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稻種股票

稻種股票

發布時間:2021-08-24 02:49:36

Ⅰ 袁隆平為理想不斷奮斗的事例

  1. 1949年11月,重慶解放了。袁隆平上的農學系,經合並、調整,成為農業部所屬的全國重點高等農業大學。1953年夏,結束了大學學習生活,他服從分配,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農校任教,開始了他長達19個春秋的教學生涯。

  2. 1954年,他教普通植物學。他下苦功夫,從構成植物體的最小單位——細胞的構造開始,到根、莖、葉、花、果的外部形態,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及其遺傳特性等等,進行系統的學習研究。為了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的微觀構造,他刻苦磨練徒手切片技術。幾百次,上千次,一直到能在顯微鏡下得到滿意的觀察結果為止。

  3. 1959年,袁隆平進入「而立」之年,也是他走上教學崗位的第七個年頭。國慶前夕他以「我的十年」為題,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從思想與業務兩個方面進行了解放後10年來的回顧總結:「黨的10年教育,使我明確了人生真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確是人生最大的光榮和義務。

  4. 在教學當中,袁隆平不滿足於僅當一名合格的中專老師,還想在農業科研上搞出點名堂來。10多年來,他始終堅持一邊教學,一邊科研,教學與科研、生產緊密結合。

  5. 50年代,生物教學中主要向學生講米丘林、李森科的遺傳學說,他就按照其理論進行無性雜交、嫁接培養、環境影響等方面的試驗,把月光花嫁接在紅薯上、西紅柿嫁接在馬鈴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得到一些奇花異果,但並沒有得到經濟性狀優良的無性雜交種。這引起他的沉思,並決心擴大視野,另闢蹊徑。

  6. 到60年代,他從閱讀外文雜志中獲悉,歐美的孟德爾、摩爾根創立的染色體、基因遺傳學說,對良種繁育有重大指導作用。他就開始大膽地向學生傳授染色體、基因學說,講雜種優勢利用在作物育種中的廣闊前景,自己也開始向水稻的雜種優勢利用方面探索。

  7. 1960年受到天然雜交稻株啟示後,在育種方法上他由採用系統選育法,轉變到水稻雄性不育研究課題上來。從1964年在大田中發現天然雄性不育株,到1966年在《科學通報》上發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第一篇重要論文,就是他堅持一邊教學,一邊從事科研的豐碩成果。

  8. 「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利用被批鬥的空隙,仍專心研究水稻雄性不育,在不利條件中爭得了從事科研活動的機會。

  9. 試驗材料「野敗」毫無保留地分送給全國18個研究單位,加速了「三系」雜交稻研究的步伐。在他的培養和帶領下,我國雜交水稻界精英輩出,研究成果層出不窮,30多年來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10. 袁隆平永不滿足。從「三系法」到「兩系法」,從一般雜交稻的成功到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再到三期,袁隆平將水稻產量從平均畝產300公斤左右先後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

