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年蘇格蘭二手車城的交易方式是怎麼樣的
此類故障建議你前往修理廠或4S店尋求幫助。
2. 英國著名的宮d
倫敦(London)-英國的首都
倫敦是英國的首都也是國際上主要的大都市之一。在倫敦使用的語言種類之多是世界上其它任何一座城市所無法比擬的,而且其影響力也早已突破英國的國境而深入歐洲大陸。
倫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幾乎佔了英國全國的五分之一,換句話說,其與俄羅斯全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相差無幾。倫敦的特別之處在於其超過百分之四十的GDP和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就業機會是以商業和金融服務業為依託的。這兩個行業在倫敦的發達程度超過在英國其它任何一個地方。
倫敦是世界藝術創作、傳媒文化之都。粼粼總總的戲劇、音樂、電影、舞蹈、歌劇和視覺藝術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絡繹前往。倫敦人從這些精彩卓絕、種類繁多的城市藝術中獲利匪淺,然而絕大多數藝術活動都集中在倫敦市中心。英國演藝界人士、電影電視工作者中約有半數定居在倫敦。半數以上的倫敦人去電影院看電影。將近三分之一的人會每年至少去一次劇院或美術館。
在倫敦,你不僅可以看到坐落在歐斯敦大街的大英圖書館,還可以見到數以百計的街區免費公共圖書館。倫敦不僅是個求知的中心,就其城市本身而言,也蘊含著許多值得學習的東西。在大英圖書館中的圖書目錄索引中,如果輸入關鍵詞「倫敦」進行搜索,就會找到大約一百七十五萬本與其有關的作品。
倫敦的與眾不同還在於它各式各樣的市場:從倫敦股票交易所到瓦爾薩姆斯托市場--西歐地區最大的街頭市場;從交易金融衍生產品的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到進行花卉買賣的哥倫比亞馬路市場。算起來,在倫敦大大小小的街道市場有超過100個之多。
倫敦警察廳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警察機構。自成立之日起,倫敦警察廳就本著「警察廳是所服務社區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這一理念開展工作。在首都大約有近三萬家警察局。在1998至1999年間,共接到倫敦地區報案約一百萬起。
人口:超過7百萬
倫敦地鐵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地下鐵路系統。十一條不同的線路縱橫356公里。在過去的50年間僅新建了兩條新的地鐵線路。而在近二十年間,倫敦地鐵的夜間載客量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二十以上。每天清晨,約有四十萬人乘坐地鐵趕赴倫敦市中心。
伯明翰(Birmingham)-英格蘭工業重鎮
伯明翰是靠貿易起家的城市,從曲別針到小汽車,什麼都生產,產量佔英國出口總額的1/4。著名的羅佛(Rover)和美洲虎(Jaguar)汽車,流行組合UB40和吉百利巧克力都是產自伯明翰。
伯明翰是英國兩大珠寶產地之一(另一個是倫敦的哈頓公園「Hatton Garden」)。伯明翰的珠寶業可以追溯到12世紀。
伯明翰的運河加起來比威尼斯的還長,是「伯明翰運河航線」的一小部分。18世紀時這些運河被用來運輸物資。今天,運河區的老倉庫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辦公樓、酒吧、咖啡館和夜總會。
伯明翰是「巴蒂(Balti)之都」,因為這種味道辛辣的菜是移居此地的大量克什米爾人帶來的。巴蒂的字面意思是「吊桶」,但實際上是一種帶把手的圓底鍋。今天,這種作法簡單、味道辛辣的烹飪方式風靡英國。現在伯明翰的100多家巴蒂餐館每周都吸引兩萬多人前來就餐。
人口:100多萬(還有500萬人居住在離伯明翰市區50英里以內的地區)
交通:倫敦西北190公里,乘火車到倫敦需1小時20分鍾
伯明翰是三個職業足球俱樂部(阿斯頓維拉、伯明翰城和西布羅姆維奇)的所在地,也是Edgbaston國際板球比賽的賽場。
格拉斯哥(Glasgow)-旅遊、文化和建築藝術之城
格拉斯哥是蘇格蘭最大的城市,坐落於克萊德河西岸。格拉斯哥人熱情好客,幽默風趣,口音濃重。
Finniston吊車是格拉斯哥昔日榮耀的最好象徵,那時格拉斯哥給全世界的火車製造機車,當時許多世界最大的輪船都是在克萊德河畔的造船廠製造的。20世紀50年代以後,輪船需求銳減,導致格拉斯哥工業下滑。但今天,格拉斯哥仍是英國除倫敦以外的第三大製造業城市,僅次於伯明翰和利茲。主要工業門類有工程建設、出版業、食品飲料業和服裝業。
格拉斯哥的建築在歐洲也數一數二,1999年被命名為「英國建築設計之城」。
格拉斯哥的第一所大學建於1451年,之後一直被譽為學術聖地。卡爾文爵士、亞當·斯密和詹姆士·瓦特都是格拉斯哥輝煌的學術史上耀眼的明星。
人口:66萬多
交通:倫敦以北639公里,蘇格蘭西部,乘火車到倫敦需4小時
格拉斯哥最有特色的是它的街區劇場,經常上演幽默劇,來揭示城市和人們生活中的問題。
曼徹斯特(Manchester)-歐洲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
曼徹斯特是英格蘭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也是英國除倫敦以外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工業革命發源於此,現在是英國最具活力和動感的城市之一。
曼徹斯特經歷了驚人變化,正面臨巨大挑戰。它是西北地區的金融、商貿、零售、文化和休閑中心,有大型國際機場,是歐洲學生人數最多城市之一。曼徹斯特正從一個製造業為基礎的工業城市轉變為一個繁榮、現代而又充滿活力的國際大都市。在鞏固製造業地位的同時,曼徹斯特也重視發展知識經濟,已經躋身歐洲十大最佳商業城市行列。
近年來,曼徹斯特的音樂成就也讓世界刮目相看,SimplyRed、Black Grape、Oasis、M People樂隊都為自己來自曼徹斯特而驕傲。
曼徹斯特的體育運動名氣也不小。除了曼聯,還產生了奪冠王牌蘭卡瑟爾郡板球俱樂部,以及籃球、冰球、賽車和橄欖球等的出色球隊。曼徹斯特有英國最棒的體育設施,現在仍在為2002年在這里舉行的英聯邦運動會進行擴建。
人口:6百多萬
交通:倫敦西北326公里,乘火車到倫敦需2小時30分鍾
