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博森化工股票代碼
博智也就是有個管衛東,但是他已經很多年沒有參加過考試了,這么多年來講的東西換湯不換葯。
鼓吹實戰性很強,其實自己都沒有講明白,凈扯什麼情商亂七八糟的。
現在好像還漲價了,本來就性價比不高,現在更是坑人啊。。。。
推薦博森或海翔,博森口碑不錯,老師和教務人員都很nice,很認真,真是為學生負責啊。
海翔性價比比較高,比博森便宜。
② 博森CCR炒幣機器人怎麼樣
幣圈只有四種人能賺到錢:
第一種,莊家
第二種,大資金熱錢
第三種,少數精英分子
第四種,使用大數據智能炒幣軟體的玩家
接下來,為你來一一分析,這四種人是為什麼能夠賺到錢。
第一種,莊家,操盤者。
通常是佔有30%以上的發行量,有時莊家控量不一定達到30%,看各品種而定,一般10%至30%即可控盤。莊家能賺到錢,我相信大家應該都能理解,莊家通常是指持有大量流通股的股東。莊家坐莊某股票,可以影響甚至控制它在二級場的股價。
第二種,熱錢(Hot Money),又稱游資,或叫投機性短期資金,
熱錢的目的在於用盡量少的時間以錢生錢,是只為追求高回報而在市場上迅速流動的短期投機性資金。熱錢的目的是純粹投機盈利。
莊家手中有幣,游資手中有錢,這兩伙人在一起,不得了,肯定是要出事情的!什麼事情呢,莊家出幣,熱錢出錢,就會把幣價拉伸,然後在拉伸的過程中就會有很多不明就裡的韭菜開始追捧,成為接盤俠,把幣炒熱,幣價拉伸到一定程度之後呢,開始拋售,不斷循環反復,低價買,高價賣,來回倒騰,最後的結果就是,莊家把幣賣給了韭菜獲得了錢,熱錢手裡1元錢買個幣,5元甚至10元的價格賣給了韭菜。
第三種,少數精英分子,
這少部分人都是下過死功夫的,每天至少看1000張圖形,然後分析為什麼上漲,為什麼下跌。有時候會為了看那條均線有效,廢寢忘食1-2個月,之後才能形成所謂的盤感,有了盤感在看到圖形的時候,腦子裡面就可以清晰的知道這個圖形今後可能會怎麼走,這種盤感沒有人能教給你,只有長期的付出,才能獲得。
長期的付出,使他們具備了非常深厚的基本功——盤感,在熱錢在低買,高賣的過程中,會在盤面留下一系列痕跡,這種痕跡可以每天反應在盤面上,很多根K線組合起來,就成了一張圖,而這張圖,就一定有相同點,所以看起來就會很熟悉。這些精英分鍾能夠捕捉到他們操作的規律。
一個幣,當日上漲了10%你敢買嗎?一個幣連續上漲了30%你敢買嗎?當你看到10%和30%兩個數字的時候,你已經失敗了,因為人的本性是貪婪和恐懼的。其實,極少數人是不看這些東西的,在這部分能夠賺錢的玩家定義里,只有可以買和不可以買,你能達到這個境界嗎?所以這部分人能賺到錢,是肯定的,有付出才會有回報。
第四種,使用大數據智能炒幣軟體的玩家
對於前面三種人能賺錢,大家應該基本可以了解了,那麼作為小散戶,我們沒有太多幣,也沒有太多錢,也沒有像第三種精英份子的能力,那要在幣圈炒幣賺錢,正常情況來說真的只能看運氣了,但是運氣這東西是靠不住的。
所以這部分人之所以能夠賺錢,靠的是智能炒幣軟體。智能炒幣軟體可以自動完成數字貨幣交易的操作,無需任何人工的干預。程序通過實時獲取市場價格,自動判斷買進與賣出時機,由電腦模擬交易員的下單操作進行機器交易,根據預先編輯好的交易策略程序來執行交易定單。
博森CCR自動炒幣機器人的交易就是根據外匯價格波動規律,將交易策略變成電腦程序,由電腦自動買賣。即用電腦代替人腦,用「電腦判斷+電腦操作」代替「主觀判斷+人工交易」。
炒幣軟體操作的收益更加比人工更加穩定可靠,每月收益可達到10%-45%之間。國外炒幣收益為什麼比國內更加可靠,因為國外大多數的炒幣交易操作依靠的都是智能炒幣軟體來完成。
目前華爾街60%以上的交易都是由程序化交易完成的,程序化交易相對於手動交易有著極大的優點,有逐漸取代手動交易的趨勢,是未來金融市場的發展方向。
總結一下:如果你沒有莊家後台,有沒有像熱錢一樣的資本,又做不到少部分人一樣的在幣圈每天閱讀1000張以上的K線圖,然後又想在幣圈炒幣賺錢的朋友,我的建議是好好考慮一下江湖人稱——牛市收割機,熊市躺賺機的暴風眼AI智能炒幣機器人。
想詳細了解#博森CCR自動炒幣機器人#如何月收益10~30%的朋友可以 加微信 bosenkeji0313
③ 論述股票市場技術分析的有效性(投資學原理)
投資學(原書第6版)作 者: (美)博迪(Bodie,Z.) 等著,朱寶憲 等譯出 版 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內容簡介《投資學》是由三名美國知名學府的著名金融學教授撰寫的優秀著作,是美國最好的商學院和管理學院的首選教材,在世界各國都有很大的影響,被廣泛使用。自1999年《投資學》第4版以及2002年的第5版翻譯介紹進中國以後,在國內的大學里,本書同親得到廣泛運和和熱烈反響。此為本書的第6版,作者在前5版的基礎上根據近年來金融市場、投資環境的變化和投資理論的最新進展做了大幅度的內容更新和補充,還充分利用了網路資源為使用者提供了大量網上資料。全書共分7大部分,27章。詳細講解了投資領域中的風險組合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套利定價理論、市場有效性、證券評估、衍生證券、資產組合管理等重要內容。本書觀點權威,闡述詳盡,結構清楚,設計獨特,語言生動活潑,學生易於理解,內容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本書適用於金融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MBA學生,金融領域的研究人員、從業者。作者簡介滋維·博迪是波士頓大學管理學院的金融與經濟學教授,他擁有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並一直在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講授金融學。博迪教授在一流的專業期刊上發表過有關養老金財務和投資戰略等大量文章。他的著作包括《快樂投資:平安實現你一生中財富目標的方法》以及《養老金財務基礎》等。博迪教授是綜合財務有限公司的經理人,這是一家特別的投資銀行和金融工程公司。他同時還是養老金研究顧問委員會的成員。投資學:全球視角作 者: (美)弗朗西斯,伊博森 著,胡堅 等譯出 版 社: 人民大學出版社內容簡介本書由兩位金融教授共同執筆完成,每學期都教授投資學導論、高級投資學、全球投資、資產投資、資產配置、證券分析、資產組合分析或者衍生產品等課程。本書適用於大這本科或者MBA的投資課程。導論性課程所需的章節可以包含在一個學期內。或者,整體書可以用一個學期的課程。將同類的章節劃分為篇,使教師能夠靈活地選擇和排列各章的順序,以滿足自己的需要。高級課程主要集中於本書後半部分的章節。教師手冊為「導論性課程」、「兩學期課程」、「證卷分析課程」、「資產組合分析課程」。本書對於投資學領域中的許多實踐性問題給予了較一般教科書更多的關注。例如,第6章對於全球多層次股票市場的概述,第10章對於價格指數的分析,第26章對於技術分析(又稱技術性市場分析)的詳述,第7篇對於衍生品和可選擇的投資工具的介紹都有別於一般教科書。在傳統的投資學教科書中,基本上不用大量篇幅概述股票市場的層次結構,對於股價指數的分析也很簡略,至於技術性市場分析,通常被認為是主流投資學理論之外的內容而不進行闡述,對於衍生品和可選擇投資工具的介紹更加註重理論而忽略實踐。