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Scanpay數字證券在中國合法嗎
Scanpay數字證券是合法的,發行該通證的為馬來西亞天億國際集團(以下簡稱:天億國際集團),該公司主要項目為Scanpay掃碼付。Ⅱ 泰國投資哪個城市最好
1)目前泰國當地人開始投資購買公寓,用於投資出租;目前公寓市場無論從需求還是供給方面都在持續增長。
2)目前泰國政府正在大力修建交通基礎設施,隨著經濟發展,投資者的增多,會帶動房地產經濟穩步增長。
3)未來兩年東盟10國開放,泰國作為東盟10國的中心軸國家,更是吸引著眾多投資者到泰國投資,目前曼谷房價仍比他亞洲主要城市便宜;生活配套設施齊全,國際化程度高。
4) 泰國房價升值穩定,年均升值6-10%,作為旅遊大國,其酒店公寓回報率非常穩定。在泰國,外國人可以合法持有永久產權的公寓,且無遺產稅,可世代相傳。泰國的公寓面積按照使用面積計算,沒有公攤。再看看國內的房子,平均公攤面積大概在25%左右,購買泰國房產相當於打了25%的折扣。泰國的公寓、別墅交房時都帶裝修,並且大部分公寓產品都是精裝修,配置齊全,極其適合外國投資者。
1、對於投資曼谷房地產(公寓)來講,由於受國際化的影響,曼谷作為泰國首都, 國際化水平較高的城市,很多投資者會選擇曼谷作為他們的投資商業基地。
2、對於投資普吉、華欣和芭提雅房地產(公寓)來講,大多數是對生活方式的一種投資, 主要為度假型投資;既能增值,又能為帶來豐厚的租金回報,是非常好的投資。
3、對於投資清邁房地產(公寓)來講,多數人會把清邁當做退休養老生活的理想之地,對於想永久居留在泰國的外國人來講,能夠擁有一個夢想中的房子是一個重要的事情,所以自住養老為主要目的,投資是其次。
4、對於投資華欣房地產(公寓),華欣(甚至整個泰國,華欣尤甚)地塊稀缺,作為皇室專屬度假勝地,受皇室保護,原生態自然環境如初,且作為泰國「一帶一路」除曼谷外唯一規劃站點的城市,其升值空間不可估量。
Ⅲ 在哪裡查找越南股票的行業分布
Weixun988目前涉足越南市場一年半了,越南的股票行業分布查詢,有2大網站提供各類大量專業信息。
這是翻譯成中文的網頁
Ⅳ 區域經濟的其它相關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成立了深圳等經濟特區之後,又先後批准了上海浦東、天津濱海新區、成渝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於2008年提出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成為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這是全國第一個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
國家批准實施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對北部灣經濟區的功能定位是:立足北部灣,服務「三南」(西南、華南和中南),面向東南亞,溝通東中西,服務西部大開發,充分發揮北部灣連接多區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橋梁和合作平台作用,以開放合作促開發建設,建設成為我國西部對外開放的門戶和樞紐,中國面向東盟國家的區域性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製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面向東盟的開放合作示範區, 成為帶動、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和開放度高、輻射力強、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的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逐步成為帶動支撐 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和我國沿海發展新一極。可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戰略定性,就是建設成為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
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北部灣地區有很多優勢,如資源豐富、環境優美等,但從開放、合作、發展的角度來看,最大的優勢是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北部灣經濟區地處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是我國西部大開發地區惟一的沿海區域,也是我國與東盟國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陸地接壤的區域,區位優勢明顯,戰略地位突出。北部灣的區位優勢有如下兩點值得特別重視:
一是在地域范圍上,放得廣一點,在東亞地區它是東南亞與東北亞的結合部。放得稍窄一點,它是中國-東盟的結合部,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核心部位。搞好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有利於中國與東盟的交流和合作,有利於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形成和成長,有利於東亞地區的合作和發展。
二是它的特點是中國與東盟在此海陸相交,既有海相通,又有陸地接壤,既可從海上通達世界各國,尤其是東盟10個國家中的9個國家,也可從陸上到達中南半島東盟大陸的7個國家,甚至可延伸到南亞地區孟加拉、印度等國家。北部灣,是我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門戶、前沿和橋頭堡。
我國沿海地區中擁有優良港灣,可以開展海上國際開放合作的地區很多;沿邊擁有便利陸路口岸,可以開展路上國際開放合作的地區也不少,但是惟有北部灣既擁有優良海上港口,又有便利陸路口岸的得天獨厚優勢,海陸都可以開展與東盟國家進行國際合作。利用這一優勢,通過開放合作,北部灣就可以打造成中國-東盟的海陸空交通樞紐、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平台、產業合作接點。
北部灣開放開發成為國家戰略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雖然位於廣西境內,但經濟區開放開發絕不僅僅是廣西層面的事情,而是關系國家戰略全局的大事。規劃的實施,標志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開發開放正式納入國家戰略。加快推進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是完善全國區域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對於發揮北部灣地區資源環境優勢,帶動廣西和西南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促進西南地區與粵港澳地區互動發展、形成國家新的經濟增長帶、深化中國與東盟合作,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北部灣開放開發無論是在國家沿海和西部大開發的經濟布局,還是在南向開放與東盟的合作中,都具有別的地區所不可替代的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多年來,中國實施沿海率先開放戰略。在開放發展序上,20世紀80年代珠三角第一個崛起,然後是90年代長三角相繼崛起,21世紀頭10年天津濱海新區正在崛起,北部灣經過5-10年的打基礎,非常有必要也完全有可能在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崛起成為新的增長極,以至於在中國沿海形成「兩角兩灣兩岸」的開放發展大格局。
西部大開發是我國20世紀90年代提出來實施的重大戰略部署。在我國西部的11個省區中,惟一的出海口就是廣西北部灣地區,同時,湖南、湖北等中部省市的西部地區從北部灣出海也很便捷,所以北部灣地區的崛起將成為我國西南地區,乃至中、西部部分地區開放合作的龍頭。推進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是黨中央、國務院為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我國的外交政策中,「周邊是首要」,對周邊國家實行「睦鄰、安鄰、富鄰」的友好方針,尤其是與山水相連的東盟建立了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系,到2010年將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北部灣恰好是中國-東盟的結合部,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中心。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將會全面推進中國與東盟的友好合作,有利於亞洲地區乃至世界的發展、穩定與和平。
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從全國及沿海的經濟布局看,是切實貫徹科學發展觀,推動全國東中西均衡協調發展;從國際層面看,北部灣作為中國與東盟進行區域合作的主要板塊,有助於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有助於東亞地區的合作。
抓住機遇,突出打造三基地一中心
建設中國-東盟海陸空交通樞紐,涵蓋了海上的港口群、陸上通達中南半島的鐵路和高速公路系統,以及中國經北部灣地區到東盟各國的空中運輸系統。交通是物流的載體和商貿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的前提,北部灣在形成中國-東盟交通樞紐的基礎上,將會發展成為中國-東盟的物流基地和商貿基地。
產業合作是區域合作的核心。承接中國大陸特別是珠三角的產業轉移,結合東盟國家推進工業化的需要,北部灣可以成為中國-東盟科技和工業產業合作的接點。通過推進中國與東盟的產業合作,大力發展研發業務,北部灣地區將會發展成為重要的加工製造基地。
