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市中主力與散戶可以雙贏嗎
必然是有輸家,要麼這個主力和散戶雙贏別的主力,要麼就是贏另一群散戶,
股票市場是個零和游戲,你贏的就是別人輸得,你輸的就被人贏了
『貳』 尋找有錢的朋友一起做股票共贏
不是打擊你。炒股不是事業,他更像賭博,這是兩極分化的市場。所以在這個圈子有錢等於有水平,不需要找人找錢,沒錢等於沒水平也找不到錢和人。每年全國都有百來個翻十倍甚至幾十倍的人,我年年看見一時間做的好的多如過江之鯽,只不過能穩定的比較少而已。你這樣在找錢基本等於宣告你自己做的不好的了,我給你指條出路,學習一些賣書的去網上直播講課說的多了說不定真有傻子會信,他們主動給你錢。你自己要要不到的
『叄』 什麼是入股分紅_入股分紅實現「雙贏」
入股分紅制度也是源於法國,然後流傳到英國、德國和日本, 19 世紀下半葉再傳入美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員工入股分紅的形式多種多樣,員工的地位和創造性得到不斷提高,員工入股分紅越來越受到企業經理的重視。在提高員工的參與意識、形式穩定的股東隊伍,防止被他人惡意收買和保障國家稅收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入股分紅就是將分紅與入股兩者相結合的一種制度,即企業除將一部分的紅利以現金或支票分配給員工外,並將員工應得的一部分紅利,改發企業的股票,使員工不但分享企業盈餘的紅利,而且獲得企業的股權。員工入股成為股東,依現行有關規定,可有下列方式:1 )公司辦理現金增資時保留一定比例股份由員工優先承購。公司發行新股時,應保留發行新股總額 10 %至 15 %的股份,由員工承擔。2 )分配員工紅利時,計算分配員工紅利的數額,以發行新股方式給付,這也是最常見的「員工入股分紅」方式。不論是以現金或發行新股給付員工紅利,員工均應依法申報為所得,因此,公司通常將二者搭配,使員工既取得價值較高的股票,亦有現金可支付稅款。3 )員工以股東身份認購股份。公司在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時,如果預計保留給員工認購的股份大於法定最高應保留率 15 %時,公司也將由原有股東放棄認購方式,而使員工以特定人員身份承購。人在職場,切忌好高騖遠,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避免落入「高薪陷阱」。4 )由現有股東轉移持股給員工。公司在沒有發行新股的時期,如果希望讓員工加入投資,就必須協調現有股東,而轉移部分持股給員工。員工入股分紅制度的主要作用可從企業和員工兩方面來分析:對於企業而言,入股分紅手續簡便,經由轉賬手續即可完成入股,減少了交易成本;提高競爭能力,工作報酬隨著企業營運成果適度調整,增加勞動成本的彈性;降低營運成本,由於員工向心力增加以及流動率的降低,可減少新進員工的訓練費用,進而提高生產效率;勞資關系和諧,勞資雙方利害與共,有效預防勞資糾紛。 徐州招聘網 對於員工而言,入股分紅制度能防止資產持有分配的不平等化,並促進其平等化;超額利潤與工資差距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社會地位得到提升,員工也成為了企業的股東,同時還減少了藍領與白領間的地位差異。隨著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員工入股分紅制度也必將得到更大的發展。
『肆』 炒股是雙贏還是你輸我贏
你好!
炒股總體是倒錢包,就是「你輸我贏」,即使是買了成長性好的股票也是別人花錢替你兌現,靠現金分紅賺大錢幾乎不可能。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
『伍』 股票浦發銀行(sh600000)目前的價位到了合理估值區間嗎
被低估了。 第一個層面,此次中移動廣東公司巨額入股浦發行,入股價格僅比市場價格低10%左右,這說明產業資本的巨無霸對於浦發行的市場價格是認同的。
第二個層面的事情是雙贏。對浦發而言,398億的入賬,極大地緩解了資本金的困擾,免除了二級市場對其再融資的擔憂,中移動的入主給浦發作了一次最好的活廣告,以後還要融資,就會有更多的產業資本進入;更重要的是,中移動的進入將帶來手機銀行業務的大量綁定業務。大家千萬不要小看了手機支付這項業務,從長期看,這項業務的利潤是十分豐厚的,而利潤的主要部分留在銀行,這也是中移動入股浦發分享利潤的表層動因之一。
第三個層面,中移動入股浦發的示範效應。還有聯通的公司也能否入股其他的商業銀行,這樣一來是否全國的商業銀行都將和手機運營公司全面融合,由此引發的手機運營和銀行資本的全面融合,實現雙贏,又能促進社會的發展,政府當然會鼓勵,政府能鼓勵這種融合後的股權爭奪決非憑空想像。
第四個層面是更大程度的產業融合,現在政府強調三網合一,最核心的還是手機運營商,手持一個大屏高清的手機,就可以上互聯網,就可以替代電視看節目,這還是其次的,它可以通過產業的融合,實現自動轉賬、支付、購物、監控,包括現在最流行的雲計算,一機在手,實現全方位服務,完成中小公司的全面業務,實在是太有利社會的發展了,而一家公司若能成為全方位服務的掌控者,其新盈利模式的全球巨無霸公司將可能超越目前全球的任何公司
『陸』 股票的理想狀態是共贏嗎如果大家都賺錢了錢從哪兒來
股票理想的狀態是共贏
首先股票代表的是持股人對於上市公司的所有權,也就是說你擁有了某公司的股票就擁有了該公司的一部分,那麼在理想的股票市場上,股票的價值必然能夠反映公司的價值,當公司的價值成長了,股票的價格也會上升,這樣,不論是股民還是上市公司的內部人員與大股東的都能實現共贏。當然,這種情況在長期內才成立,優秀的公司才能帶來這種效果,中國市場上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貴州茅台,它2001年上市的時候是30多塊,但現在的價格已經超過200,這還是在它除權之後,若復權處理,該股的價格已經接近900,也就是說買了茅台的股票10年不賣,賺了30倍。而茅台公司本身,也因為股價表現良好受益。這樣的例子說明股票可以共贏。
當然共贏這種理想狀態更多的是個長期過程,短期中就是共輸或者共贏都有可能,2007年,很少有人能不賺錢,共贏。2008年很少有人能賺錢,共輸。2009年,很多人賺錢,共贏。2010年,從指數上來看,沒有太大盈虧。
大家都賺錢了前從哪裡來,從短期看是泡沫:比如一隻股票流通股有10隻,有10個人持有,現在價格是10塊,那麼這支股票的總價值是100塊,然後有一個人想買這支股票,他出價10塊,沒有人賣給他,他只好出價11塊,有一個人賣給他,好了,現在股價變成11塊,這支股票的總價值是110塊,升值10塊,可是股市中凈流入的資金只有1(11-10)塊,也就是說,產生泡沫了。
長期看是公司價值的增值以及國民經濟的進步,因為整個社會的總價值必然是增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