Ⅱ 袁隆平的故事

1960年罕見的天災人禍,帶來了嚴重的糧食飢荒,一個個蠟黃臉色的水腫病患者倒下了……隆平的5尺之軀也直接經歷了飢餓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嚴酷的現實,他輾轉反側不能安睡。他想起舊社會,人民受統治階級的剝削壓迫,受戰爭的痛苦,缺衣少食,流離失所。今天,人民當家作主,但仍未擺脫飢餓對人們的威脅。他決心努力發揮自己的才智,用學過的專業知識,盡快培育出畝產過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種,讓糧食大幅度增產,用農業科學技術戰勝飢餓。
袁隆平贊成這樣一個公式: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
他依據對遺傳學已有的較深的認識,對試驗田裡的退化植株仔細進行觀察和統計分析,不僅論證「鶴立雞群」的稻株是「天然雜交稻」,而且從其第一代的良好長勢,充分證明水稻也存在明顯的雜交優勢現象,試驗結果使他確信,搞雜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是,雜交水稻是世界難題。因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難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雜交。這樣就需要培育出一個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後才能與其他品種雜交。這是一個難解的世界難題。袁隆平知難而進,他認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親本,是一株自然突變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國有眾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種,蘊藏著豐富的種子資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國,「外國沒有搞成功的,中國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邁開了雙腿,走進了水稻的莽莽綠海,去尋找這從未見過、而且中外資料沒見過報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時間一天天過去,袁隆平頭頂烈日,腳踩爛泥,駝背彎腰地、一穗一穗地觀察尋找。「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第14天發現了一株雄花花葯不開裂、性狀奇特的植株。袁隆平欣喜若狂。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鄧則,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時,分別採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種子。經過兩個春秋的試驗和科學數據的分析整理,撰寫出第一篇重要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發表在1966年《科學通報》第17卷第4期上。文中還預言,通過進一步選育,可以從中獲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使後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狀)和恢復系 (恢復雄性可育能力),實現三系配套,使利用雜交水稻第一代優勢成為可能,將會給農業生產帶來大面積、大幅度的增產。這篇重要論文的發表,被一些同行們認為是「吹響了第二次綠色革命」的進軍號角。
又經過8年歷經磨難的「過五關」(提高雄性不育率關、三系配套關、育性穩定關、雜交優勢關、繁殖制種關),到1974年配製種子成功,並組織了優勢鑒定。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獲大面積制種成功,為次年大面積推廣作好了種子准備,使該項研究成果進入大面積推廣階段。
1975年冬,國務院作出了迅速擴大試種和大量推廣雜交水稻的決定,國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一年三代地進行繁殖制種,以最快的速度推廣。1976年定點示範208萬畝,在全國范圍開始應用於生產,到1988年全國雜交稻面積1.94億畝,占水稻面積的39.6%,而總產量佔18.5%。10年全國累計種植雜交稻面積12.56億畝,累計增產稻穀1000億公斤以上,增加總產值280億元,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群眾交口稱贊靠兩「平」解決了吃飯問題,一靠黨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雜交稻,人們用朴實的語言,說出了億萬中國農民的心裡話。
隨著雜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國大面積推廣,袁隆平名聲大震。在成績和榮譽面前,袁隆平公開聲稱現階段培育的雜交稻的缺點是「三個有餘、三個不足」,即「前勁有餘、後勁不足;分櫱有餘,成穗不足;穗大有餘,結實不足」,並組織助手們,從育種與栽培兩個方面,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20世紀80年代初期,面對世界性的飢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發了一個驚人的設想,大膽提出了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的課題,試圖解決更大范圍內的飢餓問題。
1985年,袁隆平以強烈的責任感發表了《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探討》一文,提出了選育強優勢超高產組合的四個途徑,其中花力氣最大的是培育核質雜種。可是多年的育種實踐,卻沒有產生出符合生產要求的組合。他便果斷迅速地從核質雜種研究中跳了出來,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領域去探索。
袁隆平憑著豐富的想像、敏銳的直覺和大膽的創造精神,認真總結了百年農作物育種史和20年「三系雜交稻」育種經驗,以及他所掌握的豐富的育種材料,於1987年提出了「雜交水稻育種的戰略設想」,高瞻遠矚地設想了雜交水稻的二個戰略發展階段,即三系法為主的器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兩系法為主的秈粳亞種雜種優勢利用;一系法為主的遠緣雜種優勢利用。這是袁隆平雜交水稻理論發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在袁隆平的戰略思想指引下,繼湖北石明松1973年在晚粳農墾58自然群體中發現一株不育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後,1987年7月16日,李必湖的助手鄧華風,在安江農校秈稻三系育種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歷經兩年三代異地繁殖和觀察,該材料農藝性狀整齊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達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穩定50天以上,並且育性轉換明顯和同步。這一新成果,為雜交水稻從「三系法」過渡到「兩系法」開拓了新局面。關於水稻「無融合生殖」研究的進展,也使一系法遠緣雜種優勢利用研究邁出了可喜的一步。袁隆平對雜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滿必勝信心。

Ⅲ 中國頂尖水稻品種

2015年水稻種子十大品牌影響力排行

第一名:豐樂

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種子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被譽為「中國種業第一股」(股票代碼:000713),注冊資本2.99億元。
公司是以種業為主導,農化、香料產業齊頭並進,跨地區、跨行業的綜合性公司,集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安徽省西瓜甜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多項榮譽於一身,豐樂商標是中國馳名商標,綜合實力與規模居中國種子行業前列。
公司各項產業蓬勃發展,是中國產銷量最大的「兩系」雜交水稻種子公司和西甜瓜種子公司;農化產業行業排名50強;香料產業天然薄荷產銷量國內第一。
公司以振興民族種業為己任,致力於「把豐收的快樂帶給農民」,力爭把豐樂品牌打造成為國內競爭力最強、影響力最大、輻射范圍最廣的「中國種業領軍品牌」。

第二名:奧瑞金

奧瑞金總部坐落於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是一家融合現代生物技術及遺傳育種等高科技手段,進行農作物優良新品種選育、生產、加工、銷售及技術服務的農業生物技術企業。
奧瑞金在玉米、水稻、棉花、油菜四類大宗作物種子產品以及農化產品建成了完整的產品線。在全國各地設立了15個營銷中心、7個生產加工中心、12個育種站、1個南繁基地,建立了遍布全國主要種植區域的營銷網路,並向東南亞及南亞部分國家提供產品和服務;建有國內種業企業最具規模的生命科學研究中心。
奧瑞金吸納發達國家種子企業的先進管理理念和運營模式,並結合中國種業發展的具體態勢,在國內率先提出並實踐了「高質量、高價值、重服務、重創新」的種子企業經營理念。奧瑞金開創的中國商業化育種新模式,大大加快了優良新品種選育進程。
奧瑞金作為中國農業科技先導,自成立14年來創造諸多行業第一並榮獲多項榮譽稱號。2000年,在國內種業界首批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5年,成為國內首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農業生物技術企業。2003年和2006年被中國種子協會評選為「中國種業五十強企業」,2010年入選「中國種業骨幹企業」,2011年被評為「種子行業信用評價AAA級信用企業」。

