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吉林貴金屬交易所籌備處

吉林貴金屬交易所籌備處

發布時間:2021-08-26 06:33:16

① 請結合我國的黃土、紅土、黑土的化學成分對金屬材料的腐蝕的作用有什麼不同點謝謝了,懸賞高分

廣義的腐蝕指材料與環境間發生的化學或電化學相互作用而導致材料功能受到損傷的現象。狹義的腐蝕是指金屬與環境間的物理-化學相互作用,使金屬性能發生變化,導致金屬,環境及其構成系功能受到損傷的現象。
黃土:系沖擊扇淤積泥沙而形成,因其土壤中含水份較大,故對金屬材料腐蝕嚴重.
紅土:系原生態固有土壤,土壤成份比較乾旱,含水量少,對金屬材料腐蝕不太嚴重.
黑土:系河床或湖泊沉積而形成,對金屬材料腐蝕較為嚴重.

②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的發展歷史

機電所籌備處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始建於1952年。
1953年成立機電所籌備處,1954年分出;1958年光機學院和機械學院成立,1965年獨立建制。 光學精密儀器所 1950年決定設立儀器館,1951年成立儀器館籌備處。
1952年儀器館成立。
1957年,儀器館更名為光學精密儀器所。
1958年,電工所分出。 光學精密器械所 1960年,機電所籌備處和光學精密儀器所合並成立光學精密器械所。
1960年成立安光所,1970年停辦;1962年成立西光所;1963年成立天文儀器廠;1964年成立科學儀器廠;1965年成立上光所;1967年成立五〇八所,1971年停辦;1973年成立光電所。
1968年,劃歸國防科委第十五研究院建制。
1976年,重歸科學院。 物理所 1958年,吉林金屬物理所成立。
1960年,更名為吉林物理所。
1962年,更名為東北物理所。
1968年,更名為吉林物理所,1970年停辦。
1979年,吉林物理所重辦,更名為長春物理所。 長春光機所 1999年,光學精密器械所與長春物理所合並整合,成立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2008年,分建蘇州醫工所。

③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改革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一、隊伍基本情況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以下簡稱有色地調中心或中心)系2001年由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地質勘查總局及其未屬地化的直屬單位改組而成,是中編辦批准成立的正局級事業單位,隸屬國務院國資委,其人事和黨的關系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代管。

有色地調中心是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地質隊伍「屬地化」改革後,保留的唯一一家有色系統的中央地勘單位,擁有一支地質、物探、化探、遙感、測量、地質災害與環境、測試和工程施工等專業齊全、人員精乾的新型地質勘查隊伍。

(一)所屬單位基本情況

經中編辦批准,有色地調中心下轄5個二級事業單位:北京地質調查所、新疆地質調查所、南方地質調查所、北京勘查技術中心、北京測繪院。內設2個二級單位:西南地質調查所、有色地質資料館。2005年10月,有色地調中心與成立於1955年的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實行了整合,組成了新的有色地調中心,對外仍保留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的牌子,從體制上形成了科研—勘查一體化的隊伍。

整合後的有色地調中心本部設有:辦公室、黨委辦公室、地質處、科技處、企業處、財務處、綜合管理處等7個處室。

本調查報告的有關數據,主要是整合後有色地調中心的情況。

(二)從業人員

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有色地調中心所屬職工人數481人,包括在職人員447人,離退休人員144人。在職人員中,正高級技術人員30餘人,博士(雙碩士)博士後26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6人。

「十五」期間,承擔並完成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資源補償費項目、財政部中央地質專項等95項;承擔並完成國家973項目、863項目、科技攻關項目課題等10餘項,取得了勘查與科研雙豐收。共發現礦產地18處,提交333+3341資源量:銅113.92萬噸,鉛131.89萬噸,鋅392.91萬噸,銀158噸,金20多噸;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 項,二等獎4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

