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央企重組對哪些行業,哪些股票影響最大
以下內容較多 央企資產注入重組合並預期公司一覽 央企資產注入重組合並預期公司一覽 央企 上市公司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鞍鋼股份 (000898)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寶鋼股份 (600019)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武鋼股份 (600005) 中國鋁業公司 中國鋁業 (601600) 包頭鋁業 (600472) 焦作萬方 (000612) S蘭鋁 (600296)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五礦發展 (600058)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無上市公司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招商地產 (000024) 華潤集團 萬科A (000002) 一對一 突出主業資產 國資委希望通過強化各央企集團主業來加強央企競爭力, 這必然需要借力資本市場, 主業與集團相近的上市公司將可能得到資產注入的機會。 特別是一家央企只對應一家上市公司的, 央企集團通過向上市公司注入資產實現整體上市的可能性最大。 天壇生物 (600161)和中金黃金 (600489)就可能由於央企整合以突出主業, 產生資產注入投資機會。 天壇生物是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旗下唯一的資本運作平台, 其主營業務與集團相同,都是疫苗和血液製品。 2007年7月27日, 公司原第一大股東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所持的18315萬股國有限 售流通股已經無償劃轉至實際控制人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名下, 表明公司整體上市的進程很可能加快。 中生集團的產能規模遠大於上市公司, 2006年中生集團總資產40億元,凈資產27億元, 實現銷售收入32億元,凈利潤規模在3.3億元左右。其中, 疫苗銷售額在20億元左右,全國疫苗市場佔有率達70%左右。 如果中生集團將資產注入天壇生物,將使天壇生物規模翻倍, 充分享受到疫苗行業良好的發展前景。 中金黃金是唯一的國家級黃金開采、冶煉上市公司, 公司目前礦產資源擁有量60噸左右,金產量5噸左右; 集團黃金資源儲量為250噸,年產金15噸左右。 集團公司未來仍有可能新增200多噸的黃金儲量, 並有可能陸續注入到上市公司。 此外,部分非主業資產可能被剝離也會帶來一定投資機會, 比如華能集團和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集團公司的兩塊房地產資產就轉 讓給了中房集團,為S*ST中房帶來了一定機會。(張憶東) 央企集團與上市公司「一對一」 代碼 上市公司 中央企業名稱 600900 長江電力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1898。HK 中煤能源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1088。HK 中國神華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600583 海油工程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600500 中化國際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000777 中核科技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600640 中衛國脈 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 0941。HK 中國移動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0728。HK 中國電信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0906。HK 中國網通 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 600498 烽火通信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600707 彩虹股份 彩虹集團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600890 S*ST中房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 600048 保利地產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600528 中鐵二局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000778 新興鑄管 新興鑄管集團有限公司 600058 五礦發展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002075 高新張銅 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 000758 中色股份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600489 中金黃金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600115 東方航空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 600029 南方航空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 601111 中國國航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600270 外運發展 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 600420 現代制葯 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600511 國葯股份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 600161 天壇生物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 600980 北礦磁材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600206 有研硅股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600390 金瑞科技 長沙礦冶研究院 600171 上海貝嶺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600135 S樂凱 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 600582 天地科技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000922 *ST阿繼 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公司 600358 國旅聯合 中國國旅集團公司 600313 SST中農 中國農墾(集團)總公司 600328 蘭太實業 中國鹽業總公司 000151 中成股份 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集團)總公司 600448 華紡股份 華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000902 中國服裝 中國恆天集團公司 000882 華聯股份 中商企業集團公司 科研院所並入生產企業機會 科研院所並入生產性企業, 是國資委實施央企整合的又一條重要思路。 如果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是科研院所, 則集團利用上市公司實現整體上市,既符合國資委的思路, 又能大大提高企業的研發能力與技術競爭力。 天地科技 (600582)就存在這樣的投資機會。 天地科技的控股股東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是中國煤炭工業唯一的綜合性 科學研究機構。2005年末,煤科總院總資產達44.2億元, 所有者權益為13.8億元,總收入達40億元,凈利潤為5. 4億元,在22家同類科研設計中央企業中,煤科總院收入、 利潤總額均排名第一。 煤科總院在向上市公司注入山西煤機51%股權後, 天地科技業務范圍可以覆蓋煤炭開掘和洗選領域, 其裝備產能和服務能力得到空前提高。 但煤科總院下屬科研院所還涉及地質、爆破、井巷、機電、安全、 環保等業務,如果這些業務以天地科技為平台實現整體上市, 將進一步完善公司產業鏈,提升公司研發能力。