激勵方式來留下、捆綁員工。而在現實中,公司通常有嚴格的工作年限等要求。個人認為,這樣做有點空手套白狼的趕腳,一旦從公司離職,也就算是默認放棄權利了。即使認認真真履約獲得福利,但是公司的未來是不確定的,其實也是賭一種大概率事件。

Ⅳ 國內基金、保險公司的股票交易員和國外股票交易員有什麼區別

其實在國內外基金經理及保險投資都會分基金、投資經理和交易員;設計、管理投資組合只是基金經理的其中一項工作,而交易員的工作也不是買賣那麼簡單,必須用技術方法跟蹤投資合,發現每個產品的異動,選擇正確的買賣時間和價位。
當然,各個基金公司授予交易員的許可權也不同,巴林銀行就是被一個交易員搞垮的。

Ⅳ 海外買保險資金管控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保監會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保險業總資產為12.36萬億元,按照「境外投資總額不得超過上年末總資產的15%」的投資比例限制來計算,2016年的投資總額上限為1.854萬億元,但截止到2016年上半年,險資境外投資規模只有2000多億元,僅占可投資總額的10.79%。不難看出,險資境外投資的實際投資額距離政策規定的投資上限相差甚遠,境外投資市場潛力巨大。
險資青睞境外投資的兩大原因
我國保險機構偏愛境外投資,主要得益於兩方面的因素:
一是主觀因素。中國保監會於2014年和2015年先後發布了多項法令,拓寬了保險機構境外投資范圍,給予保險機構更多資產自主配置空間。政策利好,使得險資出境大受鼓舞。
二是客觀因素。當下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劇、經濟增速下滑,國內「資產荒」的形勢愈演愈烈。境內金融產品和工具難以滿足保險資金配置需求的現狀也加速了險資出境步伐。整體來說,險資投資的境外資產比較優質,尤其是不動產類項目。
我國保險機構境外投資的趨勢進一步增強
數據來源:保險投資網根據新聞資料信息收集統計
註:匯率按照9月30日收盤價計算,$1=RMB6.68;EUR1=RMB7.49;GBP1=RMB8.65
從投資金額和投資頻率來看,海外不動產一直是國內保險機構最關注的領域。這類資產無論是轉租,還是出售變現都很容易,能夠為險企帶來穩定的現金流。股權投資,是另一種較為傳統的境外投資手段。其主要形式是收購境外市場佔有率高、經營狀況穩定的險企。在股票投資中,港股獨占鰲頭,佔比98%。2016年前三季度,險資對境外股票的投資額迅速提升,共計100.17億元。這與保監會批准險資參與滬港通試點息息相關,千億險資蓄勢待發,預計今後險資投資港股的金額會進一步增大。
值得注意的是,相對於2015年,2016年前三季度險資境外投資發生了幾點變化:第一,多次出現終止交易。第二,險資開始投向溫哥華和特拉維夫等新的市場,克服了區域的局限。第三,越來越多的保險機構開始對境外投資領域展開探索。
目前,涉及境外投資的,只有國壽、人保、平安、安邦和復星幾家比較活躍。據保監會官網批復數據統計,已具備投資境外資質的保險機構共有16家。這意味著保險機構正在積極准備,等待時機進入境外投資市場,謀求更高的投資回報。
一方面,就近兩年險資境外投資的數據來看,投資金額一直處於上升的趨勢。主客觀因素協同作用,使得險資出海愈發勢不可擋。
另一方面,值得關注的是,在國家給險資以及投資范圍「松綁」,且數以萬億的險資渴望尋找境外投資出口的同時,其中所存在的風險並沒有隨之消除。
對險資境外投資趨勢的預測
險資境外投資,不動產和股權投資是重點