廣西北部灣地區作為中國-東盟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地理優勢,豐富、拓展、提升中國-東盟博覽會,在時間、空間和具體內容上提出更多的創意,把更多的中國與東盟在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事項放在北部灣區域來進行。中國與東盟在北部灣進行的頻繁交流合作,將有力促進中國-東盟信息交流中心在該地區的建設和形成。
發揮區位優勢,重點——搞好開放合作
北部灣地區的開放合作是全方位的,既要和國內的相關地區開展合作,也要面向國外的東盟開放合作,還要向第三國和地區開放合作。只有創造條件,實行主動開放和高度開放,讓中國與東盟以及第三國和地區的人、貨、資本在北部灣地區充分接觸和交流,資源集聚、交流、發酵,才能建設成為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
在國內,重點是積極參與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主動承接粵港澳產業、資金、技術轉移和輻射,成為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地,加強與粵湘黔滇周邊省交通、物流、旅遊、能源資源開發、環境保護合作。依託西南出海大通道,進一步擴大與西南地區的經濟協作,推動形成聯系緊密、帶動力強的南(寧)貴(陽)昆(明)城市帶。同時,還要加強與中西部的其他地區聯系,為這些地區的對外開放服務。
面向國外,重點是積極擴大與東盟的區域合作。加快推動形成以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和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為兩翼、以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為中軸的中國-東盟「一軸兩翼」區域經濟合作新格局。尤其是積極推進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打造中國-東盟海上次區域合作的新亮點。北部灣經濟圈是北部灣地區乃至泛北部灣區域合作的核心。中越合作建設包括北部灣經濟圈在內的「兩廊一圈」側重也在北部灣,因此也要大力推進中越海陸區域經濟合作。
北部灣區域合作基本上還是弱-弱型合作,因此合作要在更大范圍進行,積極拓展與日韓、歐美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合作,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實現合作各方的共贏。
要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設立為中國面向東盟高度開放的地區,要主動開放、全面開放、高度開放,在維護主權、維護國家利益的前提下,在邊境一線和港口要主動開放,讓外國人在有管理的前提下進來進行經濟合作和開展旅遊活動。擴大開放,當務之急建議把防城港、欽州港、北海港以及南寧空港開辟為自由港或保稅港區;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和前後一段時間內,南寧市實行免簽證,參展貨物全部免稅;加強南寧市與越南河內的合作,在火車站設立海關、邊防,像廣州到香港的直通車一樣,促進兩地的往來;放開東興市、憑祥市等邊境地區一線,加強二線的海關邊防管理,擴大中越邊境地區的交流與合作。
廣西北部灣地區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並明確定位為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這是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總體戰略的重大舉措。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就是要促進沿海、中西部尤其是西南地區經濟合理布局和均衡發展,推進中國的南向開放合作。開放促合作,合作促發展。通過大力推進中國與東盟的區域合作,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將打造成中國-東盟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製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為新的經濟高地和增長極。
田書華:利用資本市場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2011年08月29日02:2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銀河證券研究所 田書華博士後
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是我國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的問題。促進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需要解決大開發所需的生產要素等問題,其中,資本投入是一個關鍵的因素。而要形成大規模資本投入,最佳途徑就是借資本市場的推動。
造成我國各區域之間發展差距較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資本市場發展不均衡是導致我國各經濟區域差距較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對四大經濟區域資本市場發育情況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發現東部、中部、東北部和西部地區資本市場發展存在明顯的不平衡。
從上市公司數量來看,東部10省市共有1516家上市公司,平均每省市151.6家上市公司;中部6省市共有347家上市公司,平均每省市57.8家上市公司;東北部3省共有133家上市公司,平均每省44家上市公司;西部12省市共有348家上市公司,平均每省市29家上市公司。東部區域上市公司數量明顯高於其它三個區域上市公司數量。
從上市公司市值的比較來看,存在東部經濟區域上市公司市值最高、所佔比例最大,而其它三大區域市值較小的現象。截至2011年7月底,東部經濟區域(10省市)上市公司市值總量佔A股市值總量的76%;西部(12省市自治區)佔A股市值總量的11%;中部(6省)佔A股市值總量的10%;東北(3省)佔A股市值總量的3%。
從各省市值平均量來看,東部區域平均每省市值總量為23568.69億元,中部區域平均每省市值總量為5157.09億元,東北區域平均每省市值總量為2852.97億元,西部區域平均每省市值總量為2734.29億元。平均來說,東部省份是西部省份的8.62倍,是東北省份的8.26倍,是中部省份的4.57倍。
從各區域證券市場上募集到的資金量來看,自中國設立證券市場以來我國四大經濟區域募集資金量最多的是東部區域,共募集資金198233億元,其它三個經濟區域募集到的資金分別是:西部11224.7億元,中部10677.5億元,東北3833.71億元。可以看出,東部佔有絕對優勢。從四大區域人均募集到的資金量比較,仍然是東部區域占絕對優勢為4.09萬元/人,其次分別是東北0.352萬元/人,西部0.306萬元/人,中部0.2999萬元/人。
可見,無論是從上市公司市值總量還是從證券市場募集到的資金量來看,我國四大經濟區域都存在明顯差距,東部地區遙遙領先於其他地區。
解決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需要生產要素和資源問題,因此,資本投入是一個關鍵的因素。而要形成大規模資本投入,最佳啟動點就是借資本市場的推動。如何利用資本市場促進落後區域尤其是中西部區域經濟的發展?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第一,國家在政策方面對於落後區域尤其是中西部區域給予照顧或優惠。譬如可以在符合產業發展政策前提下,對這些地區的公司上市條件、再融資條件、債券發行等給予照顧或其它特殊政策;對中西部地區企業稅收、投資等給予優惠政策;對於投資中西部地域上市公司的資本利得在稅收方面給予優惠等等。
第二,積極培育中西部資本市場。截止2011年,我國只有上海、深圳兩家證券交易市場,嚴重加劇了資金在地區分布上的失衡。今後應該考慮設立中西部證券交易所,改變我國資本中心偏集東部的狀況,營造金融資源在中西部匯集的金融中心。
第三,落後地區尤其是中西部地區要積極培養和開發一批質地優良的上市公司後備軍,支持本地區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在利用證券市場振興區域經濟的過程中,不但要促進現有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還要培養和開發一批質地優良的上市公司後備軍,以便使本地企業能夠源源不斷地得到資本市場的支持,為證券市場上的「中部板塊」、「西部板塊」提供新鮮血液。
第四,資本市場的中介機構尤其是證券公司要重視在中西部地區開展資本市場業務。要利用資本市場的融資能力、資源優勢配置功能和機制轉換功能服務中西部發展。 區域經濟在職研究生培養方式
1、學制兩年,利用周末及公眾節假日上課;
2、北京周末班:利用周六或者周日上課;
3、全國假期班:利用公眾節假日上課;
區域經濟在職研究生課程開設院校北京大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復旦大學
南開大學
武漢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 特點
·注重精英培養
國際經濟研究院只有碩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無本科生教育。學院一向注重教學品質,培養高端復合型人才。
·結合經濟環境來規劃產業發展方向
本專業立足於掌握經濟學理論,放眼世界經濟環境,通過經濟發展規律,為各級政府和各企業中有關部門解決現代管理和項目管理等實際問題。
·課程特有國際性、前沿性、實踐性
對外經貿大學自身國際化特徵顯著,所設課程同樣與國際接軌密切,如產業發展規劃、招商引資項目管理、區域品牌營銷等等。
·每個月為在職研究生開展主題講座論壇
請部委專家、名師教授、高層高管每個月開設講座論壇,內容:就當月全球范圍內發生的經濟大事件做出分析評論,以及對個人工作生活產生的影響。
·配備最強師資組合
院長桑百川和副院長庄芮在該領域內享有很高聲譽,均參與在職研究生授課。部分教師還具有在我國駐外使領館及國外大學工作和培養資歷。
培養目標:
當區域規劃與招商引資已是各級政府及各企業發展經濟的重要工作,為了提升各級政府和各企業有關部門的現代管理能力和項目管理水平,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開設區域規劃與招商引資項目研究生課程班,服務於區域發展和企業,為地方政府和企業培養高素質的招商引資高級管理人才。