(三)本系統具有地質勘查資質單位情況

有色地調中心的地質勘查資質有甲級3個:區域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遙感地質勘查;乙級1個: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丙級4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的地質勘查資質有甲級3個:固體礦產勘查、地球化學勘查、遙感地質勘查;乙級2個:區域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查;丙級1個: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資質的專業分布:區域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遙感地質勘查、勘查工程施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二、經濟發展狀況

(一)綜合收入情況

2006年是整合後新有色地調中心的開局之年。有色地調中心(含下屬事業單位和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實現到賬綜合收入1.45億元,比2005年有色地調中心(含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綜合收入翻一番多;據不完全統計,所屬企業實現收入1.87億元,比2005年增長52%;地調中心及所屬企業總經營規模達到3.27億元,比2005年同比增加82%;礦權數量增加,節余和利潤增加,員工收入增加。

(二)從事公益性地質工作的基本情況

2006年有色地調中心承擔公益性地質工作50餘項,取得國家和地方財政資金9190.91萬元。其中,國家項目資金渠道包括: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礦產資源補償費項目、中央財政補助費項目、國外礦產資源風險勘查項目、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礦產資源保護項目、危機礦山項目和科技部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有關科研項目等;地方財政項目主要是內蒙古、青海、新疆、四川等地的招投標項目。

中心所承擔的瑤崗仙鎢礦、東川銅礦、賽什塘銅礦等危機礦山項目,取得了明顯的找礦成果,驗證工程均見到較好的工業礦體。

(三)從事商業性礦產勘查工作的基本情況

中心所屬9個控參股公司,包括中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東南亞資源科技有限公司、中礦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色資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資環鑽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色物探有限公司、北京中色地科礦產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鑫匯地質礦業有限公司和中色測繪有限公司等。

國內商業性地質工作主要在新疆、青海、內蒙古、遼寧、吉林、河北、河南、湖南、廣西、雲南、四川、江蘇、廣東等省(區),工作內容包括商業性礦產勘查、技術服務和工程施工等。

有色地調中心國外地質工作,主要在辛巴威、巴比亞新幾內亞、尚比亞、衣索比亞、菲律賓、剛果(金)、烏干達、巴基斯坦、安哥拉、寮國、智利等10餘個國家,開展礦產風險勘查、綜合技術服務和工程施工業務。目前,在寮國、智利、尚比亞、衣索比亞等國家注冊有項目公司。

2006年有色地調中心及所屬公司共完成鑽探12萬余米,其中完成商業性礦產勘查的鑽探10萬余米。

2006年有色地調中心及所屬公司在國內外承攬各項商業性礦產勘查勞務收入16704萬元,其中境外承攬各項商業性礦產勘查收入6000餘萬元。

(四)礦產開發基本情況

進入礦業開發領域是有色地調中心「十一五」的重要戰略目標。2006年已在廣東、內蒙古、新疆等地注冊成立了項目公司,開發籌備工作正在積極推進。預計在未來2年內將有2~3個控參股礦山投產。

(五)工程勘察施工基本情況

有色地調中心從事工程勘察施工的單位,主要是北京中礦建設有限公司,2006年工程勘察收入達到1238萬元。

(六)其他產業基本情況

有色地調中心從事的其他多種經營產業主要有地質災害與環境調查治理、三產服務業和礦產品貿易等。2006年三產服務業收入600餘萬元,完成礦產品貿易額1.01億元(貿易額未統計在綜合收入中),地質災害與環境調查治理屬起步之年,完成收入700餘萬元。

三、改革發展取得的主要經驗

(一)順應潮流,主動變革,積極推進企業化改革

按照小事業、大企業的思路,積極推進事企分開改革,打造事、企兩個平台。事業平台主要實現員工身份保障、單位和諧穩定、科技創新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功能,運作的基本導向是穩定、透明、公正;企業的主要目標是發展,運作的基本導向是靈活、快速、高效,以提升企業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持續的盈利能力。