(張憶東) 科研院所類央企及其下屬上市公司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有研硅股 (600206)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天地科技 (600582)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北礦磁材 (600980) 長沙礦冶研究院 金瑞科技 (600390)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ST大唐 (600198)、高鴻股份 (000851)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烽火通信 (600498) 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現代制葯 (600420) 中國海誠國際工程投資總院 中國海誠 (002116) 鋼研總院 安泰科技 (000969) 軍工類央企及其旗下上市公司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中核科技 000777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 廣船國際 600685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中國船舶 600150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航天動力 600343 江南重工 600072 航天機電 600151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 風帆股份 600482 中國衛星 600118 鑫茂科技 000836 火箭股份 600879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 北方天鳥 600435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 航天科技 000901 晉西車軸 600495 航天晨光 600501 長春一東 600148 航天信息 600271 凌雲股份 600480 中興通訊 000063 新華光 600184 航天通信 600677 北方創業 600967 航天電器 002025 北方股份 600262 航天長峰 600855 北方國際 000065 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 力源液壓 600765 遼通化工 000059 西飛國際 000768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 ST天儀 000710 貴航股份 600523 長安汽車 000625 中航精機 002013 中國嘉陵 600877 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 成發科技 600391 建摩B 200054 哈飛股份 600038 SST輕騎 600698 洪都航空 600316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沙河股份 000014 *ST宇航 000738 昌河股份 600372 天通股份 600330 東安動力 600178 S飛亞達A 000026 華東電腦 600850 深南光A 000043 深天馬 000050 四創電子 600990 煤炭業央企及其下屬上市公司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神華 1088。HK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中煤能源 1898。HK 煤氣化 000968 上海能源 600508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天地科技 600582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無無 電力類央企及其下屬上市公司的裝機容量 央企集團 總裝機容量 上市公司 裝機容量 (萬千瓦) (萬千瓦)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6941 華能國際(A+H) 2153 內蒙華電 590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5406 桂冠電力 219 華銀電力 156 大唐發電(A+H) 1540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3079 華電國際(A+H) 758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2930 長源電力 179 國電電力 568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2796 九龍電力 80 上海電力 426 中國電力(H) 535 吉電股份 85 漳澤電力 174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2500 長江電力 692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1646 國投電力 145 註:表中數據為2006年末裝機容量 五大航運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與業務分布 油運 干散貨 集裝箱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 未上市 擬注入中國遠洋 (601919) 中國遠洋(1199。HK) 總公司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中海發展(600026/1138。HK) 中海集運(2866。HK) 中國長江航運(集團) 南京水運 (600087) 長航鳳凰 (000520) 無此業務 總公司 中國對外貿易運輸 未上市 (集團)總公司 招商局集團 招商輪船 (601872) 無此業務 註:與航運主業不直接相關的上市公司不在列, 如中外運旗下從事物流與貨運代理的外運發展與中國外運(H) 中石油與中石化旗下的A股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中油化建 600546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 S魯潤 600157 S上石化 600688 S*ST石煉 000783 S武石油 000668 (興業證券)
㈡ 對於牛市何時結束
目前網上有句戲言:如果你2015年之後還得靠工資生活,那你已被劃入「人生失敗組」。
伴隨A股持續火爆,上面這句戲言似乎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印證。在經歷多年慘烈熊市後,當前的A股儼然成遍地是黃金,彎腰就能撿的風水寶地。然而就在各種指標爆表時,伴隨股指高歌猛進,一些頭腦仍保持清醒的人卻愈加警惕,甚至以誇張的語言提示風險,比如一位券商研究所所長認為:4444.41點將是「地球頂」。
目前牛市究竟走到了哪個階段?對此,不論是跑步進場的新股民還是嘗到甜頭的老股民都十分關注。
私募對短線行情存分歧
不可否認的是,面對各大指數「急行軍」式上攻,市場各方在對長期牛市表示認同的同時,對於短期行情卻出現了越來越鮮明的分歧,上證指數在上周創出今年新高的同時,周四觸及「4444.41點」高點,這個點位實在讓不少投資者感覺有點心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昨日(4月25日),同信證券在四川成都舉辦了一場私募論壇。從參會私募的主要觀點來看,他們普遍認為牛市還將持續,牛市不言頂成為與會者共識。然而記者注意到,在對短期行情進行研判時,私募們卻產生了分歧。一位由資深投資人轉型私募的人士判斷,今年依舊是一個比較好的賺錢時機,明年才是需要謹慎之時;另一位由公募「奔私」的人士則直言:現在市場「吃相太難看」,行情去年至今漲得太快,要注意把控把控。
在場私募各抒己見,一些參會的個人投資者在表現出對股市極大熱情的同時,也擔憂行情可能出現調整,顯得很矛盾。楊先生的話或許代表了不少新股民的想法,他毫無誇張、很真實地表達了自己的願望:自己還是個新股民,幸運地遇到一波行情,雖然不知行情會走到哪裡,但至少現在還是可以賺錢的,希望能夠在行情「散席」之前離場。
最「甜」行情將過?
有投資者說:牛市不言頂;但也有投資者說:我現在就已經擔心得睡不著了。那麼,目前的牛市到底走到了什麼位置、什麼階段?
在近期興業證券舉辦的春季策略會上,知名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表示,很多人現在擔心「見頂」,主要是因為股票 「太貴」了,但股市泡沫將是常態化。
對於如何理解此輪牛市泡沫化的延續過程,張憶東表示,站在管理層的立場,肯定期待這輪牛市是慢牛、長牛,越長越好,直到經濟「新引擎」在資本市場的培育下而成功出現。在牛市過程中,管理層會調節行情的節奏,抑制過度投機。因此泡沫會在較長時間的存在,但過程中會有波折,當泡沫太大時,行情會有調整把泡沫「擠小」,然後逐漸再把泡沫「吹大」。《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對於各方極為關心的行情判斷,張憶東認為,這一輪的A股市場全面牛市行情可能延續三到五年,但絕不會一路「瘋牛」,而是會有三大階段,其中,去年到今年某個階段的上漲是第一階段;隨後將是第二階段,是季度性甚至年度性的調整、震盪;第三階段又是持續數年的上漲。
而在目前,大牛市的第一階段開始進入到最高潮,最高潮時的行情是加速沖高的,之後將迎來調整。當前仍是行情「最蜜月」時期,增量資金相對籌碼供給處於有利的狀態。「瘋牛」行情的風險點可能在5月中下旬。
分析人士認為,在行情「散席」之前離場。這是所有人的希望,但真正能夠做到的僅是極少數。這一輪牛市與以往不同的是,在杠桿盛行的格局下,市場出現劇烈震盪的後殺傷力更強,控制風險成為重中之重。
一碼通賬戶環比增長下降
如果在2015年以後還靠工資生活,那麼你已經被劃歸於人生失敗組。如果你反復聽到這句話,請注意其實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成功的永遠是少數。
相信經歷過上一輪大牛市的投資者還記得,牛市當中賺錢的人雖多,但是在經歷了隨後的熊市後,真正賺錢的人是少數。不少當時跑步進場的新股民,在品嘗了4000點到6000點的甜頭之後,卻吞下了6000點到1664點苦果。為了類似的悲劇不再上演,一些將對行情產生重要影響的信號就值得投資者的特別注意。
興業證券分析師張憶東指出,行情休整的風險來自於三個方面:政策調控、增量資金入場或是階段性最高潮、以及股票融資節奏變化。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兩個方面的風險新號已經出現。如證監會多次提示投資風險,禁止券商利用傘形信託再次提升杠桿以及相關部門鼓勵融券業務的發展。
分析人士認為,上周《證券法》修訂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一審,有望確立股票發行注冊的法律制度。而證監會也宣布,在保持按月均衡核准首發企業的基礎上,適度加大新股供給,由每月核發一批次增加到核發兩批次,由此4月獲得發行批文的公司達到了55家之多。
對於增量資金入場規模的判斷,投資者可從開戶數和證券保證金凈流入來判斷。公開數據顯示,在「一人多戶」政策推動下,4月13日~4月17日當周,A股新增開戶數達325萬戶,同期證券交易結算資金7814萬元。如果之後開戶數出現明顯回落,資金流入速度下降甚至出現凈流出的話,就值得投資者警惕了。事實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4月13日~17日的一碼通下掛A股賬戶環比增長數已出現下降。下掛A股賬戶是指一碼通下掛的賬戶中包含非注銷、非休眠的A股賬戶。
分析人士認為,從目前情況看,監管層「養慢牛」的意圖已十分明顯。如果行情繼續出現非理性上漲,不排除監管層將採取進一步的調控手段。(每日經濟新聞)
㈢ 我是大學生,現在我想玩股票,那位朋友能指導一二,小生不勝感激啊!