課程設置
學位課程
1、微觀經濟學 2、宏觀經濟學
3、國際經濟學 4、社會主義經濟理論
5、財政學 6、貨幣銀行學
專業課程
1、開發區模式與案例分析 2、招商引資項目管理
3、區域品牌營銷 4、商務英語
5、商務溝通與談判 6、招商引資政策與實踐
7、市場經濟 8、產業發展規劃
9、區域發展規劃 10、數據模型與商務分析
選修課
(1)投資環境分析(2)市場營銷
(3)跨文化交流(4)金融理財(含財務報表分析)
(5)國際金融與外匯管理(6)商務禮儀
(7)公司財務戰略(8)人力資源管理
(9)有效溝通策略(10)國際工程招投標 從世界經濟的實踐看,政府經濟規劃是在尊重市場作用的基礎上彌補市場的缺陷,任何「布局天下」或「強行引導」的行為都可能產生出負面的結果。
2006年12月,滬蘇浙經濟合作與發展座談會、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長江沿岸中心城市經濟協調會相繼召開。一時間,區域協調風起雲涌,令人為之額手稱慶。然而,區域經濟並非真正的協調,此中,種種絲縷糾結、難以釐清的「邊界困擾」為禍不少。
在滬蘇浙座談會上,中國第一個區域規劃草案——長三角區域規劃送審稿浮出水面。但部分規劃專家卻指出,這個被發往相關省市徵求意見的草案集中關注了生產力總體布局與配置,對區域經濟發展中出現的不平衡、不協調問題語焉不詳。至於造成這一狀況的主因,是編制人員在政府與市場邊界分割問題上認識不清。
這一判斷正確與否還尚難辨明,但在區域協調發展問題上,確實在不少地方存在有含混與模糊之處。譬如,區域內城市分工互補、錯位發展問題。這個提法表面上合情合理、邏輯清晰,但實際上,如何分工、如何錯位,通過什麼分工,通過什麼錯位……一系列疑問仍沒有十分清晰的答案。
根據有關人士透露的消息,關於這個問題,在編制長三角規劃草案的專家組內部也曾有過激烈爭論。一種觀點是,規劃應該對長三角城市群內部的產業分工進行相對明確的劃分;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不按照市場經濟發展內在規律行事,規劃不會有執行力,劃定某具體城市要發展什麼產業會導致長三角出現「經互會」的狀況。
這一爭論的實質涉及了一個長期存在但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問題——政府如何把握調控經濟的尺度。如果把爭論中的城市這一基本經濟單位替換為某一個具體城市的下轄區縣或鄉鎮,爭論就會轉換為地方政府在當地具體產業布局中應起什麼作用問題。而這一問題是中國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普遍問題。
毋庸諱言,當下,雖然市場機制的作用得到了廣泛的承認,但地方政府並沒有完全退出市場競爭。在江蘇南通,一個規模頗大的國際家紡城橫跨通州、海門這兩個縣級行政區。結果是,雖然這個家紡城在歷史上就是一個整體,但兩個行政區卻都在各自做規劃。就連家紡城的名字,相關地方也在爭,通州方面要叫中國通州國際家紡城,海門方面則要冠中國海門字樣。
這一地區間競爭的格局在國內幾乎所有地區都有存在。出於政績、財政收入等方面的考慮,地方政府依舊把自己當作競爭的主體,而不是協調的主體。進而,在主導產業、產業集聚等地方經濟核心要素的管理上,政府傾向於以規劃形式予以控制,其中不少還會產生出「指點江山」、「布局天下」、「憑空造集聚」的沖動。遺憾的是,從世界經濟的實踐看,政府經濟規劃的作用是在尊重市場作用基礎上彌補市場的缺陷,任何「布局天下」或「強行引導」的行為都可能產生出負面的結果。 區域經濟發展五大新特點:一是全國經濟版圖呈現五個梯隊;二是中西部地區的GDP增速明顯高於東部地區;三是各省市的經濟增速普遍出現下滑;四是中西部地區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明顯快於東部地區;五是中西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明顯高於東部地區。
我國東中西經濟 發展階段不同,政府應順應形勢,採取有針對性的經濟發展和宏觀調控政策。一是根據我國東中西部發展階段不同,制定差別化的產業政策。東部地區在保持一定經 濟增速的同時,要大力發展服務業和高端製造業,努力實現產業升級。中西部地區的產業還處於成長過程中,在接受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過程中,也要注重產業鏈的 完善,逐步形成一個完整的上中下游產業鏈,為經濟的持續增長提供動力保障。二是警惕投資過度帶來的新一輪產能過剩。2013年我國地方政府換屆將初步完 成,換屆後政府往往有投資沖動。同時,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部分地方政府可能借新型城鎮化之名,行過度投資之實。中央政府應加大政策引導,警惕投資過度帶來的新一輪的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
Ⅳ 形式與政策論文
形式與政策論來完成
Ⅵ 區塊鏈為什麼要在新加坡注冊基金會
由於比特幣的空前火爆,引起了互聯網大佬們對區塊鏈技術的高度重視,開始紛紛布局自己的區塊鏈項目,其中區塊鏈項目由於存在投資趨勢,在國內受到嚴格的監管,而相反,新加坡對區塊鏈ICO持開放的政策,並且以區塊鏈技術作為國家發展目標,所以使得新加坡是當前國際上炙手可熱的區塊鏈項目選擇地。
新加坡以穩定而健全的法律、金融環境著稱,在這里注冊基金是安全與便捷的不二選擇。由此越來越多的公司選擇在新加坡成立非盈利公司,目前中國流行的區塊鏈,業務就很適合在基金會性質的非營利性質的組織平台上操作。同時新加坡政府不僅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同時還規定區塊鏈基金會可由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發展局(ACRA)登記管理獲得合法發行項目,這也是為什麼要注冊新加坡基金會的原因之一
Ⅶ 東南亞各國經濟特點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菲律賓--1946年獨立; 1950年以後,政府開始限制消費品進口,實行外匯管制,鼓勵發展替代進口商品的工業; 20世紀60年代後期,採取經濟開放政策,積極吸引外資,經濟取得一定成效; 1982年,被世界銀行列為」中等收入國家」. 菲律賓的外項型工業比較發達. 越南---1945年獨立; 1976年宣布全國統一; 1986年實行改革開放; 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是著名的稻米產區,從越南出口的產品來看,大多都為農產品和初級產品,屬於欠發達的農業國. 寮國---1945年獨立; 1975年成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 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 1988年以來,推行革新開放路線,對內調整經濟結構,對外實行開放. 柬埔寨--屬於落後的農業國; 1998年以後將發展經濟,消除貧困作為首要任務,現在已經取得一定成效. 泰國---屬於典型的農業國; 1961年起,實行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五年計劃; 實行自由經濟政策,擴大出口,引進外資,改變單一經濟結構,經濟發展較快,逐步向新興工業國轉化; 1995年,人均收入已超過2500美元; 1997年,爆發嚴重的金融和經濟危機; 1999年下半年,經濟開始恢復; 1991年起,實行汽車業自由化,發展很快; 泰國是世界首位出口大米,橡膠生產國和出口國,也是盡次於日本和中國的第三大海產國. 緬甸---1948年獨立; 1987年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1989年,實行市場經濟,並逐步對外開放,經濟發展增速; 近年來,私營經濟發展較快; 1997年以後,由於東南亞金融危機和其它因素,經濟遭遇困難. 緬甸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和水力資源都很豐富; 寶石和玉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柚木出口國. 馬來西亞-1957年獨立; 1963年,馬來亞,新加坡,沙撈越和沙巴組成馬來西亞; 1965年,新加坡推出; 自然資源豐富; 政府鼓勵以本國原料為主的加工業的發展,重點是電子,汽車裝配,鋼鐵等部門,礦業以錫,石油,天然氣開采為主,農業以香蕉橡膠,可可,熱帶水果等經濟作物為主; 印度尼西亞-1945年獨立; 1968年以來,大力調整經濟和產品結構; 1997年,受東南亞金融危機重創; 工業的主要發展方向為外向型的製造業; 外貿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 新加坡---1965年成立共和國; 建國後,在保持原有以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為主的經濟特色的同時,以製造業和服務業的發展來建立較合理的經濟結構. 製造業發展極為顯著,是僅次於休斯頓和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較大; 糧食全部靠進口; 對外貿易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 新加坡的五大經濟支柱:運輸,貿易,金融,製造業和旅遊業. 汶萊---其經濟支柱是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 獨立後,積極推行經濟多元化政策; 主要出口:原油,石油產品和液化天然氣. 東帝汶--2002年成立民主共和國; 經濟落後,基礎設施差,一些地區還處於自然經濟狀態,農業為國民經濟的主體
Ⅷ 為什麼索羅斯能挑起97東南亞金融危機能把多個國家的經濟搞垮
自1997年7月起,爆發了一場始於泰國、後迅速擴散到整個東南業井波及世界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許多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匯市、股市輪番暴跌,金融系統乃至整個社會經濟受到嚴重創傷,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僅半年時間,東南亞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貨幣貶值幅度高達30%~50%,最高的印尼盾貶值達70%以上。同期。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股市跌幅達30%~60%。據估算、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僅匯市、股市下跌給東南亞同家和地區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1000億美元以上。受匯市、股市暴跌影響。這些國家和地區出現了嚴重的經濟衰退。
