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股票鴻海科技

股票鴻海科技

發布時間:2021-08-04 23:17:07

『壹』 人工智慧股票有哪些

人工智慧股票有浙大網新[600797]、*ST猛獅[002684]、贏時勝[300377]等。

1、浙大網新[600797]

深圳市贏時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為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和資產託管業務整體信息化建設提供應用軟體及增值服務。公司主要產品包括資產託管系列軟體、資金交易風險管理系列軟體、財務估值核算軟體、金融資產投資績效及風險管理軟體、投資交易管理軟體、金融數據中心系列軟體等;截止2019年6月30日,公司已取得283項軟體產品著作權。

『貳』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的股票代碼是多少

中化集團還沒有上市,但是旗下有四家子公司上市了,簡介如下,滿意請採納!

中化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化國際」)是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旗下的首家上市公司,是在化工品物流、橡膠、化工、石化、冶金、能源等領域從事物流、實業投資、貿易等經營項目的公司,客戶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0年3月,中化國際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600500。

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化化肥」,前身為「中化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產供銷一體化經營的綜合型化肥企業。本公司於2005年7月成功收購China Fertilizer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及其附屬公司(「化肥集團」)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0297),是中國化肥行業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企業。
中化化肥的主要業務包括化肥原材料、化肥成品的生產、進出口、分銷、零售,以及與化肥相關的業務和產品的技術研發與服務。「中化」品牌是唯一在「商品」和「服務」兩個領域入選「中國馳名商標」的農資品牌。
中化化肥一貫追求企業持續穩定快速增長,為股東創造價值和回報,並注重履行社會責任。中化化肥是中國最大的化肥分銷商、中國最大的進口化肥產品供應商、中國最大的化肥生產商之一 。

方興地產(中國)有限公司是全球500強中國中化集團旗下房地產開發業務的旗艦企業,於2007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正式上市(股票代碼:00817)。方興地產秉承母公司中化集團追求卓越的企業基因,致力於成為中國領先的高端商業地產開發商和運營商,堅持多種物業形態協同發展戰略,不斷擴大在中國高端地產領域的領先優勢。
方興地產以「釋放城市未來生命力」為產品理念,專注發展具有獨特藝術品位,追求人、建築與自然和諧共榮的城市地標。12年間方興地產致力於在中國最寶貴的土地上傾力締造建築經典,從上海到三亞,從深圳到北京,以前瞻視野不斷在市場中重新定義高端與品質。

遠東宏信有限公司(簡稱「遠東宏信」,HK,03360)是中國領先的金融綜合服務機構,致力通過融資租賃以及咨詢、貿易、經紀等增值服務,為客戶提供度身訂制的一站式金融服務解決方案。成立近20年來,公司已由一家單一金融服務機構逐步發展成為立足中國、放眼全球、致力於推動國民經濟及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綜合運營服務機構。
2011年3月30日,遠東宏信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成功上市。

『叄』 江蘇未來鴻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江蘇未來鴻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教育品牌,中國領先的科技創新型教育企業,公司致力於整合教育行業、推動教育事業時代大發展,以國際化的運營標准、綜合化的管理能力,打造教育科技產業綜合體。未來鴻海教育總部設於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南京,現已在南京開設八大校區,專職優秀教師超過數百人。江蘇未來鴻海教育的主要課程涉及中小學語、數、外、物理、化學等科目的教學與輔導。2011年江蘇省廣播電視總(東方視點)欄目授予未來鴻海教育「誠信.優質辦學機構」、2013年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集團)授予未來鴻海教育「優質誠信教育培訓機構」、2013年第二屆亞洲青年運動會組織委員會文化教育部對未來鴻海教育頒發「亞青項目特許獎」、「特別貢獻獎證書」
法定代表人:鄒從翠
成立時間:2013-01-16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100000161095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南京市建鄴區興隆大街與江東南路交叉口東北角和熙文化廣場16幢一單元1105室