積極推進產權多元化、福利貨幣化、後勤市場化改革。中心所屬公司大多是產權多元化的有限責任公司,在國有控股或相對控股的前提下,鼓勵公司管理層及員工入股,注重從股權、「期股」、薪酬等方面激發員工創新創業的內動力,努力實現中心和員工共成長。

(二)發揮科研—勘查一體化的體制優勢,以創新帶動找礦突破

巨大的資源需求與有限的資源供給之間的矛盾,為地勘單位企業化改革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有價值的礦權是地勘單位的核心資產,礦產勘查能力是地勘單位的核心競爭力。整合後的有色地調中心,自身是一個科研—勘查一體化的單位。回顧近年來的找礦進展,主要得益於正確的勘查選區和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特別是我們研製的森林沼澤景觀區的化探掃面技術、遙感蝕變信息提取技術、大深度輕便化的物探技術(如TEM-3S,三分量磁測井技術等)在找礦靶區優選和找礦突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使中心在沒有前期礦權積累的基礎上(中心和地研院均是從2002年,才開始登記自己的礦權),迅速獲得了一批較有價值的礦權。

(三)建立網路化的合作體系,在開放合作中提升競爭力

近年來,按照「小內核、大網路」的思路,有色地調中心建立了較廣泛的合作網路。我們既與中國鋁業公司、中國有色礦業集團、西部礦業、紫金礦業等大型礦業公司合作,也與進入礦業的民營企業合作,同時還與有專業特色的地勘單位、院校和研究單位等開展戰略協作,以建立業務發展的支撐體系。不搞小而全,按市場規律辦事,把握核心部分,搞好社會化協作,藉助社會資源加速自身的發展。在合作中獲得資金、管理、技術等方面的支持,不斷強化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差距,激發創新創業的熱情;在合作中轉變觀念,藉助外力推進企業化改革。

(四)積極開拓海外地礦市場,擴大發展空間

有色地調中心境外地質工作,主要由所屬公司開拓,中心在項目聯系、技術把關、人員配置等方面給予支持。海外地礦業務漸成中心新的亮點和經濟增長點。

2006年實現到賬收入6000多萬元(人民幣),獲得海外礦權18處。今年初已簽訂海外地礦業務合同額超億元,海外礦權勘查也傳來喜訊。目前中心的海外地礦業務已與國內地礦業務平分秋色。

四、「十一五」改革發展設想

(一)發展戰略和目標

1.目標與戰略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精神,緊緊抓住礦業市場升溫的戰略機遇,將跨越式發展的雄心與求真務實的作風有機結合,以建設「國際化的勘查型礦業公司」為目標,以礦業開發和海外地礦業務為切入點,實施「強地興礦」為戰略,積極推進企業化改革和轉型,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地勘單位崛起之路。

在傳統礦業公司中,勘查處於從屬地位。而在地勘單位的發展中,勘查是我們的主要業務和核心競爭力,勘查與開發是兩個相互支撐的細分市場板塊。「國際化的勘查型礦業公司」體現了我們的特色和「三化」要求(國際化、企業化、勘查-開發一體化)。

2.發展模式

以產權為紐帶,以共享為動力,以發展為依託,按一個中心(事、企)、兩套體系的運行模式,建設創新中心、富裕中心、和諧中心。

3.產業格局

以地礦業(礦產勘查、礦業開發、技術服務)為主體,以環境工程業和三產服務業為兩翼,構建「一體兩翼」的產業格局,形成相互促進的三大目標產業鏈。

以產業化的思路實現科研—勘查—開發的一體化鏈接,以全球化視野推動有色地調中心地礦主業新一輪的發展。

(二)具體措施和做法

1.以提升礦業權價值為重點,努力實現地質找礦的新突破

認真做好國家地質項目的立項和實施工作。國家地質項目目前仍然是地勘事業單位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