這場危機首先是從泰銖貶值開始的,1997年7月2日.泰國被迫宣布泰銖與美元脫鉤。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當大泰銖匯率狂跌20%。和泰國具有相同經濟問題的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國迅速受到泰銖貶值的巨大沖擊。7月11日,菲律賓宣布允許比索在更大范圍內與美元兌換,當大比索貶值11.5%。同一天,馬來西亞則通過提高銀行利率阻止林吉特進一步貶值。印度尼西亞被迫放棄本國貨幣與美元的比價,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貶值了14%。
繼泰國等東盟國家金融風波之後,台灣的台市貶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機第二波,10月17日,台市貶值0.98元,達到1美元兌換29.5元台幣,創下近千年來的新低,相應地當天台灣股市下跌165.55點,10月20日。台幣貶至30.45元兌1美元。台灣股市再跌301.67點。台灣貨幣貶值和股市大跌,不僅使東南亞金融危機進一步加劇,而且引發了包括美國股市在內的大幅下挫。10月27日,美國道,瓊斯指數暴趴554.26點,迫使紐約交易所9年來首次使用暫停交易制度,10月28日,日本、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和泰國股市分別跌4.4%、7.6%、6.6%、6.7%和6.3%。特別是香港股市受外部沖擊,香港恆生指數10月21 H和27日分別跌765.33點和1200點,10月28日再跌1400點,這三大香港股市累計跌幅超過了25%。
11月下旬,韓國匯市、股市輪番下跌,形成金融危機第三波。11月,韓元匯價持續下挫,其中11月20日開市半小時就狂跌10%,創下了1139韓元兌1美元的新低;至11月底,韓元兌美元的匯價下跌了30%,韓國股市跌幅也超過20%。與此同時,日本金融危機也進一步加深,11月日本先後有數家銀行和證券公司破產或倒閉,日元兌美元也跌破1美元兌換130日元大關,較年初貶值17.03%。
從1998年1月開始、東南亞金融危機的重心又轉到印度尼四亞、形成金融危機第四波。l月8日,印尼盾對美元的匯價暴跌26%。l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亞從事巨額投資業務的香港百富勤投資公司宣告清盤。同日,香港恆生指數暴跌773.58點,新加坡、台灣、日本股中分別跌102.88點、362點和330.66點。直到2月初,東南業金融危機惡化的勢頭才初步被遏制。
PS:外因---國際投機者金融大鱷索羅斯的投機行為分析
1997年3月3日.泰國中央銀行宣布國內9家財務公司和1家住房貸款公司存在資產質量不高以及流動資金不足問題。索羅斯及其手下認為,這是對泰國金融體系可能出現的更深層次問題的暗示,便先發制人,下令拋售泰國銀行和財務公司的股票,儲戶在泰國所有財務及證券公司大量提款。此時,以索羅斯為首的手待大量東南亞貨幣的西方沖擊基金聯合一致大舉拋售泰銖,在眾多西方「好漢」的圍攻之下,泰銖一時難以抵擋,不斷下滑,5月份最低躍至1 美元兌26.70銖。泰國中央銀行傾全國之力,於5月中下旬開始了針對索羅斯的一場反圍剿行動,意在打跨索羅斯的意志,使其知難而退,不再率眾對泰銖群起發難。
泰國中央銀行第一步便與新加坡組成聯軍,動用約120億美元的巨資吸納泰銑;第二步效法馬哈蒂爾在1994年的戰略戰術,用行政命令嚴禁本地銀行拆借泰抹給索羅斯大軍;第三步則大幅調高利率,隔夜拆息由原來的10厘左右,升至1O00至1500厘。三管齊下,新銳武器,反擊有力,致使泰抹在5月20日升至2520的新高位。
由於銀根驟然抽緊,利息成本大增,致使索羅斯大軍措手不及,損失了3億美元,挨了當頭一棒。
然而,索羅斯畢竟還是索羅斯。憑其直覺,索羅斯認為泰國中央銀行所能使出的全盤招術也就莫過於此了,泰國人在使出渾身解數之後,並沒有使自己陷入絕境,所遭受的損失相對而言也只是比較輕微的。從某種角度上看,索羅斯自認為,他已經贏定了。對於東南亞諸國而言,最初的勝利只不過是大難臨頭前的迴光返照而已,根本傷不了他的元氣,也挽救不了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命運。
索羅斯為了這次機會,已經卧薪嘗膽達數年之久,此次他是有備而來,志在必得。先頭部隊的一次挫折並不會令其善罷甘休,索羅斯還要三戰東南亞。
1997年6月,索羅斯再度出兵,他號令三軍,重振旗鼓,下令套頭基金組織開始出售美國國債以籌集資金,擴大索羅斯大軍的規模,並於下旬再度向泰銖發起了猛烈進攻。剎那間,東南亞全融市場上狼煙再起,硝煙彌漫,對抗雙方展開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戰,泰國上下一片混亂,戰局錯蹤復雜,各大交易所簡直就像開了鍋似的熱湯,人們發瘋似地奔跑著,呼嚎著。
只有區區30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泰國中央銀行歷經短暫的戰斗,便宣告「彈盡糧絕」,面對鋪天蓋地面來的索羅斯大軍,他們要想泰銖保持固定匯率已經力不從心。泰國人只得拿出最後一招,來個挖肉補瘡,實行浮動匯率。不料,這早在索羅斯的預料當中,他為此還專門進行了各種准備。各種反措施紛紛得以執行,泰銖的命運便被索羅斯定在了恥辱的十字架上了。泰銖繼續下滑,7月24日,泰銖兌美元降至32.5:1,再創歷史最低點,其被索羅斯所宰殺之狀,實在令世人慘不忍睹,泰國人更是心驚肉跳,捶胸頓足,責問蒼天。
索羅斯採用的是立體投機的策略,並不是單一的只是外匯的操作。 所謂立體投機,就是利用三個或者三個以上的金融工具之間的相關性進行的金融投機
1997年上半年,以量子基金為代表的一些大型基金大規模運用「杠桿」不斷擠壓泰國金融市場,觸發泰國金融危機,在隨後東南亞金融危機演變過程中,這些基金大規模運用「杠桿」,加重了危機的程度。他們怎麼做的呢?正如索羅斯本人所描述的「我們用自己的錢買股票,付5%的現金,另外95%的資金用借的;如果用債券做抵押,可以借更多錢,我們用一千美元,至少可以買進價值五萬美元的長期債券……」。(索羅斯等著《Soros on Soros》,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它們以自有資本做抵押,從銀行借款購買證券,再以證券抵押繼續借款,迅速擴大了債務比率,不僅如此,它們還將借款廣泛投機於具有「高杠桿」特點的各種衍生工具,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杠桿比率。據《經濟學家》的報道,量子基金確實早在1997年3月就大量買入看跌期權,以掉期方式借入大量泰銖,賣出泰銖期貨和遠期,因料定交易對手要拋出泰銖現貨為衍生合同保值,輕而易舉地借他人之手製造泰銖貶值壓力。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香港的做法,更是立體投機的經典例子。
一般情況下,由於金融市場之間存在無套利均衡關系,隨著各種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市場的誕生和發展,外匯即期市場、遠期市場、貨幣市場、資本市場、衍生市場之間環環相扣,節節鎖定,牽一發而動全身。典型例子如1997年10月份以及隨後幾次國際投機家沖擊香港金融市場時,國際投機家先在貨幣市場上大量拆借港幣,拋售港幣,迫使港府急劇拉高貨幣市場同業拆息;貨幣市場同業拆息急劇上升引起股票市場下跌;同時引起衍生市場上恆生股票指數期貨大幅下跌;恆指期貨大幅下跌又加速了股票市場的下跌;股票下跌又使外國投資者對香港經濟和港幣信心銳減,紛紛拋出港股換回美元,使港幣面臨新一輪貶值壓力……。各個市場的連鎖反應,最終全面擴大了投機家的勝利果實。
料定對香港外匯市場發動攻擊將引起連鎖反應,國際投機家在各個市場上立體布局,一方面在各個市場加大賭注,為投機推波助瀾;另一方面,一旦投機成功即可全面豐收,為承受的投機風險匹配高收益。索羅斯對此做了生動描述:「如果你把一般的投資組合像名稱所顯示的一樣,看成是扁平或二度空間的東西,最容易了解這一點。但我們的投資組合更像建築物,用我們的股本做為基礎,建立一個三度空間的結構,有結構,有融資,由基本持股的質押價值來支撐。……我們願意根據三個主軸把資本投資下去:有股票頭寸、利率頭寸和外匯頭寸。……不同的部位互相強化,創造出這個由風險和獲利機會組成的立體結構。通常兩天——一個上漲日和一個下跌日——就足以高速使我們的基金膨脹。」(索羅斯等著《Soros on Soros》,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國際投機家進攻香港金融市場時充分運用了這種「立體投機」策略:首先在貨幣市場上,拆借大量港幣;在股票市場上,借入成分股;在股票期指市場累計期指空頭;然後在外匯市場上利用即期交易拋空港幣,同時賣出港幣遠期合約;迫使港府提高利率捍衛聯系匯率;在股票市場上,將借入成分股拋出,打壓期指……。綜合看來,基於金融市場之間的密切聯系,「立體布局」使投機家的風險暴露相互加強的同時更令杠桿投機威力和收益大增。
港幣實行聯系匯率制,聯系匯率制有自動調節機制,不易攻破。但港幣利率容易急升,利率急升將影響股市大幅下跌,這樣的話,只要事先在股市及期市沽空,然後再大量向銀行借貸港幣,使港幣利率急升,促使恆生指數暴跌,便可象在其他國家一樣獲得投機暴利。自1997年10月以來,國際炒家4次在香港股、匯、期三市上下手,前三次均獲暴利。1998年7月底至8月初,國際炒家再次通過對沖基金,接連不斷地狙擊港幣,以推高拆息和利率。很明顯,他們對港幣進行的只是表面的進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標,聲東擊西是索羅斯投機活動的一貫手段,並多次成功。
炒家們在證券市場上大手筆沽空股票和期指,大幅打壓恆生指數和期指指數,使恆生指數從1萬點大幅度跌至8000點,並直指6000點。在山雨欲來的時候,證券市場利空消息滿天飛,炒家們趁機大肆造謠,揚言「人民幣頂不住了,馬上就要貶值,且要貶10%以上」。「港幣即將與美元脫鉤,貶值40%」,「恆指將跌至4000點」雲雲。其目的無非是擾亂人心,製造「羊群心態」,然後趁機渾水摸魚。8月13日,恆生指數一度下跌300點,跌穿6600點關口,收市時跌幅收窄,但仍跌去199點,報收6660點。其勢與滬深股市2001年下半年的情況非常相似,天天響地雷,周周都下跌,「推倒」趨勢震撼人心。
在壓低恆生指數的同時,國際炒家在恆指期貨市場積累大量淡倉。恆生指數每跌1點,每張淡倉合約即可賺50港幣,而在8月14日的前19個交易日,恆生指數就急跌2000多點,每張合約可賺10多萬港幣,可見收益之高!