『肆』 A股IPO產業鏈公司受關注 富士康產業鏈概念股有哪

2017年年末,鴻海精密董事會通過子公司富士康股份申請在上交所上市提案,富士康的IPO進程在那一刻就引起了廣泛關注。部分分析人士認為,富士康的市值或將超過5000億元。2018年3月4日,證監會網站發布消息,將於2018年3月8日召開發審會,審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

富士康科技集團是專業從事計算機、通訊、消費性電子等3C產品研發製造,廣泛涉足數位內容、汽車零組件、通路、雲運算服務及新能源、新材料開發應用的高新科技企業。

目前的富士康正在從「全球大型代工廠」向「工業互聯網」轉型,如果成功上市,那將有望成為A股的科技股巨頭。據消息透露,此次IPO募集資金超過270億元,主要用於工業互聯網平台構建、雲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台等八個方面。

如果富士康IPO成功,相關公司將有所受益,比如富士康的一些供應商和服務商,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富士康相關概念股。一些股票已出現異動,大家可以重點關注。

『伍』 鴻海(蘇州)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鴻海(蘇州)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鴻海食品)成立於2011年,公司以中餐標准食材供應鏈運營為經營方式,藉助大物流、大倉儲、全線產品一站式配送、引領餐飲行業標准化。在堅持核心業務的基礎上對研發、品控、信息技術進行深挖,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助力行業整體升級!鴻海食品以葷菜、免洗凈菜、醬料、豆製品、蛋製品、面點類六大系列為主,實踐「四全」服務:1.全線產品提供。包括蔬菜包、葷菜包、醬料包、主材、輔料、日耗品、設備設施。2.全時段套餐設計。包括早餐、中餐、晚餐以及下午茶、特色餐、夜宵。3.全渠道開發。包括商業和非商業部分。4.全面配套服務。包括協助規劃設計、設備配套選型、菜品研發、運營管理指導、培訓體系輸出等。
法定代表人:陳水澎
成立時間:2011-11-09
注冊資本:6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594000212643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蘇州高新區建林路666號二區(出口加工區配套園18、19號廠房)

『陸』 台灣代工巨頭——鴻海精密

富士康科技集團是台灣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陸投資興辦的專業研發生產精密電氣連接器、精密線纜及組配、電腦機殼及准系統、電腦系統組裝、無線通訊關鍵零組件及組裝、光通訊元件、消費性電子、液晶顯示設備、半導體設備、合金材料等產品的高新科技企業。

鴻海是台灣的公司,它在大陸開的分廠都叫富士康。是最大的代工廠之一

『柒』 廣東鴻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廣東鴻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2016-07-11在廣東省佛山市注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內自然人投資或控股容),注冊地址位於佛山市南海獅山科技工業園A區興旺路5號4樓(住所申報)。

廣東鴻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600MA4URH5661,企業法人郭錦漢,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廣東鴻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電子產品開發,網路工程,通信工程,軟體開發和維護,運輸裝備開發、維修,無人航空設備開發、銷售、維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廣東鴻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捌』 富士康員工為什麼會尋死

一個企業與一個階層的矛盾

http://www.cyol.net 2010-05-25 16:59:37

2010年4月6、7日連續發生的3起「墜樓」及「猝死」事件,至今原因不明,案情撲朔迷離。
富士康旗下幾十萬名生產線工人,偶有突發事件,概率論上講得通。但統計學規律同時也指出,3月份內3起員工跳樓重大死傷事件,4月上旬又是3起惡性死傷事件,企業或者深圳警方簡單的一句「不屬於刑事案件」,已很難讓公眾信服。

強勢、專制如富士康和郭台銘,「低調」如深圳公安局寶安分局,數月來始終未能向媒體敞開懷抱,「不接受采訪」已成為口頭禪;唯死傷者家屬及媒體孜孜以求「真相」。

繼本報1854期《富士康真相》報道推出後,各界反響強烈,本報記者也在就此事繼續追蹤采訪。同時,也期待知情人反饋更多線索,為了正向的輿論認知,為了正向的還原事實!

