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用股價進行排序
方法一:打開任意一隻個股,從當天往回用右鍵拉取8個交易日點取階段排序。
進入階段排序界面,統計板塊選中「滬深A股」,排序類型選取「指標排序」,點確定。
進入指標排序界面,雙擊附圖指標裡面的水手版,選擇主力追蹤。激活後點確定。
方法二:確定之後進行自動排序,我們選擇HHJ-主力追蹤數值大於10以上的所有股票,單擊第一隻股票,然後按住Shift,滑動滑鼠中鍵,找到最後一隻數值10以上的股票,滑鼠單擊,就可以全部選到所有10以上的股票。然後右鍵——加入自選股——新建自選股板塊——隨便取個名字比如「主力加倉」,點確定,把我們選好的股票加入到「主力加倉」裡面。
方法三:按F6進入自選股,然後在界面下方所有自選股那裡點右鍵,選自選股板塊,點擊「主力加倉」,」進入主力加倉」,裡面就是我們選好的股票。按下F1刷新一次,然後點三日漲幅排序,再點一次三日漲幅就是排倒序。我們從跌得最多的一隻開始看,雙擊打開,用滑鼠中鍵向下滑動查看股票,到位的股票我們都另外加入一個新建自選股板塊比如 「短線出擊」。
Ⅱ 哪裡可查滬深股市每周的漲幅排行榜
以通達信軟體為例,點擊菜單欄的「報價」,然後選擇「階段排行」中的「區間漲跌幅度」,之後在所進入的界面設置點擊右鍵「選擇區間」,完成日期設置,然後「確定」,稍等數據刷新即可。
在通達信軟體,條件要求:寬頻高速網路,以下圖片為本周漲幅排行:前20名。
Ⅲ 如何在股票交易軟體中排列出一周上漲的股票
以大智慧為例,有兩種辦法:
1.在軟體上方菜單:→功能→向導選股→我要選股→A股(選填選股范圍)→下一步→條件選股→(出現N多的選股方案)→N天內上漲大於下跌。
2.在軟體上方菜單:功能→智能選股→條件選股→走勢特徵選股→N天內上漲大於下跌。
別看著復雜,其實你到軟體上面一弄就懂了,上面還又N多的選股方法,你自己去選擇你需要的。
Ⅳ 股票如何按連續下跌的天數排序
大智慧或者同花順可以自己編寫
Ⅳ 上市公司的股票代碼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
股票代碼用數字表示股票的不同含義。股票代碼除了區分各種股票,也有其內潛在的容意義。
滬市A股票買賣的代碼是以600、601或603打頭;滬市新股申購的代碼是以730打頭,深市新股申購的代碼與深市股票買賣代碼一樣;配股代碼,滬市以700打頭,深市以080打頭。
深市A股票買賣的代碼是以000打頭;中小板股票代碼以002打頭;創業板股票代碼以300打頭。
XR,表示該股已除權,購買這樣的股票後將不再享有分紅的權利;
DR,表示除權除息,購買這樣的股票不再享有送股派息的權利;
XD,表示股票除息,購買這樣的股票後將不再享有派息的權利。
ST,這是對連續兩個會計年度都出現虧損的公司施行的特別處理。ST即為虧損股。
*ST,是連續三年虧損,有退市風險的意思,購買這樣的股票要有比較好的基本面分析能力。
N,新股上市首日的名稱前都會加一個字母N,即英文NEW的意思。
S*ST,指公司經營連續三年虧損,進行退市預警和還沒有完成股改。
SST,指公司經營連續二年虧損進行的特別處理和還沒有完成股改。
S,還沒有進行或完成股改的股票。
NST,經過重組或股改重新恢復上市的ST股。
Ⅵ 股票序號排列有什麼規律性
沒有。
股票上市代碼是交易所安排的,一般沒有特別的規律,都是按照順序排列的。
Ⅶ 哪個股票軟體能顯示周一到周五累計漲跌幅前10名
有些股票軟體上面可以新增列,周漲幅,就能查看一周的漲跌排序。你用益盟操盤手,裡面的階段統計功能,可能任意設定一段日期,統計周排名。
Ⅷ 在網上什麼地方可以查到股票上周一周的漲幅排列
