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劉英武的職場生涯
畢業後劉英武到密西根大學教書。1969年,他加入IBM,在紐約總部的研究院工作,70年代初,劉英武組建了一個團隊,發明了SQL(結構查詢語言),如今成為全世界資料庫的標准;70年代末主管IBM全球計算機網路軟體SNA業務,使SNA成為世界大公司計算機網路主幹。80年代又開發IBM工作站,接著,他又主導IBM全球資料庫和計算機語言的軟體業務,業務規模都在幾億至幾十億美元。
之後,在施振榮「三顧茅廬」的邀請下,劉英武毅然放棄了美國的事業,加入宏碁,全心全意把宏碁打造成國際大公司。在此期間,他成功地將宏碁的收入從5億美元提升到15億美元。
1992年夏天他重回美國,擔任美國電子設計自動化(EDA)龍頭廠商凱登斯公司(Cadence)全職顧問。1993年,凱登斯開始走下坡,股價跌至7美元。劉英武臨危受命,負責凱登斯的運營,進行重整,三年內凱登斯股票上漲了十倍,成為矽谷業界有名的公司復活故事。功成身退後,他又相繼擔任舊金山的華克公司(WalkerInteractiveSystems)董事長、日月光集團總裁,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回顧這一生,劉英武做過軟體,做過大型系統、工作站、個人電腦、晶片......涉及IT業核心軟硬體的各個方面,而且成績斐然,這在全球的計算機領域也是很少見的。劉英武一生可謂「戎馬生涯,戰功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