一個企業與一個階層的矛盾

鴻飛千里,富士則康。

這是富士康科技集團(下稱「富士康」,在台灣亦稱「鴻海科技集團」)最常用來形容自己企業願景的一句話。

但令人尷尬的是,數月來接二連三的員工「跳樓」死亡或重傷事件,讓上述「願景」更像是停留在口頭和紙面上的「願景」。

「富士康的經驗表明它的管理是能夠帶來效率的。其他企業理論上可以向它學習。但是,在員工構成不斷變化的今天,這種管理模式遭遇了挑戰。很重要的原因是員工的訴求與企業的管理產生了矛盾,」張沈偉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這個矛盾現在表現為一個企業與一個階層的矛盾。」

張沈偉是中國三星經濟研究院(下稱「三星研究院」)戰略組研究員。2008年6月24日,三星研究院通過調查撰寫了一份名為《富士康的成長與管理模式》的報告(下稱「模式報告」),張沈偉是三名聯合撰寫研究員之一。

軍事化VS「90後」

張沈偉所稱的「一個企業」自然是指富士康,「一個階層」則是富士康生產線上的數十萬名普通工人。據該模式報告稱,2007年時,富士康在中國大陸的員工有75萬人之多;其中「75%具有中專左右學歷,其年齡在16歲~24歲之間」。

也就是說,富士康生產線的普通員工75%以上是「80後」,甚至是年齡更小的「90後」。而這樣的員工主體對富士康過於強調軍事化和執行效率的管理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戰」。已經發生的重大死傷事件中,劉兵21歲,孫丹勇25歲,鄭鑫崧23歲,馬向前19歲,李姓員工20多歲,劉姓湖南婁底員工23歲……

「相對之前的員工,80後、90後可能本身面臨的生活壓力沒有那麼大。」張沈偉分析說,比如,改革開放早期的農民工,農村收入很低,富士康這樣的工作機會對他們來說可以獲得相對穩定的收入,養家糊口的壓力讓他們也比較容易服從,因而比較容易管理。但是,現在的80後農民工,溫飽早已解決,父母也有收入,家庭的負擔可能就沒有以前那麼重,他們不僅追求工資收入,還希望能有一定的休閑娛樂,對時尚新潮的城市生活同樣有追求。「他們的需求中,除了工資外,還包括精神上的很多需求。」

事實的確如此。在網路「富士康吧」,尋朋覓友、呼籲「改革」、「聯合」甚至「罷工抗議」的帖子隨處可見,富康人生活網等關涉富士康員工生活各方面的BBS社區亦有好幾家。富士康的管理層似乎也注意到了員工工作之外的精神生活需求,通過企業內刊等加以調節。

不過讓人遺憾的是,截至本報發稿,該網站的「公司刊物」欄目中《鴻橋》雜志僅更新至2009年8月份的總第167期;而「通路服務」鏈接中的「活動資訊」(主要是推出的新產品)則已更新至2010年3月5日。而對於近期頻發的「跳樓事件」,則無任何資料。

以「快速反應」著稱的富士康生產線,最需要的是可以按部就班、「樂此不疲」的機械、重復勞作。每日12小時、13天休息1天的「無休止」工作,工作中互相不講話,按秒完成工站上一道道最簡單的工序。(詳細報道參見本報4月5日1854期《一名青工和富士康「機器」》)

「我個人認為,80後、90後這些人本身是在相對開放平等的環境中成長起來。他們更加叛逆和獨立,對於軍事化的層級制,可能天生很反感。」張沈偉稱。

但軍人出身的郭台銘,對富士康一直實行高壓的軍事化管理。

在富士康,員工需要遵守保密紀律,一旦機密泄漏,肇事員工以及其所在部門的全體人員都可能受到處分。譬如,在索尼產品生產車間工作的工人如果進入任天堂產品的車間,立刻就會被開除。2009年7月,員工孫丹勇弄丟了一部生產線上的蘋果樣機,在遭遇富士康保安各種審訊、甚至搜查其雲南老家之後,孫丹勇選擇以「跳樓自殺」方式對公司的不信任進行「抗議」。