保險資金對於不動產的投資一直格外熱情,不外乎是因為不動產看得見、摸得著,容易估值。事實上,一方面,保險機構資金雄厚,資金要求安全第一,因此險資格外青睞美國、英國以及中國熱門城市的地標性建築;另一方面,保險機構收購地標性建築也相當於為自己進行了全球性的廣告宣傳,於保險機構本身也帶來了相應的好處。
重點關注「一帶一路」相關項目
保險資金參與「一帶一路」可以採用三種方式:第一,保險資金可以在境內投資,即投資支持那些「走出去」的中資公司;第二,如果在「一帶一路」上有較好的基礎設施項目並具有潛在投資價值,那麼保險資金可以直接參與;第三,通過產品投資,保險資金可以與境外其他投資機構進行合作。
收購境外相關金融機構或設立境外投資平台是對接長期優質資本的絕佳途徑
就收購境外保險公司來說,可以通過相關保險公司繼續投資其他海外資產,實現公司資產配置的多元化,並滿足高端客戶的資產配置需求。這樣既可以幫助他們拓展海外保險市場,實現戰略協同效應,又可以使其利用海外低成本保險資金在海外眾多行業深耕布局,助力其成為多元化經營的跨國金融集團。而收購境外銀行,可以使其擁有較大資金優勢。此外,從近兩年的保險資金投資趨勢來看,與境外的相關機構成立合資公司或合作設立投資平台的手段也並不罕見。
歐美依舊是熱門,香港股市蘊藏大機遇
今年第三季度新出現的2起股票型基金投資案例均發生在香港地區,均為對華寶香港中小盤基金的申購。保險投資網認為,這兩起案例的發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保監會於2016年9月8日發布的《關於保險資金參與滬港通試點的監管口徑》,這使得保險資金可參與滬港通試點業務。因此,香港股市有望迎來大量的內地資金增量,與此同時國內保險公司的資產配置壓力得以緩解,多元化投資組合更有利於分散險資的投資風險。
加強與PE機構的直接及間接合作
除了海外不動產和股權投資的方式之外,險資還積極尋求與基金或PE等機構開展合作,通過間接投資方式參與海外投資,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REITs)就是最常見的間接投資方式。政策層面,保監會於2015年9月11日印發了《關於設立保險私募基金有關事項的通知》,該《通知》明確險資不僅可以作為LP參與項目投資,還可以以GP身份獨立發起設立股權投資基金。
境外投資要認准時機,量力而行
2016年險資境外投資的案例中,不乏最後放棄與終止的交易。實際上,最終的放棄有利有弊,要看站在什麼角度考慮問題。正面影響是,交易的終止不僅避免了當地市場變動可能帶來的種種風險,而且險企不再需要支付目標公司的收購對價,也不需要對項目進行債務融資,可降低險企的財務杠桿。負面影響是,險企錯失了進一步獲得其他國家客戶認可的機會,從而減緩了其進軍國際、打造全球知名綜合性金融服務集團的步伐。這樣看來,放棄境外投資交易的好壞並無定論,重要的是,是否進行交易,或者進行多少金額的交易,都要三思而後行,量力而為。
險資將加強境外投資的風險管控
首先,要建立健全金融風險預判機制,積極關注國際金融動態,提升全球范圍內的戰略資產組合配置能力;其次,事前的盡職調查一定要謹慎細致,增加對於目標市場以及投資對象的全面了解,從而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再次,我國的保險專業人才數量有限,合格的境外投資專業人員較為匱乏,加大與境外投資相關的保險專業人才培養力度迫在眉睫;最後,境外投資普遍存在信息不對稱、聯系溝通困難、反映不及時等情況,只有外部監管和內部監管並重,才能有效降低投資風險。
在當下低利率的市場投資環境下,險資未來的海外資產配置會更加強調價值投資、分散投資、另類投資的理念。不跟風投資、盲目追逐收益,而是分散投資到主要市場的各大資產類別,並制定長期有效的風險防範措施,在防範風險的同時獲得長期、穩健的超額收益,成為保險資金的重要投資戰略。