以擴大資源量和實現找礦突破為重點,組織實施好自有礦業權的勘查工作。「十一五」期間,力爭有6~8處找礦新突破,提交出一批控製程度較高(333及以上級別)的銅、鉛鋅、銀、金等資源量,爭取1~2處有宏觀影響的大成果,為中心的礦業開發和跨越式發展打下堅實的資源基礎。

加強自主創新和新技術新儀器的引進與應用,加強實用技術培訓,不斷提高隊伍素質,以科技創新帶動找礦突破。

優化礦業權結構,做好礦業權資本經營。認真清理現有礦業權,做好礦業權規劃,按照「優選礦業權—勘查升值—轉化獲利」的經營思路,通過勘查提升礦業權價值,通過轉化(轉讓和開發)實現礦業權價值。不斷提高礦業權的運作能力,及時將礦業權的數量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實現礦業權價值的最大化。

2.進入礦業開發領域,使礦業成為重要經濟增長點

勘查—開發一體化是地勘單位多年發展的成功經驗總結。有色地調中心在礦產開發方面,要致力於建設自己的開發隊伍和礦山企業,同時高度重視與社會資本和礦業公司的結合與協作,實現優勢互補。目前已組建了3個礦山開發項目公司,力爭在「十一五」末,建成3~4個參控股礦山,使礦業成為中心發展的重要支柱。

3.發揮整體優勢,積極拓展海外地礦業務

經濟全球化必然要求礦業的全球化,而礦業的全球化必然帶動地質工作的全球化。巨大的市場需求、良好的市場機會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必將掀起中國礦業「走出去」和地質工作跨國經營的新高潮。有色地調中心是國內較早「走出去」的地勘單位,具有明顯的人才、技術和先發優勢,必須肩負起我們的歷史使命,緊緊抓住這一難得的戰略機遇,勇做「地質工作跨國經營」的踐行者。

按照「企業拓展,中心支持,提升轉型,做優做強」的總體思路,大力推進海外地礦業務的跨越式發展,促進海外地礦業務由工程施工向勘查項目總承包,並進一步向礦權資本運作轉型,逐步形成海外工程施工、勘查技術服務(勘查總承包)和礦權資本運作「三位一體」的產業格局,使海外地礦業務成為中心發展的另一重要支柱。

4.推進企業整合,力爭與資本市場接軌

貫徹《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精神,繼續推進中心的企業化和事企分開改革。中心目前所屬的參控股企業,盡管大多都充滿活力,但也存在著企業數量多、規模小、主業不突出等問題,應按照「集團化、專業化、整體利益最大化」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企業整合,在發展中解決集團化問題,把集團化的成本和風險降到最小,以保證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得以加速。

大力培育骨幹企業。以與資本市場接軌為目標,選擇符合中心發展戰略、主業突出和產業帶動作用大的企業,加大扶持力度,迅速壯大公司的經營規模,提高持續贏利能力,在行政推動和市場化操作的基礎上,打造圍繞骨幹企業的「聯合艦隊」,逐步形成內有凝聚力,外有競爭力、影響力的企業集團,力爭「十一五」末整體上市。

五、對策建議

(一)改革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有色地調中心在改革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首先還是自身的問題,包括觀念守舊、體制機制不順和市場運作能力低等問題,需要在不斷深化改革和加快發展中來解決。存在的其他問題主要有:

1.地質勘查工作遇到的問題

(1)礦業權問題是當前地質勘查遇到的最為突出的問題。一是礦權取得難。一些省(區)探礦權和采礦權採用「招、拍、掛」方式取得,地勘單位普遍底子薄、包袱重,因經濟實力不足逐漸淪為「打工族」;二是礦權維護難。礦權管理層級多,維護成本急劇增高;三是礦權市場不規范。一些地方不顧礦產勘查的客觀規律性,盲目要求地勘單位在1~2年內,要把探礦權做到采礦權,地勘工作受到干擾,地勘單位的利益難以得到很好的保護。