每天都有同樣的問題哦 呵呵我的回答都一樣 尤其和我一樣都是學生 應該會喜歡的
http://www.pinggu.org/bbs/X_AdvCom_Get.asp?UserID=279790
在選你看看吧
在困擾投資者的首季宏觀經濟數據披露之後,昨日,滬深兩市出現了大幅反彈的走勢,滬指收盤在3584點,上漲135點,漲幅3.92%;深成指也同步走高,尾市重上萬點大關。但是兩市成交有較大幅度縮減,僅有2400億元。雖然投資者驚魂甫定,但是3600點牛熊之爭再起。本期金算盤理財周刊將重點關注中國股市,並依據不同風格,為您提供投資建議。
今年股市可上4000點?
盡管基金一季報大幅減倉,但指數和成交量卻屢創新高,今年更是有幾家基金踏空行情。隨著股指漲到3600點附近,機構的態度也發生改變。數日前,原先比較保守的招商證券對股指預測進行了修正,招商認為,A股市場從3月初均衡點位算起將具有50%左右的上升空間,今年指數至少在4500點以上。投資者要克服泡沫恐懼心理,把握牛市業績浪、追隨資本意識蘇醒,投身資產注入潮。記者了解到,大部分的機構認為今年年底之前,股指會達到4000點以上,國泰君安甚至看到了5000點以上。
相對來說,中金的觀點比較保守一些,中金認為,國內市場不會出現持續的"惡性泡沫"。如果二季度還保持一季度的上漲勢頭的話,下半年市場的增速會大幅放緩。中金建議投資者分散投資。
對此,興業證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員張憶東認為,二季度的市場,在3600點位附近,將是一個波動市。流動性仍然過剩和一季度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是短線看多的兩個因素。而宏觀調控預期的不確定性和ST等一些低價股的投機泡沫,則是引發股市下跌的因素。不過,"中國股市是單邊市,缺乏做空機制,所以,震盪其實是股市自身尋求健康發展的調節器。"張憶東說。
?
天相投資林義相認為,目前在散戶資金的力推下,機構也只能被動做多。基金作為市場主力,到了今年首季卻出現一點力不從心的感覺。去年的部分明星基金首季的收益僅有4%,這讓基金經理無比尷尬。
年初有部分基金等主力機構,宣布暫停基金的申購,表明這些機構對後市的看法偏淡,但是事實卻是股指再度高歌猛進,使得這些基金嘗到了踏空的滋味。這也直接導致這些基金的業績排名靠後。但是進入4月之後,基金重倉股又有重新崛起之勢,像招行、興業銀行、平安保險等金融股都創出新高。而地產股方面,深萬科、華僑城等也是如此。
專家認為,正是在散戶和機構爭相入市的情況下,股指每次回調都成為投資者的買入時機,19日,股指出現大幅回調,但就在最後15分鍾之內,有500億資金進場搶盤,而這些資金昨日是賺得盤滿缽滿。
□解析牛市
今年的指數會出現如此大的增幅?為什麼連機構也對牛市出現誤判?專家認為主要有以下2個原因。
開戶數突破9000萬
據統計,截至4月18日,滬深股市賬戶總數突破9000萬,今年滬深新增1166多萬。這預示著普通投資者的入市步伐在加快。散戶洶湧入市,股指盤中的每次下跌都是買入良機。
近日,記者在廣發華福證券東大路營業部、招商證券群眾東路營業部看到,即使到了中午時分,營業部的櫃台前依舊有投資者在排隊等待開戶。招商證券營業部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忙到幾乎每個晚上都要加班到九點十點才能回家。為了緩解排隊開戶的問題,有券商營業部擬引入預約開戶方式,投資者無需到現場,只要將相關資料交給券商工作人員,投資者賬戶密碼是以信件形式寄給開戶者的。
雖然散戶資金被機構視為"笨錢",但是招商證券群眾東路營業部負責人卻認為,譬如一群螞蟻,如果將力量匯聚在一起,也是令人震驚的。而近期的走勢也印證了這一點。中國是一個有13億人口的大國,原則上說,中國股市的試驗是國外所沒有過的,因為美國、英國這樣的國家,人口基數太小。因此,很多人看不懂這個市場是很正常的。現在市場開戶數是9000萬戶,如果還有5000萬的投資者進來,股指會漲成什麼樣子,誰也不敢說。
資金不是問題
今年以來,資金供應迅猛增長。監管部門逐步加快了新基金發行審批的節奏,僅3月份就批准了10隻新基金,募集資金超過900億元,加上持續營銷部分,3月份基金規模增加超過1000億元。而散戶的瘋狂入市,也帶來了充沛的資金。即使大小非減持,大盤股上市,資金也完全可以達到平衡。
㈣ 有沒有什麼書能夠比較貼合實際的解讀一下,當前中國經濟還有人民幣的狀況。
自4月25日起,經濟日報在頭版開設「平穩開局看亮點」專欄,持續刊發十篇文章,透視一季度經濟數據中呈現出的亮點,分析亮點形成的原因,以及對未來經濟走勢的影響,帶你全面准確認識當前中國經濟形勢。一結構調整步伐加快2015年一季度,盡管GDP增速放緩至7.0%,但細讀數據不難看到,國民經濟結構在分化調整中已然發生深刻變化,特別是服務業快速發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態勢十分明顯。數據顯示,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高於第二產業6.4%的增速,比GDP增速快0.9個百分點。從相關指標看,服務業用電量同比增長7.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而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下降0.6%。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0.6%,其中,網上商品和服務零售總額為7607億元,同比增長41.3%。「2013年,第三產業佔GDP比重為46.9%,這個數據在2014年提高到48.2%,今年一季度已經達到了51.6%。」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說,服務業增長速度快於工業,且在GDP中的佔比持續提升,深刻地反映了在宏觀經濟結構調整中,服務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我國經濟結構由工業主導向服務型主導轉型的趨勢更趨明顯。不斷加大簡政放權的力度,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相結合,增強了經濟主體轉型升級的信心,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產業整體呈現出由「重」變「輕」的態勢,以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信息化正在加快與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城鎮化的融合,加快催生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發展,新的經濟成分加速增長。從發展趨勢看,隨著新產業新業態新產品新主體的繼續孕育成長,服務業發展水平將進一步提升。3月份,中國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7%,雖然環比小幅下降0.2個百分點,但仍高於榮枯線3.7個百分點,表明非製造業仍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趨勢。從服務業內部結構看,升級類商品銷售明顯快於一般類消費品,旅遊文化等新產業快速發展,與互聯網相關的新業態繼續高速擴張,也進一步表明當前服務業市場發展勢頭良好,市場積極因素正在釋放。此外,從投資指標看,一季度,全社會投資同比增長13.5%,但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4.7%,快於第二產業11.0%的投資增速。第三產業投資增速進一步加快,將為未來服務業的發展注入更強有力的動力。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經濟運行中的困難仍然不少。不過,隨著經濟轉型的推進和經濟結構的優化,新生動力加快孕育,服務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也將加快向中高端邁進。(經濟日報記者林火燦)二市場活力持續增強打開APP,上傳一張蛋糕的照片,Orbeus不僅會告訴你上傳的是奶油蛋糕,而且還會自動為它打上食物、適合下午茶等標簽。這款APP由一群在美中國留學生創建,在蘋果商店上線不到半年,下載量已突破數百萬。就在上個月,Orbeus公司回到了中國。Orbeus中國區總監王靜以前也創過企業。這一次她按「老規矩」,花幾百塊錢找了一家代理公司工商營業執照。沒想到才短短5天,代理公司就告訴她執照下來了,而且還是營業執照注冊號、組織機構代碼證號、稅務登記證號「三證合一」的新版本。記者告訴王靜,即使是她自己去,也只需要提交一次材料,5個工作日就同樣能拿到「三證合一」的營業執照。王靜聽完,一拍手說,「哎呀,虧了,讓他們白賺了這筆錢。我得提醒其他人,以後完全可以自己去營業執照!」2015年,我國繼續大力推進簡政放權,著力改革商事制度,市場活力持續增強。以簡化注冊資本登記,逐步實現「三證合一」為核心的改革讓許多像王靜這樣的創業者打開了事業的新篇章。一季度,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272萬戶,比上年同期增長14.3%;注冊資本(金)5.2萬億元,增長78.3%;其中新登記企業84.4萬戶,比上年同期增長38.4%,注冊資本(金)4.8萬億元,增長90.6%,顯示了改革的巨大威力和市場的無限潛力,也表明社會投資創業的熱情和信心依然高漲。改革不僅縮短了注冊時間,也降低了注冊成本,減少了創業者的經濟負擔。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的調查結果顯示,改革前注冊的小微企業營業執照所需的平均費用為723元,改革後的平均費用減少為272元。改革前小微企業不需支付費用就能好營業執照的佔53.76%,改革後這一比例增加到71.71%。錢雖然不多,卻體現著國家對創業者最直接的支持,這種支持也反過來增強了創業者和全社會的信心。「國家現在大力提倡創新創業,創業團隊都跟『打了雞血』一樣。」北大孵化園副總經理周子依形容說。