針對富士康可能的潛在危機,張沈偉在模式報告中提出,富士康的底層員工中,存在極大的不滿情緒;隨著網路的普及和發展,該種不滿情緒很容易通過網路、媒體為外界所知,並對富士康的企業形象產生負面影響。

傳導變形VS疏導缺位

「對於一個像富士康這么大的企業來說,管理幾十萬人是一項很有挑戰性的事。採取層級制的、軍事化的制度可能是必須的。」張沈偉認為,這裡面的核心在於,郭台銘講究「獨裁為公」,對中層獎罰分明,這是一個團隊管理的正確策略。不過,獨裁為公、長官第一的思想到了中層與底層員工之間就存在傳導變形的問題。

「高層是知道普通員工工作壓力大的,2007年前後還特別設立了心理輔導室,但事實上,基本沒發揮什麼作用。」一位富士康生產線儲備幹部透露,他在富士康工作兩年多,每天壓力都很大,但從來沒去過心理輔導室。

來自《富士康科技集團2008年社會及環境責任年報》(下稱SER)顯示,富士康為員工設立的溝通渠道包括總裁信箱、員工熱線、工會聯合會3種方式,其中「員工熱線」又包括員工權益質詢、投訴申報、心理輔導3個項目。「集團員工熱線受理來電主要包括勞動關系、工作環境、餐飲食宿、管理體制等方面。2008年度,龍華工廠一處正式立案的案件即有509件。」SER中顯示。但以富士康龍華科技園員工約30萬人推算,509起申訴,這一比率顯然極低。

另外,由於壓力過大、台灣籍幹部(即「台干」)和內地籍幹部(即「內干」)待遇不一樣等問題,也使員工跳槽不斷增加。富士康曾自稱,公司已經有400多名中層幹部跳槽至競爭對手比亞迪公司。

來自台灣媒體的報道稱,富士康是中國台灣地區薪酬待遇最好的IT企業之一,郭台銘為籠絡其核心經理團隊,除了給予豐厚的年薪外,每個入職的經理級管理人員都會獲得相應的股權。每年富士康在中國台灣舉行的年會上,郭台銘都會大手筆犒勞員工,壓軸戲就是抽股票。2009年,富士康雖然增速放緩、利潤降低,但2010年鴻海科技集團總計「抽獎」了市值高達5.24億元的股票,創造千萬富翁13人、百萬富翁50人。

但「內干」顯然沒有這么好的福氣。

「富士康在英國建廠,高管是當地人為主,而在內地,主要還是台灣人。」一位離開富士康的原課長稱,郭台銘意識到了「台干」和「內干」的區別後,開始推行「138」激勵政策,即針對服務公司時間達1年、3年、8年的核心幹部員工執行獎金、補貼、住房等相關福利政策;工作滿8年後的「內干」,可無償獲得公司補貼住房一套或等值的現金。但「內干」在公司管理團隊的信任度、晉升空間以及股票期權的輻射度上,仍與「台干」相距甚遠;更不要說底層員工。

富士康的人力資源結構呈金字塔狀,居於「塔尖」的高管層制定好戰略,中層負責高效地分配和監督任務的實施與完成,底層員工則面臨的是高度分解的、專業化的、重復性很強的高強度勞動任務。

