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募基金公司和私募基金公司分別是什麼都是一家基金公司嗎
這樣說你可能更好理解,從資金募集方式看,公募就是公開募集資金,通過各金融證券機構,廣播電視媒體雜志公開招募。私募就是私下募集資金,這里的私下就是地下,國家法律也沒說不合法。私募基金不像公募那樣監管體系嚴格,只是建立在彼此的信用上的,另外私募基金是不可以上市轉讓的,銀行一般也不好代銷。多數只能在基金公司買。。
從投資對象看,私募基金可以投資范圍相當廣,可以是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可以是私營企業,或者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股權,也可以投資黃金地產實業,或者信用貸款,但是公募基金國家法律為保證投資者利益,一般投資三個市場,股市、債市、貨幣市場,期貨市場很少很少。
㈡ 中國的公募基金有哪些
目前國內證券市場上的封閉式基金屬於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是受政府主管部門監管的,向不特定投資者公開發行受益憑證的證券投資基金,這些基金在法律的嚴格監管下,有著信息披露,利潤分配,運行限制等行業規范。例如目前國內證券市場上的封閉式基金屬於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各有千秋,它們的健康發展對金融市場的發展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㈢ 公募基金公司設立條件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第二章 第13條對此有明文規定:
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並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一)有符合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的章程;
(二)注冊資本不低於一億元人民幣,且必須為實繳貨幣資本;
(三)主要股東具有從事證券經營、證券投資咨詢、信託資產管理或者其他金融資產管理的較好的經營業績和良好的社會信譽,最近三年沒有違法記錄,注冊資本不低於三億元人民幣;
(四)取得基金從業資格的人員達到法定人數;
(五)有符合要求的營業場所、安全防範設施和與基金管理業務有關的其他設施;
(六)有完善的內部稽核監控制度和風險控制制度;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和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條件。
㈣ 公募基金投研部門的交易員和證券公司投行部哪個更好
關於投行,媒體通常說的天花亂墜,彷彿從業人員個個都是身上冒著金光的,說投行那是明珠中的明珠。在各大論壇,都是說怎麼才能去投行啊。先說一下,投行業務比較廣泛,我說的直白點,投資銀行業務就是直接融資,相對於商業銀行借貸就是間接融資。直接融資直白的理解就是直接從市場(機構、散戶)募集錢,收取個募集費,間接融資就是你我他把錢給了銀行,銀行也不知道拿了我們三個中誰的錢借給你企業,收了存貸款的剪刀差。投資銀行業務呢,所以誰都能做,銀行、券商、信託都能做(國外有混業經營的,國內目前還是分業的)券商的投行,那看起來老牛逼了,人家一提國外美林、摩根都是。似乎銀行的投行和信託的投行沒啥含量。其實沒有本質區別。無非就是券商的投行,你有資格做IPO(證監會規定的),所以那些上市公司的保薦上市都是券商搞的。銀行的投行,也一樣,幫企業發個短期融資券、發個票據,都是一種融資。信託的投行,無非就是幫企業弄一個信託計劃,直接給客戶提供融資。本質是一樣樣的。唯一的區別是產品,券商的產品就是IPO、公司債、中小企業私募等,銀行的產品就是各類銀行間市場工具,比如PPN,短融、中票、企業債等等,信託公司就是一個信託計劃。
㈤ 共同基金和公募基金是一個意思嗎
不一樣
共同基金亦稱股份不定投資公司。一種為小額財產所有者提供投資,經銷可隨時兌換成現金的股票的投資信託基金組織。在西方國家,由於有價證券市場發達,投機活動嚴重,人們無法決定購買哪種股票或何時買進和賣出為好。
公募基金(Public Offering of Fund)是指以公開方式向社會公眾投資者募集資金並以證券為投資對象的證券投資基金。公募基金是以大眾傳播手段招募,發起人集合公眾資金設立投資基金,進行證券投資。這些基金在法律的嚴格監管下,有著信息披露,利潤分配,運行限制等行業規范。
(5)國都證券公募基金部擴展閱讀:
通常,每股只代表共同基金的凈資產價。值(資產總額減去負債總額再除以股份數)。近年來,中國部分地區也出現了共同基金組織,這為經濟建設籌集資金,繁榮證券市場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私募基金是大家都比較重視的一項業務,它可以一定程度反映一個公司的水平。公募基金的募集對象是廣大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的投資者。
公募基金對信息披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其投資目標、投資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公募基金在在投資品種、投資比例、投資與基金類型的匹配上有嚴格的限制。
㈥ 成立公募基金需要什麼條件
《證券投資基金法》對設立公開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的條件有明確規定。
第十三條 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並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一)有符合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的章程;
(二)注冊資本不低於一億元人民幣.且必須為實繳貨幣資本;
(三)主要股東應當具有經營金融業務或者管理金融機構的良好業績、良好的財務狀況和社會信譽,資產規模達到國務院規定的標准,最近三年沒有違法記錄;
(四)取得基金從業資格的人員達到法定人數;
(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具備相應的任職條件;
(六)有符合要求的營業場所、安全防範設施和與基金管理業務有關的其他設施;
(七)有良好的內部治理結構、完善的內部稽核監控制度和風險控制制度;
(八)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和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條件。
㈦ 中國的公募基金發展史
1.我國基金業發展14年,基金市場份額呈現階梯型增長態勢:第一階段是1998年到2000年,由於市場品種僅限於封閉式基金,基金規模很小,三年的基金份額分別為100億、500億、610億.第二階段是2001年,由於引入了開放式基金,基金規模有所擴大,達到809億。第三階段是2002年至2003年,基金規模高速增長,2003年擴張規模達到了頂峰。其1633億的市場規模比2002年增加了一倍多。2004年至至2005年10月20日,由於市場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基金發行規模波動發展。我國基金市場上共有封閉式基金54隻,開放式基金159隻,基金份額3200億。2005年-2007年,基金凈值狂飆至3.2萬億。2007年至今,由於股市一直低迷,基金凈值跌至2萬億附近。
2.2013年4月23日結束披露的一季報顯示,截至2013年3月末,至少有6隻公募基金期末持有股指期貨合約,其中,國泰保本混合基金一家就持有IF1304合約207張,市值超過1.55億元,對沖其期末股票市值達70%以上。
這意味著,國內基金在股指期貨領域上已開始告別小打小鬧的歷史格局,逐步接軌海外大型資產管理公司採用的「股票多頭持有+股指動態期貨對沖」策略。繼近年理財產品多元化、工具化的革新之後,主動型股票基金的求新求變、嫁接對沖策略,或許將探尋出一條絕對收益的投資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