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劉泉股票

劉泉股票

發布時間:2021-09-02 22:09:57

A. 參考文獻

[1].王運傳會計政策選擇研究及其評析(上)[期刊論文]-財會通訊 2006(02)
[2].王運傳會計政策選擇研究及其評析(下)[期刊論文]-財會通訊 2006(03)
[3].張艷純會計政策選擇的稅務籌剮[期刊論文]-集團經濟研究 2005(01)
[4].彭愛群;孔玉生關於規范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思考[期刊論文]-特區經濟 2005(10)
[5].楊成文會計政策選擇與會計信息及股票市場的關系探討[期刊論文]-商業研究 2005(12)
[6].楊昀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及其動機[期刊論文]-財會月刊(綜合版) 2005(10)
[7] 餘利平. 對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探討 [J]. 經濟論壇, 2007, (4) _2 .
[8] 王惠東. 對我國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探討 [J]. 現代商業, 2008, (17) _2 .

【1]Bamard,C.I.The Functions of the Exeeutive[M】Bamard,C.I.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30th anniversary ed.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68:73
f2]Bowan,R,E.Noreen and J.Lacey,Determinants of the corporate decision to
capitalize interest[J].Journal of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1981,8):151—179.
[3]Cheung,S.N.S.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J].V01.26(April 1983):1·21
f41Co戤,ILH.The NatlI他of the Firm,Economics[J]Economics,New series,
V01.4(November 1937):386-405
【5]Daley,L and R.Vigeland.Effects of debt coVellants and politic costs on
choice of accounting methods:The case of accounting for R&D costs[J].
Journal of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3,5
【6]Deakin,E.B.Rational Economic Behavior and Lobbying Oll Accounting[J】
lnsues:Evidence from the Oil and Gas Instry.The Accounting
Review(January 1989):137-151
【7]Dhaliwal,D.The Effect of the Firm's Capital Structure oll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Methods[J].Accounting Review,1980(1):.78-84
【8]Gordon J.Myron.Postulates.principles and research in accounting[J].The
Accounting Review.1964(39):251·263
【9】Grossman s and Hart 0, 1986,"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M]Joum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Hagerman,R.and M.Zmijewski.Some 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J】.Journal ofAccounting andEconomics.1979,1:34

[27]蔣宏義.證券市場財務與會計問題研究[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
社。1998
[28]孔龍,周欣宇.上市公司隧道行為與股權契約優化[J].財會月
刊.2005.(10):31—32
[29]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等.契約經濟學[M]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30]克萊因,2000:契約與激勵:契約條款在確保履約中的作用[M],載契約
經濟學,中譯本,經濟科學出版社
[31]劉泉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探析[J].經濟理論:2004(2):.95—96
[32]陸建橋.中國虧損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1999,(9)
[33]雷光勇.企業會計契約:動態過程與效率[J】.經濟研究,2004,(5):98-106
[34]林舒、魏明海.中國A股發行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募股過程中的盈餘管理
[J].中國會計與財務研究,2000,(2)
[35]閔慶雲和劉雲中.存貨計價先進先出法與後進先出法選擇行為的實證研
究[J].經濟科學.2000(3):73-79
[36]曲曉輝.中國特色會計解讀[M],會計研究,2000,(4):19—26
[37]孫雪梅.我國會計政策選擇的契約動因研究[D].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
文.2005.