「在富士康工作,會『混』很重要。能力一般不要緊,重要的是和主管領導搞好關系。」富士康前儲備幹部和已離職課長均對記者表明了在富士康生存的第一潛規則。

「我個人認為,軍隊的嚴格等級是軍隊的使命性質決定的。不等級化、嚴格服從化,就可能影響戰鬥力,最後危及的是自己的生命。但是企業與員工只是商業利益關系,而且底層員工獲得的利益是微不足道的,同時這個利益本身對於員工的重要性可能也在降低,這就使員工與企業的利益高度不一致。」張沈偉認,員工的訴求與企業的管理產生了矛盾,靠企業自身來解決,恐怕有很大難度。

「我們應該研究政府在其中能夠起到的作用。比如,戶籍制度改革、員工職業培訓、社會保障等等,都需要政府來做。」張沈偉說。

員工「墜樓」與艱難的真相

「對於墜樓案件的處理,說富士康搞信息封鎖是不對的,富士康做得很公開,兩次新聞發布會,所有目擊證人都叫到現場來讓記者發問——但他們不能證明另有隱情。」深圳一名采訪過馬向前死亡案的記者道出了關鍵。

之後,富士康會將相關問題交由警方處理,警方態度是「經過勘查後排除他殺」,具體的勘查過程及案件細節,則秘而不宣。

現在,申請信息公開,似乎成為馬家的最後一招。2010年4月6日,馬向前家屬向深圳市公安局寶安分局遞交了《提供馬向前第一次、第二次屍檢報告給家屬的申請》和《「馬向前非正常死亡不立案」提出立案復議申請》兩份文件,要求提供第一次、第二次屍檢報告給家屬,以及要求撤消「深公寶不立字【2010】00013號」不予立案通知書,請求刑事立案。

「就算是政府信息公開,也不可能解釋當前富士康頻繁出現的『墜樓』現象,因為企業的信息不公開。也正是這種保密制度泛化的結果,形成了監管的盲區。」關注此案的律師張儀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被「隔離」的家屬

富士康3月份發生的3起被公開的死傷事故,以及4月6、7兩日連續發生的3起「墜樓」及「猝死」事件,至今原因不明,案情撲朔迷離。4月8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再次前往深圳市龍華及觀瀾進行了采訪。

當日下午3:00時許,在龍華人民醫院,記者再次遇到了富士康員工田玉的父親和堂兄。2010年3月17日上午8時許,富士康女工田玉從宿舍樓跳下「墜傷」,記者3月29日第一次見到她時,她正躺在龍華人民醫院(下稱「龍華醫院」)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加強護理病房)。其父親田建黨告訴記者,女兒已於4月7日做過手術,目前正在住院部外五科進行康復治療。記者進去時,田玉緊閉雙眼,身上已裝有物理固定裝置,生命體征狀況尚好。

「富士康一名姓宋的課長承諾說,醫療費他們會負擔,到目前為止,也都是公司在承擔醫療費。但田玉手術期間,公司的領導都沒有過來。」田建黨說,這讓他覺得公司很沒有人情味。

更讓田建黨迷惑不解的是,事件發生半個多月了,公司沒有安排人來說明前因後果,公安也沒有進一步調查——「究竟因為什麼而導致了這樣的事情,仍然沒有搞清楚。我們進不了工廠,甚至連田玉的廠牌、行李都沒有見到過。」田建黨希望等女兒意識清醒後,再慢慢將情況講出來。

像田建黨這樣迷惑的家屬並非個案。

4月8日晚上,記者輾轉聯繫到3月29日「墜樓」死亡的劉志軍的哥哥,對於劉志軍的非正常死亡,家屬也申請了屍檢。期間,劉志軍的哥哥也在旁邊觀看,他說,「比如體表皮膚上有傷痕,但這些問題法醫都進行了解釋,我們找不出可以推翻其結論的有力證據。暫時只能接受。」據劉志軍的哥哥透露,劉志軍的遺體4月9日進行火化,在此之前,富士康已經與家屬達成了撫慰協議,不過,涉及到賠償額等有關協議內容,劉志軍的哥哥表示「不便透露」。