第三名:荃銀高科

荃銀高科是一家以現代種業技術產業化為發展方向,以分子育種技術與雜種優勢利用相結合為技術路線,從事高產、優質、多抗、廣適雜交水稻等農作物種子育繁推一體化的高科技種業企業,注冊資金10560萬元。公司於2010年5月26日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系我國首家登陸創業板的種業公司,現擁有10家控股子公司。公司系「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中國種業骨幹企業、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省級創新型企業」。
荃銀高科堅持自主創新,在海南、安徽建有600多畝穩定的科研育種基地,在全國各適宜生態區建有得天獨厚的種子生產基地。公司以經營雜交水稻良種為主導產品,並拓展到玉米、小麥、棉油及瓜菜等各類農作物種子,已形成從中稻到雙季稻、三系兩系雜交水稻並舉的品種線,是我國秈型兩系超級稻種子的主要供應商之一。通過國家和省級審定的雜交水稻新品種31個、雜交棉花品種2個、雜交油菜3個、瓜類品種10多個,其中種殼具有天然褐色防偽標記的秈型兩系雜交水稻新品種「新兩優6 號」被農業部列為「第一批超級稻示範推廣品種」。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品種保護權9項,承擔國家及省重點項目10多項。

第四名:神農大豐

海南神農大豐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批獲得農業部核發《全國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和「國家農作物種子進出口權」的四家股份公司之一,公司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扶貧龍頭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海南省高新技術企業、海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通過了ISO9001國際標准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英國皇家UKAS認證。

第五名:金皖豐寶

合肥市豐寶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公司集農作物種子科研、生產、加工、銷售、試驗、示範、農業技術推廣及農產品深加工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化企業。金皖豐寶商標被評為安徽省著名商標,公司先後被評為安徽省誠信種子企業、 合肥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消費者滿意單位、守合同重信用單位,並已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第六名:明天

位於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的江蘇明天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由江蘇省農科院於2001年創辦,2009年與江蘇天坤集團實施戰略重組,注冊資本11232.21萬元人民幣,是獲國家農業部頒證的「育、繁、推」一體化資質種子企業。
公司成立10餘年來,已迅速發展成為「中國種業骨幹企業」、「中國種業50強企業」、「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江蘇省農業科技型企業」。是「江蘇省主要農作物種子技術創新產業聯盟」理事長單位、「江蘇省農作物種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具有「江蘇省企業院士工作站」,獲ISO90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遠東國際咨詢機構AAA級資信認證,具備自營進出口權。
公司在依託江蘇省農科院作為強大技術支撐的同時,與日本本田公司、中國水稻所、南京農業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成立了公司自主研發機構——「江蘇明天種業研究院」,先後承擔國家「863」、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農業部、江蘇省等一大批重大項目。育成「明麥」、「明棉」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每年都有各類作物10個左右的新品系參加國家及有關省級的區試。在江蘇、海南、黑龍江、新疆等不同生態類型地區建有穩定的育種基地。著力打造企業商業化育種的創新主體。

第七名:種都

種都種業公司是由全國勞動模範、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四川省第十屆政協委員、四川省第十一屆政協委員、四川省第十屆人大代表劉光基先生於1987年發起創建,經過25年的發展,現已發展成為集蔬菜、西甜瓜、水稻、油菜、玉米育種,種子生產加工、銷售與技術培訓於一體的育、繁、推科技型種業公司,是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是國際種子聯盟(ISF)、亞太種子協會(APSA)、美國種子貿易協會(ASTA)、非洲種子協會(AFSTA)會員,是中國種子協會蔬菜種子分會副會長、中國園藝學會理事單位。
種都種業公司共有上海種都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種都種業有限公司、北京種都種業有限公司、武漢種都高新農業研究所4個分公司。上海種都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坐落於上海浦東,距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陸家嘴、浦東國際機場均二十多分鍾車程;公司面向全球市場,主要從事國際菜、西甜瓜、糧油等新優品種的選育、種子科學技術研究、蔬菜科技服務全國連鎖店的加盟與管理、中國青年蔬菜產業創業就業培訓、國際合作與國內外貿易等業務;公司投資建設佔地面積200畝的 「上海種都國際種業科技產業園」,園區內建有「國際蔬菜新優品種育種中心、國際蔬菜種子科學技術中心、國際蔬菜新優品種博覽中心、國際蔬菜栽培技術培訓中心」四大中心;公司每年在上海種都國際種業科技產業園舉辦「中國蔬菜新優品種博覽會暨中國蔬菜產業高峰論壇」,承辦共青團中央「促進農村青年創業就業——上海種都」項目,常年舉辦全國蔬菜產業創業就業技能培訓及上海種都蔬菜科技服務全國連鎖店店長培訓。四川種都種業有限公司坐落於成都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專業從事水稻、油菜、玉米等主要農作物新品種的育種、種子生產加工、銷售和服務;公司正在建設佔地3000畝的四川種都種業科技產業園,園區內將建設「蔬菜種業育種中心」、「糧油種業育種中心」、「種子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種子加工儲運中心」。北京種都種業有限公司位於北京中關村中國農業科學院旁,主要面向我國北方市場(東北、華北、西北)開展黃瓜、西甜瓜、番茄、甜椒、白菜、甘藍、西葫蘆等新優品種的選育、示範和推廣。湖北武漢種都高新農業研究所建於武漢市東西湖惠安生態農業長廊,主要面向華中地區開展蔬菜新品種研發、示範、推廣及辣椒、番茄、黃瓜等新優品種的工廠化育苗。