《投資學:全球視角》的作者對於投資學的這些實踐問題的強調固然與他們的實踐背景有關,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們表述了一個重要的理念——投資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在當代投資學不斷在理論上演進,克服傳統投資學過分依賴直覺和經驗的不足的同時,也必須注意不要滑向「純理論」的誤區,走向「紙上談兵」的歧途。 本書作為一本教科書,內容豐富,結構完整,體系龐大,論述層次清晰。非常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習者使用。 作者簡介傑克·弗朗西斯 (Jack C.Francis) 出生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印第安納波利斯(Indianapolis)。他在印第安納大學(Indian University)獲得學士和M.B.A學位之後便參軍。在參軍期間,弗朗西斯曾被委任為陸軍中尉,畢業於傘兵學校,當過連長。弗朗西斯在軍隊中服役共兩年。退役之後,他到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繼續學習,取得金融學博士學位。弗朗西斯曾在賓夕法尼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沃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金融學系任教五年,後來成為美國聯邦儲備系統(Federal Reserve)的經濟學家。弗朗西斯在聯邦儲備系統任職的兩年間,主要從事貨幣經濟學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參與貨幣政策的討論,他曾在許多銀行家會議上發言。目前,弗朗西斯是紐約市伯納德.M.巴魯克學院(Bernard M Baruch college)的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他自己的專著或者與他人的合著共20多本,已在麥克格勞-希爾出版公司(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普林迪斯-豪爾出版公司(Prentice-Hall Publishing Company), 約翰威利出版公司(John Wiley Publishing Company) 和歐文出版公司(Irwin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弗朗西斯教授的研究領域主要在於投資學和銀行學,他的許多文章已經在眾多的學術、商業和政府期刊上發表。弗朗西斯還在一些公司擔任專家、顧問以及董事會成員。他現在居住在美國康涅狄格州西南部的一個城市斯坦福德(Stamford)。最近他買了一個花房,正學習種花。投資學(第6版) 作 者: [美]William F.Sharpe 等著出 版 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內容簡介《投資學》(第6版)是美國同類書籍中的權威著作,是美國眾多知名大學的首選教材和金融界人士參考用書。本書先後六次再版。三位作者都是美國著名大學教授或金融領域的權威。其中,William F.Sharpe是美國斯坦福大學金融系教授,曾任美國金融協會主席,並於1990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在本版中,作者以其多年對資本市場的研究和多年的實踐經驗系統闡述了投資理論的發展,介紹了有價證券組合分析,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套利定價理論和期權、期貨等衍生工具,以及投資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既有理論分析又有生動案例。 與其他同類書籍相比,本書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同時具有實用性,內容豐富,選材新穎,是基於美國資本市場,分析資本市場一般規律的論著。本書可用作大學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為金融領域從業人員的參考讀物。 作者簡介William F.Sharpe is presently the STANCO 25 Professor of Finance at Stanford University,and is also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Financial Engines,Incorporated,a firm that provides electronic investment advice for indivial retirement savings,He has published articles in a number of professional journals,including Management Science,Journal of Business,Journal of Financ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ive Analysis,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and the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Dr.Sharpe is patst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and in 1990 received the Nobe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He received his Ph.D.,M.A.,and B.A.in Economics for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所有的和投資學有關的書籍 都會涉及到投資學的歷史 不用特別去找如果能讀完其中一本就已經可以掌握到絕大部分
④ 《對沖基金風雲錄》讀後感
[《對沖基金風雲錄》讀後感]
人的聰明並非與經驗成正比,而是與獲取經驗的能力成正比
關於市場 ,理性與非理性;泡沫的必然
關於刺蝟們:不同哲學,和生存方式
關於工作:時間在研究,馬上行動;以及路演
所以這一行,小而精;不可控因素太多,真的要足夠堅強的神經,嚴格自律,還有經理過人才可;
P11
掌舵的都是些天才,這些人在櫃台交易上已經賺了大錢,然後發明了一些紙上談兵的模型,但這些模型在現實中沒有一個帶來過真金白銀,《對沖基金風雲錄》讀後感。有個傢伙說他用電腦選股,選出來的第三系第五維的股票標著顏色。他說的沒錯,是有顏色——他的資產負債表的最後變成了紅色。
P14
我發現,什麼人都不見對自己最好,使用自己時間的最佳方案就是閱讀報紙、行業雜志、事實材料還有一些研究報告。
P22
整體來看,對沖基金行業對於自己的空頭盈利能力並無信心,他們承認,賣空一些指數是必須要做的,但賣空個股或行業股則十分危險。
P25
藉助一個復雜的回歸模型,我們推導出石油的合理平衡價格應為32.48美元,可笑的精確!