曼徹斯特有除倫敦以外最大的華人團體,建於1987年的中國藝術中心極大推動了當地的中國藝術和文化發展,使華人後裔感受到自己的文化歸屬。
利物浦(Liverpool)-創新之城
利物浦是一個富於創新的城市,孕育了許多世界聞名的藝術家、表演者、喜劇演員、發明家和政界要人。
利物浦地處英格蘭西南腹地,是國家旅遊局認定的英國最佳旅遊城市,每年都吸引數百萬觀光客來到海濱參觀重建的阿爾伯特港。拱頂的牌樓下,鵝卵石的街道兩旁布滿了購物中心、畫廊、博物館、酒吧和寫字樓。
利物浦人極具表演天賦,培養出無數天才畫家、音樂家和詩人。利物浦也是體育運動之城。利物浦、埃文敦足球俱樂部享譽世界。利物浦還是最著名的安特里國家大賽(Grand National at Aintree)賽馬運動的發祥地。
忠於家鄉的利物浦人有一種獨特的生活態度和些許尖刻的幽默感,他們的熱情好客常使外鄉人倍感親切。利物浦人的一個別名叫斯高斯人,可能來源於「大雜燴」一詞,這是水手們常吃的豬肉蔬菜一鍋燉。
人口:50萬多
交通:倫敦西北325公里,乘火車到倫敦需2小時40分鍾
利物浦是聞名世界,令無數流行樂迷傾倒的甲殼蟲樂隊的故鄉。樂隊的四人-保羅·麥卡特尼、喬治·哈里森、林格·斯塔爾、約翰·列農都出生、成長在這里,他們演唱過無數膾炙人口的單曲,給現代流行音樂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加的夫(Cardiff)-威爾士的首府
加的夫剛剛經歷過政治改革。1997年,威爾士舉行全民公決,決定成立威爾士議會,1999年5月,由60人組成的議會選舉完成,使威爾士人在英國和全世界的地位有了顯著提高。
加的夫是威爾士的工商業中心,1991年以來投資的快速增長促進了加的夫的經濟繁榮,尤其是製造業和金融服務業的發展。
威爾士人的音樂天賦舉世公認,威爾士男子合唱團享譽世界,加的夫是每兩年舉辦一次著名的「加的夫年度最佳歌手大獎賽」的故鄉。
威爾士語是這個民族的重要象徵,講威爾士語的人超過50萬,而且還在與日俱增。威爾士的官方和日常用語有英語和威爾士語兩種,還有雙語的報紙、電視和廣播。
人口:36萬多
交通:倫敦以西253公里
Brains啤酒產於加的夫。這個家庭釀酒廠釀制的苦啤酒和黑啤酒(black ale),在威爾士的每一個酒吧都有出售。
紐卡斯爾(Newcastle)-英格蘭的娛樂之城
紐卡斯爾是英格蘭北部的政治、商業和文化中心。紐卡斯爾人以其非凡的成就,獨特的性格和口音名滿天下。紐卡斯爾「活力之城」的美譽來自19世紀,因為那時喬治和羅伯特·史蒂文森造出了蒸汽機,約瑟夫·斯萬改進了電燈泡。
一到周末,成千上萬的遊客就從英格蘭北部湧入紐卡斯爾。這里的大量學生使城市夜生活豐富多彩。紐卡斯爾被評為世界八大娛樂城市之一。
紐卡斯爾人又叫喬德人(Geordies),原因可能有三:其一,1745年的雅各比特起義中,紐卡斯爾支持喬治王;其二,對喬治王的支持使該市居民得到了喬德人(Geordies)的綽號;其三,或許是因為當地的少數民族使用喬治·史蒂文森發明的安全燈。
人口:30多萬
交通:倫敦以北441公里的東海岸,乘火車到倫敦需2小時50分鍾
紐卡斯爾布朗淡啤酒是英國人最喜歡的淡啤酒,創始於1927年,用釀酒廠特製的發酵原料和一種獨特的鹽水混合物釀制而成。
萊斯特(Leicester)-多元文化之都
萊斯特是英格蘭中部擁有多元文化的國際都市,非白人居民佔全市人口的28.5%,印度後裔佔23.5%,在英國都位居榜首。萊斯特市的經濟、文化和政治發展離不開強大的非洲、加勒比和華人團體的貢獻。
萊斯特是英國第一個獲「環境優美城市」稱號的城市,該市的綠化在1992年裡約熱內盧的「地球峰會」上被授予特別獎。萊斯特的保護城市自然資源和可持續發展工作在英國做得最為出色,1996年獲「歐洲可持續發展城市獎」。
萊斯特是英格蘭中部久負盛名的商貿和製造業中心,也是該地區的交通樞紐,無論是到倫敦,英格蘭中部的東部各郡,還是到伯明翰國際機場,交通都十分便利。雖然該市經濟十年來有很大發展,但支柱產業仍是製造業,工人數量佔全市工人的1/3,主要分布於紡織和服裝部門,還有電子、食品飲料、印刷和塑料部門。
萊斯特的城鄉歷來有重視教育的傳統,近年來吸引了大量精英人士。該市兩所大學約有2萬4千名學生,主要進行社會問題的教學和研究。如果再加上延續教育學院的學生,每年學校開課時,學生總數就可以佔全市人口的10%以上。
人口:約32萬
交通:倫敦以北156公里,乘火車到倫敦需1小時15分鍾
埃克塞特(Exeter)-通往美麗的西南英格蘭的門戶
埃克塞特是英國西南半島德文郡的首府,是一個海濱城市,與英國最獨具特色的風景區達特穆爾和埃克斯穆兒國家公園相鄰。
德文郡以農業為主,奶品製造業尤為發達。但今天,很多農民都在尋找其他致富途徑,比如,有的向遊客開放自家的農場,有的在自己的土地上修建主題公園,有的開店鋪出售自產的農產品。
達特穆爾的自然風光原始粗獷,是佔地900多平方公里的達特穆爾國家公園的一部分。
埃克塞特有英格蘭歷史最悠久的航運運河,伊利莎白女王一世在位時期修建的埃克塞特港幾世紀來都是國際貿易中心。時值今日,這條運河已經不再是商貿航道,而是埃克塞特繁忙的旅遊中心,商店、餐館遍布十七、十八倉庫周圍。帆板、沖浪都是當地人喜歡的運動項目。
人口:約15萬
交通:倫敦以西277公里,乘火車到倫敦需2小時3分鍾
埃克塞特據說是最早使用交通指示燈的城市。埃克塞特節是英國最有名的地方節日之一,大約有150場活動,包括音樂會、戲劇和一些社區活動。西點(Westpoint)是英格蘭西南部最大的室內外娛樂場所,舉辦展覽、音樂會和大型演出。
貝爾法斯特(Belfast)-北愛爾蘭的首府
貝爾法斯特是北愛爾蘭的首府,也是拉根河入海口的重要港口。
熱情好客是貝爾法斯特人的傳統。這里的酒吧既有傳統的民族音樂,也有現代的爵士樂、藍調音樂和搖滾樂。當地的Caffrey淡啤酒被稱作貝爾法斯特啤酒的精華。過去30年中,貝爾法斯特經歷了幾次宗派斗爭,但近年來治安狀況明顯改善。
水濱碼頭(Waterfront Hall)藝術大廳是北愛爾蘭的文化旗艦,坐落在拉根河邊的貝爾法斯特市中心,他的音樂廳和會議中心每年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在此演出。
貝爾法斯特的造船業相當有名,哈蘭沃夫造船廠曾製造了世界上速度最快,最豪華的輪船,泰坦尼克號就是它的傑作。
人口:29萬多
交通:乘火車到都柏林需2小時10分鍾
13位美國總統,包括羅斯福、格蘭特和威爾遜總統,都是阿爾斯特人的後裔。
朴次茅斯(Portsmouth)-海上之國的心臟