泛化的保密制度

除了家屬不能獲知內情,同一廠區的員工對「墜樓」事件也知之甚少。4月8日下午,《中國經營報》記者在富士康觀瀾科技園進行采訪時,對於6、7日兩天的墜樓事件,其工廠員工絕大多數表示不知情,許多人稱「在車間上班,根本沒法聽說外面的情況」。

在富士康觀瀾科技園的廠門上的巨幅電子顯示屏上,時而亮出紅色的「遵守職業道德,保守商業秘密」這句話。據了解,富士康與蘋果簽訂的合同中一直都包括有保密條款,在協議簽訂後,蘋果的管理人員還常常進行秘密的檢查。這便是富士康實行全廠「信息戒嚴」制度的合理性依據。

據記者了解,富士康廠區內的信息受到最大化控制,廠區內出現任何事件,現場都會迅速被「警衛」封鎖,且不準員工圍觀。「上班時間是不準將頭伸出窗外張望的,否則最嚴重的處罰可能就是被開除出廠。」富士康龍華廠區一名員工告訴記者。

3月31日,本報《富士康真相》報道出來後,許多富士康員工一度通過評論跟帖方式,與記者取得了聯系。但數日之後,記者試圖通過電話聯系一名目擊過4月1日發生在富士康龍華工業區一起工傷事故(傳言未獲官方證實)的基層幹部,該名不願意透露姓名和所在部門的員工回復記者的話卻是:「我有義務和責任為公司的一切進行保密。」

而另一位組長級的女員工給記者的說法是:就像氣象局一樣,知道有颶風又能怎樣,難道告知社會?那樣就會引來更大的恐懼。

富士康一名項目經理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員工墜樓一事與客戶保密協議並無關系,保密協議一般是針對產品的。言下之意,將產品保密協議推衍到整個公司的各個角落,有矯枉過正之嫌。

來源:中國經營報

『玖』 富士康集團的中國大陸股票代碼是多少

截止2019年7月,富士康集團沒有在大陸上市。

由其成立的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6月8日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601138.SH,股票簡稱則是工業富聯。

2015年3月6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於成立。

2018年3月8日,中國證監會第十七屆發審委召開2018年第41次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

2018年5月11日,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准了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

2018年6月8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在上交所上市(股票名稱:工業富聯)。上市首日開盤漲44.01%,股價達到19.83元,市值達到3905.58億元,超過海康威視。

(9)股票鴻海科技擴展閱讀:

2018年6月10日,東方明珠公告稱,與富士康集團以及富士康A股上市公司工業富聯分別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互聯網電視(OTT)、物聯網智慧城市、8K領域及海外項目等方面展開合作。

2018年6月11日早間,工業富聯開盤漲停,報21.81元,市值達到4296億元。

經營范圍

工業互聯網技術研發;通訊系統研發;企業管理服務;從事電子產品及其零配件的進出口及相關配套業務(不涉及國營貿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額、許可證管理及其它專項規定管理的商品,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申請)等。

閱讀全文

與股票鴻海科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保險公司在金融業的地位 瀏覽:880
外匯委託追討資金靠譜不 瀏覽:928
汽車融資租賃業務的稅務籌化 瀏覽:569
金融服務業加計抵減 瀏覽:230
小微企業互聯網融資平台 瀏覽:195
用外匯平台有哪些 瀏覽:75
博易大師修改指標 瀏覽:621
西部證券配股價格 瀏覽:870
信用卡免息杠桿 瀏覽:585
高不成低不就打一個金融機構簡稱 瀏覽:626
恆豐銀行必成理財 瀏覽:429
公司金融羅斯第九版目錄 瀏覽:639
華斯交易市場 瀏覽:549
貿易戰匯率會漲到多少 瀏覽:153
非金融機構是指未經主管部門批准 瀏覽:218
類似快穿靈魂交易所文 瀏覽:468
票據托收交易所 瀏覽:809
基金理財投資10年 瀏覽:833
金融機構黨員幹部尋租調研報告 瀏覽:924
錢站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