P56
對沖基金的投資方式通常可以分為7種:事件主導型(event
driven)、定息套戥型(fixed-income arbitrage)、換股套戥型(global convertible bond
arbitrage)、市場中性型(equity
market-neutral)、長短股票型(long/short equity)、全球宏觀型(global macro)、股票買賣型(commodity trading funds)。
p68 「我不相信多樣化。我可以特別喜歡一個人,也可以特別喜歡一瓶酒,為什麼到了做投資組合的時候就得一視同仁?找一個你真正喜歡的股,持一個重倉,再用杠桿把它加大,這才是投資。」
P89
1965年6月1日,雷德克利夫和我選出一些股票做多或做空,當天早上我們的資金就變成了投資。我們的理論是,有什麼想法就要迅速去實現。到現在我仍然認為這是管理新資金的正確方法。
p90
凱恩斯 「不幸的是,市場保持非理性的時間總比你能支撐的時間長。」
p94
在飽受折磨之後,他得出結論:管理基金時的心態應當是把所有的錢都當做自己的,也就是說,不要為了取悅基金的股東而刻意去做什麼,做一個單單純純的投資者就好。
p97
(巴爾尼·溫克曼的《華爾街10年》)「人們若是只想把股票變動與商業統計掛鉤,而忽略股票運行中的強大想像因素,或是看不到股票漲跌的技術基礎,一定會遭遇災難,因為他們的判斷仍是基於事實和數據這兩個基本維度,而他們參與的這場游戲卻是在情緒的第三維和夢想的第四維上展開的。」
p101
為得到真正的巨額長期回報,你必須做一隻豬。豬絕不會把吃到嘴裡的食吐出來,你也得守住能賺錢的投資,不要急著跑掉,直到真正賺足為止。
p107
去年,東京高檔公寓的價格已經從120萬美元均價落到了25萬美元。還記得在20世紀30年代嗎?藝術品的價格跌掉了80%,
p111
掙錢的可能性與時間跨度的關系 (表格)
p146
從1976年到2004年9月,KKR發起了10隻基金,將投資人的210億美元投入了93家企業。它還借貸了1090億美元,也就是使用了5倍的杠桿,這樣它所投出的資金總數達到1300美元。它們的回報是347億美元,即本金的185%或全部投資金額的26%。也就是說,杠桿是這種生意的關鍵。在它投資的93家企業里,62家贏利、22家虧損、9家不賠不賺。
p172
尼采 瘋狂在個人是偶然,在群體卻是必然。
p178
(安·蘭德的《源泉》) 「……頭腦是屬於個人的。集體智慧這種東西並不存在……一群人達成的共識只是一種妥協和各人想法的平衡……最重要的事——理性思考的過程——必須是每個人獨自完成的……這一創造性的過程無法被給予或接受,也無法被分享或借用。它屬於單獨的、個體的人。」
p192
在這個國家(奈及利亞),授權連鎖經營企業一年增加35%。這些企業以10倍的市盈率就能買到。利潤每兩年翻一番的奈及利亞飲料公司市盈率才7倍。
p201
芒格 「投資是個廣泛的領域。所以,如果你以為你不用整天讀東西也能成為好的投資者,那我無法同意……你會驚訝於沃倫(巴菲特)讀了多少東西,也會驚訝於我讀了多少東西。」
P219
讓人驚訝的是,這些超級名星(巴菲特除外)在被統計年份中竟有30%~40%的時間表現不如標准普爾500指數。
不過,在那些落後的年份里,基金的表現大多隻比指數低一點,而在那些超越指數的年份里,與指數之間的差異就很大,甚至是極大。
一個極端的例子是太平洋合夥公司,在連續5年大幅超越標准普爾500指數(最後3年給投資者的回報是120%、114%、和65%)後,接下來的6年中有5年表現均低於標准普爾500指數,在這之後又以127.8%的增長回到了正常軌道,並保持了5年的良好表現。
19年間標准普爾500指數增長了316%(年增長率7.9%)而太平洋合夥公司在提取管理費後增長了5530%(年增長率23.6%)
P229
在25年時間中,耶魯從事風險投資的復合年收益率是35%,從事私募股權投資的復合的收益率是31%,兩者都是扣除了費用後的數字!