朴次茅斯是海上英格蘭的旗艦。英國皇家海軍在此駐扎長達500年之久,留下了無數英國海軍的遺跡。 現在,朴次茅斯是有三英里長碼頭的海軍基地,為中途到此停留的船隻進行保養和維修,給船員提供訓練、休息和娛樂。 朴次茅斯港是第二大繁忙的港口,每年來往海峽的乘客近3百萬,給城市帶來了大量就業機會,它還是水果進口港。朴次茅斯是歐洲最大的柑橘進口地和唯一的Fyffes香蕉進口地) 因為臨海,而且曾是海軍基地,所以水上運動就成了朴次茅斯人最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朴次茅斯活動中心提供帆板、沖浪、皮滑艇和電動船的課程。 人口:20多萬交通:倫敦以南115公里,乘火車到倫敦需1小時20分鍾 神探歇洛克·福爾摩斯的形象是1886年誕生於朴次茅斯的,柯南·道爾結識了詹姆士·華生醫生,以他為原形創造了華生醫生。柯南·道爾還是朴次茅斯足球俱樂部最早的守門員。
3. 求英國歷史大事年表(找到加分)
公元前2000-1500年,古印歐人的一支——凱爾特人(羅馬人稱其為高盧人)西進。
公元前1200-1000年,日耳曼人迫使凱爾特人繼續西進到了不列顛島。在他們之前在島上居住的是皮克特人,皮克特人的首都是斯康宮,被蘇格蘭人稱作歷史中心,該宮殿以「斯康石」聞名蘇格蘭,史稱「定命石」,因為繼承蘇格蘭王位的每一位王公貴族都要到這里來舉行加冕儀式。直至1296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決定把這種儀式改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內舉行。直到諾曼征服後,蘇格蘭仍有皮克特王國。
史前英國(凱爾特英國,史前—43年)
羅馬人佔領時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
公元前55年與54年:朱利葉斯·凱撒首次率軍入侵不列顛
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迪厄斯率軍征服不列顛【羅馬人在不列顛島設置了行省,不列顛島被分為軍事區(西北部山區)與行政區(東南部平原區)兩部分。羅馬人實際上只控制了行政區,北部的蘇格蘭與西部的威爾士仍在凱爾特人的手中,羅馬人為了防備他們的反抗不得不修建了「哈德良長城」】
中古時期英國
盎格魯-薩克遜英國與七國時代(約440年—850年)與丹麥律法施行區時期(850年—1066年)
4~5世紀,羅馬帝國日漸衰落,逐漸放棄對不列顛的控制,羅馬人從407年開始撤兵,至442年全部退走,結束對不列顛400年的統治。
597年:聖·奧古斯丁到達不列顛,使當地人昄依基督教
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
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
832~860年:肯尼斯·麥克阿爾平統一皮克特人和蘇格蘭人
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
諾曼底王朝:1066~1154
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蘭
1086年:發布《末日審判書》
金雀花王朝:1154~1399
1154年:亨利二世繼承王位,金雀花王朝開始
1215年:英王約翰被迫簽署由封建貴族提出的《大憲章》
13世紀初: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創立
1277~1288:英格蘭征服威爾士
1337~1453:英法"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
1387~1394:喬叟寫作《坎特伯累故事集》
【公元13世紀—15世紀,資本主義萌芽。】
蘭卡斯特王朝:1399~1461
1413年:蘇格蘭第一所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成立
1455~1487年:約克家族與蘭卡斯特家族之間的"紅白玫瑰戰爭"
約克王朝:1461~1485
1477年:威廉·卡克斯頓出版印刷第一本書 【玫瑰戰爭時期(1399年—1485年)】
都鐸王朝:1485~1603(近代英國開始)
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
【15世紀中葉,30年的玫瑰戰爭導致都鐸王朝建立,獲勝方南方大地主和新貴族的代表亨利·都鐸加冕為王,是為亨利七世。都鐸王朝正值資本主義在英國初升時期,產生了兩位有名君主:亨利八世,為子嗣和婚姻問題與羅馬教庭宣布決裂,成立英國國教(即聖公會);伊麗莎白一世(1558~1603)確立了英國的海上霸權,正值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了莎士比亞。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四世被伊麗莎白指定為繼承人,1603年,詹姆斯登上英格蘭國王的寶座,成為詹姆斯一世,開始了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這為100年後(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正式合並創立了條件。】
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士合並
1558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即位,統治英國達45年之久
1564年:莎士比亞誕生
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英國在1588年英西海戰中的勝利,是一次以弱勝強的勝利,它 再一次顯示了在王權統治下的民族國家的力量。長期處在歐洲主流 文明之外的島國,第一次以強國的姿態向歐洲大陸發出了聲音,並 迅速進入世界海洋霸權和商業霸權的爭奪中心。】
斯圖亞特王朝1603~1714
1603年:80歲的伊麗莎白一世去世了。
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為英格蘭的詹姆士一世,統一了英格蘭和蘇格蘭
1620年:對新教徒的鎮壓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號"抵達美洲
1628年,《權力請願書》
1628年,解散議會
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
1642~1651年:英國內戰爆發
1649年: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的兒子)被處決(1.30),克倫威爾宣布共和政體(5.19)
1660年:(查理二世)王朝復辟 【詹姆斯二世(查理二世兒子)繼承王位,後被罷黜。】