夠你用的了吧?哈哈 好費勁哦~

B. 如何利用公允價值操縱利潤

一、 公允價值的含義及文獻綜述
新會計准則對公允價值的定義:「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准則規定:「採用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並可靠計量。」強調:公平交易、熟悉情況的雙方自願、金額能取得並可靠計量,因此,公允價值的應用能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性。
自新准則發布以來,社會各界對公允價值的討論非常激烈。劉泉軍、張政偉認為,公允價值在新准則中的應用較為謹慎,不會導致濫用。王輝、李曉宇認為,只要嚴格按照新准則實施,公允價值就會真的做到公允。王樂錦指出,新准則謹慎地運用公允價值,有利於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也有利於防止企業對公允價值的濫用,保護投資者利益和企業的穩健持續發展。塗薈喙、蔡秀蓮認為,公允價值的操作使一些公司利用「公允價值」粉飾業績或達到某種目的成為可能。李延梅認為,公允價值的運用會增加企業操縱價值或利潤的風險,並且企業很可能會通過對投資性房地產的重新評估並利用公允價值模式對資產重新計量,從而提高企業當期利潤,支持資本市場股票價值。上海證券交易所聯合研究課題認為,新會計准則的發布和實施,使中國會計准則和國際會計准則之間有了實質性趨同,給會計實務帶來了諸多的挑戰與機遇,必將對我國企業產生重大影響,新會計准則有助於上市公司防範金融風險,促使上市公司更加註重公司資本質量,規范債務重組行為,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從而保證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綜上,我們可以看出社會各界對新准則中公允價值的運用褒貶不一。
二、新准則中公允價值的應用對利潤的影響分析
1.公允價值應用的背景角度。公允價值在我國於1998年出現在「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易」等具體准則中,後因在實際操作中出現許多公司濫用公允價值操縱利潤的情況,在2001年修訂後的准則中被限用。此次,新准則再次提出了公允價值,對其使用范圍進行了限制,主要是集中在金融工具、投資性房地產、非共同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性交易等方面。這些方面都是市場較為活躍,公允價值較易獲得的領域。對此次公允價值的實施背景,筆者較認同於永生和劉泉軍、張政偉的觀點,確實,隨著中國經濟的縱深發展,市場經濟體制正逐步完善;資本市場快速發展,尤其是2006年大刀闊斧的股份制改革,強化了公司治理;股東的投票機制、並購接管機制、股權激勵機制等也正日益發揮其應有的功效;各項新修訂的法律法規,如證券法等,加大了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舞弊查處的力度,及對會計信息質量和審計質量的監督檢查;投資者對會計信息判斷、識別的能力也在加強。此外,WTO背景下,外國資本大量湧入,金融衍生品產品交易活躍等等。發展到今天,雖然我國的市場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要看到的是在2007年實施公允價值較之1998年及2001年有著極其不同的背景,其應用條件遠遠成熟於1998年。像1998年那樣大規模濫用公允價值是不可能出現的,相反在實踐中順利實現公允價值的「公允」,將公允價值的利潤操縱縮小到可接受的小范圍成為了可能。
2.新准則關於公允價值應用領域的具體規定角度。新准則多方面都提到了公允價值的應用,筆者在此就爭議較多的公允價值在金融工具、投資性房地產、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性交易等方面展開分析。
(1)公允價值在金融工具中的應用分析。新准則規定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價值計量,並從表外移到表內反映。此項規定對銀行等金融企業來說影響是最大的。從短期來看,由於國內銀行尤其是上市銀行衍生金融工具總體規模不大,在銀行業務中所佔比重較小,因此其對銀行當前利潤的影響較小。從長期來看,由於立即確認收益和損失,使得銀行管理收益的空間進一步縮小了。有觀點認為,金融工具公允價值的頻繁變化以及將表外業務納入表內反映,會加大銀行資本的波動性,從而帶來銀行報表的波動性。筆者認為,這種波動如果是對公允價值的「公允」反映,是無可厚非的,不可因為利潤的不平滑而去否認利潤的真實性。必須承認的是,雖然准則要求銀行在運用公允價值計量金融工具時必須要有確實的理由、事實或依據,但仍不能排除其中包含大量的主觀分析和判斷,尤其是在非市場化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計量方面,只要對估價的程序、方法、模型等做些許的改變都可能對計量結果產生重大的影響。這些也會給監管部門正確評價銀行真實的損益帶來困難。但必須肯定的是,困難是有的,操縱也是有的,而金融工具公允價值的應用順應了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日益復雜的發展趨勢。尤其是在國門大開的今天,國內銀行只有在對其經營產品價值真實了解和反映的基礎上,在國內有對公允價值有適應性和運用能力的基礎上,才能和國外銀行競爭,立足國內邁向國際。任何一個有遠見的銀行都會意識到,非公允計量對其來說風險更大,因此都會非常慎重地運用自己的價值評估模型以真實反映自身的業績,否則很有可能導致向中航油那樣的悲劇。並且,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資產負債等產品的市場化程度也在不斷加強,人為估計的因素將會隨著市場化程度的提高而越來越少。因此,從長期來看,筆者認為,公允價值也是一個「日趨公允」的過程,利潤的操縱是一個日益減少的過程。
