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加息對中國的哪些股票是利好
美國加息的話,不能簡單地看作是加一次息,而是可能進入了加息周期,可能是N次。這樣的話國際資本就會從別的資本市場退出來,紛紛進入美國資本市場,等待的後面的連續加息,對中國經濟有些影響,對於A股來說只有產品是在中國生產的然後去到美國銷售的這類公司會好。
⑵ 美元上漲對那些類的股票是利好。。
對於出口,對外運輸等一系列概念股有利好,但是這個並不是絕對的,只是相對有利好,但是作用不是很大
⑶ 美國加息對中國股市的哪些股票有利好影響
目前比較穩的就是雄安板塊中的環保題材。
⑷ 美國大選跟股市又有多大關系呢
美國大選主要影響股市短期走勢。
目前看,希拉里當選,她的政策確定性更強一些,利好股市。
川普當選,他的政策不確定性更強,利空全球金融市場。
⑸ 美元漲哪些股票會受益
只要是美元結算的企業都受益。
重點可關注 魯泰A,振華科技,拉法電子,中國遠洋,寶信軟體等。
1, 石化板塊:對於主要靠石油進口(本身也有生產)進行煉化、銷售的石化巨頭--- 中國石化,屬於利空。因為其主要原油靠進口,美元升值,增加了其采購成本。而國內的銷售價格並非允許其不斷的漲價。老百姓負擔不起,發改委也不允許。
而對於中國石油,美元升值,對其屬於中性。因為其主業本身就是比較偏於生產石油、天然氣。從這方面看,還偏利好。但是,它也有大量的零售和市場銷售份額。從這方面考慮,也是偏於利空的。因此,中和後應認為對於中石油而言,屬於中性。
2, 銀行板塊:對於與美元外匯較少業務掛鉤的「內地」小銀行,影響不大。而對於中國的大、開放型銀行而言,本人認為,美元的升值,對於它們而言應屬於利空。會減少其綜合利潤,降低其贏利水平。
3, 出口類板塊:對於主要靠出口維持生計的板塊個股,本人認為,美元的升值對其是特大利好,將直接提升它們的業務收入、增加利潤。我想,這一點就不需要再更多的論述了。
4, 進口板塊:對於主要靠進口資源、進口原材料來國內生產、深加工後在國內銷售的板塊個股,是極為不利的。這個論斷,根本就不需要更多的引證了。
5, 貴金屬板塊:美元升值,對於黃金、白銀等貴金屬板塊及個股是絕對的利空。
結論,美元必將升值、走強。對於股市中各個板塊、個股有著極大的、各不相同的利好與利空之影響。因此,對於進行股市股票投資的散戶朋友而言,大盤這一波下跌調整到位之後,應該認真思考,重新布局--- 選好板塊、選好個股進行投資。才能合法合理地獲取更大的利潤。
⑹ 美元升值受益股票有哪些
美元升值對a股的影響,就是海外熱錢撤離,A股近期會大幅殺跌或者綿綿陰跌,反正都是跌。但美元升值會對國內一些行業是實質利好,比如電子信息類(該板塊近期已大漲了)、紡織服裝類、水上運輸類、外貿類等等 只要是美元結算的企業都受益! 重點可關注 生益科技,振華科技,拉法電子,中國遠洋,寶信軟體等 1,石化板塊:對於主要靠石油進口(本身也有生產)進行煉化、銷售的石化巨頭--- 中國石化,屬於利空!因為其主要原油靠進口,美元升值,增加了其采購成本!而國內的銷售價格並非允許其不斷的漲價!老百姓負擔不起,發改委也不允許!而對於中國石油 ,本人認為,美元升值,對其屬於中性。因為其主業本身就是比較偏於生產石油、天然氣!從這方面看,還偏利好。但是,它也有大量的零售和市場銷售份額。從這方面考慮,也是偏於利空的。因此,中和後應認為對於中石油而言,屬於中性! 2,銀行板塊:對於與美元外匯較少業務掛鉤的「內地」小銀行,影響不大。而對於中國的大、開放型銀行而言,本人認為,美元的升值,對於它們而言應屬於利空。會減少其綜合利潤,降低其贏利水平。 3,出口類板塊:對於主要靠出口維持生計的板塊個股,本人認為,美元的升值對其是特大利好,將直接提升它們的業務收入、增加利潤。我想,這一點就不需要再更多的論述了! 