從東到西,從南到北,西藏拉薩的西熱洛珠正帶著來自家鄉牧區的姑娘們印製經幡;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咖啡館的招賢榜上貼滿了對創業小夥伴的召喚;窩在浙江義烏青岩劉村的淘寶店主們在一次次發貨中積攢著財富和希望。這些創業者就是中國經濟肌理中最新鮮的細胞,他們用自身的跳動增強了中國經濟的脈搏,書寫著個人和國家的速度與激情。「在穩經濟、促改革之外,這波創業潮還將極大地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北京大學信息技術創新研究院副院長陳庚看得更長遠,「再過10年、20年,這波創業的年輕人會成長為中堅力量。不管他們是成長為成功的企業家還是轉到其他行業,這段創業經歷留下的創業精神、創新思維將影響他們一生,進而帶動全社會,讓中國真正具有創新型國家的氣質。」(經濟日報記者佘穎)三農業生產持續向好今年一季度的數據顯示,在糧食生產連續兩年跨上1.2萬億斤台階、農民收入增幅連續5年超過城鎮居民之後,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勢頭依然不減。當前,農業農村經濟的最大亮點在於糧食生產實現「開門紅」,春播面積擴大,夏糧長勢良好。種植面積是糧食產量的基礎。今年國家持續加大對糧食生產扶持力度,加之市場糧價基本穩定,農民種糧有積極性。據國家統計局對全國11萬多農戶種植意向調查,全國稻穀意向種植面積增長0.2%,小麥增長0.7%,玉米增長1.9%。農業部種植業司司長曾衍德說,截至目前,主產區苗情良好,特別是佔全國小麥面積四成以上的河南、山東兩省苗情明顯好於上年;東北地區春播已經,墒情好於去年。同時,各地進一步優化種植結構。黃河及長江流域棉區減棉擴糧,華南地區減糖擴糧,長江下游地區減油擴麥,南方地區開發冬閑田擴種薯類。今年春季糧食生產在農機農藝融合方面有新舉措,不少新型主體重視提高農業產出效益,農業生產轉方式初露端倪。1月份,農業部提出馬鈴薯主糧化戰略。隨後,馬鈴薯農機農藝融合加快推進。山東高青縣索家村禾野蔬菜合作社理事長王安民是馬鈴薯種植大戶。兩個月前,他新上了一台多功能馬鈴薯播種機,「很方便,2小時就能種完,工作效率是人工播種的幾十倍。機播深淺一致,株距准確,覆膜嚴實,每畝能增產四百斤,5月份就可以成熟收獲。」農業的好形勢也為管理通脹預期提供了有力支撐。我國CPI指標的三分之一以上由食品價格決定,農產品又是食品的主要來源。全國糧食總產量達12142億斤,主要農產品庫存充裕,有的達到歷史高點。總體看,糧價、豬價、菜價等主要農產品價格維持在合理區間。「穩定經濟增長首先要穩定農業生產、保障農產品供給,否則就可能出現增速走低、物價走高的不利局面。」農業部總經濟師畢美家表示,當前,良好的農業農村經濟形勢為經濟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物價增幅不突破上限作出了重要貢獻。可以預見,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不會改變,在促進經濟增長、擴大社會就業、穩定物價等方面依然承擔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必須不斷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力度。我國農業支持政策過去主要放在提高農產品產量方面,而對農業資源環境的承載力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關注不夠,今後需要加大對以上兩方面的投入力度。(經濟日報記者喬金亮)四資本市場持續活躍4月27日,上證綜指再創新高,一舉拿下4527.4點,給A股投資者帶來驚喜。盤中中國石化漲停,中國石油則大漲9.98%。股市能再創新高,與投資者對穩增長促改革的政策預期有密切關系。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持續活躍。一季度,A股市場成交不僅刷新了季度歷史數據,達到41.8萬億元,奪得全球第三,而且還一舉坐上了IPO新股市場全球冠軍的位子。回看一季度的A股,可圈可點之處頗多。最大的看點莫過於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大增。數據顯示,一季度A股市場共有70家企業IPO,較2014年同期的48家上升了46%,融資額由2014年同期的335億元升至483億元,上升44%,創下了A股融資額新高。而且,由於市場資金充沛,A股IPO100%獲得超額認購。據統計,一季度有86%的新股認購倍數都超過了100倍。今年一季度,A股融資規模已經達到2334.79億元。直接融資量能的提高與今年A股市場的走強密不可分。截至4月27日,A股累計上漲達到39.96%。按最新的收盤點位計算,A股市值規模超過53萬億元,比2007年10月16日上證綜指達到頂峰6124.04點時的35.54萬億元有顯著提升。A股日益擴大的直接融資平台,對改變我國金融結構不合理現狀和提高企業直接融資比例都具有重要意義。另一個看點是A股為中國百姓帶來了投資的財富效應。數字顯示,一季度新增股票賬戶同比增長433%,達到795萬多戶;從持股看,90%以上賬戶持股市值50萬元以下;市場交易金額中,自然人投資者佔到八成以上。再看行情數據,從年初到4月27日,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三板齊發,漲幅分別達到39.96%、63.62%、86.68%。而行業板塊方面,無一板塊下跌,漲幅最高的是計算機,達到102.16%,漲幅最低的是銀行,幅度為10.71%。此輪牛市被眾多業內人士視為必然,其長度甚至有望覆蓋中國經濟轉型的全過程。「這輪牛市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大牛市,包括主板、創業板、三板、OTC甚至港股,通過發展直接融資來解決經濟問題,推動經濟轉型和改革。我們正處於股權投資大繁榮的時代。」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說。如此而言,A股走牛乃眾望所歸。專家認為,A股有望在經濟轉型的紅利集中釋放年代,在貨幣政策趨向寬松的大背景下,走得更遠、更牛氣。(經濟日報記者江帆)五高新產業快速成長今年一季度,我國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4%,裝備製造業增長7.7%,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5.0個和1.3個百分點,高新產業加快發展的態勢更加明顯。記者近日在成都采訪時,為這串數據找到了一個生動「註解」:一家智能製造領域的民營企業,歷時5年創新,一舉打破國外產品幾十年的市場壟斷,年實現銷售收入過億元,未來3年公司市值有望達到100億元以上。這家企業名叫前沿動力集團公司,主攻CAE工業支撐軟體研發。CAE能大幅提高設計質量,優化產品開發流程,是智能製造的重要組成。長期以來,國內CAE市場95%以上被歐美軟體壟斷,且大多集中在航空、航天、汽車、機械、電子等國家核心競爭力領域,造成創新創造「空心化」。前沿動力瞄準這個短板,研製出擁有完全獨立知識產權的CAE軟體平台推向市場。這個民營企業的發展路徑折射出一個產業的大勢。從全局看,新世紀以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歐美等發達國家紛紛以「工業4.0」、「工業互聯網」等戰略布局推動智能製造,以搶占國際產業競爭的制高點。我國也著力實施「中國製造2025」,驅動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加速轉變。過去5年,中國工業企業在研發設計方面應用數字化工具的普及率達54%,每年保持4%的增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生產線上用數控比重達到30%,年均增長也達4%。全局戰略部署與企業轉型內需疊加,點燃了智能製造產業發展引擎。智能製造產業能夠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提升生產效率、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降低能源資源消耗。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必須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充分釋放智能製造等高技術產業的發展潛力,以促進經濟增長、結構優化和動力轉換。4月23日,由浪潮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大連船舶重工集團等20家機構發起的「中國智能製造信息化推進聯盟」在北京成立。該聯盟將打造協同創新平台與成果轉化應用推廣聯合體,共同推動國家智能製造產業相關標准制定和推廣工作。伴隨著這種凝聚力、協作力的增強,中國智能製造產業必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熱潮。(經濟日報記者董碧娟)六新型消費紅紅火火網路正在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網購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1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6%。其中,網路零售保持強勁勢頭,一季度全國網上商品零售額增長41%,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8.9%,對社會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7.1%。另據商務部監測,一季度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網上商店銷售額增長39.7%,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14.5個百分點。