(2)公允價值在投資性房地產中的應用分析。新准則規定,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在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可以對投資性房地產採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進行後續計量。近年來,我國投資性房地產物業發展強勁,許多物業都發生了增值,因此非常有必要採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在短期內,投資性房地產業利潤有較大的增幅,這是對價值的回歸。但與該項政策相配套的稅收制度並未發生改變,出於現金流、稅負成本及「企業家底」泄露等情況的考慮,相信企業會非常謹慎地運用公允價值。有些人擔心,投資性房地產企業可能會操縱公允價值來支持其在資本市場上的增長。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看到的是,地產業的價格信息是比較容易獲得的,監管部門及投資者的嗅覺都很靈敏,判斷力也強。筆者認為,當前投資性房地產業存在著或多或少的泡沫,在可能泡沫的基礎上操縱公允價值,業界人士會比我們想像中的更為慎重和收斂。因此,筆者認為對投資性房地產價值的調整短期內有少數企業會有較大調整,絕大多數會是通過長期的微調來實現對價值的回歸,從而,對利潤的影響是較平滑的。
(3)公允價值在企業債務重組中的應用分析。首先,新准則縮小了債務重組的范圍,限定是在債務人處於財務困難時債權人作出了讓步的債務重組。其次,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之差計入當期損益,短期內會增加債務人利潤。但要注意的是,債權人是一個理性經濟人,其讓步往往是有限的,巨額讓步在一定程度上很難實現。因此,短期內大規模的債務人利潤提升不會出現。長期來看,差額計入的是營業外收入,不會影響債務人企業收益的質量和現金流,監管部門和投資者在分析中會剔除該極端觀察值的影響,即使是想通過關聯方的這種操作來實現債務人企業的摘星摘帽也是不可能的,出路只能是靠自身的實力發展。因此,在債務重組中公允價值應用對利潤的增加是有限的。
(4)公允價值在非貨幣性交易中的應用分析。新准則規定,具有商業實質並能夠獲得公允價值的資產交換,換入的資產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計量。商業實質和有可獲得的公允價值是其應用前提。新准則對商業實質進行了定性分析,即要考慮換入、換出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在風險、時間和金額方面的顯著不同,或者考慮二者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與其公允價值相比是重大的。這些規定對公允價值的操縱起到了很好的限製作用。這些應用條件表明,公允價值的取得是要求「持續可靠的」,而不是「估估而已」,更不是利潤操縱的橡皮尺子。但不可忽視的是,准則只給出了定性規定,至於什麼是換入、換出資產現金流量的顯著差異,什麼是重大不同,沒有給出一個定量的規定,或者說標准問題。這就給利潤操縱留下了一定的空間。即使企業沒有惡意的操縱,那麼會計人員主觀上的職業判斷偏離也會導致公允價值應用的不恰當,進而對利潤產生影響。因此,相關部門非常有必要制定出一些「量性」的規定在其後的指南中發布,以規范各項工作,減少對公允價值的偏差應用和利潤的操縱。
3.新准則關於公允價值應用的最敏感的配套條款——關聯交易。各界對公允價值應用最擔心的莫過於上市公司利用關聯交易來操縱公允價值以操縱利潤。新准則最為厲害的一點就是從信息披露這一關鍵環節入手,對企業信息披露的時間、空間、范圍和內容都做了非常全面的規定,更加具體、客觀和注重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范圍方面,它擴展了關聯方的定義,包括了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三大類;披露程度方面,無論是否發生關聯方交易,只要存在控制關系,關聯方就應當在報表附註中披露母子公司關系,包括母公司、最終控制方、最低中間控股公司。更為重要的是取消關聯方交易的金額或比例的披露選擇,即企業必須披露交易金額,重大事項還必須同時披露交易金額及交易金額占該類總交易額的比例;對未結算項目要求披露詳細信息及金額,只有在能提供充分證據的情況下,企業才能披露關聯交易採用了與公平交易相同的條款。也就是說,新准則擴大了關聯交易披露的范圍和內容,並且更加明確化和具體化。在強制披露壓力和強大監管力度之下,關聯交易的透明度將極大提高,對公允價值的操縱將極大減少,利潤的真實性也將得到極大提高。
4.新准則為公允價值「公允評估」提供了高質量基礎數據平台。估值實踐會因為新准則的應用而發生較大的變化,主要得益於新准則為估值提供了更高質量的會計信息來源。新准則從原來的17個擴展到今天的39個,覆蓋面甚廣,填補了我國會計領域的許多空白,特別是在計量、企業合並、金融工具等方面有了質的飛躍,能極大提高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另外,新准則的國際趨同,也增加了會計信息的國際可比性。最為重要的是新准則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表現在:起統馭作用的基本准則明確規定會計信息質量第一條特徵就是可靠性,這一思想貫穿在各個基本准則中;禁止資產減值准備的轉回;限制性運用公允價值;債務重組「正本清源」等等。所有這些都使得財務報表能更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盈利能力,大大提高財務報表的可信性,從而為評估工作的准確判斷和預期提供可利用的高質量的基礎數據。此外,新准則披露力度的加大,也可減少評估工作中運用的主觀估計,減少操縱增加利潤的真實性。
5.新准則對估價人員的披露制衡。新准則明確規定要對公允價值的計量模式進行詳細披露,如在投資性房地產運用公允價值方面,准則規定,要披露公允價值的確定依據和方式以及公允價值變動對損益的影響等。這些規定不僅是對運用公允價值的公司的考驗,更是對從事投資性房地產估價的專業人員提出了考驗。這將形成估價師估價、會計師做賬、審計師審計的相互協調制衡的局面,並且這種局面是公諸於眾的,處於監管部門和投資者的監控之下。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證新准則的執行和財務報告及估值報告的真實性,順利開展公允價值的應用。這樣做的結果只會使企業利潤更加真實化。