Ⅵ 保險QDII會去境外投什麼

陳天翔去年7 月25 日,內地保險公司被允許遵照《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可以運用自有外匯或購匯進行境外投資。至此,保險資金出海閘門放開。截止到去年年底,有超過20家的保險公司獲得QDII的資格。 既然資格已經具備,那麼去境外市場投什麼呢?這毫無疑問地成為了市場關心的話題。按照上述管理辦法的規定,保險資金可以投資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存單等貨幣市場產品,結構性存款、債券、可轉債等固定收益產品,以及股票、股票型基金、股權等權益類產品。在這些可投資的品種當中,投資什麼樣的股票又是「重心中的重心」。 總體上來講,投資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越來越高,而銀行存款的比例卻越來越低。這是由保險資金追求更高投資收益所決定的。但是,保險資金也會隨著市場的變化而作出靈活的調整,由於市場的波動和震盪加大,同時存款利率上調,投資資產的比例在2007年11 月向下調整了2個百分點,從65.4%下降到了63.4%,銀行存款占總資產的比例同時提高了2個百分點。因此,銀行存款與投資資產之比也從38.7%上升至了43.7%。這種調整是保險資金運用靈活性的表現,並不代表一種趨勢。 招商證券行業分析師羅毅認為,投資渠道的拓寬可以提高保險公司的長期投資回報率,而且香港很多股票的估值是較A股大幅折價的,投資香港股票,從長期看,收益率應該更高。對於「保險資金如果去海(境)外,會買什麼?」的話題,該人士認為,首先是與A股較大折價的股票,因為擁有A股的估值標桿,安全邊際應該更大。中國人壽與中國平安在H股的股票,預計會成為保險公司境外投資對象的候選標的。 其次,他認為,金融行業股票會優於其他行業股票。羅毅表示,從保險股的戰略入股對象與參股對象的調查中可以發現,保險股對金融股是情有獨鍾,中國人壽對廣發行、中信證券的投資,中國平安對中國人壽、深圳商行等投資都可以說明這點。「主要是因為金融行業是沒有天花板的行業,隨著人口的增加、財富的積累、金融需求的擴大、服務種類的擴展,都可以使金融行業從長期來看,是較其他行業增速更快的,同時也是產業升級的必然路徑。」 再次,羅毅認為,保險公司更加傾向選擇保險股作為投資標的。他表示,在和保險同業的交流中,很明顯感到保險同業非常看好自身行業的發展前景,這主要因為我國與發達國家在保險密度與深度上的差距都非常巨大,而保險是消費升級的必然選擇,同時資本市場的繁榮、加息周期、經濟的增長、保險的長期投資地位,都使得保險能夠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率,實現股東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他們預計如果保險公司去境外投資,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將成為首選投資標的。 中金的研究報告稱,他們對中國保險資金未來所面臨的投資環境表示樂觀,例如,升息和通脹預期將可能進一步推動債券收益率曲線繼續上升,從而使保險公司最重要的投資資產——債券的收益率繼續上升。 「如果說利率上升對保單銷售不利的話,那麼對於壽險公司的投資還是有利的,因為保險公司的新增資產和到期後再投資資產可以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率。」中金認為,中國保險公司的投資渠道仍然在不斷拓寬,如股權投資比例獲得提升、獲准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獲准境外投資、未來可能獲准房地產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等。這些不同的投資渠道將既能提升未來投資收益率,又能有效分散和控制風險。應該說,中國保險業的投資環境長期向好,能夠分享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

Ⅶ 境外保險,除了香港還可以選擇哪裡

隨著中國居民對保險觀念的轉變,這個曾經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晦氣」保障,成為中國人新的投資和保障手段。相比內地幾家獨大的單一保險產品,更多的高凈值家庭選擇境外人壽保險,近水樓台的香港成為首選投保地,內地人跑到香港去購買保險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了,香港保險的保費更便宜、保障范圍更廣泛、全球范圍內理賠、收益更高等諸多優勢吸引著內地中高端用戶前往購買。

