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半導體概念股票有哪些
華微電子:即吉林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功率半導體器件設計研發、晶元加工、封裝測試及產品營銷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經科技部、中科院等國家機構論證,被列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創新型企業。
康強電子:公司成立於1992年6月,2002年10月完成股份制改為寧波康強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各類半導體封裝材料的開發、生產、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生產各類半導體塑封引線框架、鍵合絲、電極絲和生產框架所需的專用設備等產品。
有研新材:公司是我國最大的具有國際水平的半導體材料研究、開發、生產基地,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及產品品牌,在國內外市場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目前公司的8英寸、12英寸拋光片產品市場拓展仍在推進中,大直徑單晶產品供應上已具備深加工能力。
士蘭微: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集成電路以及半導體微電子相關產品的設計、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產品是集成電路以及相關的應用系統和方案,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領域:以消費類數字音視頻應用領域為目標的集成電路產品,包括以光碟伺服為基礎的晶元和系統。
上海貝嶺:上海貝嶺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上海貝嶺微電子製造有限公司,1988年由上海市儀表局、上海貝爾公司合資設立,是國內集成電路行業的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1998年8月改制上市後,公司更名為上海貝嶺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集成電路行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2. 小盤科技股有哪些
代碼名稱
600848自儀股份\
600151航天機電
000777中核科技
002130沃爾核材
601727上海電氣
600872中炬高新
002083孚日股份
002227奧特迅
600703三安光電
600478科力遠
600482風帆股份
000957中通客車
002218拓日新能
600550天威保變
000012南玻A
600111包鋼稀土
600586金晶科技
600460士蘭微
600517置信電氣
600875東方電氣
000009中國寶安
000973佛塑股份
600328蘭太實業
600674川投能源
002121科陸電子
002091江蘇國泰
000541佛山照明
600537海通集團
000868安凱客車
002006精功科技
600516方大炭素
600290華儀電氣
000811煙台冰輪
600590泰豪科技
600378天科股份
002080中材科技
600363聯創光電
600312平高電氣
002088魯陽股份
000055方大集團
600481雙良股份
600884杉杉股份
000400許繼電氣
002090金智科技
3. 成都新興中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公司前身為成都新興中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8月10日。 2015年12月16日,公司名稱由成都新興中微科技有限公司變更為成都新興中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鍾釗
成立時間:2001-08-10
注冊資本:6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10109000081009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成都高新區科園二路10號3棟1單元1601號
4. 微電子晶元企業股有哪些呢
綜藝股份、大唐電信、同方股份、ST滬科、張江高科等。
1、綜藝股份
綜藝集團創建於1987年,起步於南通市通州區黃金村。集團成立20多年來,制訂了超越競爭的藍海發展戰略,以股權投資為橋梁。
迅速切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有計劃地堅定向現代化的高科技投資控股企業轉型,打造成功了以信息科技產業為主線的高科技產業鏈,完成了以新能源為龍頭、信息產業和股權投資為兩翼的產業布局。
2、大唐電信
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控股的的高科技企業,公司於1998年在北京注冊成立,同年10月,「大唐電信」股票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3、同方股份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名字取自清華大學清華園最早的建築、昔日用作祭祀孔子的地方—同方部。
公司主要從事資訊科技(資訊系統、電腦系統、寬頻通信)、能源與環境(人工環境、能源環境、建築環境、生態環境)兩大產業。同方股份在1997年成立,並在同年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公司更名為「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4、ST滬科
ST滬科是上海寬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採用公開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3月27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主要對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實業投資,投資管理,技術服務,技術培訓等。
5、張江高科
張江高科技園區,被譽為中國矽谷。成立於1992年7月,位於上海浦東新區中南部,是中國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與陸家嘴、金橋和外高橋開發區同為上海浦東新區四個重點開發區域。
5. 中國芯概念上市公司 國產晶元有哪些股票