第一回合 8月13日恆指被打壓到了6660底點後,港府調動港資、華資及英資入市,與對手展開針對8月股指期貨合約的爭奪戰。投機資本是空軍要打壓指數,港府是紅軍則要守住指數,迫使投機家事先高位沽空的合約無法於8月底之前在低位套現。港府入市後大量買入投機資本拋空的8月股指期貨合約,將價格由入市前的6610點推高到24日的7820點,漲幅超過8%,高於投資資本7500點的平均建倉價位,取得初步勝利,收市後,港府宣布,已動用外匯基金干預股市與期市。但金融狙擊手們仍不甘心,按原計劃,於8月16日迫使俄羅斯宣布放棄保衛盧布的行動,造成8月17日美歐股市全面大跌。然而,使他們大失所望的是,8月18日恆生指數有驚無險,在收市時只微跌13點。
第二回合 雙方在8月25日至28日展開轉倉戰,迫使投機資本付出高額代價。27日和28日,投機資本在股票現貨市場傾巢出動,企圖將指數打下去。港府在股市死守的同時,經過8天驚心動魄的大戰,在期貨市場上將8月合約價格推高到7990點,結算價為7851點,比入市前高1200點。8月27日、28日,港府將所有賣單照單全收,結果27日交易金額達200億港幣,28日交易金額達790億港幣,創下香港最高交易記錄。
27日,8月份期貨結算前夕,特區政府擺出決戰姿態。雖然當天全球金融消息極壞,美國道瓊斯股指下挫217點,歐洲、拉美股市下跌3%-8%,香港股市面臨嚴峻考驗。據市場人士說,港府一天注入約200億港元,將恆生指數穩托上升88點。為最後決戰打下基礎。
同日,國際炒家量子基金宣稱:港府必敗。投機香港市場的國際大炒家索羅斯量子基金首席投資策略師德魯肯米勒在接受CNBC電視台的訪談中,他首先承認量子基金一直在沽空港元和恆生期指。並說,由於香港經濟衰退,所以港府在匯市與股市對國際投資人發起的「戰爭」中,將以失敗告終。索羅斯雖然每次的動作都是大手筆,但從來不公開承認自己在攻擊某個貨幣,這種以某個公司或部分人的名義公開與一個政府下戰書,揚言要擊敗某個政府的事件聞所未聞、史無前例。
28日是期貨結算期限,炒家們手裡有大批期貨單子到期必須出手。若當天股市、匯市能穩定在高位或繼續突破,炒家們將損失數億甚至十多億美元的老本,反之港府前些日子投入的數百億港元就扔進大海。當天雙方交戰場面之激烈遠比前一天驚心動魄。全天成交額達到創歷史紀錄的790億元港幣。港府全力頂住了國際投機者空前的拋售壓力,最後閉市時恆生指數為7829點,比金管局入市前的8月13日上揚了1169點,增幅達17.55%。
香港財政司司長曾蔭權立即宣布:在打擊國際炒家、保衛香港股市和貨幣的戰斗中,香港政府已經獲勝。香港市場人士估計,港府在這兩星期托市行動中,投入資金超過1000億港元,集中收購了香港幾大藍籌股公司的股票,預計港府目前持有相當於香港股市2100億美元總市值的4%股票,成為多家香港藍籌股公司的大股東。
香港期貨交易所於29日推出三項新措施。即是:由8月31日開市起,對於持有一萬張以上恆指期貨合約的客戶,徵收150%的特別按金,即每張恆指期貨合約按金由8萬港元調整為12萬港元;將大量持倉呈報要求由500張合約降至250張合約必須呈報;呈報時亦須向期交所呈報大量倉位持有人的身份。
31日,在政府終止扶盤行動後股市猛跌7.1%,但其跌幅比市場人士預期的少。恆生指數下滑554.70點,閉市報7257.04點,全場成交總值僅66億港元,不到上星期五的歷史新高記錄790億港元的十分之一。而有些投資者原本預測該指數可能大瀉15%。
但投機資本並不甘休,他們認為港府投入了約1000億港幣,不可能長期支撐下去,因而決定將賣空的股指期貨合約由8月轉倉至9月,與港府打持久戰。從8月25日開始,投機資本在8月合約平倉的同時,大量賣空9月合約。與此同時,港府在8月合約平倉獲利的基礎上趁勝追擊,使9月合約的價格比8月合約的結算價高出650點。這樣,投機資本每轉倉一張合約要付出3萬多港幣的代價。投資資本在8月合約的爭奪中完全失敗。
第三回合 港府在9月份繼續推高股指期貨價格,迫使投機資本虧損離場。9月7日,港府金融管理部門頒布了外匯、證券交易和結算的新規定,使炒家的投機受限制,當日恆升指數飆升588點,以8076點報收。同時,日元升值、東南亞金融市場的穩定,使投機資本的資金和換匯成本上升,投機資本不得不敗退離場。9月8日,9月合約價格升到8220點,8月底轉倉的投機資本要平倉退場,每張合約又要虧損4萬港幣。9月1日,在對8月28日股票現貨市場成交結果進行交割時,港府發現由於結算制度的漏洞,有146億港元已成交股票未能交割,炒家得以逃脫。
在此次連續10個交易日的干預行動中,港府在股市、期市、匯市同時介入,力圖構成一個立體的防衛網路,令國際炒家無法施展其擅長的「聲東擊西」或「敲山震虎」的手段。具體而言,港府方面針對大部分炒家持有8000點以下期指沽盤的現狀,冀望把恆生股指推高至接近8000點的水平,同時做高8月期指結算價,而放9月期指回落,拉開兩者之間空檔。即便一些炒家想把倉單從8月轉至9月,也要為此付出幾百點的入場費,使成本大幅增高。在具體操作上,香港政府與國際炒家將主要戰場放在大藍籌股上,主要包括匯豐、香港電訊、長實等股票。這些股票股本大、市值高,對恆生指數漲落舉足輕重。以匯豐為例,該股占恆生股指的權重達到30%,故成為多空必爭之股。至1999年8月底,當時購入的股票經計算。帳面盈利約717億港元,增幅60.8%,恆生指數又回升至13500點。國際炒家損失慘重,港府入市大獲成功。據稱,僅索羅斯就賠了8億美元。據說中國政府在背後利用手上的外匯儲備大力支持港府。不過政府自己開的市場,自己也進去玩,有點自娛自樂的味道(被格林斯潘痛批)。
97東南亞金融危機索羅斯獲利20億美元(外界揣測)。
這次東南亞金融危機持續時問之長,危害之大、波及面之廣,遠遠超過人們的預料。然而,危機的發生絕不是偶然的,它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促成的必然結果。從外部原因看,是國際投資的巨大沖擊以及由此引起的外資撤離。據統計,危機期間,撤離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外資高達400億美元。但是,這次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在於這些國家和地區內部經濟的矛盾性。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是近20年來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這些國家和地區近年來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暴露出日益嚴重的問題:①以出口為導向的勞動密集型工業發展的優勢,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提高和市場競爭的加劇正在下降。上述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方式和經濟結構未作適時有效的調整,致使競爭力下降,對外出口增長緩慢、造成經常項目赤字居高不下。1996年,泰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赤字為230億美元,韓國則高達237億美元。②銀行貸款過分寬松,房地產投資偏大,商品房空置率上升、銀行呆賬。壞賬等不良資產日益膨脹。泰國金融機構出現廠嚴重的現金周轉問題,韓國數家大型企業資不抵債宣告破產,日本幾家金融機構倒閉,印度尼西亞更是信用危機加劇。以上這些經濟因素從各個方面影響了匯市和股市,③經濟增長過分依賴外資,大量引進外資並導致外債加重。泰國外債1992年為200億美元,1997年貨幣貶值前已達860億美元,韓國外債更是超過15D0億美元。④匯率制度僵化。在近年美元對國際主要貨幣有較大升值的情況下,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匯率未作調整,從而出現高估的現象,加劇了產品價格上漲和出口銳減。因此,這些國家和地區貨幣貶值勢在必行。而貨幣貶值又導致了償還外債的能力進一步下降,通貨膨脹壓力加劇,從而促使股市下跌。⑤在開放條件和應變能力尚不充分的情況下,過早地開放金融市場,加入國際金融一體化,當國際游資乘機興風作浪時,一些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不知所措或措施不力,完全處於被動地位。
Ⅸ market是什麼意思
1、n. 市場;行情;股票市場;市面;集市;銷路;商店
2、vt. 在市場上出售
3、vi. 做買賣
讀法:英[ˈmɑːkɪt]美[ˈmɑːrkɪt]
短語
1、capital market資本市場 ; 壟斷市場 ; 資金市場 ; 資本
2、market economy[經]市場經濟 ; 自由市場經濟 ; 市場 ; 市場經濟體制
3、market risk市場風險 ; 與整體市場相關的風險 ; 證券市場風險 ; 市場危害
4、market development市場發展 ; 市場開發 ; 市場開拓 ; 市場發展策劃專員
5、Relevant Market相關市場 ; 有關市場 ; 相干市場 ; 特定市場
6、labor market勞動力市場 ; 勞工市場 ; 勞務市場 ; 勞動市場
7、open market[貿易]公開市場 ; 露天市場 ; 自由市場 ; 開放市場
8、market positioning市場定位 ; 本案市場定位 ; 營銷策略 ; 轉型
9、market demand[貿易]市場需要 ; 市場需求量 ; 需求量
(9)東盟國家證券交易所擴展閱讀
一、market近義詞:exchanges
讀法:美[ɪks'tʃendʒ]
n. 交易所, 票據交換總額;市場,外幣兌換(exchange 復數形式)
短語
1、Social exchanges社交應酬對話
2、Asean Exchanges東盟國家交易所 ; 東協交易所 ; 東盟交易所 ; 亞細安交易所
3、cultural exchanges文化交流 ; 文化交換 ; 對外交流
4、Amsterdam Exchanges荷蘭阿姆斯特丹交易所 ;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5、Foreign exchanges可以對外交流 ; 證券交易所 ; 對外交流
6、debt exchanges債務交換
7、abnormal exchanges非正常交易 ; 不正常交換 ; 非正常行市
8、Emotion exchanges情感交流
9、Figure exchanges身影往來
Ⅹ !!!求關於股票的英文專用名詞!