據搜狐財經報道,2010年內地客戶到香港投保金額僅44億元港元,2014年已達到244億港元,2015年超過300億港元,5年內增長近7倍。2016年以來更是急劇增長,香港保險業監理處的數據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489億港元,較2015年前三季度的211億港元大幅增加132%,較2014年前三季度的169億港元同比增加189%。2016年度前三季度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占個人業務總新造保單保費(1323億港元)的37%,這一佔比在2014年2015年分別為20.3%和21.7%。
CRS實施後香港保險還能走多遠
正在實施的中國版的CRS(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標准通用報告准則),正讓很多事情發生微妙變化。7月1日,中國國內將開始執行《非居民金融賬戶涉稅信息盡職調查管理辦法》。這是一場針對特定群體的國內金融賬戶盡職調查,被調查的資產包括銀行賬戶、證券、保險等,由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中國央行、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等六部門聯合行動。2018年9月,中國政府將把這次調查得到的數據,首次與相應國家、地區進行交換,從而得到對方國家、地區搜集到的特定中國人的金融賬戶信息。
這意味著特定中國人在海外的金融資產將曝光在監管層視野下。

中國香港地區則早一步,在2017年1月1日開始執行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標准通用報告准則(CRS)。CRS主要關注海外金融資產,包括海外的銀行存款、帶現金價值的保單、股票、信託受益權或投資公司的股權等,中國納稅人在香港購買的保險就在CRS關注之列。同時從今年開始在香港購買保險交保費的程序變復雜了,每筆購匯單都要填寫一個詳細的用途,如果發現填寫購匯用途和實際購匯用途不符的話,需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基於此,不少國人走出國門,尋求新的投資理財工具,其中一些人把眼光聚焦到美國的人壽保險上。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中國高凈值人士全球資產配置的首選國——美國,並未加入與中國相關的CRS計劃中,原因是美國並不屬於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的已經簽署或者承諾簽署CRS的國家或地區,被列為非CRS參與國。雖然美國通過《海外賬戶納稅法案》實現金融賬戶涉稅信息交換,但海外資產配置主流的美國房地產投資,不屬於CRS交換信息行列。

什麼人適合買美國保險
1、打算或已經移民美國的人
美國保險是按照美國國稅局(IRS)的規定來設計的產品,從而可以得到保險在稅費上的巨大好處;同時,購買美國保險可以作為政府提供的社會保障福利的有益補充。
2、在美國買了房產的人
有些人不打算移民,但出於投資或小孩教育等方面的考慮,在美國買了房。在美國購房的海外投資者面臨諸多風險:遺產稅的風險、貸款的風險、法律訴訟的風險,而美國保險天然具有應對這些風險的功能。身故賠償可以支付遺產稅,償還貸款,保險里的現金價值不受法律訴訟追討,具有資產保障的功能。
3、想要配置美元資產的人
去年以來,由於對人民幣的貶值預期,很多人尋求美元資產配置的方式。對於美國這樣一個陌生的投資環境,大部分人的選擇無外乎是兩種:買房子或是買保險。在美國進行房地產投資想要取得可觀收益率的關鍵在於通過貸款放大杠桿,用租金收入沖抵房貸,但一方面美國的銀行對境外投資者貸款有諸多要求,另外一方面美國房市的火熱讓買家不得不用全額現金的方式才能搶到房子。從歷史數據來看,這樣投資房地產的收益率只能和通貨膨脹率相當,約為2~3%。此外,房地產投資還有買單一物業風險較大和流動性差的缺點。相比之下,買美國保險的優勢在於收益率跟隨股市大盤而保本不虧,長期達到6~8%;現金價值如同活期存款一樣,可以隨時使用。
4、尋求資產保護和風險隔離的人
國內的信託法才施行短短的十幾年時間,而美國的信託法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在法律保護上非常完善。此外和香港相比,美國司法上和大陸完全獨立,也沒有被政府幹預的風險。因此採用美國信託+美國保險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實現資產保護和風險隔離。
5、想要買最劃算的保險的人
與香港保險相比,美國保險在保費上更具有優勢。以一位實際客戶為例,40歲的男性,同樣年繳保費8萬美金,繳5年,香港保險得到的保額是80萬,而美國保險的保額是200萬。這樣保費上的巨大差異,再加上國內飛美國機票價格屢創新低,使得美國保險對最精明的保險買家更具有吸引力。
全方位海外生活規劃來僑外「第7屆全球移民房產展」
作為提供從身份規劃、置業規劃、教育規劃到財富規劃的全方位海外生活規劃服務平台,僑外集團將於2017年6月17日-7月16日在全國11個城市舉辦「僑外海外生活規劃服務展暨第七屆全球移民房產展」,同時在活動現場還有美國保險相關的講座和嘉賓,為廣大投資人提供海外置業、投資、移民、教育等全方位解決方案!

