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和資產支持證券一樣嗎
很多相似之處,不過還是有區別的。
信貸資產支持證券是版credit assets backed securities,資產支持證券是asset-backed securities,簡稱ABS,通過英權文命名可以看出來,區別主要在於是什麼在「back」這個證券。比如說MBS是以住宅抵押貸款為證券化資產發行的證券,ABS是以除了住房抵押貸款之外的資產進行抵押的資產證券化產品。信貸資產支持證券是比較具體的一類,以信用貸款作為asset pool進行證券化的產品。
② 信貸資產支持證券有哪些參與主體
您好,信貸資產支持證券有以下參與主體:
原始權益人
即轉讓信貸資產的金融機構,具體包括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以及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銀監會」)依法監督管理的其他金融機構。另外,《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規定的金融租賃公司也可作為原始權益人轉讓信貸資產。
受託/管理機構
指信託公司或銀監會批準的其他機構。
託管機構
指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公司。
資產/貸款服務機構
在中國境內依法設立並具有經營貸款業務資格的金融機構。
資金保管機構
符合《金融機構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試點監督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的商業銀行。
中介服務機構
包括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信評級機構等。
投資者
投資機構、金融機構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銀監會等監督管理機構的有關規定可以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的,也 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和銀監會等監督管理機構有關規定允許的范圍內投資資產支持證券。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③ 什麼是信貸資產證券化實行注冊制
信貸資產證券化實行注冊制
領先於股票發行,信貸資產證券化(ABS)率先實現了注冊制。
央行4月3日對外發布〔2015〕第7號公告明確,已經取得監管部門相關業務資格、發行過信貸資產支持證券且能夠按規定披露信息的受託機構和發起機構,可以向央行申請注冊,並在注冊有效期內自主分期發行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簡單說,銀行可自己決定什麼時候賣信貸資產,以及賣多少,不用再審批了。分析指出,此舉將大大利好銀行股,一方面可減少資本壓力,另一方面可騰挪出資金發展新業務。
上述公告的落款日期為2015年3月26日,自發布之日起開始施行。
所謂信貸資產證券化,就是銀行把信貸資產打包,通過在資本市場上發行證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以獲取現金。通過信貸資產證券化,銀行可以騰挪出更多資金用於發展更多業務。如果仿效國外的做法,甚至一些壞賬也可通過打包證券化來處理,也就是常說的次級債券。
中國的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始於2005年。當時國開行和建行分別進行了信貸資產證券化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但隨著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一度叫停。2012年再度啟動相關試點,金融機構想要發行ABS,需要分別向銀監會和央行取得「資格審批」和「項目審批」,並獲批相應的發行額度。
2013年8月28日,國務院第22次常務會議批准了央行《關於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有關工作的匯報》,明確了淡化審批、銀行自主發行的原則。2014年11月,銀監會推出信貸資產證券化備案制,發布資產證券化業務規則,銀監會對已經取得資質的銀行取消資格審批,發行產品「事前實施備案登記」。此次則是央行在落實細化該原則。
綜合監管層的規定,銀行發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的流程是,先從銀監會取得發行資格,然後在央行注冊額度,最後可自主選在銀行間市場或交易所發行。今年1月,銀監會已發文核准了27家銀行開辦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的資格。
「央行此番放行,意味著信貸資產證券化需要央行與銀監會雙審批的情況正式成為過去,銀監會已經放行部分銀行,不再對ABS進行逐筆審批,央行的舉動,則是對相關備案和發行細節的補充,對銀行來說是利好。」 一不願具名的銀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上述分析師認為,對銀行來說,可以通過發行ABS將資產中期限較長、資本佔用較多的信貸資產轉移出表,通過出售資產而獲得現金,直接緩解自身資本補充的壓力;同時,這也是銀行主動調整資產端的期限結構的一種方式,從宏觀層面來說,也可騰挪出新的信貸額度,支持經濟發展。
④ 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發行實行注冊制什麼意思
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發行實行注冊制,是指政府對發行人發行證券,事先不作實質性審查,僅對申請文件進行形式審查,發行者在申報申請文件以後的一定時期以內,若沒有被政府否定,即可以發行證券。
中國人民銀行2015年4月3日發布公告,已經取得監管部門相關業務資格、發行過信貸資產支持證券且能夠按規定披露信息的受託機構和發起機構可以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注冊,並在注冊有效期內自主分期發行信貸資產支持證券。這標志著央行正式啟動信貸資產證券注冊制發行。
就是說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發行注冊申請報告包括以下內容即可:
擬披露信息的主要內容、時間及取得方式;擬採用簿記建檔發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的,應說明採用簿記建檔發行的必要性,定價、配售的具體原則和方式,以及防範操作風險和不正當利益輸送的措施等。
⑤ 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模式
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發達市場國家特別是美國出現了一種信貸資產證券化趨勢,其一般做法是:銀行(亦稱原始權益人)把一組欲轉換成流動性的資產直接或間接地組成資產集合(亦稱資產池),然後進行標准化(即拆細)、證券化向市場出售。
中國的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始於2005年,此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銀行,發行了多款信貸支持類證券。隨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中國內地信貸資產證券化陷入停滯。2012年中國重啟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
2013年11月18日,國家開發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了「2013年第一期開元鐵路專項信貸資產支持證券」,本期資產支持證券僅分為一檔優先檔資產支持證券,總額為80億元。本期證券是2013年8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中首單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基礎資產池為國家開發銀行向中國鐵路總公司發放的中期流動資金貸款。
從全球情況看,信貸資產證券化目前有代表性的模式大致有三種:一是美國模式,也稱表外業務模式,二是歐洲模式,亦稱表內業務模式,三是澳大利亞模式也稱准表外模式。這三種模式的主要區別是已證券化資產是否脫離原始權益人的資產負債表,資產證券化活動是直接操作還是通過一定的載體或中介進行。
今年5月份的信貸資產證券化CLO市場提前入夏,僅5月一個月內就發行了總額為284.8億元的CLO,創下歷史最高紀錄,一直以來,CLO市場的叫好不叫座狀態有所改善。
「與之前互抬轎子的情況不太相同,已經有出現較多自主投資者;而且鑒於利率下行空間有限,發行主體對當前的發行價格也比較認可,CLO發行趕場明顯。」一位投行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12年9月份資產證券化試點重啟以來,金融機構發行的資產證券化產品已經超過1000億元。
CLO發行趕場
2012年資產證券化試點重啟以來一直沒能突破「叫好不叫做」,甚至有人認為是監管機構的「一廂情願」,因為試點資產質量較高,發行人證券化出表動力不足;另外,收益率並不具有競爭力,投資人興趣也不高。
但5月份CLO的發行卻明顯有「趕場」的意味兒。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5月份總計發行284.8億元CLO產品,創出中國CLO歷史上的單月發行最高紀錄。
⑥ 銀行為什麼要發行信貸資產支持證券
銀行要發行信貸資產支持證券:
對於銀行而言,這意味著相關信貸資產的風險將不再停留在銀行系統內部流轉。公募基金、券商資管、保險機構等投資機構,甚至符合條件的個人投資者都可以通過交易所成為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投資者。投資者群體的擴大和分散將有助於產品定價更加有效、交易更加順暢。
對於交易所市場而言,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的登陸將激活現有投資者的交易興趣。自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常規化以來,市場容量的狹小使得交易始終無法活躍。對此,業界一直希望未來有更多產品掛牌交易後,市場活躍度能夠逐漸提升,形成良性循環。而質量較高、規模較大的銀行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則有望成為啟動這種良性循環的最初動力。
⑦ 信貸資產證券化什麼意思
信貸資產抄證券化是將原本不流通的金融資產轉換成為可流通資本市場證券的過程。形式、種類很多,其中抵押貸款證券是證券化的最普遍形式。指把欠流動性但有未來現金流的信貸資產(如銀行的貸款、企業的應收帳款等)經過重組形成資產池,並以此為基礎發行證券。
從廣義上來講,信貸資產證券化是指以信貸資產作為基礎資產的證券化,包括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消費信貸、信用卡帳款、企業貸款等信貸資產的證券化;而開行所講的信貸資產證券化,是一個狹義的概念,即針對企業貸款的證券化。
⑧ 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發行實行注冊制後對股市的影響
短期利空,長期利好.
分析人士介紹,2005年央行會同銀監會發布的《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管理辦法》沒有限定資產支持證券的發行條件,這其實就是注冊制管理模式。《辦法》規定,資產支持證券的發行可採取一次性足額發行或限額內分期發行的方式。但是,受市場處於發展初期、金融機構證券化業務剛剛起步等因素影響,試點以來金融機構均採取一次性足額發行的方式,未提出過分期發行申請。
央行表示,當前,隨著金融機構發行需求不斷增加,進一步明確一次注冊、分期發行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的具體操作流程和相關要求,對促進信貸資產證券化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有利於促進市場發展,可以合理引導產品發行市場預期,便於投資者提前做好投資安排,促進證券化投資者多元化,提高產品流動性。二是有利於金融機構自主選擇市場發行時機,提高發行靈活性,降低發行成本。三是有利於提高發行管理效率,減少監管成本。四是有利於強化信息披露,通過差異化的發行管理方式,促進受託機構和發起機構更加審慎對待信息披露,並承擔主體責任。五是有利於培育更多成熟的市場參與主體。從國際上看,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的主要是經驗較為豐富的成熟機構。通過一次注冊、分期發行的方式,能夠使經驗豐富的機構更為便捷地發行證券化產品,提高開展證券化業務積極性,促進成熟市場主體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