(2)國家和地方地質勘查項目申報渠道不暢。一是各工業地勘部門大部分不是財政預算一級單位,須經主管部門才能申報項目;二是申報項目時還要經過項目所在省(區)國土資源廳的初評,環節多,婆婆多,申報項目的任務重,時間緊,耽誤項目申報;三是地方條塊管理,未屬地化的地勘部門申報地方地質勘查項目的成功率低。

(3)地質勘查環境問題。一些地區礦業秩序混亂,影響了地質工作的正常進行;林業佔地許可證辦理手續復雜、時間太長,影響正常野外作業;在土地、道路和青苗補償等問題上的一系列不合理「索賠」時常發生,不僅使勘查實施的難度增大,也增加了地質工作成本。

2.歷史遺留問題

(1)地質勘查業人才短缺與結構不合理。現有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結構、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不盡合理,大部分為礦產勘查專業人員,且30~50歲之間的專業技術骨幹較缺乏,特別是熟悉礦產地質、水工環地質、災害地質、礦山環境治理等專業的復合型人才極其缺乏,難以適應新形勢下地質勘查工作的需要。

(2)基地建設和基本建設費用問題。目前有色地調中心共有15個企事業單位,其中還有7個單位沒有自己的基地,基地建設十分繁重;每年的基本建設費用問題一直未能得到解決。

(3)離退休人員費用缺口問題。地勘單位歷史欠賬多,離退休人員費用缺口較大,長期遺留至今仍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不同程度地制約了地勘隊伍的改革和發展。

(4)設備老化,基礎設施陳舊,地勘裝備的更新能力低。

(二)促進地勘單位(行業)改革發展的建議

(1)採取更有力措施,支持非公益性地勘單位的企業化。「戴事業的帽子」是把「雙刃劍」。一方面,「事業的帽子」有利於穩定人心,爭取國家的事業費支持;另一方面,「事業的帽子」也阻礙了員工觀念的轉變和市場開拓力度,國家把企業化的地勘事業單位等同於一般事業單位管理,使地勘單位在投資、產權多元化改革和激勵機制的設計等方面遇到了一系列難題。建議國家能明確非公益性的地勘單位為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在「企業化的事業單位」這一屬性下,對非公益性地勘單位的改革與發展進行總體設計,在政策上給予明確和一系列的傾斜支持,如減免地勘單位及其所屬企業5年的所得稅,對裝備和科技創新經費給予支持,保持原國家項目渠道5年不變或設立企業化國有地勘單位基礎地質工作基金,保留原事業員工退休時的事業身份,等等。國有地勘單位的企業化進程不設時間表,但國家的支持政策可以設時間表。

(2)幫助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為企業化改革創造良好的環境。地勘單位經濟基礎薄弱,對歷史遺留問題國家應幫助解決。離退休人員在事業體制下為國家地質工作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建議由國家(地方)財政負擔離退休人員及相關費用,逐步推進離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使企業化的地勘單位與其他市場主體在平等的起點上,參與市場競爭。

(3)暢通地勘項目申報渠道,地質勘查基金項目的出讓收入向地勘單位傾斜。未屬地化地勘單位申報國家地質項目時,強烈要求取消經過屬地主管單位證明、評審、審查的做法,以防止「地方保護」。地質勘查基金(周轉金)在支持地勘單位企業化改革方面,也應發揮更大的作用,其出讓收入向國有地勘單位傾斜。

(4)加大海外地礦工作的支持力度。「走出去」作為一項國家戰略,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性號召和一般性支持上,在我國資源緊缺和外匯儲備過萬億美元的條件下,應切實加大海外地礦工作的支持力度,落實溫家寶總理提出的「中國地質工作要『走出去』實行跨國經營」的號召,以全球化的視野為我國地礦工作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同時也為提升我國資源保障程度作出地勘單位應有的貢獻。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地質處)