Ⅷ 保險股票有哪些

一、中國人壽[601628]

中國人壽是國內最大的壽險公司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壽險公司,總部位於北京,公司提供個人人壽保險,團體人壽保險,意外險和健康險等產品與服務。

經營范圍包括: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傷意外害保險等各類人身保險業務;人身保險的再保險業務;國家法律、法規允許或國務院批準的資金運用業務;各類人身保險服務、咨詢和代理業務;國家保險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的其他業務。

二、新華保險[601336]

新華保險所屬板塊:養老概念板塊,滬股通板塊,大金融板塊,證金持股板塊,上證180_板塊,北京板塊,保險板塊,AH股板塊,HS300_板塊,融資融券板塊,上證50_板塊。

經營范圍報考人民幣、外幣的人身保險(包括各類人身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為境內外的保險機構代理保險、檢驗、理賠等業務、保險咨詢、依照有關法規從事資金運用業務、經中國保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三、中國平安[601318]

中國平安[601318]所屬板塊:QFII重倉板塊,深圳特區板塊,機構重倉板塊,養老概念板塊,滬股通板塊,大金融板塊,證金持股板塊,滬港通板塊,上證。

經營范圍:投資保險企業;監督管理控股投資企業的各種國內、國際業務;開展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經批准開展國內、國際保險業務;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及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其他業務。

四、中國太保[601601]

所屬板塊新上海板塊,上海板塊,滬股通板塊,大金融板塊,證金持股板塊,滬港通板塊,上證180_板塊,保險板塊,AH股板塊,HS300_板塊,中字頭板塊,融資融券板塊,央視50_板塊,上證50_板塊。

中國太保經營范圍:控股投資保險企業;監督管理投資控股保險企業的各種國內、國際再保險業務;監督管理投資控股保險企業的資金運用業務;經批准參加國際保險活動;經中國保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五、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11月16日,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綜合性保險(金融)公司,世界五百強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屬中央金融企業。經營范圍涵蓋財產保險、人壽保險、健康保險、資產管理、保險經紀、信託、基金等領域。

閱讀全文

與境外股票保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以下不屬於金融機構基本功能的是 瀏覽:475
重慶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瀏覽:567
取外匯叫取現炒嗎 瀏覽:552
桂城海八東路金融公司 瀏覽:167
現在投資顧問理財顧問好做嗎 瀏覽:526
2018銀行理財產品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 瀏覽:514
馬雲和孫正義在洗手間融資 瀏覽:541
宜信金融機構 瀏覽:285
民生證券財富管理部 瀏覽:602
好未來學而思的融資狀況 瀏覽:362
在銀行買的定期理財產品怎麼取出來 瀏覽:415
長期投資理財基金 瀏覽:550
首汽215億融資估值 瀏覽:685
平安車險傭金高的日子 瀏覽:547
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雲賽 瀏覽:507
初入職場理財是期貨好還是基金定投好 瀏覽:715
間接融資鄰域中的金融中介有一 瀏覽:375
南天信息股東大會 瀏覽:489
期貨微盤是什麼意思 瀏覽:404
上海鼎策融資租賃招聘 瀏覽: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