第八名:富友

遼寧東亞種子集團公司(以下簡稱東亞集團)是集科研、生產、加工、內外貿於一體的集團化企業。東亞集團的東亞牌、利生牌、富友牌等商品品牌的無形資產不斷增值,東亞牌商標96年被遼寧省政府評為地產商品十大知名商標之一。東亞集團生產出的每一粒種子都有可靠的保證, 對售出的每一粒種子都經過嚴格的質量監控。

第九名:中種

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是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在原農業部種子局基礎上成立的種子公司,經過三十餘年的發展,已發展成為集研發、生產、加工、營銷、技術服務於一體的、產業鏈完整、多作物經營的大型種業集團,是國家八部委聯合認定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連續兩次被評為中國種業五十強之首。2007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中種集團並入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公司,成為其農業投入品板塊的主要成員。
在科研開發方面,公司不斷加大研發力度,逐步構建了商業化、大通量、高效率、流水線式的商業化科研育種模式。公司投入巨資建設中國種子生命科學技術中心,一期選址在武漢,現已啟動建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國家農作物分子技術育種中心主任張啟發教授擔任中心主任。公司還從國際一流企業引入多名海外高層次生物技術育種人才。公司專家顧問委員會由戴景瑞、謝華安、方智遠等多名院士組成,在公司發展、規劃、科技創新等方面提供強大的支持。公司水稻種子產業成立了專家顧問團,由各主要稻區一流育種家組成,共同致力於中種水稻事業的發展。

第十名:丹玉

遼寧丹玉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是集科研、生產、經營於一體的現代化、科技型種子企業。2006年位列中國種業五十強企業第十五名。 企業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其「丹玉」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省級質量信得過產品。丹玉種業憑借強大的科研實力,品種優勢,市場佔有率逐年提高,並獲得了眾多榮譽,先後被評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兩次被評為中國種業五十強,是企業博士後科研基地,特邀院士工作站,2008年「丹科」商標被評為遼寧省著名商標,2009年「丹玉」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2010年丹玉品牌種子被評為「遼寧名牌產品」。

Ⅳ 股票編寫公式 {K線超賣提示} SQ1:=SMA(MAX(C-REF(C,2),0),7,1)/SMA(ABS(C-REF(C,2)),7,1)*100; SQ2:=SMA(M

這個得按照操作模式來修改啊

Ⅳ 種子概念股有哪些

種子類上市公司
1、隆平高科(000998):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湖南省農業科學園、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等發起設立,以科研單位為依託的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以雜交水稻為核心,以種業為主營業務方向,包括雜交水稻、玉米、蔬菜為主的高科技農作物種子、種苗的培育、推廣和銷售,研究水平處於世界前列,系全國最大的水稻種子供應基地,水稻種子獲「全國名牌產品」榮譽稱號,市場佔有率超過17%,位居全國首位,並且市場佔有率有望繼續上升。

