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們炒股賺的是誰的錢莊家又是賺誰的錢
股票是一種投資的方式,一個股票的價值分實際價值和交易價格兩個方面。
理論上講,買股票實際上是買一家公司的股份,
比如一家公司總資本是1億元人民幣,總股本是1億股,那每股的實際價值就是1元。
這家公司經營的不錯,十年後公司規模發展到了10億那你所持有的股票的實際價值就會從1元漲到10元。
但如果這家公司做的不好,10年後公司賠到了只有1000W,那你的股票是實際價值就會從1元跌到0.1元。
實際價值一般只是股票交易價格的幾分之一,但卻是你購買股票的真實的價值,如果一家公司現市場交易價格為5元/股,它的公司凈資產只有1元/股,那這個公司破產清算時,你只能拿到1元錢,這是由公司的資產決定的。
我們日常里所買賣的股票價格實際上只是交易價格。
交易價格反映的是投資者對發行股票公司未來發展的一種預期。如上例 公司股票市場交易價格=5元,公司凈資產=1元,5元-1元=4元 多出來的這個四元就是你對這個公司未來發展所預計的盈利。
如我所講的首個例子:
一家公司總資本是1億元人民幣,總股本是1億股,那每股的實際價值就是1元(每股凈資產)。
這家公司經營的不錯,預計十年後公司規模將發展到了10億元。由於有這種樂觀的估計,所以我現在買股票時就肯以公司實際價值(1元凈資產)的若干倍來購買股票(5元的市場交易價格),雖然暫時看我花了這件東西原有價值的5倍來購買暫時是賠了,但從長遠看(10年後增長到10億)仍有1倍的利潤空間(預計10年後的每股10元凈資產-當前5元的市場交易價格)。
提示:不管公司股票的交易價格有多高,當這只股票退市時(被摘牌),一級市場上的交易者理論上只能拿到公司當前每股凈資產的實際價值。這也是ST股票不幸被摘牌前股價會狂跌不止的原因,因為不能在流通市場交易了,股價會迅速降到這只股票的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沒有預期價值了)。
由於每個人對市場,對政策的判斷方式不一樣,我們對一個公司未來發展估計也不一樣,當絕大多數人(絕大多數資產)認為這個公司未來的價值不僅僅局限在當前的價值上(未來公司還能繼續發展),那這只股票就會上漲,5元、6元、7元,一直上漲到投資者覺得這個公司未來應該能達到的價值上。
因為這個公司會給他們賺錢,所以投資者也肯以更高的預期價格高價收購這只股票。
如果絕大多數人(絕大多數資產)認為這個公司未來沒有前景,有可能因為種種原因遭受到損失,那這只股票的價格就會下跌,4元、3元、2元,直至這個股票的真實的價值1元。
因為這個公司預期會虧損他們的投資,所以投資者就會以比較低的價格賣出股票制止虧損,所以股票就會下跌。
說明了以上這些問題,你應該對「我們炒股賺的是誰的錢?莊家又是賺誰的錢?」有了一個自己的了解。
我們炒股賺的是對公司未來預期發展的錢,是泡沫,是虛的,在牛市的時候,由於市場資金供應充沛和對股票交易價格的樂觀估計,有可能使投資者(更多指你所說「炒」股的人)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做出過於樂觀的估計,從而使投資者以公司未來很難達到的價值的市場價格購入股票(如這個公司未來的預計價值只有10元,你卻現在就以15元,20元的價格買入股票)當市場資金恢復正常時或市場估計平淡時,這個股票就會向它正常的預期價值回歸(5元),你就會被套住,而被套的價格(15元-5元=10元)是一種過份的預期價值,作為一種價格波動消失,如同從來沒有出現過,(我一個親戚買青島啤酒曾被套過10多年)
因此「炒」股的原理就是在過分的預期價值崩潰前賣出股票,讓那些有著更高未來預期的人被套住,從而賺錢。
莊家:有著龐大操作資金的人或機構的統稱。
莊家的賺錢原理與我們一樣,但不同的是,莊家可以利用遠遠超過一般投資者的資金和消息來操控市場,推動股票上升或下跌,利用虛假的資金動態和製造假消息來誤導一般投資者的預期價值而達到自己盈利的目的。
莊家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由於資本過大,買賣時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進出股票更容易造成數據異常從而被其他投資者判斷出操作計劃,從而造成損失。
從經濟學角度上看,一隻股票的實際價值和當前合理價值是完全可以以簡單的公式計算出來的。
股票的市場價值總是圍繞它的實際價值上下波動,不會偏離太遠。這是經濟學的鐵律,完全不可能被打破。
因此過高的股票價格崩潰,不是可不可能發生的問題,而一定是何時、以何種方式崩潰的問題。
另附送一句:股票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低估股票更容易被炒作,這是跟人的心理有關,蘿卜大白菜都漲到10塊一斤,茄子反而紋絲不動,看著就不舒服,看著就有想法,被低估的股票上漲時更容易受散戶的追捧,莊家的進貨成本相對也比較低,利潤也能獲得保障,但是,炒股講順勢而為,大熊市時幾乎所有股票都被低估,可為什麼那時候沒人買呢?