Accounts payable 應付帳款
Accounts receivable 應收帳款
Accrued interest 應計利息
Accredited Investors 合資格投資者;受信投資人
指符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SEC)條例,可參與一般美國非公開(私募)發行的部份機構和高凈值個人投資者
Accredit value 自然增長值
ACE 美國商品交易所
ADB 亞洲開發銀行
ADR 美國存股證;美國預托收據; 美國存托憑證
[股市] 指由負責保管所存托外國股票的存托銀行所發行一種表明持有人擁有多少外國股票(即存托股份)的收據。ADR一般以美元計價和進行交易,及被視為美國證券。對很多美國投資者而言,買賣ADR比買賣ADR所代表的股票更加方便、更流動、成本較低和容易。
大部份預托收據為ADR;但也可以指全球預托收(GDR) ,歐洲預托收據(EDR) 或國際預托收據(IDR) 。從法律和行政立場而言,所有預托收據具有同樣的意義。
ADS 美國存托股份
Affiliated company 關聯公司;聯營公司
After-market 後市
[股市] 指某隻新發行股票在定價和配置後的交易市場。市場參與者關注的是緊隨的後市情況,即頭幾個交易日。有人把後市定義為股價穩定期,即發行結束後的30天。也有人認為後市應指穩定期過後的交易市況。然而,較為普遍的是把這段時期視為二級市場
AGM 周年大會
Agreement 協議;協定
All-or-none order 整批委託
Allocation 分配;配置
Allotment 配股
Alpha (Market Alpha) 阿爾法;預期市場可得收益水平
Alternative investment 另類投資
American Commodities Exchange 美國商品交易所
American Depository Receipt 美國存股證;美國預托收據;美國存托憑證 (簡稱「ADR 」參見ADR欄目)
American Depository Share 美國存托股份
Amercian Stock Exchange 美國證券交易所
American style option 美式期權
Amex 美國證券交易所
Amortization 攤銷
Amsterdam Stock Exchange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Annual General Meeting 周年大會
Antitrust 反壟斷
APEC 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亞太經合組織)
Arbitrage 套利;套匯;套戥
Arbitration 仲裁
Arm's length transaction 公平交易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公司章程;組織細則
At-the-money option 平價期權;等價期權
ASEAN 東南亞國家聯盟 (東盟)
Asian bank syndication market 亞洲銀團市場
Asian dollar bonds 亞洲美元債券
Asset Allocation 資產配置
Asset Management 資產管理
Asset swap 資產掉期
Assignment method 轉讓方法;指定分配方法
ASX 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
Auckland Stock Exchange 奧克蘭證券交易所
Auction market 競價市場
Authorized capital 法定股本;核准資本
Authorized fund 認可基金
Authorized representative 授權代表
Australian Options Market 澳大利亞期權交易所
Australian Stock Exchange 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
Back-door listing 借殼上市
Back-end load 撤離費;後收費用
Back office 後勤辦公室
Back to back FX agreement 背靠背外匯協議
Balance of trade 貿易平衡
Balance sheet 資產負債表
Balloon maturity 期末放氣式償還
Balloon payment 最末期大筆還清
Bank, Banker, Banking 銀行;銀行家;銀行業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國際結算銀行
Bankruptcy 破產
Base day 基準日
Base rate 基準利率
Basis point 基點;點子
Basis swap 基準掉期
Bear market 熊市;股市行情看淡
Bearer 持票人
Bearer stock 不記名股票
Behind-the-scene 未開拓市場
Below par 低於平值
Benchmark 比較基準
Beneficiary 受益人
Beta (Market beta) 貝他(系數);市場風險指數
Best practice 最佳做法
Bills department 押匯部
BIS 國際結算銀行
Blackout period 封鎖期
Block trade 大額交易;大宗買賣
Blue chips 藍籌股
Board of directors 董事會
Bona fide buyer 真誠買家
Bond market 債券市場,債市
Bonds 債券,債票
Bonus issue 派送紅股
Bonus share 紅股
Book value 帳面值
Bookbuilding 建立投資者購股意願檔案
[股市] 包銷商用以定價一筆發行的方法。包銷商在促銷活動結束後把所收集的初步購股訂單一一記下,然後根據投資者願意支付的價格水平訂定最終發行價。
Bookrunner 投資意願建檔人;帳簿管理人
[股市] 指負責為發行建立投資者購股意願檔案的銀行,亦即負責為一筆發行組織承銷、擬定不同市場的發行規模、執行促銷活動、定價、配置和後市穩定工作的銀行。
BOOT 建造;擁有;經營;轉讓
BOT 建造;經營;轉讓
Bottom line 底線;最低限度
Bottom-up 由下而上(方法)
Bounced cheque 空頭支票
Bourse 股票交易所(法文)
BP (Basis Point) 基點
Brand management 品牌管理
Break-up fees 破除協議費用
Break-up valuation 破產清理價值評估
Breakeven point 收支平衡點
Bridging loan 臨時貸款/過渡貸款
Broker, Broking,
Brokerage House 經紀;證券買賣;證券交易;證券行;經紀行
Brussels Stock Exchange 布魯塞爾證券交易所
BSSM 建造/設備供應-服務/維修
Bubble economy 泡沫經濟
Build, Operate and Transfer 建造、經營、轉讓
Build, Own, Operate and Transfer 建造;擁有;經營;轉讓
Build/Supply-Service/Maintain 建造/設備供應-服務/維修
Bull market 牛市;股市行情看漲
Bullets 不得贖回直至到期(債券結構之一)
Bullish 看漲; 看好行情
Bundesbank 德國聯邦銀行;德國央行
Business day 營業日
Business management 業務管理;商務管理;工商管理
Business studies 業務研究;商業研究
Buy-back 回購
Buy-side analyst 買方分析員
[股市]為機構投資者服務的股票研究分析員。
Buyer's credit 買方信貸(進口)
Buyout 收購;買入
By-law 細則;組織章程
CAC 巴黎CAC指數
CAGR 復合年增長率
Call-spread warrant 歐洲式跨價認股權證
Call option 認購期權
Call protection/provision 贖回保障/條款
Call warrant 認購認股權證
Callable bond 可贖回債券
Cap 上限
Capacity 生產能力;產能
CAPEX 資本支出
Capital Adequacy Ratio 資本充足比率
Capital base 資本金;資本基楚
Capital expenditure 資本支出
Capitalization >資本值
Capital markets 資本市場;資金市場
Capital raising 融資;籌集資金
Cash-settled warrant 現金認股權證
Cash earnings per share 每股現金盈利
Cash flow 現金流量
CCASS 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
CD 存款證
CEDEL 世達國際結算系統(即歐洲貨幣市場結算系統)
Ceiling 上限
Ceiling-floor agreement 上下限協議
Central Clearing & Settlement System 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
CEO 行政總栽;行政總監;首席執行官
Certificate of deposit 存款證
Certificate of incumbency 公司授權/委任書
CFO 財務總監;首席財務官
Change of domicile 遷冊(公司更改注冊地址)
Chicago Board of Trade 芝加哥交易所
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hina banking 中國銀行業
China Capital Markets 中國資本市場;中國資金市場
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CICC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金公司
China privatization 中國民營化;中國私有化;中國私營化
China restructuring 中國重組;中國改組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中國證監會
China Stock Markets 中國股票市場;中國股市
Chinese Wall 中國牆
指投資銀行部與銷售部或交易人員之間的隔離,以防範敏感消息外泄,從而構成內幕交易
Claim 索償
Clawback notification 回撥/增加本地公開發行份額通知
Clean price 潔凈價
[債市] 指債券包含應計利息的現值
Closed-end fund 封閉式基金
Co-lead manager 副主承銷;聯席主承銷
Collars 利率上下限
Co-manager 副承銷商
Comfort letter 安慰函;告慰信(由會計師發出)
Commercial loan 商業貸款
Commercial paper 商業票據
Commission rebate 傭金回扣
Commodity Exchange, Inc. 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紐約)
Company finance 公司融資公司財務
Complex cash flow 復合現金流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復合年增長率
Confidential pre-filing review 呈報前機密性審核
Confidential submission 機密呈交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保密協議
Conglomerate 集團/聯合大企業/多業公司