2、豐樂種業(000713):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種業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被譽為「中國種業第一股」。公司是我國產銷量最大的「兩系」雜交水稻種子公司和西甜瓜種子公司,以種業為主導,農業、香料產業齊頭並進的綜合性公司。也是行業內唯一一家同時擁有兩塊中國名牌和馳名商標的企業——豐樂水稻種子和玉米種子是「中國名牌」產品,綜合實力與規模居中國種業行業前列。目前每年向農戶提供2500萬公斤以上的雜交玉米種子,銷售兩系雜交水稻種子750萬公斤以上,在黃淮海區域市場佔有率10%以上。
3、敦煌種業(600354):甘肅省敦煌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為搭建融資平台,加快區內優勢產業發展而整合、重組酒泉境內的國有種子公司和棉花公司所設立的股份制企業。公司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年產各類農作物種子1億公斤,其中玉米雜交制種佔全國需種糧的10%,瓜菜種子出口佔全國同類種子出口量的10%左右。公司與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種子生產商——先鋒公司成立合資公司,玉米種子銷售成為近年公司主要盈利來源,占據公司種業收入的近一半。公司目前擁有5大專業基地,並實行「公司+客戶」、「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
4、登海種業(002041):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是著名玉米育種和栽培專家李登海研究員為首創建的農業高科技上市企業,位居中國種業五十強第三位。公司在國內玉米種子生產規模中處於領先水平,具有玉米轉基因研究的科研基礎,玉米制種規模將達8500萬公斤,緊湊型玉米雜交種累計推廣面積達10億多畝。與美國先鋒公司組建種業公司,主銷品種先玉335是美國先鋒公司選育的優良玉米雜交種。玉米種子銷售佔主營收入的 90%以上,結構過於單一,政策風險較大。
5、大北農(002385):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綜合性農業高科技企業。公司已形成以飼料生產和種子繁育為核心,動物保健和植物保健產品為兩翼的業務結構,其中飼料為主要利潤來源。公司種業業務以水稻種和玉米種為核心,是全國第二大水稻種子生產企業,在湖北、江西兩個水稻種植大省的市場佔有率位居第一,其中「兩優培九」水稻種是我國第一個超級雜交稻組合,全國種植范圍達7000萬畝以上,是最大的水稻品種之一。
6、荃銀高科(300087):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是集農作物種子科研、生產、加工、國內外營銷等業務於一體的高科技種業企業,我國秈型兩系超級稻種子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公司形成從中稻到晚稻、從三繫到兩系的雜交水稻品種線,主要產品包括「新兩優6號」、「新兩優香4」等秈型兩系雜交水稻種子及「農豐優909」、「新優188」等秈型三系雜交水稻種子。上市之後,通過收購四川竹豐、華安種業等拓展西南片區,並擬建育種試驗室,構建「產學研聯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創新合作模式。
7、萬向德農(600371):萬向德農股份有限公司為黑龍江省農業高科技上市企業,控股股東為萬向三農有限公司。自成立之後,公司不斷調整產品結構,現已形成以種業、復合肥及玉米深加工為主的產業結構。公司生產的玉米雜交種銷量占國內市場總需求的10%以上,繼續保持市場佔有率第一,同時擁有推廣面積最大的玉米品種「鄭單958」經營權,主營品種浚單20銷量正逐漸上升為繼鄭單958、農大108之後的全國第三大玉米品種。
8、亞盛集團(600108):甘肅亞盛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營農業產業,主要產品有馬鈴薯、啤酒花、苜蓿草等。公司持股44.09%的甘肅亞盛天潤薯業規劃建設馬鈴薯原種一級種薯繁育基地6萬畝,年產脫毒苗50000 萬株,佔全國產量的30%,利用1-3年時間建設「中國西北馬鈴薯育種中心」和「甘肅馬鈴薯研究中心」。
9、神農大豐(300189):公司以雜交水稻種子的選育、制種、銷售和技術服務為主,具備"育、繁、推"一體化經營能力,主要產品為農作物種子,包括雜交水稻種子、玉米種子、蔬菜瓜果種子、棉花種子等,其中雜交水稻種子營業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90%左右。
10、新賽股份(600540),公司業務圍繞棉花及其相關產品的綜合產業化發展,棉花產業鏈的精深構造為公司中長期重要的產業發展框架。公司所在地有著獨特的土壤、氣候、水以及光熱資源,極其適宜棉花作物的生長,公司棉花年均播種24萬畝左右,優質皮棉總產3萬噸左右,平均單產均高於全國、新疆、兵團水平。

Ⅵ 與袁隆平的故事

袁隆平,平頭小臉,其貌不揚,土裡土氣。你想不到他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而正是這個顯得有些平凡和土氣的老頭,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華,在古老的土地上創造了非凡的奇跡——目前在我國,有一半的稻田裡播種著他培育的雜交水稻,每年收獲的稻穀60%源自他培育的雜交水稻種子。 「知識+汗水+機遇+靈感=成功」是他一生的縮寫一生的付出,為的是戰勝記憶中那夢魘般的飢荒

20世紀60年代初期,一場罕見的飢荒席捲神州大地。安江農校寧靜的校園也無法倖免。袁隆平為這沉痛的現實深深感到不安。在這種情況下,青年袁隆平響應黨的號召,和學生們一起來到黔陽縣的硤州公社秀建大隊支農。生產隊長老向企盼地對他說:「袁老師,聽說你正在搞科學試驗,如果能研究出畝產800斤、1000斤的新稻種,那多好啊!我們就可以不怕飢荒了,苦日子也就可以結束了。」老隊長的話又一次喚醒袁隆平蘊藏在心底的童年之夢,從那一刻開始,他將「所有人不再挨餓」奉為終生的追求。

「三年困難時期,我親眼見過有人餓死倒在路邊、田坎上,很多人因飢餓得了浮腫病。當時我們農校的老師被下放到艱苦的地方鍛煉,在集體食堂里,我們吃的菜就是一大鍋紅薯藤,加一小酒杯的油來煮,跟豬食差不多。飯是雙蒸飯,用水蒸了兩次,飯粒兒看起來大,吃下去一會兒就餓,整天想的就是能吃頓飽飯就好了。

「人類能否戰勝飢餓?我認為主要靠科技進步,再有一個和平環境,通過不斷研究,取得農業科技的不斷提高,就能解決飢餓問題。我是學農的,每年做點優產育種研究,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曾經做過一個好夢,夢見我們試驗田裡種的水稻,像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帚那麼長,粒子像花生米那麼大,我們幾個朋友累了,坐在稻穗下面乘涼。」

回憶起當年的那場災難,袁隆平那種濟世情懷,那種對生命的真摯的呵護與關愛,讓人分明感受到了一位偉大科學家內心的崇高與博大。

夢當然只是夢。為了通過科研的力量在實踐中一步步接近這個夢,袁隆平以一種義無反顧的精神一頭扎進了雜交水稻這個世界性的難題中。不為別的,就為了讓現實中落後、貧困的農村能變得富饒而美麗。為此,他所經歷的困苦與磨難超出了常人的想像。但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著,努力著,「真的,我從沒後悔,我這個人有點痴,認準的一定要走到底」。他一直這樣說,也一直這樣做。雜交水稻已成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培育雜交水稻,是他生命中最強的音符