隨著相關進口保稅、清關政策的改善,跨境電商迎來快速發展階段,方便國內消費者在國內網站直接采購海外商品。不久前,網上超市「1號店」正式上線了「進口·海購」獨立頻道,以「保稅進口」和「海外直郵」的雙模式為消費者帶來海外商品。在1號店董事長於剛看來,跨境電商作為電商的最後一片藍海,隨著消費需求的不斷上升,有望在今年快速爆發。他們的海購項目也將加大投入,打通海外采購的關鍵環節。受到網路消費沖擊的傳統百貨業,也不斷在線上線下融合的道路上摸索前行。王府井百貨是知名的傳統百貨企業,近來正在通過其獨特的買手制、O2O轉型和大數據運用等多種與眾不同的營銷方式,探尋一條全渠道消費模式發展之路。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季度報告顯示,線上銷售在報告期內同比增長397%。去年2月,王府井百貨就與騰訊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除了微信,王府井百貨也提供了自身的移動端APP應用,通過微信和APP應用等移動端的活動吸引線上用戶到線下完成體驗和消費的環節來打造線上線下交易閉環。在這一過程中,依靠自身的大數據和線下門店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消費服務和理想的實體店體驗環節。以互聯網為載體,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興消費具有很大的成長空間,需要在規范中加以促進。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介紹,今年商務部將啟動一個新的電子商務專項行動計劃,進一步健全法律法規和標准規范,促進中小城市電子商務應用,推進農村和農產品電子商務,加大防範侵權假冒的力度。(經濟日報記者亢舒)七外商投資環境更加開放寬松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吸收外資1280億美元,首次成為世界最大的外資流入國。實際上,中國吸引外資規模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已經連續23年位居發展中國家首位。今年以來,我國利用外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商務部的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861家,同比增長22.4%;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145.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3%(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根據上海美國商會《2015年中國商業調查》,有73%和75%的受訪企業2014年在華業務實現盈利或者收入增長,有67%的受訪企業計劃2015年擴大在華投資。由此可見,我國投資環境的綜合優勢依然突出,吸收外資的綜合競爭力依然較強。其中,服務業利用外資高增長是主因,一季度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215.9億美元,同比增長24.1%,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61.9%。盡管我國吸收外資保持高速增長,但仍有「外資撤離潮」這樣的說法出現。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分析稱,這跟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外商投資的投向結構發生變化有關系。一個顯著的變化是,我國服務業吸收外資佔比從2001年的24%,提高至2014年的55.4%,同時製造業利用新增外資的規模和比重持續下降,而原有的一些製造業外資企業在這種情況下對中國的業務進行了一些調整,這實際並不能支撐「外資撤離潮」的說法。實際上,中國對外商投資的吸引力勢必會越來越強。4月,廣東、天津、福建三大自貿區正式掛牌,同時,上海自貿區擴展區域范圍。商務部部長助理王受文介紹,四大自貿區共用一張負面清單,自貿區范圍內的外商投資企業,清單以外充分開放,外國投資者及其投資享有不低於中國投資者及其投資的待遇。更加開放、寬松的外商投資環境還以立法的形式得到進一步保障。今年1月,商務部對外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投資法(草案徵求意見稿)》。根據徵求意見稿,將取消現行對外商投資的逐案審批體制,構建「有限許可加全面報告」的准入管理制度。這部法律未來順利實施後,在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下,絕大部分的外資進入將不再進行審批。(經濟日報記者亢舒)八分配結構改善收入穩定增長「今年,村民們的人均純收入肯定能超過6000元。」貴州省平壩縣高峰鎮麻郎村黨支部書記劉喬英信心滿滿地對《經濟日報》記者說。麻郎村曾經是貴州省有名的貧困村。近年來,貴州省在建設貴安新區的過程中,將麻郎村劃入了貴安新區,並引入專門從事現代農業生產的專業化公司。村民們不僅可以用土地入股,還能到附近的工廠上班,每月僅務工一項就能多收入兩三千塊錢。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義增長9.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1%。這意味著盡管宏觀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城鄉居民收入保持穩步增長,並繼續跑贏GDP增速。這一平穩開局,也為2020年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總的來看,我國城鄉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與就業狀況總體上較為穩定有關。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一季度,我國城鎮新增就業320萬。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顯示,一季度,我國調查失業率大概在5.1%左右,總體比較穩定。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收入分配結構也在持續改善,農村居民的收入增速繼續快於城鎮,城鄉居民的收入倍差也在下降。一季度,城鄉居民收入倍差是2.61,比去年同期縮小0.05。農村居民收入快於城鎮,一方面受益於農業生產形勢穩定。另一方面,也與農民工外出務工收入穩步上漲有關。據統計,到2月末,外出務工勞動力月均收入3000元,同比增長11.9%。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放緩以及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等因素相互交織,局部地區的就業壓力可能會有所加大,這些都將在一定程度上對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形成一定壓力。為了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下一步要繼續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讓老百姓特別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能夠有明顯增加。同時要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擴大各項社會保險的覆蓋面,把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調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標准提高、居民醫保補助增加等惠民政策落實到位。(經濟日報記者林火燦)九構建「三大支撐帶」區域發展新格局今年以來,我國區域發展的活力和動力不斷增強,特別是備受關注的「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長江經濟帶等全面布局,區域經濟發展步入穩步推進、務實發展的新階段。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提出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構建新常態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全新格局。一年多來,中央不斷加強互聯互通建設,通過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設立絲路基金和亞投行等舉措,廣泛開展經貿合作,扎實推進中巴經濟走廊等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以點帶面、從線到片,全方位推進沿線國家雙邊、多邊和區域次區域合作,「一帶一路」建設取得了可喜進展。4月16日,《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正式發布,標志著長江經濟帶戰略已從頂層設計轉向了專項規劃與具體實施並進階段。長江中游城市群承東啟西、連南接北,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全方位深化改革開放和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點區域,在我國區域發展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目前,長江經濟帶沿線12個海關已全部啟動區域通關一體化,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產業有序轉移及區域大市場構建,有望讓長江經濟帶真正「通」起來、「亮」起來、「活」起來。