④ 平安銀行深圳分行都不安全,你們覺得平安易寶安全嗎

平安易寶(現更名為平安銀行電商平台)是針對需要做我行商品交易所業務且不方便在我行開實體結算賬戶的會員,提供注冊、簽約、綁卡等業務的中間平台。平安易寶的交易資金往來賬戶戶名必須相同,交易資金用途明確專款專用,提高了客戶資金流動的安全性並規避洗錢風險。

溫馨提示: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屬於風險投資,存在不確定風險,請謹慎投資。
應答時間:2020-06-0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貴金屬交易,投資貴金屬怎麼樣

一、良好的前景
一方面,金融危機、歐債危機,通貨膨脹等,世界不穩定因素專太多,股票屬、基金、證券、房地產、外匯等投資的形式都有可能面臨巨大的風險,貴金屬由於世界通用、價值穩定,因而風險較小,所以投資貴金屬則能給人不測的收獲;另一方面,貴金屬投資在國內才剛剛興起,發展空間大,前景好。
二、樂觀的行情
由於貴金屬投資需要依據國際貴金屬市場行情,會根據國際慣例停止報價,因此會受國際上各種政治、經濟要素,以及各種突發事情的影響,貴金屬的價錢經常處於猛烈的動波動的狀態,能夠應用差價停止實盤買賣。這種局勢就更適合進行投資,在關注行情、把握機遇、做好風險管理的情況下,能夠在貴金屬的漲跌中賺取差價,贏得利潤。
三、投資的優勢
貴金屬投資除了能夠應對頭貨膨脹、經融危機等世界各種不穩定因素的打擊外,還有其自身的優勢,比如:它本身的價值,貴金屬自古以來就是作為一種資產,但它不像其它紙幣一樣會貶值,具有保值性;基本無需承擔的稅收費用,因為國內外對貴金屬的稅收有減免政策;操作簡單;資金結算快;24小時交易等等。

⑥ 吉林貴金屬交易中心屬於證監會監管嗎

不太清楚,貴州西南大宗是國務院備案的平台,在國務院官網可查詢的,批文在政府官網也可查詢

⑦ 吉林貴金屬交易中心和天交所廣交所算是一個級別的么

吉林貴金屬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後改名吉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私設吉商藏品中心,在2016年12月至內2017年初,在國容家清理整頓期間違反國辦發【37】和國發【38】號文,經過洗腦,誘騙無數原股民在其平台炒郵幣卡和原油,利用沒有資質的交易軟體,涉嫌幕後操縱價格,導致所有入金「投資者」血本無歸,傾家盪產!並且受害者在平安銀行的入金在沒有經過受害者授權或同意的情況下,第一時間直接進入吉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賬戶!這是一起有預謀、有計劃、有組織的大規模詐騙行為!受害者維權千辛萬苦,案發至今兩年多了仍然跋涉在維權路上……

閱讀全文

與吉林貴金屬交易所籌備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黃金生銹如何處理 瀏覽:481
怎麼關閉淘寶客個別產品傭金 瀏覽:542
廈門象嶼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法人 瀏覽:260
外幣報表折算中利潤表匯率選擇 瀏覽:848
中利集團與義大利 瀏覽:344
農行理財產品本利豐可靠嗎 瀏覽:144
消費金融公司催收部門組建 瀏覽:307
唯品會金融上海有限公司 瀏覽:196
財務融資包括哪些 瀏覽:987
海口廣發證券電話 瀏覽:701
江蘇省信託公司排名 瀏覽:153
小米股票走勢圖 瀏覽:491
理財收益對比表 瀏覽:977
國美金融貸款屬於正規公司嗎 瀏覽:339
哪個投資理財公司大 瀏覽:84
山東亨利醫葯融資 瀏覽:571
東方證券義烏營業部 瀏覽:634
中信證券南京分公司 瀏覽:326
環保監測上市公司 瀏覽:736
金融服務外包企業的背景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