對於一個幾千年來受貧窮與飢餓折磨的民族,有著高產量的雜交水稻良種來幫助解決吃飯問題,這是一個多麼巨大的貢獻啊。難怪一些地區的農民稱他為當代「神農」,而國際同行稱他的研究是「全人類的福音」。他先後獲得了國內國際多項頂尖大獎,身兼數十個學術和社會職務。浩瀚宇宙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閃爍翱翔;風雲市場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股票隆重上市。袁隆平,由安江農校的一名普通教師,終於登上了中國「雜交水稻之父」的殿堂。

不知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輝煌、榮耀、名利,卻絲毫也沒有使 袁隆平 發生任何改變,他還是始終如一的戀著雜交水稻事業。從播種到收獲,他依然風塵僕僕的騎著摩托車去試驗田;從春夏到秋冬,他依然分秒必爭的察看著育種基地。他心中想的只有他的試驗,只有他的雜交水稻。

「通過科技進步,現在我國常規水稻的畝產平均為700斤左右,我們培育的雜交水稻平均畝產達800斤左右。我們正在研究一種超級雜交水稻,畝產將達到1500~1600斤,有希望在2~3年內培育成功,那時又將推動全國的水稻產量上一個大的台階。我們『超級』稻的培育十分緊張,不管我在哪,都要求基地三天報一次數據,這樣我就可以隨時對情況進行分析。我們有信心,提前兩年實現畝產800公斤的目標。」

1998年,國家國資局對「袁隆平」品牌進行了無形資產評估,認定其價格達1000億元人民幣。對此,在社會上反響很大,各方面給予積極評價,並譽為昭示著中國知識經濟的風暴和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時代的真正到來。

「農平高科」上市後,社會上有人稱「袁隆平一夜之間變成了億萬富翁」,他卻很平靜,對此一笑了之。他仍然一如往日的奔波在試驗田地里。

「在我的有生之年,我還有兩大心願:一是把超級雜交稻研究成功,大面積應用於生產,這樣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就解決了;再一個是讓雜交稻進一步由中國走向世界,『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雖已屆古稀之年,但袁隆平仍是魂牽夢縈著雜交水稻;雖已沒有了園藝場的美麗與繽紛,但那種淳美與質朴,卻更能透出一種科學巨人所特有的崇高品質與境界。

Ⅶ 中國水稻種子上市公司

農業種子類的股票有好幾個,隆平高科,登海種業,豐樂種業等等
你搜索一下農牧漁林板塊,可以找到相關的全部。

Ⅷ 對祖國做出貢獻的人,針對一個人來寫,200字

袁隆平,平頭小臉,其貌不揚,土裡土氣。你想不到他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而正是這個顯得有些平凡和土氣的老頭,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華,在古老的土地上創造了非凡的奇跡——目前在我國,有一半的稻田裡播種著他培育的雜交水稻,每年收獲的稻穀60%源自他培育的雜交水稻種子。

是怎樣的力量把一個人的命運緊緊聯系並且積極影響著16億人的命運呢?又是一種怎樣的力量促使著袁隆平年輕時違背母親的意願作出自己的人生選擇?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促使他執著於雜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終走向成功的呢?

「知識+汗水+機遇+靈感=成功」是他一生的縮寫

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從一棵天然雜交稻開始, 袁隆平開創了水稻育種的新歷史。作為「雜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國的英雄,也是有著世界性貢獻的傑出科學家,他獲得的一系列國際獎勵可資證明。若回答「下個世紀誰來養活中國人」?沒有哪位科學家比袁隆平更有資格回答了。

關於超級雜交水稻,不善言辭的袁隆平有著講不完的故事。當別人問他成功的秘訣時,他以「知識+汗水+靈感+機遇」作了精闢的回答,並且還講了一個故事。

「從1953年到1966年,我在農校一邊教課,一邊做育種研究,每年都去農田選種。從野外選出表現優異的植株,找回種子播種,看它第二年的表現,這樣來篩選具有穩定遺傳優異性狀的品種,這稱為系統選育法,是常用的一種方法。1962年,我在一塊田裡發現一株稻鶴立雞群,穗特別大,而且結實飽滿、整齊一致,我是有心人,沒有放過它。第二年我把它種下去,辛苦培育,滿懷希望有好的收獲,不料大失所望,再長出來的稻子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小不一。這時候一般人感到失敗就放棄了,我坐在田埂上想為什麼失敗了呢,我想到第一年選出的是一棵天然雜交種,不是純種,因此第二年遺傳性狀出現分離,而如果按照那棵原始株雜交種的產量來計算,畝產能達到1200斤,這在60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我突發靈感,既然水稻有雜交優勢,我為什麼非要選育純種呢?從此我致力於雜交水稻育種。」

誰能夠想像到,一個關系著16億中國人吃飯問題的偉大的探索與成功,就這樣由袁隆平的一個意念而開始並最終誕生了。

為了雜交水稻,袁隆平幾乎奉獻了自己的一切,知識、汗水、靈感、心血,沒有什麼不是為了那夢寐以求的雜交水稻。在研究的初期階段,為了獲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在1964年到1965年連續兩年的酷暑季節頂著烈日大海撈針般地尋覓在安江農校實習農場和附近生產隊的稻田裡,在前後共檢查了4個常規水稻品種的14000多個稻穗後,終於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

