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證券分公司發展思路

證券分公司發展思路

發布時間:2021-09-03 03:23:27

❶ 尋求證券公司的職業發展規劃,要詳細的,

考CPA在證券公司有用,對應的公司是研究所的研究員,分析師(我指的是總部分版析師,不是營業權部的)在不同公司待遇相差是非常大的,要看你的報告對公司造成多大影響,如果投研非常弱的券商分析師,可能月收入不到1萬,但是類似金牌分析師之類的可能年薪高達百萬,轉投行部門,最重要還是你有豐富的社會資源,或者你精通投行部的業務和法律

總的來說,證券公司業務分投行、咨詢、經紀、自營、資管等幾個部門,首先確定你要在哪個部門發展,然後再談職業發展規劃,跨部門發展沒有太大意義

❷ 證券公司里 職位發展方向

證券公司內的職位發展方向有:
經紀類:證券經紀人(證券客戶經理),到區域經理,再到營業部副總或總經理;
分析類:證券分析師(證券研究員),到高級證券分析師;
投資顧問類:證券投資顧問、理財顧問;
投行類:項目助理,到項目經理;

風險控制類:風控專員,到風控經理;

行政類:前台、客服、人事、行政專員,到經理。

❸ 證券公司的發展前景

證券業前景是必然的,公司融資需求不斷,證券業就不會停止。女性在證券業做的出色的也大有人在,如我們公司好多領導就是女性。證券業工種也是很多的,好不好進還要看你具體想要從事那種崗位了。證券與期貨、黃金等都有一定的相關性,都算金融一支,又有區別,具體產品又是不同的。隨著股指期貨的日益臨近,證券與期貨的關聯度越來越大。公司財務、行政、後勤、出納、經紀業務等對證券專業要求並不是很高,不要以為證券業的所有工作崗位都有很高的專業性。
第一,承銷風險。承銷風險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①證券公司往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來力爭成為上市公司發行新股主承銷商,但由於競爭激烈,許多證券公司即使投入再大,也難以獲得一家主承銷商資格:②已成為主承銷商的證券公司,也面臨一個能否實現承銷計劃的問題,特別是在二級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還存在因認購不足而不得不自己認購的可能;③在包銷配股的情況下,證券公司極可能買下銷售不出去的股票,甚至對認購的轉配股作長期投資,這就是配股承銷風險。?第二,自營風險。同一般的投資者一樣,證券公司在二級市場上從事自營業務同樣面臨著多方面的風險。由於對市場上的行情判斷失誤,買進或賣出股票的時機不對,以及證券投資組合不當等等,都可能遭受損失。?第三,資金流動性風險。資金流動性風險,是以高負債水平為特徵的金融機構面臨的共同難題。證券公司的資金流動性風險,是指證券公司不能如期滿足客戶提款取現(如客戶提取股票交易保證金),或不能如期償還流動負債而導致的財務困境。香港百富勤集團的倒閉,就是因為流動性風險的爆發而引致的。目前我國投資者從事A股、國債和基金交易時,資金的清算和結算都是通過委託證券公司來完成的,資金賬戶也設立在證券公司,這給證券公司非法挪用客戶保證金進行自營,允許客戶透支或進行其他獲利行為創造了機會,同時也潛伏著極大的流動性風險。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是進一步規范證券公司行為的重點內容之一。?第四,內部管理風險。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如交易電腦系統出現故障,業務人員工作疏漏造成交易差錯,業務人員從事內幕交易和違法違規操作而造成巨額損失,業務往來中金融詐騙,重大項目投資或新業務決策失誤等等。隨著證券公司分支機構的不斷增加和證券公司業務的逐步多元化,證券公司內部管理風險將越來越大。?第五,生存風險。我國目前小的證券公司資產額僅有幾千萬元,與發達國家的證券公司相去甚遠。且大部分證券公司僅僅經營證券經紀業務,過分依賴於單一的傭金收入。一旦交易變淡,這些證券公司的傭金收入就會銳減,一些證券公司維持自身的運營都存在較大壓力。

❹ 如何看待當前國內券商行業的發展

3月13日,CCTV2財經頻道《交易時間》欄目報道過當前的券商市場情況。
一是整個市場對於目前券商行業基本持有較為樂觀的預期。例如,天風證券深圳金田路營業部總經理塗晶接受采訪時表示,從天風證券目前經紀業務的整體情況看,客戶數量確實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增幅近十倍。
二是券商需要適應金融市場的變化,擴大能力與服務范圍是發展方向。天風證券副總裁劉翔在采訪中就說,新的形勢、新的環境,也要求證券公司不斷提高自身合規風控的水平、資本實力、研究水平等綜合競爭力,並且要通過多種途徑,持續加強投資者教育和保護工作,提供投資者的風險防範意識,助力客戶資產的保值增值。
另外,融合有大數據分析的交易APP是很多券商公司在做的重點服務工具,互聯網發展思路也很明確。
希望可以幫到你。

❺ 我國證券公司的發展歷

1984年,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代理發行公司股票。
1986年,沈陽信託投資公司和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率先開始辦理櫃台交易業務。
1987年,我國第一家專業性證券公司——深圳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88年,國債櫃台交易正式啟動。1990年12月19日和1991年7月3日,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先後正式營業,各證券經營機構的業務開始轉入集中交易市場。
1991年8月,中國證券業協會成立。
1998年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出台。
由於市場持續低迷和結構性調整,資本市場發展出現問題。
2004年1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5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證監會《證券公司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綜合治理後的具體成果表現在:第一,有效化解了歷史遺留風險;第二,平穩處置了一批高風險公司;第三,集中改革完善了一批基礎性制度;第四,進一步健全了法規體系和監管機制;第五,積極推進了證券公司的業務創新。
2006年1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實施,進一步完善了證券公司設立制度。
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國共有證券公司109家,證券公司資產的總規模和收入水平都邁上了新台階。

閱讀全文

與證券分公司發展思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滬深300股指期貨模擬交易 瀏覽:320
中恆集團4千股千評 瀏覽:507
支付寶怎麼辦理理財產品 瀏覽:268
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 瀏覽:140
信託份額代持協議書範本 瀏覽:40
理財投資怎麼算收益 瀏覽:534
長城vvv5價格 瀏覽:594
成都豐程鼎業是非法融資嗎 瀏覽:894
期貨量價時空理論 瀏覽:247
2015年香港平均匯率 瀏覽:560
騰訊通理財基金取出凈值如何算 瀏覽:95
淘寶客以什麼方式獲取傭金 瀏覽:624
薛瑞鋒興業信託 瀏覽:432
5倍股票杠桿利率 瀏覽:646
股票補一檔 瀏覽:264
保險公司理財可靠嗎 瀏覽:552
文化企業融資租賃案例 瀏覽:769
北京長峰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605
中國財富傳媒集團面試 瀏覽:571
公司金融te 瀏覽: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