P236 1921年,某個家族在巴黎以200法朗收購了萊傑的《紅衣女人》,他們一直收藏著這幅畫,直到去年在克里斯蒂以2200萬美元賣出。也就是說,在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這筆投資的年回報率高達19%。梵谷的《鳶尾花》作於1899年,1947年被瓊·惠特尼·貝松以8萬美元購得。1987年大崩盤的幾周後,她的兒子以5390萬美元的價格將畫賣出,等於在40年零幾個月的時間里持續得到17.7%的年回報。
1978年前後,蓋多·雷尼是炙手可熱的畫家,葉卡捷娜女沙皇曾以3500英鎊的價格收購他的一幅作品,在那時可是天價。可是,雷尼後來不再時髦,1958年他的一幅畫仍然只能賣到3500英鎊,此時英鎊已經不知貶值多少倍!
P243 Thomas Rowe Price
「所謂成長,就是一個盈利已經保持長期增長的企業,在每一輪商業周期頂部,其每股盈利不斷創下新高,而且有跡象表明,在每一個商業周期中均保持著超越生活水準上漲水平的增長速度,讀後感《《對沖基金風雲錄》讀後感》。」
P245
根據伊博森的研究,1927年以來,大盤價值型股票年化收益率為11.5%,小盤價值型股票為14.8%。與此同時,大盤成長型投資的年化收益率為9.2%,小盤成長型為9.6%。
P248
成長型投資經理與價值型投資經理的收益率 (表格,有啟發)
P261
以基準衡量業績與只注重短期結果是投資的兩大毒葯。
P265
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和泡沫則是非生產性的資產(財科技、地皮、高爾夫課、藝術品),而且主要是由銀行融資支持的,其負面影響也就嚴重得多。
P266
當一場泡沫最終破裂時,所謂的「合成謬誤」(fallacy of
composition)便開始發揮作用,並引發「暴民心理」(mob
psychology)。這一理論的含義是:在危機中,對個人來說理智的行為對群體整體而言則是非理智的,從而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P269
《舊約》告訴我們,在公元前600年一盎司黃金能買350塊麵包。如今,在美國,一盎司黃金還是能買到350塊麵包。不過這也說明,黃金作為一種投資,其收益相當貧乏。
P271
黃金價格的主要驅動力並非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而是其他長期金融資產,尤其是股票的回報率。
P279 「想通過看報紙來了解世界就像靠著手錶上的分針來猜測時間一樣。」
P302 1930年以後,凱恩斯開始遠離這類投機,稱它們是「費力不討好的游戲」,因為在偶然性事件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面前,任何更改分析都可能毫無用處。大崩盤之後,他專心投資股市。
P303
(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對於那些完全沒有賭博天性的人,專業投資的游戲無比枯燥,也過於艱苦;而具備這種天性的人則需要為自己的稟賦付出代價。」
P309
老肖伯納 「人的聰明並非與經驗成正比,而是與獲取經驗能力成正比。」 一輪牛市,造成了無數的英雄 一輪熊市,可以讓之前很多的英雄都變成狗熊
在這個市場中,最難的是,就是長久的、持續的、穩定的獲利。永遠去敬畏市場,永遠都要戰戰兢兢的去交易,一定要把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永遠不能孤注一擲,讓風險裸露到你無法承受的地步。永遠不要心懷僥幸,永遠記住,每次盈利的一半都要提取出來,只有放在銀行帳戶的利潤才是真正取得的,否則都是市場先借給你的!永遠都要記住自己的終極目標,不能讓投機左右我的生活,家庭和投資一定要和諧,不能偏廢任何一方。市場長周期的宿命
在一個市場長周期中,投資管理公司可能存在兩難選擇:某些手段能為公司帶來巨大的短期利益,卻有駁於投資原則,勢必傷及到長遠利益。個人投資者永遠不要奢望從專業牌手那裡贏錢,他們應該自己決定自己的資產配置,這就需要對市場周期和波動有一個基本的理解,必須具備辨證的思維。有時,指數型基金是一個可行的選擇。看空投資者最擔心的是金融衍生品及其破壞力。沒有人能夠確切知道金融衍生品的危險性,由於整個金融衍生體系被設計的及其復雜,不僅僅是體外人無從得知,就是體內人也不一定了解。那麼投資者應該怎麼做呢?正確的做法是在不景氣中博取收益,在不確定性中進行對沖。
歷史上的每輪長期熊市厚,股票估值總是會回到前一輪長期牛市初期的水平,甚至更低。市凈率衡量價值的最穩定的一個指標,在存在泡沫的時候會超過5倍,而熊市往往又低於1.5倍。我們很難預測下一輪牛市什麼時候到來。牛市出現的前提條件包括:資金廉價且充裕,企業債務端貶值,商業和服務需求被抑制,還有重要的一條就是股票絕對價值被明顯的低估。
只有自大狂和傻瓜才幻想抓住頂部和底部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不要去夢想真正抓住完全的頂部和底部,你需要的往往是抓住中間的長牛部分。A股從900多點漲到6100多點,你如果能夠在2000點介入到5000點,你仍然會獲取到高額的收益和回報。在股票市場的投資策略分為了價值投資和趨勢投資,而能夠緊盯市場趨勢,抓住中間的長牛一段正是趨勢投資者的重要投資方法。這要求趨勢投資者有敏銳的判斷力和市場嗅覺。對於市場情緒指針談幾點,一個是在市場轉折點附近,大多數人的感覺永遠是錯誤的,除了少數天才基本上沒有人能夠做到這點,當我們對當前的股價有非常高的心理認同度的時候,這往往反而是熊市的前兆。而另外一個重要的市場心理指針是媒體,媒體不可避免的會關注剛剛發生的事情,而不是即將發生的事情。金錢投資是一場零和游戲。每有一個贏家,就有一個輸家!如果你賣出的是我們買入的,或是你買入的是我們賣出的,你就發財了。集體智慧:一團和氣,開開心心的會議可能是陷入集體思考的前兆,而質疑,激烈的爭論,甚至緊張氣氛則是好現象。頭腦是屬於個人的,集體智慧往往並不存在,集體往往就意味著折中和妥協。出色的投資經理
管理一隻大型對沖基金就要擔任一個國家隊的教練一樣,只有那些擁有最出色的球員和最冷血的教練,戰術最聰明,組織最得當,踢球最玩命的隊伍才能夠奪冠。好心情,好脾氣,容許下屬犯錯誤的管理者最後都會被淘汰。巴菲特曾經講過,投資的第一原則就是不虧損,因此不要盲目堅持,偉大的投資者都懂得止損,這個止損線通常設置在10%的水平。最初的損失往往是很小的,一個投資者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盲目的持有,拒絕承認自己的錯誤。投資大師巴魯克認為,只有上漲的股票才值得購買。他投資的第一原則就是學會如何干凈利落的接受你的損失和某次操作的失敗。對一隻股票不要做第二次交易,只有毛孩子才買正在下跌的股票。這些都是典型的趨勢投資者的原則和行為。一個不閱讀和學習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投資者,職業投資者每天都要收集和處理信息,以獲得知識來做明智的投資決策。除了視覺感應者外,你必須還是一個敏銳的聽覺感應者,他們通過和各行各業不同的人進行溝通交流以獲取信息。三大投資信條-成長,價值和不可知