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設立
1679年,人身保護法 ;托利黨成立(1833年改稱現名)
1685年: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1687年,牛頓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1688~1689年: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瑪麗二世(詹姆斯二世女兒)執政。
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
1698年:倫敦股票交易所成立
1707年:英格蘭、蘇格蘭合並,形成"大不列顛王國"
漢諾威王朝:1714~1917
1714年,王位傳給查理一世的外甥家族、德國的漢諾威王室。接著是喬治一世、二世、三世、四世執政。喬治三世在位期間,美國獨立,英國擊敗拿破崙。
1721~1742年:羅伯特·華爾波爾成為英國第一任首相
1727年,牛頓去世
1760~1830年:工業革命
1763年,結束英法七年戰爭
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
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
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
1801年:合並愛爾蘭,"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成立
1815年,英國威靈頓公爵在滑鐵盧擊敗了拿破崙
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即位【1837—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執政,英國的黃金時代,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工業國,在生產及貿易方面躍居世界首位,到處推行炮艦政策,奪取海上霸權,侵佔殖民地,搜刮別國財富。大英帝國稱霸世界,在海外統治的地域遍及歐、亞、非、美、澳各洲,號稱「日不落帝國」。】
1859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
1900年,勞工代表委員會成立(1906年,改工黨)
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逝世
1911年,議會法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衰敗
1919年,喬治五世將漢諾威王朝改為溫莎王朝。現在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就是溫莎王朝的第四代君主。
溫莎王朝1917~
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
1921年:愛爾蘭獨立
1928年:弗萊明發現青黴素
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
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
1949年,議會法
1952年,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加冕
1988年3月,自由民主黨
20世紀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
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
4. 世界第一個證券交易所是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市,成立回於十七世紀初,是世界答上第一個以金融股票為主的證券交易所。該證券交易所於2000年9月和巴黎證券交易所、布魯塞爾證券交易所合並,形成世界上第一個跨國境的泛歐交易所。
創立於荷蘭帝國時代的1602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證券交易所之一,它位於阿姆斯特丹市的內達姆廣場附近。阿姆斯特丹證交所是一個以金融股票為主的證券市場,而且外國股票佔有相當高的比例,不過這些年來該證交所比較注意培養和發掘高技術的企業股票上市。
(4)蘇格蘭股票交易所擴展閱讀:
證券交易所應當為組織公平的集中交易提供保障,公布證券交易即時行情,並按交易日製作證券市場行情表,予以公布。未經證券交易所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發布證券交易即時行情。
因突發性事件而影響證券交易的正常進行時,證券交易所可以採取技術性停牌的措施;因不可抗力的突發性事件或者為維護證券交易的正常秩序,證券交易所可以決定臨時停市。證券交易所採取技術性停牌或者決定臨時停市,必須及時報告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
5. 全球主要金融機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根據1944年7月在美國布雷頓森林召開的聯合國貨幣基金組織貨幣金融會議上通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於1945年12月正式成立,總部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它是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
世界銀行
又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是1944年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時成立的另一個國際金融機構,也屬於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它於1946年6月開始營業,總行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世界銀行的宗旨是:通過提供和組織長期貸款和投資,解決會員國戰後恢復和發展經濟的資金需要。
國際金融公司