身體的勞累還在其次,學術界權威的質疑與反對,使袁隆平承受著巨大的輿論壓力。當時學術界流行的經典遺傳學觀點認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許多不良的因子已經被淘汰,積累下來的多是優良的因子,所以自交不會退化,雜交也不會產生優勢,從而斷言搞雜交水稻沒有前途,甚至說研究雜交水稻是「對遺傳學的無知」。然而無論是科學道路上的挫折、失敗,還是人為的干擾、破壞,所有的磨難都無法動搖袁隆平執著的夢想。他堅信實踐才是真正的權威,火熱的生命加上知識的力量能夠改變一切。

1966年,經過兩個春秋的艱苦試驗,對水稻雄性不育株有了較多的感性認識後,袁隆平把獲得的科學數據進行理性的分析整理,撰寫出首篇重要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國科學院出版的權威雜志《科學通訊》第4期發表。這篇論文的發表,標志著在國內開了雜交水稻研究的先河,這不僅是一個普通意義上的水稻育種課題的啟動,而且開創了一個劃時代的嶄新的研究領域。在隨後的30多年間,他在雜交水稻這個領域始終保持著世界領先地位,他的研究成果一個接一個,他創造的雜交水稻神話一個接一個。從1976年至1999年,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35億畝,增產稻穀3500億公斤,相當於解決了3500萬人口的吃飯問題,確保了我國以僅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

袁隆平用知識在中國古老的土地上,圓了華廈民族幾千年都在渴盼的夢想,寫下了一個震驚世界的神話。

1999年6月,「 袁隆平 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昭示著高科技與資本的緊密結合,將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對於科技與知識的力量,怕是鮮有人能比袁隆平有著更深切的認識了。

「假設我們的超級稻大面積推廣時1畝平均增產400斤,推廣1億畝每年就可以增產糧食400億斤,相當於目前國內一個中等省份一年的糧食總產量。而我搞超級稻研究,只需要國家1000萬元的投資。所以科技進步產生的效益是巨大的。那麼,水稻畝產提高的潛力到底還有多大呢?我跟你講,潛力非常大。在理論上,水稻的光合作用對地表太陽能的利用率可以達到5%。目前全國水稻的平均畝產為800斤左右,只相當於利用光能的12%,通過科技進步,只要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理論水平的一半即25%左右,即意味著畝產翻番。我們的超級稻成功並推廣後,預計可使全國水稻平均畝產增至1200~1300斤。現在我的學生們,年輕的一代的科研人員技術手段更先進了,開展分子水平的育種,效率更高。展望一下,達到3%的光能利用率是可能的,那時16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就解決了。你說科技的力量大不大?」

夢,誕生於兒時那片美麗的園藝場

然而,回眸 袁隆平 的成功之路,可能誰也無法想到,他之所以會如此義無反顧的選擇以農業作為自己奮斗一生的事業,竟只是緣於兒時感覺到的剎那間的美麗。

1930年9月,袁隆平出生於江西德安。他的童年及青少年時代主要是在武漢和重慶度過。對於這樣一個生長在大城市,並自小就上教會學校的人來說,在風華正茂的時候違背母親的意願選擇學農,實在是出人意料。

「大約我6歲時一次郊遊,曾在武漢郊區參觀了一個園藝場。滿園里鬱郁蔥蔥,到處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鮮艷的果實。我覺得那一切實在是太美麗了!美得我當時就想,將來我一定要去學農。」

沒有指點江山的豪情壯志,沒有功成名就的意氣風發,有的只是質朴的表白,有的只是對美麗的特別感悟與無悔執著。時隔60多年的漫長歲月,袁隆平憶及當年的感受,仍不免雙眼灼灼,神采煥發。可見當年那片花果鮮艷的園藝場,在風雨飄搖、國事艱難的年代,曾是多麼深刻地打動了一個孩子純真的心。這片美麗的記憶,成了袁隆平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情結與夢幻,使他從此與「農」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正是這片美麗的永遠,最終改變了袁隆平一生的命運,並進而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16億中國人的命運。

1953年,從西南農學院農學系畢業的袁隆平,為了追求心中的夢,毅然從四川重慶來到了偏僻的湘西雪峰山旁的安江農校任教。

在安江農校,他一呆就是19年。回顧在安江農校的教學生涯,袁隆平感觸良深:「我在教學過程中,積累了較多的生物學知識和農業生產實踐經驗。因此在以後的作物育種科研中,才具有一定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里,袁隆平以非凡的努力完成了知識與經驗的積累,為將來的科研打下了基礎;同時,一場夢魘般的飢荒最終促使他全力以赴的編織雜交水稻夢。安江農校成為袁隆平騰飛的起點。

一生的付出,為的是戰勝記憶中那夢魘般的飢荒

20世紀60年代初期,一場罕見的飢荒席捲神州大地。安江農校寧靜的校園也無法倖免。袁隆平為這沉痛的現實深深感到不安。在這種情況下,青年袁隆平響應黨的號召,和學生們一起來到黔陽縣的硤州公社秀建大隊支農。生產隊長老向企盼地對他說:「袁老師,聽說你正在搞科學試驗,如果能研究出畝產800斤、1000斤的新稻種,那多好啊!我們就可以不怕飢荒了,苦日子也就可以結束了。」老隊長的話又一次喚醒袁隆平蘊藏在心底的童年之夢,從那一刻開始,他將「所有人不再挨餓」奉為終生的追求。