網站太慢,也不好分析,教你一個簡單方法,你在大智慧軟體中,按,CTRL+F2,就有一個階段排行,你把日期對應的選好就行了,上上上周一的排行都有哦。
Ⅸ 關於股票成交順序
股票成交一般依次遵守這以下三個原則:時間優先、價格優先,數量優先。
1.價格優先原則:價格優先原則是指較高買進申報優先滿足於較低買進申報,較低賣出申報優先滿足於較高賣出申報;同價位申報,先申報者優先滿足。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和板牌競價時,除上述的的優先原則外,市價買賣優先滿足於限價買賣。
2.成交時間優先順序原則:這一原則是指:在口頭唱報競價,按中介經紀人聽到的順序排列;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按計算機主機接受的時間順序排列;在板牌競價時,按中介經紀人看到的順序排列。在無法區分先後時,由中介經紀人組織抽簽決定。
3.成交的決定原則:這一原則是指:在口頭唱報競價時,最高買進申報與最低賣出申報的價位相同,即為成交。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除前項規定外,如買(賣)方的申報價格高(低)於賣(買)方的申報價格,採用雙方申報價格的平均中間價位;如買賣雙方只有市價申報而無限價申報,採用當日最近一次成交價或當時顯示價格的價位。
Ⅹ 股票各個板塊漲幅的先後順序
一般在股市的上漲行情中,都會出現板塊輪動的局面,但是每次上漲時候進攻的板塊都是不同的,而各個板塊上漲的順序也是隨著市場的變化而在改變的。但是,可以從每次上漲行情中挖掘出一些板塊輪動的邏輯,下面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首先,上漲行情剛啟動的時候,都是有權重股帶動的上,一般都是由金融股來扮演第一槍的角色,有的時候是券商股,有的時候是銀行和保險股。因為這些個股的上漲往往是起到了一個帶動指數拉升,修復行情的作用,同時能夠建立投資做多的信心。除此之外還可以大大修復技術指標,讓許多技術派的投資者,看到賺錢的機會,從而跑步進入市場操作。
其次,在權重股的帶領下,概念熱點股就開始起飛了,因為熱點概念股往往由游資和短線資金促使而成,雖然來得快去也快,但是不斷的概念輪動能夠激發起市場的一個賺錢效應,能夠刺激散戶的交易情緒,甚至能夠吸引場外的資金逐步進入。而每個階段的概念熱點都是不同的處,要結合當下的市場環境來挖掘。
接著,就是個股行情的啟動,在市場上成功引起賺錢效應的情況下,個股就會出現補漲的行情,因為市場中存在的私募或者機構團隊,他們其實也不會立馬進入市場,而只有等待了一個明確指示之後,才會開始一個震盪洗盤拉升的過程。許多個股會在前期有一個震盪洗盤的過程,而當洗盤結束後,個股的補漲行情也就出現了。
然後,就是低價股補漲的行情,當市場進入了牛市後期階段,這種股票上漲的行情會慢慢出現。從1元股消失,到2元股消失,再到3元股逐步變小的一個過程成。在牛市的最後一個階段就是市場極度貪婪的時刻,有些股票只要有補漲的需求,都會受到資金的進入,最後促成一個補漲行情。所以在牛市裡絕大部分的個股都會漲,無非先後順序而已。
最後,那些強勢的熱點或者概念股還會有一次二次上漲的過程,在牛市的末期市場的交易情緒是高漲的,那些已經產生很大泡沫卻還處於強勢的股票,依然會有人選擇爆炒。而這種行情的股票,其實是最可怕的股票,因為聰明的資金在撤退,而散戶的資金在接盤,這些股票最後拉一小波之後,就是一個長期下跌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