國際金融公司也是世界銀行的一個附屬機構,1956年7月成立。1957年,它同?聯合國簽訂協定,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參加國際金融公司的會員國必須是世界銀行的會員國。到目前為止,已有174個會員國。
多邊投資保證機構
多邊投資保證機構是1988年新成立的世界銀行附屬機構。
多邊投資保證機構共有151個會員國。其宗旨是,為發展中國家的外國私人投資提供政治風險和非商業風險的保險,並幫助發展中國家制定吸引外國資本直接投資的戰略。
6. 求英國1923年到1980年歷史事件列表
史前
公元前250,000年:已知最早人類生活。
公元前5000年:不列顛變為島嶼。
公元前3000年:石器時期人到達不列顛島,可能從伊比利亞(Iberian)半島移入。
公元前2000年:巨石陣建成。
公元前700年:凱爾特人從中歐遷入。
羅馬人佔領時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
公元前55年:朱利葉斯·愷撒(Julius Caesar)第一次率軍入侵不列顛。
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迪厄斯(Claudius)開始率軍征服不列顛。
公元61年:古代英格蘭東部愛西尼人在包迪西亞女王(Boudicca)領導下起義,被鎮壓。
公元119年:哈德良城建成,用以防禦皮克特人和蘇格蘭人。
盎格魯——撒克遜時期與丹麥統治時期(公元449-1066年)
公元449-550年:朱特人從日德蘭半島、盎格魯人從丹麥南部、撒克遜人從德國漢諾威附近陸續侵入不列顛。
公元563年:聖科倫巴(St. Columba)在蘇格蘭的愛奧納島建立修道院。
公元579年:聖奧古斯丁(St. Aufastine)到達,使英格蘭人皈依基督教,聖奧古斯丁成為第一任坎特伯雷大主教。
公元779年:奧發(Offa)王率眾修建壕溝防禦威爾士人。
公元843年:肯尼恩·麥克阿爾平恩(Kenneth MacAlpine)統一皮克特人和蘇格蘭人。
公元980-1016年:北歐海盜再次入侵。
公元1017年: 盎格魯-撒克遜時代的議會選舉克努特(Kanute)第一位丹麥王——為英格蘭王。
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
羅馬人佔領時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
公元前55年:朱利葉斯·凱撒(Julius Caesar)第一次率軍入侵不列顛
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迪厄斯(Claudius)率軍征服不列顛
盎格魯-撒克遜時期與丹麥統治時期:公元449年~1066年
公元597年:聖·奧古斯丁到達不列顛,使當地人昄依基督教
公元832~860:肯尼斯·麥克阿爾平統一皮克特人和蘇格蘭人
諾曼底王朝1066~1154
公元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蘭
公元1086年:發布《末日審判書》
金雀花王朝1154~1399
公元1154年:亨利二世繼承王位,金雀花王朝開始
公元1215年:英王約翰被迫簽署由封建貴族提出的《大憲章》
13世紀初: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創立
公元1277~1288:英格蘭征服威爾士
公元1337~1453:英法"百年戰爭"
公元1387~1394:喬叟寫作《坎特伯累故事集》
蘭卡斯特王朝1399~1461
公元1413年:蘇格蘭第一所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成立
公元1455~1487年:約克家族與蘭卡斯特家族之間的"玫瑰戰爭"
約克王朝1461~1485
公元1477年:威廉·卡克斯頓出版印刷第一本書
都鐸王朝1485~1603
公元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
公元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士合並
公元1558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即位,統治英國達45年之久
公元1564年:莎士比亞誕生
公元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斯圖亞特王朝1603~1714
公元1603年: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為英格蘭的詹姆士一世,統一了英格蘭和蘇格蘭
公元1620年:對新教徒的鎮壓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號"抵達美洲
公元1642~1651年:英國內戰爆發
公元1649年:查理一世被處決,克倫威爾宣布共和政體
公元1660年:查理二世復辟
公元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設立
公元1685年: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公元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
公元1698年:倫敦股票交易所成立
公元1707年:英格蘭、蘇格蘭合並,形成"大不列顛王國"
漢諾威王朝1714~1917
公元1721~1742年:羅伯特·沃爾浦成為英國第一任首相
公元1760~1830年:工業革命
公元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
公元1801年:合並愛爾蘭,"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成立
公元1837~1901年:維多利亞時代
公元1859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
公元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
溫莎王朝1917~
公元1921年:愛爾蘭獨立
公元1928年:弗萊明發現青黴素
公元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
公元1952年: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加冕
7. 美國人的股票交易軟體
老弟!!!
