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資產證券化為什麼必須實現破產隔離與真實出售
資產的所有者必須以真實出售的方式將資產出售給SPV,通過建立一種風險隔離機制,在該資產與發行人之間築起一道防火牆,即使其破產,也不影響支持債券的資產,即實現破產隔離
② 如何理解風險隔離是資產證券化的核心 投資銀行業務課後習題
金融機構自有資產和證券化資產分開核算,分開入賬,分別管理,風險不互相擴散。
③ 為什麼風險隔離是資產證券化的核心
風險隔離機製作為資產證券化的核心制度,目的在於隔離發起人的破產風險,保障投資人預期實現償付
④ 資產支持證券的法律依據
在美國,資產支持證券的發行和交易與公司債券等其他證券基本相同,版受1933年《證券法》(Securities Act)和權1934年《證券交易法》(Securities Exchange Act)約束,同時也涉及《投資公司法》、《破產法》、《投資信託法》有關內容及專門的會計、稅收政策等。在歐洲,法國於1988年頒布了《資產證券化法》,英國於1989年出台了《貸款轉讓與證券化准則》,義大利、荷蘭、西班牙等國家也出台相關的法律規范資產支持證券市場。
在亞洲,為推動資產支持證券市場發展,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很多國家紛紛推出專門法律,比如菲律賓1991頒布的《資產支持證券注冊和銷售規則》、韓國1998年出台的《資產證券化法案》、泰國1998年實施的《證券化法》、日本2000年修訂的《資產流動化法》、中國台灣2002年頒布的《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等。
我國於2005年3月出台《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管理辦法》,正式開展資產支持證券業務試點。
⑤ 資產證券化怎麼分散風險
我說點不是抄的:
資產證券化有如下角色:發起人、債務人、發行人SPV、服務人(包括證券承銷商、現金流管理人、擔保人和信用評級人)和投資者。
風險種類太多了,個人以為主要是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所以嚴格發起人信用評審、抵押資產的合理估價、提前還款等不確定性預防手段。發行人SPV起到協調核心的作用,所以尋找一個牛逼SPV才是降低風險的好途徑。
⑥ 如何理解風險隔離是資產證券化的核心
資產證券化有利於發起者將風險資產從資產負債表中剔除出去,有助於發起者改善各種財務比率,提高資本的運用效率,滿足風險資本指標的要求。
例如:根據《巴塞爾協議》和我國《商業銀行法》的要求,一個穩健經營的商業銀行,資本凈額占表內外風險加權資產總額的比例不得低於8%,其中核心資本不得低於4%。為了滿足這一要求,許多銀行必須增加資本或出售資產。
資產證券化的目的在於將缺乏流動性的資產提前變現,解決流動性風險。
借短貸長的特點使商業銀行不可避免的承擔資產負債期限不匹配風險,通過資產證券化市場,商業銀行即可以出售部分期限較長、流動性較差的資產,將所得投資於高流動性的金融資產,也可以將長期貸款的短期資金來源置換為通過發行債券獲得的長期資金來源,從而實現了風險合理配置,改善了銀行的資產負債管理。
⑦ 如何理解風險隔離是資產證券化的核心
檸檬給你問題解決的暢快感覺!
資產證券化就是為了將風險分散隔離出去的。
感覺暢快?別忘了點擊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