❷ 怎樣炒股才能賺到錢
一、分析公司的基本面,選對行業,選好公司,估值合理。這就跟做生意一樣,需要的是眼光,缺少這種遠見,就會賠錢。比如說你做生意當所有的人都種人參的時候你發現種人參很掙錢,你也跟著種,結果等收獲得時候人參跌價賠錢。炒股票也是這個道理,你發現一個公司很賺錢,比如說當年的新安股份的草甘磷價格暴漲,有許多公司擠入,然後產能擴大,產能過剩,價格暴跌。如果你買股票價格漲了很高,業績也漲了不少,你以為是好生意,進去就會賠錢。新安股份最後暴跌至少90%以上。再比如說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如果你選擇這樣的股票就會意味著賠錢。所以炒股票跟做生意一樣,需要有高度的智慧。眾所周知,做生意誰都想,但成功的概率極低。這項技能不是人人都能具備的,如果你想學習,首先給自已一個准確的定位,是否具有這方面的慧根,否則股票是一個十人九輸的市場。別要妄自尊大。如果你覺得自已有潛質,那還需要至少八年的磨煉,如果八年的時間經歷了牛熊你還能活著,也許你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二、分析技術面,技術只是一個參考,但至少大的牛熊要有盤感,能夠感知得到。技術面只是短期的東西,長期還要看公司的質的。但是技術面也至關重要。比如說一輪大熊市的時候,如果你看不懂盤面的語言,以為抄到了底,可能股價繼續下跌,然後你被套死。而擁有了盤感的敏銳度,當熊市的底部的時候,你可以提前感知得到,可以准備抄底。
三、基本面,技術面你都有了,別以為你自已就會成功了。無論是基本面還是技術面,這些都有跡可尋,比如說基本面分析,靠的是遠見,你可以選擇到一個偉大的公司,但能騎住的人卻如鳳毛鱗角。因為我們很難降伏其心。如果不能在股市中做到擁有一顆寧靜的心,不能在股市中不被誘惑所欺騙,不能在股市中不被股價的漲跌而牽動,最終還會一無所獲。在股市中能夠賺錢,除了基本面技術面的最基本的技能外,最難做到的就是降伏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❸ 股票漲的時候誰在賠錢大盤都在漲的時候,錢是從哪來的
資本市場的股票價格決定於股票本身的供求關系,短期內股票的流通數量是穩定的,若進入市場的資金多,既供小於求,則股價上漲.對於個股來講,亦是如此.
❹ 一直來有個困惑是:股市的資金流入流出問題,俗話說,有賣就有買,買賣是平衡的,
我理解的是,所有股票,如果不除權,那麼他的股數是不變的,只有他的價格變動,當股數不變的時候,價格變高了,那麼股市裡的錢就變多了,稱為流入,相反價格降了,股數不變,那麼總資金就變少了,稱為流出,這里所說的賣平衡,應該是相對於股數而言的,並不是資金
❺ 蘿卜投研和冠軍選股哪個好用一點
我個人覺得還是前者比較好一點,因為前者比較穩定,而且收益也比較穩定,主要是系數低
❻ 炒股票賺錢的原理
股票就是幫助企業籌錢的的一種方法。最終的目的就是集資。幫助企業發展。但錢想要更容易的湊到。就開了一個證券交易所。就是二級市場。咱們所進行交易的地方。入門門檻低。這樣買賣股票也更容易。
買股票就等於買入企業的一部分。企業經營的好壞直接關繫到你的投資成敗。
想要賺錢。一個就是挑選好企業進行長期的價值投資。享受企業的發展成長。所帶來的分紅。如果企業發展壯大了。內在價值(含金量)就會提高。股價自然就會高。例如萬科。茅台。白葯。你可以去看看這些年增長了多少倍。
再有就是低買高賣。進行差價博弈。這很難掌握。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是低。什麼時候是高。踏空被套是常事。不敢確定的時候太多了。
去菜市場買菜你可以知道蘿卜。白菜 就這個價格也差不多少。但股票這東西究竟值多少。企業究竟能發展的什麼樣。。沒人能計算出來。咱也看不著。
絕大多數決定是靠經驗。是靠猜的。自然就有賭的成分。股票市場就是有了太多的不確定。常會大起大落。才會讓投機者神魂顛倒。趨之若鶩。
❼ 為什麼很多人拋出一個股票這個股票會跌
股票就像一般商品一樣,比如菜市場的青菜,今天蘿卜上的多了,就賤,降價了。明天蘿卜只上了幾斤,就貴了
其他國家來買蘿卜了,就漲錢了,人家拋了走了,就賺了錢走了,也降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