4月30日,《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審議通過。綱要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走出一條內涵集約發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種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模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新增長極。目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各項工作已進入集中攻堅、重點突破、全面落實的關鍵階段,將著力在交通、生態環保、產業升級轉移3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發揮重大項目對穩增長和協同發展的關鍵作用。據統計,僅北京中關村地區就有869家企業在河北、天津兩地設立分支機構1532家。在「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長江經濟帶戰略的有力支撐下,我國區域發展得到穩步推進。一季度,東部地區經濟運行平穩有序,有力地促進了全國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中西部地區發展穩中有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動力和潛力所在;東北地區主要經濟指標雖低位徘徊,但轉型的力度不斷加大。此外,國家級新區、產業轉移示範區、合作試驗區等重點區域和發展平台加快發展,在集聚生產要素、促進經濟發展中發揮了獨特作用。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經濟司司長劉蘇社表示,我國區域發展的「三大支撐帶」已端倪初見,對於探索區域經濟合作新模式、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形成全方位開放合作新格局將產生深遠影響。(經濟日報記者顧陽)十「獲得感」更密「安全網」「這些年,能夠感受到生活質量的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在這座溫馨的城市安家。」家住廈門的孫阿姨高興地跟記者說起自己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以前,老伴身體不好,我們總是跑外地去看病,隨著醫療條件改善,我們再也不用為了看病而奔波了。退休金逐年增加,養老又多了一份保障,這些都讓我們感到心裡踏實。」從堅持就業優先到加強社會保障,從促進教育公平到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改善民生福祉,一直是社會事業建設努力的目標。今年以來,縱貫養老、醫療、社會福利的社保「安全網」不斷織密織牢,成為一大亮點。一季度數據顯示,我國社保擴面征繳總體形勢穩定,社保待遇水平穩步提高。進入2015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再提高10%,實現連續第十一年增加。在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壓力增大的情況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仍然連續較大幅度提高,不僅遠遠跑贏了CPI,也跑贏了GDP。與此同時,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這是我國首次統一提高全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截至4月底,這一政策已有一半以上地區落實到位,改革成果越來越多地惠及廣大群眾。在逐步建立統一的全國城鄉保障體系的同時,社保制度建設則向著公平方向邁出新步伐。隨著《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法》的出台,養老並軌改革繼續穩步推進。有30個省份出台建立了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意見。而居民大病保險的全面啟動實施和醫保支付方式的深化改革,有望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整合。社會事業建設能夠穩步發展的基石,來源於國家財政支出不斷傾斜民生。在財政收入增長放緩、收支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民生財政、社會事業仍然是各地財政支出的重點、亮點。今年一季度,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403億元,增長12%;教育支出4728億元,增長8.5%;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2462億元,增長13.3%……一組組數字也如一股股力量,推動著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著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正如經濟發展從重數量轉向重質量一樣,社會事業的發展趨勢也要從數量導向轉向質量導向。隨著各地社會事業投入占整個公共財政支出比重的持續加大,我國社會保障網覆蓋面還將繼續擴大,並根據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保障水平。從長遠看,只有切實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增進民生福祉,才能更好地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與和諧進步,讓百姓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民生紅利」。(經濟日報記者韓秉志)來源:經濟日報
㈤ 過去十年 哪家預測上證區間最准
沒有最準的,大盤是走出來的,變幻莫測的,不是預測出來的,炒股需要耐心、毅力才行。
券商預測2016年A股大盤走勢:最高看至4750點
券商預測2016年A股大盤走勢:
近期,各家券商2016年度投資策略會「扎堆」召開。目前來看,點位預測方面比較樂觀的是申萬宏源,對2016年上證指數最高看至4750點。興業證券、瑞銀證券的看法則相對謹慎。同時,券商的預測也有「達成共識」的地方,多家券商集體預測2016年GDP增速將會下滑。其中,瑞銀證券預測2016年中國GDP增長率將降至6.2%。
2016年上證指數
最高看至4750點
昨日,招商證券在深圳舉行了2016年度投資策略會。此次策略會頗受投資者關注,招商證券近年來的策略會像是被下了魔咒,每逢召開策略會大盤必跌,所以這次策略會被網友戲謔為「令資本市場聞風喪膽的策略會」。不幸的是,昨天魔咒再次應驗。
招商證券在本次會議上發布了2016年宏觀經濟、A股市場、H股市場、公司行業等系列投資策略報告。
招商證券宏觀研究主管分析師謝亞軒在會上闡述了對2016形勢的基本觀點。他認為,2016年市場合理估值中樞在3400點附近,圍繞合理估值中樞寬幅震盪,主體區間在3000點-4000點之間,不排除幾個催化劑多重共振,導致市場出現類似今年二季度的階段性火爆狀況。整體來看,市場呈現出交易活躍,但是趨勢性趨弱,大體上形態寬幅震盪向上的形態。
國泰君安也於近期召開策略會,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的觀點是,A股市場「熊市」已經結束了,目前步入正常市。
按照國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師喬永遠的預計,明年A股將在3200點到4500點的核心區間內震盪,「對股票市場的機會仍然樂觀。」喬永遠還特別指出,個別的信用風險將在2016年出現上升,可能帶來股市低估出現好的買點。
相比之下,申萬宏源更加樂觀。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勝則預測,上證指數波動區間3050點—4750點之間,而創業板指波動區間范圍為2250點—4250點。「不過在概率最大的中性情景假設下,上證綜指至少將摸高4000點,創業板指觸及3550點。」
興業證券的態度則相對謹慎,興業首席宏觀分析師汪涵預計,2016年上半年經濟難有開門紅,全年有望走出「前低後高」走勢;A股市場方面,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表示,2016年A股市場的「泡沫市」特徵仍為常態,整體估值仍然偏貴,結構性泡沫行情將更加集中,行情大箱底震盪之下一季度行情相對看好,二季度則不確定性將增大。
同時,瑞銀證券對整體A股的未來走勢看法偏中性。12月7日,瑞銀證券發布「2016年中國A股市場展望」投資研究報告,並召開媒體見面會。瑞銀證券預計,2016年A股上市公司利潤增速將從今年的4%降至-1%;由於需求減弱和通縮壓力,企業收入承壓;年末滬深300指數目標點位3700點,對應2016年13.5倍市盈率。
券商集體預測
2016年GDP增速下滑
目前來看,各家券商對於明年GDP增長幅度的預測「達成共識」:比2015年有所下降。
瑞銀證券宏觀團隊預測2016年中國實際GDP增長率將從2015年的6.9%-7%降至6.2%;國泰君安認為,宏觀方面,四季度經濟在微刺激和信貸放量推動下,環比有望暫穩,2016年一季度再下台階,全年GDP增長6.5%;高華證券則預計2016年GDP增速將為6.4%;招商證券宏觀研究主管分析師謝亞軒在會上表示,預計2016年GDP增速為6.7%。