4,進口板塊:對於主要靠進口資源、進口原材料來國內生產、深加工後在國內銷售的板塊個股,是極為不利的!這個論斷,根本就不需要更多的引證了!大家腦子轉一圈就明白了! 5,貴金屬板塊:美元升值,對於黃金、白銀等貴金屬板塊及個股是絕對的利空! 結論,美元必將升值、走強!對於股市中各個板塊、個股有著極大的、各不相同的利好與利空之影響!因此,對於進行股市股票投資的散戶朋友而言, 大盤這一波下跌調整到位之後,應該認真思考,重新布局--- 選好板塊、選好個股進行投資!才能合法合理地獲取更大的利潤! (南方財富網個股頻道)
⑺ 美聯儲加息利好哪些股票
全球股市短期都會發生暴跌,從宏觀上來說,限制了非常多的大企業的流動資金,包括一些國家級銀行的資金限流,都會受到極大影響
⑻ 美國大選對中國股市影響,利好中國股票有哪些
美國大選結果對股市的影響
就大選結果對金融市場的影響而言,首先從短期對股市的影響來看,若希拉里當選則對風險資產相對偏中性;若特朗普上台,由於其「特立獨行」的政策主張令政策的不確定性提升,並且從歷史上股市對政黨的變更在短期內持謹慎態度,因此短期避險情緒升溫對風險資產負面影響更大。而從長期角度來講,兩位候選人不同的執政理念和政策主張會對未來4-8年的美國政治、經濟、外交產生較大影響,但競選時的政策承諾到最終的政策實施還需要未來總統和國會之間的博弈,能否落地仍有待觀察。
我們在下文梳理分析了歷史上大選年的股市表現供投資者參考。
大選年與非大選年股市表現差異不大,資本市場更青睞政黨延續
我們統計了二戰以來歷次美國總統大選年和非大選年的標普500指數表現情況,主要有以下幾點統計結果供投資者參考:
1)剔除發生金融危機的2008年,總統大選年和非大選年的股市年均漲幅並無差異。1944年至2015年期間,總統換屆大選當年的標普500指數年平均漲幅為9.43%,而非大選年的標普500指數年平均漲幅為9.46%,表明從長期來看股市的漲跌由企業盈利和宏觀流動性決定,當年是否進行總統選舉對股市影響中性。
2)短期來看,盡管選舉前一個月大選年的股市表現弱於非大選年,但是在選舉當月和選舉至換屆完成期間,大選年和非大選年的股市表現差異不大。從短期來看,總統大選對市場情緒的影響在選舉之前要大於選舉之後。從歷史數據看,標普500指數在大選年的10月份的平均漲幅為0.68%(剔除2008年),而非大選年為1.57%;在大選年的11月份,即投票選舉之月,平均漲幅為1.34%,和非大選年的1.45%相差不大;在選舉結束至換屆完成,即一般為11月至次年1月,大選年的股市平均漲幅為1.29%,而非大選年的股市平均漲幅為1.40%。從邏輯上講,大選年的10月份為大選沖刺之月,雙方候選人展開電視辯論,民調支持率也容易受事件影響產生波動,市場規避風險的情緒校對較高;而在選舉結束之後,市場逐漸將關注的焦點回歸到宏觀環境和公司基本面。
3)股市表現在同一政黨繼續執政的情況下優於政黨更替。從政黨延續與變更對股市影響的角度看,不考慮其他因素,二戰以來,同一政黨繼續執政的情況下,標普500指數在換屆後的第一年平均漲幅為11.30%,而在政黨變更的情況下,平均漲幅僅為0.17%。
4)單純從歷史數據看,似乎資本市場更偏愛民主黨。從二戰以來的樣本數據看,在民主黨延續執政或者由共和黨變更為民主黨的當年(即換屆後的第一年),年均漲幅分別為22.17%和10.53%;而在共和黨延續執政或者由民主黨變更為共和黨的當年,年均跌幅分別為-0.36%和-10.19%。盡管從數據上看,似乎民主黨執政期間股市表現更佳,但是從國外學者的學術研究結果看,民主黨執政期間美國經濟較優的表現主要來自於溫和的石油沖擊、更高的生產率和國防支出等經濟因素,以上三個因素的解釋力達到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