C. 北京科技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北科大准備升大三的我來答。上了大大小小的課有好幾十門了,有很多教授課聽了一次不夠兩次還想,這里推薦幾個給大家以供參考:

  1. 張梅老師的文化課

    張梅老師對於中國古典文化深有研究,講課生動活潑,只要你是對文化感興趣的,聽她的課你會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大一下學期時候有幸選到了張梅老師的《中國文學史》,老師從《詩經》、《楚辭》開始講詩歌的起源,建安風骨的發展,《木蘭詩》、《孔雀東南飛》、唐詩宋詞元曲……老師不像中學老師那樣刻板地講,老師一邊聯系當時社會環境與人文關系,一邊講述文學發展的本質與過程,使我獲益匪淺。

    (ps:聲明本答主不是詩詞萌新,早已修習了聯對作法、詩詞格律等)

閱讀全文

與劉泉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方軟體的浮籌指標 瀏覽:881
禾豐牧業股份有限公司飼料加工量 瀏覽:169
恆大地產集團單位代碼 瀏覽:277
滬深300股指期貨模擬交易 瀏覽:320
中恆集團4千股千評 瀏覽:507
支付寶怎麼辦理理財產品 瀏覽:268
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 瀏覽:140
信託份額代持協議書範本 瀏覽:40
理財投資怎麼算收益 瀏覽:534
長城vvv5價格 瀏覽:594
成都豐程鼎業是非法融資嗎 瀏覽:894
期貨量價時空理論 瀏覽:247
2015年香港平均匯率 瀏覽:560
騰訊通理財基金取出凈值如何算 瀏覽:95
淘寶客以什麼方式獲取傭金 瀏覽:624
薛瑞鋒興業信託 瀏覽:432
5倍股票杠桿利率 瀏覽:646
股票補一檔 瀏覽:264
保險公司理財可靠嗎 瀏覽:552
文化企業融資租賃案例 瀏覽: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