「三年困難時期,我親眼見過有人餓死倒在路邊、田坎上,很多人因飢餓得了浮腫病。當時我們農校的老師被下放到艱苦的地方鍛煉,在集體食堂里,我們吃的菜就是一大鍋紅薯藤,加一小酒杯的油來煮,跟豬食差不多。飯是雙蒸飯,用水蒸了兩次,飯粒兒看起來大,吃下去一會兒就餓,整天想的就是能吃頓飽飯就好了。

「人類能否戰勝飢餓?我認為主要靠科技進步,再有一個和平環境,通過不斷研究,取得農業科技的不斷提高,就能解決飢餓問題。我是學農的,每年做點優產育種研究,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曾經做過一個好夢,夢見我們試驗田裡種的水稻,像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帚那麼長,粒子像花生米那麼大,我們幾個朋友累了,坐在稻穗下面乘涼。」

回憶起當年的那場災難,袁隆平那種濟世情懷,那種對生命的真摯的呵護與關愛,讓人分明感受到了一位偉大科學家內心的崇高與博大。

夢當然只是夢。為了通過科研的力量在實踐中一步步接近這個夢,袁隆平以一種義無反顧的精神一頭扎進了雜交水稻這個世界性的難題中。不為別的,就為了讓現實中落後、貧困的農村能變得富饒而美麗。為此,他所經歷的困苦與磨難超出了常人的想像。但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著,努力著,「真的,我從沒後悔,我這個人有點痴,認準的一定要走到底」。他一直這樣說,也一直這樣做。雜交水稻已成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培育雜交水稻,是他生命中最強的音符

對於一個幾千年來受貧窮與飢餓折磨的民族,有著高產量的雜交水稻良種來幫助解決吃飯問題,這是一個多麼巨大的貢獻啊。難怪一些地區的農民稱他為當代「神農」,而國際同行稱他的研究是「全人類的福音」。他先後獲得了國內國際多項頂尖大獎,身兼數十個學術和社會職務。浩瀚宇宙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閃爍翱翔;風雲市場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股票隆重上市。袁隆平,由安江農校的一名普通教師,終於登上了中國「雜交水稻之父」的殿堂。

不知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輝煌、榮耀、名利,卻絲毫也沒有使 袁隆平 發生任何改變,他還是始終如一的戀著雜交水稻事業。從播種到收獲,他依然風塵僕僕的騎著摩托車去試驗田;從春夏到秋冬,他依然分秒必爭的察看著育種基地。他心中想的只有他的試驗,只有他的雜交水稻。

「通過科技進步,現在我國常規水稻的畝產平均為700斤左右,我們培育的雜交水稻平均畝產達800斤左右。我們正在研究一種超級雜交水稻,畝產將達到1500~1600斤,有希望在2~3年內培育成功,那時又將推動全國的水稻產量上一個大的台階。我們『超級』稻的培育十分緊張,不管我在哪,都要求基地三天報一次數據,這樣我就可以隨時對情況進行分析。我們有信心,提前兩年實現畝產800公斤的目標。」

1998年,國家國資局對「袁隆平」品牌進行了無形資產評估,認定其價格達1000億元人民幣。對此,在社會上反響很大,各方面給予積極評價,並譽為昭示著中國知識經濟的風暴和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時代的真正到來。

「農平高科」上市後,社會上有人稱「袁隆平一夜之間變成了億萬富翁」,他卻很平靜,對此一笑了之。他仍然一如往日的奔波在試驗田地里。

「在我的有生之年,我還有兩大心願:一是把超級雜交稻研究成功,大面積應用於生產,這樣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就解決了;再一個是讓雜交稻進一步由中國走向世界,『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雖已屆古稀之年,但袁隆平仍是魂牽夢縈著雜交水稻;雖已沒有了園藝場的美麗與繽紛,但那種淳美與質朴,卻更能透出一種科學巨人所特有的崇高品質與境界。

閱讀全文

與稻種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商所白天交易時間 瀏覽:31
奧克股份電解液溶劑 瀏覽:573
國瀚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25
杠桿偶然性改變力的大小 瀏覽:50
開通騰訊理財通賬戶會同時基金賬戶 瀏覽:82
山西晉能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待遇 瀏覽:645
金融服務於經濟 瀏覽:681
理財賬號有基金未賣出 瀏覽:501
歐洲油運股票 瀏覽:191
綿陽安信證券招聘 瀏覽:64
提供專業性金融服務的銀行 瀏覽:358
皖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688
有什麼互聯網基金理財產品 瀏覽:246
薪酬收益權理財業務 瀏覽:41
黃金生銹如何處理 瀏覽:481
怎麼關閉淘寶客個別產品傭金 瀏覽:542
廈門象嶼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法人 瀏覽:260
外幣報表折算中利潤表匯率選擇 瀏覽:848
中利集團與義大利 瀏覽:344
農行理財產品本利豐可靠嗎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