信奉成長理念的投資者認為,應該投資那種盈利和分紅都穩定增長的公司的股票。在他們看來,控制買入成本固然重要,但不如確定股票的成長性來得更重要。其理想的投資方法就是持有那些上升行業的股票,知道行業開始衰落。所謂成長,就是那些盈利已經保持長期增長的企業,在每一輪商業周期頂部,其每股盈利不斷的創下新高。與成長型投資者相反,價值投資者喜歡投資便宜的股票,不僅是相對價格上的便宜,也包括絕對價格上的便宜。他們喜歡三低公司,低持有,低關注和低估值。格雷厄姆是價值投資的教父,在其《證券分析》一書中有對價值投資的詳細描述,而巴菲特將其的價值投資進一步延伸到了品牌和特許經營權等無形資產。從歷史數據來看,成長型投資和價值投資的表現差異明顯,價值型投資的表現優於成長型投資,在小盤股方面更是明顯。
智慧、經驗、勤奮、對歷史的了解、開放的頭腦、專注的心情,這些都是成為一隻成功刺蝟的要素------當然,直覺、想像力、靈活性,也許還包括一絲預知未來的本能,也同樣重要,至於你應當如何獲得這些素質,它們怎麼樣組合起來才更好,就不是我能回答的!
⑤ 黃金投資是不是已經過期了現在入市合適嗎
從黃金在1980年從850美元一盎司的峰值下滑後,這個問題就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焦點。經常有人會將黃金與主要股指的回報進行對比。在黃金從1980年的巔峰滑落後經歷了長達20年熊市,很多人並不看好黃金投資。可是,任何一項投資品種都有它的漲跌周期。如果我們看看從1968年到1980年道指的表現,就會發現在這期間,道指基本處於平盤並且伴隨劇烈波動,而與此同時黃金價格上漲了2300%。在這一輪從2002開始的黃金大牛市中,黃金價格以平均每年14%的速率上行,而道指30個成分股中有15個股票回報率是負的。很多學者認為黃金不是一項好的投資是基於1700年這么長的時間段來分析的,可是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黃金價格直到布雷頓森林體系完蛋後,到了1971年才固定下來。在此之前,黃金只是一種貨幣而不是投資品種。還有就拿道指來說,道指的上漲隱藏了一個事實,其成分股是不斷地剔除破產的業績不好,替換成業績好的公司。到了2000年,道指30個成分股中只有3個是從來沒被替換過的。
從構築投資組合來說,黃金的作用也突出,世界知名的資產投資管理咨詢公司易博森夥伴就建議投資者的投資組合應該有7.1%到15.7%是黃金,這樣就可以減少整個投資組合的波動性,同時提高回報率。
那些質疑黃金對抗通脹能力的觀點,主要是基於從1980年金價從頂峰迴落後,在從1980年到2002年內,黃金價格上漲的步伐並沒有跟上通脹水平。但在1971到1980年這個時間段,我們從下圖看到,金價的漲幅與通脹水平保持同步上漲。在相同的時間段內,美元喪失了百分之八十的購買力。其實,除了美元,世界上主要的貨幣都因為供給量增加而不斷貶值。相反的,黃金不但沒有喪失其購買力,並且對各種貨幣都有所升值。而且只要各國央行的貨幣供應量超過其GDP增長,這種勢頭仍將持續。
更為重要的是,黃金無論在通脹時期,還是通縮時期都能保持其購買力。英國學者Roy Jastram研究了英國和美國從1560年到了1976年黃金購買力。在這長達四百年的時間段內,黃金即便在通縮期內也能保持其購買力,而其他資產多於下跌為主。當央行繼續加速印鈔,通脹水平不斷增加,貨幣的購買力不斷下降。為了對抗通脹,黃金成了最佳的選擇,為了是投資組合能有效地抵禦通脹,Wainwright Economics認為債券型投資組合應該配置18%的黃金,而股票型投資組合應該配置40%的黃金。
黃金行情來回走,只要捉住其中一波就可以賺錢,大家說,現在是不是進入黃金市場的最佳時機?f
⑥ 論述股票市場技術分析的有效性(投資學原理)
技術分析比較敏銳,當基本因素的統計報告等資料公布之前,市場已提前發生作用,所有的一切已被市場消化吸收了。而運用技術分析,則可以提前看到這一切,當市場的價格運動出現改變,且與大眾的看法不相一致時,技術分析者常能提前基本分析者採取行動。
技術分析具有廣泛的適應性,雖然它最早應用於股票市場,但隨著其他衍生金融品種的不斷產生和發展,技術分析的應用范圍也不斷擴大,例如商品期貨、外匯、各種有價證券、甚至現貨交易等等,技術分析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不僅如此,技術分析也具有非常強的靈活性,就同一市場來說,它可以追隨市場的變化,並追逐市場變換的主流熱點。市場時而沉迷,時而明朗,時而黯淡。技術分析往往抓住趨勢明朗而且活躍的階段,迴避平淡和迷離的走勢。同時,運用技術分析可以同時跟蹤不同的市場,如債市和股市,及A、B股市場,發現它們相互之間的內在聯系,為交易決策提供更多的線索和參照。
交易的過程分為兩個階段:投資決策及其實施。即必須先分析市場的趨勢,然後選擇買賣的時機,這兩點都離不開技術分析。雖然通過基本分析也能揭示市場大的未來走向,但在選擇入市時機上,只能靠技術分析。只要找到目前市場運行的支撐與阻力位置,就可明確地知道入市與出市的參考價格,而且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習慣和需要,藉助日線圖,周線圖和月線圖進行不同角度和不同范圍的分析,這樣不管中長線的投資者,還是中線的投資者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買賣時機。
⑦ 信託靠譜么
客觀的講,信託還是比較安全的,原因有這些:第一,信託公司和銀行一樣,都是有國家銀監會監管的,銀監會是直接手國務院管轄的。第二,信託產品和銀行理財一樣,都是屬於固定收益類產品,就是說賣之前談好一定期限內是多少的年收益率,這樣到期後直接給你支付本金和利息,於此對應,基金和股票類就屬於浮動收益類產品了,也就是說看股票行情,可能今天是百分之二十的收益率,明天可能就是百分之五或者負的,信託就沒有這一點了。第三,我國目前有六十八家信託公司,自從國務院99號文件出台之後,就規定如果你信託產品到期後,資金使用著不能及時償還本金利息,那麼信託公司將承擔償還義務,而我國的六十八家信託公司背後,大部分都是國企或者央企控股的,比如中鐵信託,控股老闆是中國鐵路總公司。另外信託的風險控制措施都是不錯的,基本還不上錢的可能非常小,風險大了它也過不了審核。第四,中國信託成立這幾十年,目前還沒發生過違約案例。所以相對於私募基金,股票,P2P來說,信託是收益不錯,而且安全相對較高的行業了。(銀行理財也是比較安全的,但是收益沒有信託高,前者一年基本百分之五左右,後者在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一之間。)純手打,不懂的話可以追問。謝謝
⑧ 希臘會退出歐元區嗎概率有多大