你還是盼望巴菲特出一個在線股票交易軟體吧
8. 誰能告訴我去哪兒找英國期貨市場的概述啊
三、英國期貨市場發展初期概況
(一)英國期貨市場的起源
公元1215年,英國的大憲章正式規定允許外國商人到英國參加季節性的交易會,批准商人可以隨時把貨物運進或運出英國。從此,英國的貿易之門被打開了,英國的貿易行到了迅速發展。在貿易中,出現了有的商人提前出價購買尚未運到英國而在途中的貨物。方法是買賣雙方先買賣一種文件,列明貨物數量品種以及價格上交收一筆保證金,並不交收全部貨款,等貨物運到後才交收全部貨款懷貨物,這時交易才告完成。這種簡單的交易方式,後來得以繼續發展,買賣雙方為了轉嫁價格風險,牟取較好的收益,出現了在貨物尚未運到之前將文件轉賣的情況,這樣,買者將文件賣出,賣者又買了另外的文件,於是形成了復雜的交易。其後,來自荷蘭、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商人還組成了一個公會,對會員買賣的文件提供擔保,這一形式初具期貨交易所的雛形。1570年,世界第一個商品交易所——英國皇家交易所在倫敦正式成立。經紀商很快就開始在交易所里擔任中間人,志願吸收商人希望避免的價格風險,換取遠期交易帶來的獲利機會。雖然市場的基礎仍是現貨現金交易,但越來越多的交易商開始注意並利用遠期合約的優點。這時,分級制度和真正的期貨合約尚未發明,但已經開始萌芽。
真正意義上的期貨市場是從倫敦金屬交易所開始的,現今的倫敦金屬交易所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期貨交易場所之一,它的發展沿革顯示出期貨市場在英國的興衰。
在19世紀中期,英國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屬鋁和銅的生產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工業需求不斷增長,英國逐漸迫切地需要從南美非洲和遠東地區新開發的礦山進口原料。在當時的條件下,穿越大洋運送銅和錫,無論如何,都是一種貨物和資金的冒險:一些貨物可能會務期到達,還有一些則可能根本不會到達。於是這種「未來到貨」的市場使得商人們著眼於預約價格,而預約價格的得出則來自商人們對可能的到貨期和屆時用戶需求的判斷與估計。為此,金屬商們開始在倫敦皇家交易所附近的一些高級咖啡館里聚會,耶路撒冷咖啡館上他們最經常去的地方。在那裡,金屬商們圍著用粉筆在地板上畫出圈進行交易,交易採取公開喊價和貨主間直接交易的方式進行。
1876年12月,倫敦金屬交易所有限公司作為最初的倫敦金屬交易所正式成立,並於1877年1月開始營業。當時地點在倫敦的倫巴德院的一家帽子商店的上面,並安裝了電信線路。1880年裝設並開始使用電話。公司以頗為豐厚的年薪委任了第一任秘書。從那時起,交易開始有了統一的組織。但當時還沒有正式的標准合約。盡管確定了以智利銅棒、馬來西亞 、新加坡的錫分別作為銅和錫的基準級別,並以3個月作為遠期合同的交貨期(從聖地亞哥和新加坡到英國的航行時間大約為3個月),但對於鉛、鋅和生鐵的具體規格要求仍由洽談來確定。
由於董事會和會員之間對於價格報告方法以及對於圍繞交易圈進行公開交易的做法意見不一致,在1881年會員們組織了一個委員會並建立了一個新的公司,即金屬市場與交易所有限公司,並接管了原公司的資產。1882 年交易所搬到惠延頓路,並在那裡工作了98年。直到1980年,交易所才遷至目前種植園大樓的現址。
1899年銅和錫的交易開始採用現在交易的方式,即分上下兩場,每場又分為兩輪交易。而當時生鐵、鉛和鋅的交易是圍繞在一個小的次圈進行的,設有固定的交易時間和標准合約,直到1920年鉛和鋅才進入主圈進行交易。與此同時,倫敦金屬交易所取消了生鐵場內交易。當時由於交易所禁止在正式交易時間結束後的場內交易,使得一些商人們到大樓外面的街上去繼續進行交易。而在街上交易的喧嚷聲又引起了警方的干預,於是交易所便允許在正式交易時間結束後,可以繼續在場內進行非正式的交易,而由此引出的「場外交易」這個名詞卻一直沿用至今。
倫敦金屬交易所自創建以來,除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暫時關閉以外,一直交易興隆。這些年來世界范圍工業的發展,新礦山的開發,各種壟斷市場的競爭,生產者的控制以及政治上的因素,給世界金屬貿易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倫敦金屬交易所不斷地適應著這些變化,在貿易額不斷增長的同時,根據市場需求將更多的金屬納入了交易范圍。銀的交易曾在1897~1914年和1935~1939年期間開展過,1968年又得以恢復,直到1989年6月最後取消,因為沒有必要在倫敦同時設有兩個銀的交易市場(倫敦另有一個銀磚交易商市場)。1962年倫敦金屬交易所在荷蘭鹿特丹建立了第一個英國以外的交割地點,這是一個重大的變化。從此以後倫敦金屬交易所的交割地點逐步遍布歐洲並擴展到世界其他地區。
(二)英國主要的期貨交易所及上市品種
1、倫敦金屬交易所,成立於1876年12月,於1877年月開始交易。發起會員有300名,設交易廳。創建初期,主要經營的期貨商品為銅,此後,交易的品種逐步擴大。目前主要經營品種有銅、錫、鉛、鋅、鋁、鎳、白銀等。
2、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設立於1982年9月30日,位於倫敦金融區皇家交易所建築內,與英格蘭銀行相臨。經營品種主要以本地金融期貨為主,如長期政府債券、英鎊利率期貨等。現在其交易的對象是3月期的英鎊定期存款、英鎊長期國庫券、3月期的歐洲美元存款的利率期貨,以及英鎊、瑞士法郎、德國馬克、日元的外匯期貨。
3、倫敦商品交易所,成立於1993年7月1日,是由倫敦期貨和期權交易所改名設立的,該交易所的主要經營品種有7號可可、咖啡等品種。