值得一提的是,在瑞銀證券的策略會上,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提到了明年市場可能遭遇的風險。他預計,明年有可能會發生嚴重信用違約事件、或不良貸款快速攀升,使得金融系統受到沖擊債務帶來的違約的風險。高挺特別提到了債務帶來的違約的風險,「我們最近看到一些國企,還有一些非國企的違約事件開始增加,集中在鋼鐵、水泥這些領域,行業的虧損面很大,有的全行業虧損。這些領域出現違約事件,會使大家擔心銀行的資產質量,債券出現比較大的波動,風險偏好下降,也會沖擊A股的流動性。」
研究報告中也提到了2016年瑞銀證券看好的板塊,消費、醫療保健、信息技術均在其中。高挺表示,2016年看好四大投資主題。首先是消費需求的改變。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城鎮化推進以及人口結構的變化,人們對可選和服務性消費的需求不斷增加。預計醫療、保險、教育、娛樂等領域將繼續呈現快速的增長;第二是股息收益率。在經濟增長放緩、貨幣寬松帶動收益率下行的大環境下,股息收益率較高、且具有良好基本面的個股將更具吸引力。第三是財政政策將在穩增長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除基建板塊外,節能環保等領域中享受稅收優惠或補貼的個股預計將會受益。第四,繼指導意見公布後,國企改革「1+N」配套文件或於2016年陸續出台,預計電力、石油和天然氣、鐵路、電信、航空和軍工行業改革將取得明顯進展。
㈥ 最近(2008年12月到2009年上半年)哪些A股可能有資產重組的行情(最好是實質性的哦,謝謝了。)
央企 上市公司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鞍鋼股份 (000898)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寶鋼股份 (600019)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武鋼股份 (600005)
中國鋁業公司 中國鋁業 (601600)
包頭鋁業 (600472)
焦作萬方 (000612)
S蘭鋁 (600296)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五礦發展 (600058)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無上市公司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招商地產 (000024)
華潤集團 萬科A (000002)
一對一 突出主業資產
國資委希望通過強化各央企集團主業來加強央企競爭力,這必然需要借力資本市場,主業與集團相近的上市公司將可能得到資產注入的機會。特別是一家央企只對應一家上市公司的,央企集團通過向上市公司注入資產實現整體上市的可能性最大。
天壇生物 (600161)和中金黃金 (600489)就可能由於央企整合以突出主業,產生資產注入投資機會。
天壇生物是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旗下唯一的資本運作平台,其主營業務與集團相同,都是疫苗和血液製品。2007年7月27日,公司原第一大股東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所持的18315萬股國有限售流通股已經無償劃轉至實際控制人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名下,表明公司整體上市的進程很可能加快。
中生集團的產能規模遠大於上市公司,2006年中生集團總資產40億元,凈資產27億元,實現銷售收入32億元,凈利潤規模在3.3億元左右。其中,疫苗銷售額在20億元左右,全國疫苗市場佔有率達70%左右。如果中生集團將資產注入天壇生物,將使天壇生物規模翻倍,充分享受到疫苗行業良好的發展前景。
中金黃金是唯一的國家級黃金開采、冶煉上市公司,公司目前礦產資源擁有量60噸左右,金產量5噸左右;集團黃金資源儲量為250噸,年產金15噸左右。集團公司未來仍有可能新增200多噸的黃金儲量,並有可能陸續注入到上市公司。
此外,部分非主業資產可能被剝離也會帶來一定投資機會,比如華能集團和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集團公司的兩塊房地產資產就轉讓給了中房集團,為S*ST中房帶來了一定機會。(張憶東)
央企集團與上市公司「一對一」
代碼 上市公司 中央企業名稱
600900 長江電力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1898。HK 中煤能源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1088。HK 中國神華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600583 海油工程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600500 中化國際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000777 中核科技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600640 中衛國脈 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
0941。HK 中國移動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0728。HK 中國電信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0906。HK 中國網通 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
600498 烽火通信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600707 彩虹股份 彩虹集團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600890 S*ST中房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
600048 保利地產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600528 中鐵二局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000778 新興鑄管 新興鑄管集團有限公司
600058 五礦發展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002075 高新張銅 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
000758 中色股份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600489 中金黃金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600115 東方航空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
600029 南方航空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
601111 中國國航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600270 外運發展 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
600420 現代制葯 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600511 國葯股份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
600161 天壇生物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
600980 北礦磁材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600206 有研硅股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600390 金瑞科技 長沙礦冶研究院
600171 上海貝嶺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600135 S樂凱 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
600582 天地科技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000922 *ST阿繼 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公司
600358 國旅聯合 中國國旅集團公司
600313 SST中農 中國農墾(集團)總公司
600328 蘭太實業 中國鹽業總公司
000151 中成股份 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集團)總公司
600448 華紡股份 華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000902 中國服裝 中國恆天集團公司
000882 華聯股份 中商企業集團公司
科研院所並入生產企業機會
科研院所並入生產性企業,是國資委實施央企整合的又一條重要思路。如果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是科研院所,則集團利用上市公司實現整體上市,既符合國資委的思路,又能大大提高企業的研發能力與技術競爭力。