有權威分析退出概率概率過半哦,不過我個人認為是不會的,暫時只是過渡階段。
據湖南外貿網報道,花旗集團全球首席經濟學家Willem Buiter在北京表示,若6月17日第二次選舉後其產生的政府非常反對目前的財政緊縮計劃,則希臘將很快退出歐元區;若產生的政府願意接受財政緊縮計劃,短期之內希臘退出歐元區可能性不大,但即使這樣,2012下半年或2013年上半年,希臘退出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希臘退出歐元區的概率在50%至75%之間。」Willem Buiter表示。
Willem Buiter表示,隨著本幣大幅度貶值和經濟下滑,希臘退出歐元區對其來講將是一個經濟災難。而且,希臘退出歐元區帶來的直接結果還包括「信貸市場的萎縮,即沒人願意貸款」。
不過,他也表示,希臘退出將不可避免地對歐元區國家的經濟和金融產生負面影響,但其傳染性將得到遏制,歐元區其他國家不會被迫退出,歐洲銀行體系仍將正常運轉。
⑨ 投資學的教科書(自學推薦)
投資學(原書第6版)
作 者: (美)博迪(Bodie,Z.) 等著,朱寶憲 等譯
出 版 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內容簡介
《投資學》是由三名美國知名學府的著名金融學教授撰寫的優秀著作,是美國最好的商學院和管理學院的首選教材,在世界各國都有很大的影響,被廣泛使用。自1999年《投資學》第4版以及2002年的第5版翻譯介紹進中國以後,在國內的大學里,本書同親得到廣泛運和和熱烈反響。此為本書的第6版,作者在前5版的基礎上根據近年來金融市場、投資環境的變化和投資理論的最新進展做了大幅度的內容更新和補充,還充分利用了網路資源為使用者提供了大量網上資料。
全書共分7大部分,27章。詳細講解了投資領域中的風險組合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套利定價理論、市場有效性、證券評估、衍生證券、資產組合管理等重要內容。
本書觀點權威,闡述詳盡,結構清楚,設計獨特,語言生動活潑,學生易於理解,內容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本書適用於金融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MBA學生,金融領域的研究人員、從業者。
作者簡介
滋維·博迪是波士頓大學管理學院的金融與經濟學教授,他擁有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並一直在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講授金融學。博迪教授在一流的專業期刊上發表過有關養老金財務和投資戰略等大量文章。他的著作包括《快樂投資:平安實現你一生中財富目標的方法》以及《養老金財務基礎》等。博迪教授是綜合財務有限公司的經理人,這是一家特別的投資銀行和金融工程公司。他同時還是養老金研究顧問委員會的成員。
投資學:全球視角
作 者: (美)弗朗西斯,伊博森 著,胡堅 等譯
出 版 社: 人民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由兩位金融教授共同執筆完成,每學期都教授投資學導論、高級投資學、全球投資、資產投資、資產配置、證券分析、資產組合分析或者衍生產品等課程。
本書適用於大這本科或者MBA的投資課程。導論性課程所需的章節可以包含在一個學期內。或者,整體書可以用一個學期的課程。將同類的章節劃分為篇,使教師能夠靈活地選擇和排列各章的順序,以滿足自己的需要。高級課程主要集中於本書後半部分的章節。教師手冊為「導論性課程」、「兩學期課程」、「證卷分析課程」、「資產組合分析課程」。
本書對於投資學領域中的許多實踐性問題給予了較一般教科書更多的關注。例如,第6章對於全球多層次股票市場的概述,第10章對於價格指數的分析,第26章對於技術分析(又稱技術性市場分析)的詳述,第7篇對於衍生品和可選擇的投資工具的介紹都有別於一般教科書。在傳統的投資學教科書中,基本上不用大量篇幅概述股票市場的層次結構,對於股價指數的分析也很簡略,至於技術性市場分析,通常被認為是主流投資學理論之外的內容而不進行闡述,對於衍生品和可選擇投資工具的介紹更加註重理論而忽略實踐。《投資學:全球視角》的作者對於投資學的這些實踐問題的強調固然與他們的實踐背景有關,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們表述了一個重要的理念——投資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在當代投資學不斷在理論上演進,克服傳統投資學過分依賴直覺和經驗的不足的同時,也必須注意不要滑向「純理論」的誤區,走向「紙上談兵」的歧途。
本書作為一本教科書,內容豐富,結構完整,體系龐大,論述層次清晰。非常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習者使用。
作者簡介
傑克·弗朗西斯 (Jack C.Francis) 出生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印第安納波利斯(Indianapolis)。他在印第安納大學(Indian University)獲得學士和M.B.A學位之後便參軍。在參軍期間,弗朗西斯曾被委任為陸軍中尉,畢業於傘兵學校,當過連長。弗朗西斯在軍隊中服役共兩年。退役之後,他到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繼續學習,取得金融學博士學位。弗朗西斯曾在賓夕法尼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沃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金融學系任教五年,後來成為美國聯邦儲備系統(Federal Reserve)的經濟學家。弗朗西斯在聯邦儲備系統任職的兩年間,主要從事貨幣經濟學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參與貨幣政策的討論,他曾在許多銀行家會議上發言。目前,弗朗西斯是紐約市伯納德.M.巴魯克學院(Bernard M Baruch college)的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他自己的專著或者與他人的合著共20多本,已在麥克格勞-希爾出版公司(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普林迪斯-豪爾出版公司(Prentice-Hall Publishing Company), 約翰威利出版公司(John Wiley Publishing Company) 和歐文出版公司(Irwin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弗朗西斯教授的研究領域主要在於投資學和銀行學,他的許多文章已經在眾多的學術、商業和政府期刊上發表。弗朗西斯還在一些公司擔任專家、顧問以及董事會成員。他現在居住在美國康涅狄格州西南部的一個城市斯坦福德(Stamford)。最近他買了一個花房,正學習種花。