4、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成立於1981年4月,是目前歐洲最大的能源期貨和期權交易所。該交易所的主要經營品種為布倫特原油、汽油、無鉛汽油、食糖、巴羅的海貨運指數、小麥、馬鈴薯等品種。
(三)英國期貨市場的管理體系
雖然英國在初期期貨市場發展中起步最早,但其現代期貨市場的產生、發展遠遠落後於美國。美國是現代期貨市場的先行者,其成功的期貨市場管理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英國,和美國一樣,英國現代期貨市場管理體系也是繼承了「三級管理」,即政府監管、行業自我監管、交易所自我監管的從上而下、分層次監督管理制度。但是,英國和美國有不同之處,那就是美國和英國盡管都是「三級管理」管理制度,但是,美國更加強調政府幹預期貨市場並且通過加強立法來管理,而英國卻以「自我監管」為主,政府對期貨市場的干預較少,除了某些必要的國家立法外,英國期貨市場的管理完全由期貨交易所及行業協會等組織機構及政府立法領導下制定一些交易法規、條例,來保證期貨市場交易的正常運行。英國政府不直接干預市場,只有當市場出現不正常現象時,政府才運用法律手段間接管理市場和調控市場,即靠法治。政府行使這種有限的權力也是必須以有關法律為准繩。英國的法律體系較為健全和穩定,這為實現期貨市場管理的有序性、權威性奠定了基礎。
以倫敦金屬交易所為例,看一下英國期貨市場的管理體系。
1、英國政府對倫敦金屬交易所的管理
在1986年以前,英國的期貨業一直由英格蘭銀行及貿易部門管理,近年來,由於信息業的快速發展和多數國家採取了對外匯的管理,使金融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這也使英國政府在制定投資規定的總體結構上避免了過多的擔憂,對投資規定也做了許多變革。
1986年英國國會通過的金融服務法案和1987年成立的英國證券和投資委員會,對倫敦金屬交易所的管理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政府全面總結和回顧了過去40年對投資的有關規定。新的管理方式目的是建立一個靈活的控制機制,增強交易者的信心,提高效率,加強競爭。
政府對倫敦金屬交易所的管理除了許多明確的規定外,還對代表客戶資格的機構和各種商品市場的管理也有規定。為了確保交易所的交易,股票交易所的存在是必要的,而且強制要求記錄和發布價格。目的是達到」有秩序地進行貿易,向投資者提供適當的保護」,另外還規定交易所要負責自向成員的管理,來發生不希望出現的情況。交易所有義務與投資業規定負責的其他機構交換信息。
2、行業自律管理
自我管理的組織核心是由英國期貨市場委員會和期貨交易協會等代表了廣大確乎交易參加者利益的非政府機構組成。期貨市場委員會主要任務是:制定、處理有關期貨交易的各種規章、條例;負責處理期貨交易者根據規章、條例所進行的投訴;期貨交易所協會管理著英國5大期貨市場的具體業務,實際上控制了英國的期貨交易運作。
由於1986年金融服務法的設立,使英國傳統管理期貨貿易的方式改變了。1986年英國成立的證券與投資委員會有權管理期貨貿易和證券等金融交易,也就是相當美國金融交易委員會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綜合體,並制定了有關管理期貨交易的細則。
倫敦金屬交易所及活動現在歸於證券與投資委員會的管理,遵守政府關於金融服務法規管理。證券與投資委員會是法律職能部門,在金融市場和服務中起著管理和制定規則的作用,該機構自負盈虧,屬於私營性質。金融服務法包括的范圍很廣泛,它涉及至市場、參與者和產品,原則一致。對投資業務的意義是從事投資業務者必須經過批准,其身份應符合民法和刑法的有關規定,投資業者獲批准由證券和投資委員會負責,也可以負責從全部投資業務的自我調節組織獲得。
自我調節組織是期貨經紀商協會,它對與倫敦金屬交易有產業務進行授權和嚴格的管理。由於規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對投資者加以保護,所以那些在倫敦金屬交易所專為自己進行交易者不受該組織的管轄。
期貨經紀人和經紀人協會是自籌資金的組織,以開業律師為主,並得到股票交易所、金融界中間人、期貨和期公市場以及主管它們的理事會的支持,該組織與證券和投資委員會的作用相同,但他們受證券和投資委員會的管理和監督。
3、交易所的自我管理
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屬交易市場——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集中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有色金屬大宗交易,交易所中的期貨價格是世界有色金屬期貨交易中的權威參考價格。其「自我管理」依賴交易所組織機構的確定,對經紀人活動的嚴格控制,交易方式的規定與交易方式來實現。具體由以下幾個方面:
倫敦金屬交易所本身是一個服務性機構,負責場所的管理並監督經紀人和買賣雙方的交易行為。交易所由成員單位、專家和總裁組成15人的管理委員會進行管理,這個機構是交易所自我管理系統的核心,它向上受英國金屬行業協會的監督,同時它也是倫敦金屬交易所中的一切交易規則、條例的制定者,其管理措施具體有:
第一,倫敦金屬交易所目前有正式會員19家(英國有2家),其中18家是經紀人公司,另一家兼做一些其他生意。交易所管理委員會負責入會會員的申請批准、資格、資信審查等事務,並向會員收取每年2萬英鎊作為維持正常開支的費用。
第二,交易所管理委員會嚴格經紀人制度,使之保持中立性,經紀人不能直接參與市場交易,只能為買賣雙方牽線搭橋,從中收取傭金。