天地科技 (600582)就存在這樣的投資機會。天地科技的控股股東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是中國煤炭工業唯一的綜合性科學研究機構。2005年末,煤科總院總資產達44.2億元,所有者權益為13.8億元,總收入達40億元,凈利潤為5.4億元,在22家同類科研設計中央企業中,煤科總院收入、利潤總額均排名第一。
煤科總院在向上市公司注入山西煤機51%股權後,天地科技業務范圍可以覆蓋煤炭開掘和洗選領域,其裝備產能和服務能力得到空前提高。但煤科總院下屬科研院所還涉及地質、爆破、井巷、機電、安全、環保等業務,如果這些業務以天地科技為平台實現整體上市,將進一步完善公司產業鏈,提升公司研發能力。(張憶東)
科研院所類央企及其下屬上市公司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有研硅股 (600206)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天地科技 (600582)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北礦磁材 (600980)
長沙礦冶研究院 金瑞科技 (600390)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ST大唐 (600198)、高鴻股份 (000851)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烽火通信 (600498)
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現代制葯 (600420)
中國海誠國際工程投資總院 中國海誠 (002116)
鋼研總院 安泰科技 (000969)
軍工類央企及其旗下上市公司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中核科技 000777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 廣船國際 600685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中國船舶 600150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航天動力 600343 江南重工 600072
航天機電 600151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 風帆股份 600482
中國衛星 600118 鑫茂科技 000836
火箭股份 600879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 北方天鳥 600435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 航天科技 000901 晉西車軸 600495
航天晨光 600501 長春一東 600148
航天信息 600271 凌雲股份 600480
中興通訊 000063 新華光 600184
航天通信 600677 北方創業 600967
航天電器 002025 北方股份 600262
航天長峰 600855 北方國際 000065
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 力源液壓 600765 遼通化工 000059
西飛國際 000768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 ST天儀 000710
貴航股份 600523 長安汽車 000625
中航精機 002013 中國嘉陵 600877
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 成發科技 600391 建摩B 200054
哈飛股份 600038 SST輕騎 600698
洪都航空 600316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沙河股份 000014
*ST宇航 000738
昌河股份 600372 天通股份 600330
東安動力 600178
S飛亞達A 000026 華東電腦 600850
深南光A 000043
深天馬 000050 四創電子 600990
煤炭業央企及其下屬上市公司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神華 1088。HK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中煤能源 1898。HK
煤氣化 000968
上海能源 600508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天地科技 600582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無 無
電力類央企及其下屬上市公司的裝機容量
央企集團 總裝機容量 上市公司 裝機容量
(萬千瓦) (萬千瓦)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6941 華能國際(A+H) 2153
內蒙華電 590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5406 桂冠電力 219
華銀電力 156
大唐發電(A+H) 1540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3079 華電國際(A+H) 758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2930 長源電力 179
國電電力 568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2796 九龍電力 80
上海電力 426
中國電力(H) 535
吉電股份 85
漳澤電力 174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2500 長江電力 692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1646 國投電力 145
註:表中數據為2006年末裝機容量
五大航運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與業務分布
油運 干散貨 集裝箱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 未上市 擬注入中國遠洋 (601919) 中國遠洋(1199。HK)
總公司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中海發展(600026/1138。HK) 中海集運(2866。HK)
中國長江航運(集團) 南京水運 (600087) 長航鳳凰 (000520) 無此業務
總公司
中國對外貿易運輸 未上市
(集團)總公司
招商局集團 招商輪船 (601872) 無此業務
註:與航運主業不直接相關的上市公司不在列,如中外運旗下從事物流與貨運代理的外運發展與中國外運(H)
中石油與中石化旗下的A股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中油化建 600546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 S魯潤 600157
S上石化 600688
S*ST石煉 000783
S武石油 000668 (興業證券)
㈦ 港股印花稅大漲30%,港股牛市是否再度啟動
對於「隨著重磅利空的落地,港股牛市是否再度啟動?」知名分析師張憶東表示,6月做多不停歇,中美流動性都不會緊,短期市場波動是買點。他認為,覆水難收,美聯儲6月份議息會議有望繼續鴿派,即便5月份通脹繼續走高,也會容忍通脹而堅持鴿派。今年這個5、6月行情之所以跟以往的「五窮六絕」大不同,最大的區別在於:經濟復甦但是流動性卻沒有收緊。
據Wind資訊,2011-2020年期間,股票交易印花稅平均為香港政府帶來每年超過400億港元的收入,佔香港政府的財政收入的比重約為5%-12%之間,以2020年為例,香港股票市場印花稅收入達到642.20億元,占財政收入的比重高達10.96%,在疫情整體肆虐的年份,印花稅貢獻了可觀的政府收入,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據測算,印花稅率由0.1%提升0.13%,以2020年的成交額計算,將為香港政府多帶來192.66億港元的增量收入,2021年這一增量預計超過200億港元,將成為緩解財政壓力的重要手段。
港股印花稅飆升的原因:
金融服務和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政府這次決定調整股票交易印花稅,主要是從增加政府收入和保持公共財政穩健的角度出發。我們相信各位議員也明白,2021-2022年度的財政赤字估計為1016億元。
從2022/23年到2025/26年,將連續四年出現224億至407億美元的經營赤字。面對日益增加的公共財政壓力,政府顯然需要不斷改善財政狀況。
根據今年二月底至五月底成交每日平均收入約1770億元計算,建議的印花稅調整每年會為政府帶來約187億元額外收入,以應付財政開支。
㈧ 張憶東的部分代表作
《牛市沖浪 成長為板、資產注入是帆——2007年2季度A股投資策略報告》2007/03/30
《暴跌之後是更健康的上漲》2007/02/27
《大盤有望再掀新高潮!》2007/01/22
《似火牛年-2007年A股投資策略報告》2006/12/15
《偉大的時刻——A股定價權將全面回歸!》2006/11/28
《和平崛起的大國,眾望所歸的牛市-2006年中期A股市場投資策略報告》2006/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