投資學(第6版)
作 者: [美]William F.Sharpe 等著
出 版 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投資學》(第6版)是美國同類書籍中的權威著作,是美國眾多知名大學的首選教材和金融界人士參考用書。本書先後六次再版。三位作者都是美國著名大學教授或金融領域的權威。其中,William F.Sharpe是美國斯坦福大學金融系教授,曾任美國金融協會主席,並於1990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在本版中,作者以其多年對資本市場的研究和多年的實踐經驗系統闡述了投資理論的發展,介紹了有價證券組合分析,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套利定價理論和期權、期貨等衍生工具,以及投資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既有理論分析又有生動案例。
與其他同類書籍相比,本書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同時具有實用性,內容豐富,選材新穎,是基於美國資本市場,分析資本市場一般規律的論著。本書可用作大學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為金融領域從業人員的參考讀物。
作者簡介
William F.Sharpe is presently the STANCO 25 Professor of Finance at Stanford University,and is also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Financial Engines,Incorporated,a firm that provides electronic investment advice for indivial retirement savings,He has published articles in a number of professional journals,including Management Science,Journal of Business,Journal of Financ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ive Analysis,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and the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Dr.Sharpe is patst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and in 1990 received the Nobe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He received his Ph.D.,M.A.,and B.A.in Economics for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所有的和投資學有關的書籍 都會涉及到投資學的歷史 不用特別去找
如果能讀完其中一本就已經可以掌握到絕大部分
⑩ 有什麼關於投資學的權威學術著作
投資學(原書第6版)
作 者: (美)博迪(Bodie,Z.) 等著,朱寶憲 等譯
出 版 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內容簡介
《投資學》是由三名美國知名學府的著名金融學教授撰寫的優秀著作,是美國最好的商學院和管理學院的首選教材,在世界各國都有很大的影響,被廣泛使用。自1999年《投資學》第4版以及2002年的第5版翻譯介紹進中國以後,在國內的大學里,本書同親得到廣泛運和和熱烈反響。此為本書的第6版,作者在前5版的基礎上根據近年來金融市場、投資環境的變化和投資理論的最新進展做了大幅度的內容更新和補充,還充分利用了網路資源為使用者提供了大量網上資料。
全書共分7大部分,27章。詳細講解了投資領域中的風險組合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套利定價理論、市場有效性、證券評估、衍生證券、資產組合管理等重要內容。
本書觀點權威,闡述詳盡,結構清楚,設計獨特,語言生動活潑,學生易於理解,內容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本書適用於金融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MBA學生,金融領域的研究人員、從業者。
作者簡介
滋維·博迪是波士頓大學管理學院的金融與經濟學教授,他擁有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並一直在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講授金融學。博迪教授在一流的專業期刊上發表過有關養老金財務和投資戰略等大量文章。他的著作包括《快樂投資:平安實現你一生中財富目標的方法》以及《養老金財務基礎》等。博迪教授是綜合財務有限公司的經理人,這是一家特別的投資銀行和金融工程公司。他同時還是養老金研究顧問委員會的成員。
投資學:全球視角
作 者: (美)弗朗西斯,伊博森 著,胡堅 等譯
出 版 社: 人民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由兩位金融教授共同執筆完成,每學期都教授投資學導論、高級投資學、全球投資、資產投資、資產配置、證券分析、資產組合分析或者衍生產品等課程。
本書適用於大這本科或者MBA的投資課程。導論性課程所需的章節可以包含在一個學期內。或者,整體書可以用一個學期的課程。將同類的章節劃分為篇,使教師能夠靈活地選擇和排列各章的順序,以滿足自己的需要。高級課程主要集中於本書後半部分的章節。教師手冊為「導論性課程」、「兩學期課程」、「證卷分析課程」、「資產組合分析課程」。