第三,交易所為了保持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國際性,由管理委員會特別強調了交易商品的等級,目前,交易品種有銅、鉛、鋅、鎳、錫等6種有色金屬,但是,僅就銅來講,就有國際上負有聲望的生產廠家二三十個牌子的產品。並且交易所特別保證了交易商品質量等級的檢驗制度,上市交易商品須經交易所檢驗合格注冊,這就解決了交易者由於質量方面的原因而產生糾紛的根源。
第四,交易所管理部門為了使倫敦金屬交易所在國際金屬期貨交易市場中占據重要位置,嚴格規定了期貨交易的期限。以前一般規定為3個月,有些期貨允許做到15個月,現在可以延長到27~39個月。延長交易時間增加了期貨交易所的管理負擔,管理委員會針對這種情況採取相應的配套措施如制定了規章制度來加強對交易所的管理。
第五,針對倫敦金屬交易所是國際性期貨交易所這個特點,再加上日益增加的交易量,交易所先後在鹿特丹,新加坡,英國和歐洲其他地方設立了18個倉庫,在日本還有專門存鋁都個倉庫。交貨倉庫是由倫敦金屬交易所從世界各地的儲運企業中優選出來,儲運公司發貨安全可靠,及時迅速,本身又不參加買賣活動,對交易雙方嚴守中立,廣泛受到客戶信賴。同時,倫敦金屬交易所管理委員會又派專人定期去檢查監督外地倉庫的運行情況,杜絕違反交易所法規的行為出現,把交易所的管理觸伸到世界各地。
第六,交易所管理委員會為了能充分發揮出交易所的商品保值、提供交易場所等作用,以及使倫敦金屬期貨交易所產生的交易價值具有權威性,以及能指導國際市場價格,特別重視採取一些維護交易所價格的真實性、可靠性和權威性的措施,如設置專門的價格檢查督促小組,頒布規則防止人為操縱市場價格的行為出現等等。
第七,對出現的糾紛進行仲裁。倫敦金屬交易所除了以上幾方面的管理措施外,交易所的資金結算由國際商品結算所有限公司(ICCH)來操作並由只進行管理。這個公司由英國巴克萊銀行,米蘭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勞合銀行國民西敏寺銀行,渣打銀行等6家大銀行組成,並且在香港、巴黎、悉尼、墨爾本、奧克蘭、紐約、里約熱內盧等地設有分支機構,為交易所和市場組織提供國際性服務,另一方面,嚴格對加入本公司清算系統的交易所成員之間的結算進行控制和監督,並且開發了能包括大廳交易及圈外交易結算的獨特配套系統。這個配套系統保證交易所對市場來說經常保持「清滄、平倉」狀態。國際商品結算所實行了保證金政府,所有交易的期貨合約均需要有初始保證金,如果每天價格波動對他們造成不利的損失超過初始保證金時,結算所會對這些有效的頭寸要求補繳保證金,同時,結算所要求保證金有銀行擔保證明書。
9. FTSE 是什麼
FTSE 100 指數
FTSE 100 標注, (發音作為 footsie) 是100 個最大的公司的份額指數被列出在倫敦證券交易所。FTSE 100 指數看作為英國的經濟的成功晴雨表和是主導的份額指數在歐洲。指數由FTSE 小組保持, 發源作為金融時代和倫敦證券交易所一個合資企業。
充分的標題是"金融時代100 個主導的份額證券交易所指數" 。
相關指數是列出下個大250 個公司的FTSE 250 指數; 結合FTSE 100 和250 的FTSE 350 指數, 和FT 引述所有列出的公司的所有份額指數。
指數的組成部分是堅定的季刊。最大的公司在FTSE 250 指數被提升如果他們的市場capitalisations 在FTSE 100 指數的名列前茅90 個事務所中會安置他們。2004 年自, 門限是大約20億磅。
最大的5 個公司在指數是: BP; HSBC 藏品; Vodafone 小組; 蘇格蘭小組皇家銀行; 並且GlaxoSmithKline 。
所有公司的正式名稱列出了在這個指數通常包括簡稱plc 在他們的名字的結尾。
FTSE 100 名單標注公司
(跟隨官員FTSE 季度2004 年6月重新分類, 21 日。)
3i
修道院國民
聯盟& 萊斯特
聯盟Unichem
聯盟的Domecq
Amvescap
Anglo 美國人
Antofagasta
相關的英國的食物
AstraZeneca plc
Aviva
發咩聲
BAE 系統
Barclays 銀行
BG 小組
BHP Billiton
BOC 小組
起動小組
BP
布雷得佛和Bingley
英國航空
英國的美國煙草
British Land Company
英國的天空廣播
BT 小組
Bunzl
電纜& 無線
Cadbury Schweppes
狂歡節
Capita 小組
Centrica
指南針小組
每日郵件& 一般信任
Diageo
Dixons 小組
Emap
企業旅店
Exel
朋友Provident
Gallaher 小組
GlaxoSmithKline
GUS
Hanson
乾草
HBOS
Hilton 小組
HSBC 藏品
皇家化工業
皇家煙草小組
洲際的旅館小組
ITV
J Sainsbury
約翰遜·Matthey
翠鳥
土地證券小組
法律& 一般
自由國際
Lloyds TSB 銀行
人小組
標記和Spencer
mmO2
Wm Morrison 超級市場
全國柵格Transco
其次
北岩石
老相互
Pearson
謹慎
Reckitt Benckiser
蘆葦Elsevier
Rentokil 最初
路透社小組
Rexam
里約Tinto
勞易斯勞萊斯Royce 小組
蘇格蘭小組皇家銀行
皇家& 太陽聯盟保險
SABMillar
賢哲小組
Schroders
蘇格蘭人& 新堡
蘇格蘭& 南部的能量
蘇格蘭力量
Severn Trent
Shell Transport & Trading Company
Shire 配葯小組
史密斯& 侄子
Smiths 小組
標准被特許
Tesco
Tomkins
單桿
團結的公共事業
Vodafone 小組
Whitbread
威廉小山
Wolseley
WPP 小組
Xstrata
叫喊小組
10. 詳細的介紹一下英國的歷史
http://www.cbe21.com/subject/english/printer.php?article_id=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