Connected transaction 關聯交易
Consideration 約定金額;代價;考慮因素
Constituent stock 成分股
Construction in progress 在建工程
Consumer Price Index 消費物價指數
Consumption 消費
Contingent liability 或有負債
Contractual joint venture 合約性合作/合資經營
Controlling stake/interest 控股權/權益
Conventional cap 傳統上限
Conversion of state assets into state shares 國家資產作價入股
Conversion premium 轉換溢價
Conversion price 轉換價
Converted net collections 轉換後凈收入
Convertible bonds 可轉換債券;可換股債券
Convexity 債券凸性
[債市]用以量度某隻債券的價格與收益關系的方法。存續期間變化比率。
COO 營運總監;首席營運官
Copenhagen Stock Exchange 哥本哈根證券交易所
Corporate finance 企業融資
Corporate governance 企業管治;公司治理
Corporate vision 企業視野
Corporatization 公司化
Cost 成本
Cost overrun loans 成本墊支貸款
Counsel's opinion 法律顧問意見書
Counterparty credit exposure 對手的信貸風險
Coupon 票息;券息
[債市]發行人承諾會按面值年率計算,向債券持有人支付直至到期日的債券利息。舉例:假如債券的票息為10%,每年便按面值100元支付10元的利息,一般是分期每6個月(半年) 或3個月(每季) 派息一次。
Coupon rate 孳息率;票息
Coupon frequency 派息頻率
[債市] 指債券每年派發利息的次(比如每月、每季、每半年或每年一次)
Covenant 契約
Covered warrant 備兌認股權證
CPI 消費物價指數
Credit facilities 信貸措施
Credit foncia amortization 抵押式攤還法
Credit line 備用信貸;信用額度
Credit rating 信用評級;信貸評級
Credit spread 債券息差
Creditwatch 債信觀察
Cross currency interest rate swap 交叉貨幣利率掉期
CSRC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Currency option 貨幣期權
Currency swap 貨幣掉期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收支往來帳戶赤字
Current/liquid ratio 流動比率
Customs & usages 慣例和用法
Custodian 保管機構;託管人
Cyclicality 周期
DAX 德國綜合指數
Day count 日算
[債市] 用以計算債券到期前部份期間的應計利息和折現率的協議日數。
Day order 當日指令
Debt equity ratio 債資比率;股本負債率
Debt issuing vehicles 債務發行工具
Debt service coverage ratio 債務償還比率
Default fine 違約罰金
Defaulting 違約;不履行義務
Deferred asset 遞延資產
Deferred charges 遞延費用;待攤費用
Deferred tax 遞延稅項
Deflation 通貨緊縮;通縮
Deleveraged 削減頭寸
Depreciation 折舊
Derivatives 派生產品;衍生產品;衍生金融投資工具
Deutsche Borse AG 德國證券及衍生工具交易所
Deutsche Terminborse 德國期貨交易所
Dilution 攤薄
Direct labor cost 直接勞動成本
Directors' undertakings 董事承諾
Dirty price 臟價
[債市] 指債券不包括應計利息的現值。
Disclosure 信息披露
Discount rate 折扣率;貼現率
Dishonoured cheque 空頭支票
Dividend 股息
DJIA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
Domesitc Qualified Institutional Investor 國內合資格機構投資者
Double bottom/double dip 雙底 (金融圖表)
Dow Jones Instries Average Index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
DQII 國內合資格機構投資者
Dragon bonds 小龍債券
Drawing expense in advance 預提費用
Dual currency bonds 雙貨幣債券
Due diligence 盡職調查
指為了達成承銷一筆證券發行的目的,針對某公司或企業的業務、財務狀況和前景(包括其面對的主要風險) 而進行的一個全面的調查。盡職調查一般可分為業務盡職調查和法律盡職調查兩類。
Duration 存續期間
[債市] 測量某隻債券由於收益變動而產生價格變動的方法。一種測算債券價格波幅相等於債券加權平均到期年期現金流的敏感性測量方法。
E-commerce 電子商務
E-tailers 網上零售商
Earning per share 每股盈利
EBITDA 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
EEC 歐洲經濟共同體 (歐共體)
Emerging market 新興市場
EMU 歐洲貨幣聯盟
Engagement letter 委託書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環(境) 保(護)
Environmental waste 環境廢物
EPS 每股盈利
Equity, Equities 股本,股權,股票
Equity cushion 股本作墊
EU 歐洲聯盟(歐盟)
Eurodollar bonds 歐洲美元債券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歐洲經濟共同體(歐共體)
European Monetary Union 歐洲貨幣聯盟
European Options Exchange 歐洲期權交易所 (阿姆斯特丹)
European style option 歐式期權
European Union 歐洲聯盟(歐盟)
Ex-coupon 不附息票
Exotic option 第二代期權組合(設回報上或下限)
Exploitation license 采礦許可證
Exploitation right 采礦權
Exploration right 探礦權
Extendible bonds 可延期債券
Extraordinary item 非經常項目
Face value 面值
FEC 外匯券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ee-Based Content 收費信息 (互聯網)
Ficiary 信託人/信託機構
Ficiary ty 受信責任;誠信義務
Financial Advisor 財務顧問;融資顧問
Financial Business Operation Permit 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
Financial forecast 財務預測
Financial Management 財務管理
Financial Markets, Financial Procts 金融市場;金融產品
Financial Services 金融服務
Fixed asset losses in suspense 待處理固定資產損失
Fixed income 固定收益;定息債券
Floating Rate Note 浮息票據
Floor 下限
Floor broker 出市經紀
Follow-on offering 後續發行
FOMC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 外商投資企業
Foreign Exchange 外匯
Foreign Exchange Business Operation Permit 經營外匯業務許可證
Foreign Exchange Certificate 外匯券
Foreign exchange mortgage loan 外匯抵押貸款
Foreign exchange swap center 外匯調劑中心
Formulae Based Amortization 按公式計算的攤還方法
Forward Rate Agreement 遠期利率協議
FRA 遠期利率協議
Franchiser 項目招商人
Franchisor 特許專營受權公司
Frankfurt Stock Exchange 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
Free float 公眾持股量
[股市] 指由機構投資者及公眾投資者所持有的股份總數占公司已發行股票總數的百分比
FRN 浮息票據
FTSE Index 倫敦金融時報指數 (又稱富時指數)
Fund Management 基金管理
Futures 期貨
FX 外匯
G&A 一般費用及行政費用
G7 七大工業國
GAAP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
Gateway 網關/國際關口局
GATT 關稅及貿易從協定
GDP 國內生產總值
GDR 全球預托收據;全球存股證
Gearing ratio 運用倍數
General Acceptable Accounting Principle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 Trade 關稅及貿易從協定
General & Administrative Expenses 一般費用及行政費用
General management 一般管理;綜合管理
Global bearer warrant 全球不記名認股權證
Global coordinator 全球協調人
Global Depository Receipt 全球預托證券;全球存股證
Global finance 全球金融;全球財務
Global financial firm/institution 全球金融公司/機構;世界性金融公司/機構
Global offering 全球發行
GNP 國民生產總值
Going public 上市;公開上市
Goodwill amortization 商譽價值攤銷
Government Concessionary
& Soft Loan 政府特許及軟性貸款
Greenshoe 綠鞋;超額配售選擇權
[股市] 超額配售是所有股票發行的一個重要元素,特別是對採用Bookbuilding銷售方法的發行而言。包銷發行成功主要歸功於能爭取到高於發行量的投資者需求。在這情況下,未能滿足的需求會向後市尋求買入,從而有助實現強勁的價格表現和提高發行在二級市場的流動性。為了讓包銷商能超額配售然後具有靈活度可從市場買回股份以有助穩定後市的交易價,發行人授予包銷商greenshoe,一般相當於發行量的15%,讓包銷商有選擇權可於定價日後30天 (穩定期) 內以發行價向發行人買入額外股份。額外股份只能用於配售給未獲滿足的超出發行量的投資者訂單。超額配售選擇權通常是股價在二級市場上升才被行使,不然的話,一般會通過從二級市場買回股票以填補超額銷售的數量。
Gross domestic proct 國內生產總值
Gross national proct 國民生產總值
Gross profit 毛利潤
Gross spread 總差額