1、力源信息:公司是國內著名的電子元器件代理及分銷商、方案商,中國IC分銷行業的領航者。榮獲「汽車電子科學技術優秀企業獎」和「深圳市龍華區中小微創新百強企業」。
2017年,帕太榮獲OMRON頒發的「大客戶業務最佳銷售額增長獎、中國區業務最佳銷售增長獎以及車載及家電行業推廣優秀競爭力獎」。
2、北京君正:北京君正於2011年5月31日上市,公司主營微處理器晶元、智能視頻晶元及整體解決方案的研發和銷售。北京君正發布2018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2018年營收2.59億元,同比增長40.77%;同期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51.54萬元,同比增長107.89%。
3、富滿電子:公司創立於2001年,是一家從事高性能模擬及數模混合集成電路設計研發、封裝、測試和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富滿電子近日發布2018年財報,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4.97億元,同比增長12.9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418.51萬元,同比下滑7.9%;基本每股收益為0.38元,同比下滑19.15%。
4、智光電氣:廣州智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電網安全與控制設備、電機控制與節能設備、供用電控制與自動化設備及電力信息化系統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
公司已建立了以測控技術、電力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和應用軟體技術為基礎的核心技術平台,形成了面向電氣控制與自動化前沿領域的產品布局。
5、兆易創新:作為國產晶元行業中的存儲龍頭,兆易創新位列全球市場的前三位,隨著美日公司的退出,市場份額得到了不斷的提高;存儲價格也在不斷的高漲,公司的盈利能力可以說很亮眼。
6、江豐電子:公司在十六納米的技術節點達成了批量的供貨,成功打破美日這些跨國公司的壟斷,同時還滿足了國內廠商二十八納米技術節點的量產需求,將國內電子材料行業的空白填補上了。
6. 中微股票代碼是多少
成都新興中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中微科技 證券代碼:838094)的掛牌申請獲得批准
7. 中微光電子的中微控股
中微美國控股公司成立於2000年,由一批留美華人所創建。公司專注於光能量的探索和應用,以半導體光源為技術手段打造未來光智慧城市。
中微控股跨國布局,旗下擁有中微濰坊、常州中微、營口中微、上海中微、北京中微、寧波中微、AOD亞洲、AOD歐洲、AOD波蘭、AOD澳大利亞、AOD日本、AOD巴西、AOD南非、AOD菲律賓等26家子公司,遍布於世界各地。
8. 中微公司股價連跌二周什麼原因
科技股最近的表現都不太好,他下跌也是正常
9. A股市場上有關電子晶元技術開發的股票有哪些
電子晶元開發概念股:
1、綜藝股份(),2002年8月,公司出資4900萬元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研究所等科研開發機構共同投資成立北京神州龍芯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並持股49%成為第一大股東。2002年9月,北京神州龍芯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成功開發出國內首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通用CPU晶元「龍芯一號」;2002年12月,由中科院計算所、海爾集團、長城集團長軟公司、中軟股份、中科紅旗、曙光集團、神州龍芯等國內七大豪門聯手發起的「龍芯聯盟」正式成立; 2003年12月20日,中科院宣布將在04年6月研發出「實際性能與英特爾奔騰4CPU水平相當的「龍芯2號」。
2、大唐電信(600198),大股東大唐集團開發的TD-SCDMA標准成為國際第三代移動通信三大標准之一,在目前整個電信行業面臨重組和突破的前景下,大唐電信面臨著新一輪發展機遇。公司控股85%的大唐微電子也正成為公司主要的利潤來源,貢獻的利潤已佔到主營利潤的52%,2002年該公司就實現凈利潤3800萬元,其開發的SIM卡和UIM卡成為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指定用卡,而公司與美國新思科技、上海中芯國際等共同開發的手機核心晶元平台將在2004年上半年投入試商用,2004年第三季度進入批量生產,在目前手機用戶大量增長以及未來3G手機晶元等方面發展前景廣闊。大唐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2003年銷售額達到了6.2億元,與2002年相比增長了199.0%,成為2003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的一個亮點
3、清華同方(600100),公司控股51%的清華同方微電子依託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的雄厚技術基礎,致力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IC卡集成電路晶元的設計、研發及產業化,在數字晶元方面具備的技術優勢也相當明顯,和大唐微電子一起入選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晶元的設計廠商。
4、上海科技(600608),公司通過控股子公司江蘇意源科技有限公司相繼投資設立了蘇州國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大創奇信息安全晶元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明證軟體技術有限公司、無錫國家集成電路設計基地有限公司等。其中,蘇州國芯作為國家信息部選定的企業,在國家信息部的牽頭下,於2001年8月與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簽約,由摩托羅拉公司無償轉讓32位RISC微處理器技術。
2003年2月26日,中國首個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漢芯一號」DSP晶元在上海經過了技術鑒定。負責「漢芯一號」研製的上海交大晶元與系統研究中心主任陳進的另一個身份是上海交大創奇(上海科技控股子公司)總經理。江蘇意源董事長鄭茳接受記者采訪時說:「32位DSP是交大研究中心和交大創奇聯合開發,而16位DSP是由研究中心開發,交大創奇負責產業化。」2003年 4月底,交大創奇將與廣東、深圳兩家廠商簽約,供應量達百萬片。此外,創奇還為台灣的企業大量定製「漢芯」,已接到一廠家30萬片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