本書對於投資學領域中的許多實踐性問題給予了較一般教科書更多的關注。例如,第6章對於全球多層次股票市場的概述,第10章對於價格指數的分析,第26章對於技術分析(又稱技術性市場分析)的詳述,第7篇對於衍生品和可選擇的投資工具的介紹都有別於一般教科書。在傳統的投資學教科書中,基本上不用大量篇幅概述股票市場的層次結構,對於股價指數的分析也很簡略,至於技術性市場分析,通常被認為是主流投資學理論之外的內容而不進行闡述,對於衍生品和可選擇投資工具的介紹更加註重理論而忽略實踐。《投資學:全球視角》的作者對於投資學的這些實踐問題的強調固然與他們的實踐背景有關,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們表述了一個重要的理念——投資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在當代投資學不斷在理論上演進,克服傳統投資學過分依賴直覺和經驗的不足的同時,也必須注意不要滑向「純理論」的誤區,走向「紙上談兵」的歧途。
本書作為一本教科書,內容豐富,結構完整,體系龐大,論述層次清晰。非常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習者使用。
作者簡介
傑克·弗朗西斯 (Jack C.Francis) 出生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印第安納波利斯(Indianapolis)。他在印第安納大學(Indian University)獲得學士和M.B.A學位之後便參軍。在參軍期間,弗朗西斯曾被委任為陸軍中尉,畢業於傘兵學校,當過連長。弗朗西斯在軍隊中服役共兩年。退役之後,他到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繼續學習,取得金融學博士學位。弗朗西斯曾在賓夕法尼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沃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金融學系任教五年,後來成為美國聯邦儲備系統(Federal Reserve)的經濟學家。弗朗西斯在聯邦儲備系統任職的兩年間,主要從事貨幣經濟學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參與貨幣政策的討論,他曾在許多銀行家會議上發言。目前,弗朗西斯是紐約市伯納德.M.巴魯克學院(Bernard M Baruch college)的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他自己的專著或者與他人的合著共20多本,已在麥克格勞-希爾出版公司(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普林迪斯-豪爾出版公司(Prentice-Hall Publishing Company), 約翰威利出版公司(John Wiley Publishing Company) 和歐文出版公司(Irwin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弗朗西斯教授的研究領域主要在於投資學和銀行學,他的許多文章已經在眾多的學術、商業和政府期刊上發表。弗朗西斯還在一些公司擔任專家、顧問以及董事會成員。他現在居住在美國康涅狄格州西南部的一個城市斯坦福德(Stamford)。最近他買了一個花房,正學習種花。
投資學(第6版)
作 者: [美]William F.Sharpe 等著
出 版 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投資學》(第6版)是美國同類書籍中的權威著作,是美國眾多知名大學的首選教材和金融界人士參考用書。本書先後六次再版。三位作者都是美國著名大學教授或金融領域的權威。其中,William F.Sharpe是美國斯坦福大學金融系教授,曾任美國金融協會主席,並於1990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在本版中,作者以其多年對資本市場的研究和多年的實踐經驗系統闡述了投資理論的發展,介紹了有價證券組合分析,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套利定價理論和期權、期貨等衍生工具,以及投資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既有理論分析又有生動案例。
與其他同類書籍相比,本書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同時具有實用性,內容豐富,選材新穎,是基於美國資本市場,分析資本市場一般規律的論著。本書可用作大學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為金融領域從業人員的參考讀物。
作者簡介
William F.Sharpe is presently the STANCO 25 Professor of Finance at Stanford University,and is also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Financial Engines,Incorporated,a firm that provides electronic investment advice for indivial retirement savings,He has published articles in a number of professional journals,including Management Science,Journal of Business,Journal of Financ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ive Analysis,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and the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Dr.Sharpe is patst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and in 1990 received the Nobe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He received his Ph.D.,M.A.,and B.A.in Economics for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所有的和投資學有關的書籍 都會涉及到投資學的歷史 不用特別去找
如果能讀完其中一本就已經可以掌握到絕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