[股市]也稱為總傭金或總費用。發行總差額包含三個部份:承銷費、經辦費和銷售特許傭金。
Group of Seven 七大工業國
Gun jumping 偷步
Hang Seng China Enterprise Index 恆生中國企業指數 (香港)
Hang Seng Index 恆生指數 (香港)
Hedge Fund 對沖基金;套保基金
Hedging 對沖; 套保
HIBOR 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
HKFE 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
HKMA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
HKSAR 香港特別行政區
HKSCC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
HKSE 香港證券交易所
Holding Company 控股公司
Homepage 首頁(互聯網)
Hong Kong Futures Exchange Ltd. 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
Hong Kong Interbank Offer Rate 香港銀行同業拆放利率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
Hong Kong Securities Clearing Co. Ltd.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香港特別行政區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香港證券交易所
HSCEI 恆生中國企業指數 (香港)
HSI 恆生指數(恆指) (香港)
Hybrid cap 混合上限
IAS 國際會計准則
ICP 互聯網內容供貨商
Idle funds 閑置資金
IMF 國際貨幣基金
IMM 國際貨幣市場
Implicit deflator 隱性通貨緊縮指數
Import quota 進口配額
Import tariff 進口關稅
In-the-money 價內(期權)
Incentive site 魚餌網點(互聯網)
Income tax 所得稅;入息稅;薪俸稅
Indemnification 賠償
Indexed performance 指數表現
Indicative price 指示性價格
Instrail and Commercial Consolidated Tax 工商統一稅
Information memoranm 資料備忘錄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科技
Initial Conversion Premium 初次轉換溢價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首次公開招股發行
Insider trading 內幕交易
Institutional investor 機構投資者
Intangible asset 無形資產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知識產權
Interest Rate Swap 利率掉期
Intergovernmental loan 政府間貸款
Interim report 中期報告
Intermediary 中介機構; 中介人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國際會計准則
International Finance 國際融資
International Market 國際市場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國際貨幣基金
International Monetary Market 國際貨幣市場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國際標准化組織
International Trust & Investment Corp. 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國投公司)
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 互聯網內容供貨商
Internet presence 網上廣告
Intrinsic value 內在價值
Inventory 存貨;庫存
Investment, Investing 投資
Investment advice, Investment advisor 投資咨詢;投資顧問
Investment bank, Investment banking 投資銀行;投資銀行服務
Investment grade 投資級
Investment research 投資研究
Investor Relations 投資者關系
IPO 初次公開發行;首次公開招股
Investor Relations 投資者關系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不可撤消信用狀
ISO 國際標准化組織
Issued (and outstanding) shares 已發行股票
Issuer 發行人
IT 信息科技
ITIC 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國投公司)
Joint account 聯名帳戶;共同帳戶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ies 共同及連帶責任
Joint global coordinator 聯席全球協調人
Joint stock company 股份有限公司
Joint venture 合營企業;合資企業
Jointly operated mines 聯辦礦
Junior mortgage 次級按揭
Junk bond 垃圾債券
Korea Composite Index 韓國綜合指數
Korea Stock Exchange 韓國證券交易所
Kuala Lumpur Stock Exchange 吉隆坡證券交易所
L/C 信用狀
LBO 杠桿買斷交易;借貸融資收購
Lead manager 主承銷;牽頭經辦人
Legal persons shares 法人股
Lender 貸款人
Letter of credit 信用狀
Leverage = level of debt/equity 債務水平/比重
Leveraged Buy Out 杠桿買斷交易;借貸融資收購
Leveraged rate 杠桿比率
LIBOR 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
Lien 扣押;扣押權;留置權
LIFFE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及期權交易所
Limited recourse 有限追索權
Limited partnership 有限責任合夥
Linked Exchange Rate System 聯系匯率制度
Liquid investment 短期投資
Liquid Yield Option Note 流動收息權利票據
Liquidity 流動性;流動資金;變現能力
Liquidity ratio 速動比率
Listed company 上市公司
Litigation 訴訟
Local toll collecting highway infrastructure index 地方收費公路基楚設施指數
Lock-in 自然出現(條件)
Lock-out 自然消失(條件)
Lock-up 鎖定;封鎖
[股市]由發行公司或第三者供應方(如適用)作出承諾,在事先未取得承銷商(包銷商) 的同意前,不得進一步出售股份。封鎖期一般是180天,但也可視乎情況而較長。
Lock-Up Agreement 鎖定協議
London Commodity Exchange 倫敦商品交易所
London Interbank Offer Rate 倫敦銀行同業拆放利率
Lond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utures and Options Exchange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及期權交易所
London Metal Exchange 倫敦金屬交易所
London Stock Exchange 倫敦證券交易所
London Traded Options Market 倫敦期權市場
Long (position) 長倉;好倉;看漲
Long call 買入認購權;認購長倉
Long forward 買遠期
Long put 買入認沽權;認購短倉
Long-term shareholding (loyalty) incentive 長期持股優惠
Long-term supply agreement 長期供應協議
Loose bond 短期買賣債券
Low-Budget Operation 小本經營
Loyalties 特許費
LSE 倫敦證券交易所
LTOM 倫敦期權市場
LYON 流動收息權利票據
M&A 合並與收購
Macroeconomic 宏觀經濟;總體經濟
Madrid Stock Exchange 馬德里證券交易所
Makati Stock Exchange 馬卡地證券交易所
Make-Whole Call 以支付溢價為成本的提前還款權利
Make-Whole Provision >提前贖回補償
Management Best Practice 管理最佳做法
Management Buy-Out, MBO 管理層買斷交易;管理層收購
Management fee 經辦費
[股市]經辦費是支付給銀行作為它們處理為准備和執行一筆發行所涉及的工作的報酬,包括設計發行結、組織承銷團、准備文件和促銷材料等。經辦費的基本拆帳方法是按所承擔的包銷數量計算,認同了有較大包銷承擔的個別機構一般也承擔較多的工作量。此外,設有支付予發行高級參與方的稱之「praecipium」 的額外酬金。
Management Seminar, Management Tools 管理人員研討會;管理工具
Manila Stock Exchange 馬尼拉證券交易所
Marche a Terme International
de France 法國國際期貨及期權市場
Marche des Options Negociables
de la Bourse de Paris 巴黎證券交易所期貨市場
Margin [期貨交易] 保證金;按金
Margin call 要求增補按金
Mark-to-market 按市值計價
Market Capitalization 市場資本值;市值
Market maker 報價商;市場莊家
Market order 市價委託
Market share 市場佔有率;市場份額
Marketable securities 有價證券
Marketing 促銷;推介;營銷
[股市] 首次公開招股(IPO) 的促銷期包括有公司管理層參與向投資者宣傳其投資故事的公司路演、和帳簿管理人向投資者收集訂單的Bookbuilding銷售活動。期內,經辦銀行和投資者雙方間的銷售和研究人員會定期進行對話。緊接發行前促銷活動,促銷期經過Bookbuilding程序和發行定價的完成而結束。
Material misstatement 重大失實陳述
MATIF 法國國際期貨及期權市場
Mature market 成熟市場
Maturity 到期
[債市] 指債券或其它債務工具已到期並須支付總本金金額的日期
Medium and long term loans 中長期貸款
Medium Term Note 中期票據
Memoranm Of Underst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