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聯美的米高梅發展史
打擊與中興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米高梅電影公司遭遇了三大致命打擊。
1、1948年5月,美國最高法院根據反托拉斯法做出判決,要求大公司停止非法壟斷,製作公司只管製片,得放棄發行和電影院業務的經營。
像米高梅這樣集製作、發行、放映於一身的大公司,主要財源被切斷。
2、上世紀五十年代,電視開始大量湧入家庭,搶走近一半的電影觀眾。
3、由於董事會的猜疑,米高梅最大的功臣梅耶,在1951年被迫離開了公司。
1957年,米高梅持續了30年的盈利局面被打破。
為了尋求突破,米高梅開始在大製作上下功夫。1959年,它推出了新版的歷史巨片《賓虛》,該片耗資1500萬美元,創下當時電影攝製成本的最高紀錄。該片上映後火爆空前,同時在第32屆奧斯卡上共獲得11項大獎(這一紀錄直到《泰坦尼克號》才被追平)。《賓虛》的成功,使當時瀕臨破產的米高梅起死回生,同時為電影界帶來了「以大製作抗衡電視沖擊」的新理念,使20世紀50年代末的好萊塢電影業重獲生機。1962年起,米高梅開始推出經典系列「007」。
衰落的結局
短暫的中興之後,米高梅還是難逃連年虧損的厄運。1970年,米高梅被美國賭王柯克-克爾科里恩買下,此後,又兩度被轉賣。其間,在1981年,米高梅曾出現過一次小小的轉機——買下另一個不景氣的大製片公司「聯美公司」(該公司曾推出過《西區故事》、《飛越瘋人院》等優秀影片),但仍難挽頹勢。2002年,米高梅斥巨資投拍的戰爭大片《風語者》票房慘敗,公司高層被迫辭職,米高梅再次進入拍賣行列。2005年,米高梅以近50億美元的價格被索尼公司收購,好萊塢八大公司中的最後一個獨立製片公司從此消失。
② 廣州愛浦路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在通信行業排名如何
IPLOOK在通信行業一直穩步向前,目前展露頭角。公司從2012年創立之初,就注重企業長遠的戰略規劃並進行必要的技術和人才儲備,曾多次與國內外科研院所及知名通信企業進行技術交流,加強自身的技術能力。目前在職員工70餘人,擁有優秀的管理團隊、銷售團隊、研發等團隊。公司注重研發及人才儲備,員工近80%為研發人員,本科學歷佔比95%,是一支積極向上,創新性團隊,具備靈活開發定製能力並提供核心網產品、解決方案和定製化服務,是全球領先的3G/4G/5G核心網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