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據說華為要剝離榮耀,這對市場有什麼影響
近期,我們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華為出售榮耀手機股權一事,將取得明確進展。而從榮耀內部人士也得到確認:目前已確定收購方案,榮耀不久後將從華為剝離。 我們大家都知道,華為今年的日子不是很好過。由於受美國禁令影響,華為目前的發展陷入了僵局,也因此華為目前正在嘗試重新調整其業務重點,今後會將旗下中低端定位的榮耀品牌手機部分業務出售,後續將專注於定位高端的華為手機。
還有,如果榮耀脫離華為,相當於是再造一個OPPO、vivo或者小米,對於整個供應鏈和渠道商都將受益。現在榮耀獨立之後,對華為有以下幾點好處:若榮耀自華為獨立,則采購零部件不受美國的華為禁令限制,有助榮耀手機業務與供貨商增長。更加關鍵的是榮耀目前僅被定位於中低端機型。若與華為獨立,則可發展高端機型。這些對於市場將會產生巨大影響。
㈡ 華為的晶元產能受限,絕版晶元會不會把牙膏全部擠出來了
應該不會,產能受限,那麼理論上再好的性能處理器,也需要相應的服務製造商能夠生產出來,也就是說不可能全部擠出來,工藝無法一下子達到要求需要一步一步來,同時也是市場商業間的規律。
㈢ 美國推遲對華為的許可發放,造成美股下跌,兩敗俱傷有什麼意義
這條禁令的起源還是追溯到去年三月,中興通訊承認違法向伊朗出口美國商品和技術,並與美國商務部達成和解同意繳納共計11.9億美元的罰款,以及開除、處分部分相關人員。這一長達5年的調查,在2016年3月首次披露。但美國商務部稱,中興在處分相關工作人員這件事上撒了謊。「這種過分的行徑不能被忽視。」商務部部長羅斯在聲明中稱。這或許也是此次再度頒發更加嚴厲禁令的主要「借口」。
在看推測之前,我們可以先根據2017年中興通訊的財報內容大致了解下中興通訊的業務構成。根據中興通訊2017年全年業績報告,2017年中興通訊實現營收1088.2億元,同比增長7.5%;凈利潤45.7億元,同比增長293.8%。財報中詳細指出,2017年度,中興通訊運營商網路、消費者業務以及政企業務營業收入均實現同比的增長。其中,運營商網路實現營收637.8億元;消費者業務實現營收352.1億元;政企業務實現營收98.3億元。而分區域來看,國內與國際的營收分別為619.6億元與468.6億元。
㈣ 華為確定2020年分紅每股1.86元,你分到紅了嗎
華為確定2020年分紅每股1.86元,你分到紅了嗎?
近日,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昆在公司內部宣布:華為2020年持續實施股票分紅,預計每股1.86元。一位華為中層持股員工對界面新聞表示:“公司在遭遇制裁後,原以為今年分紅會在每股1.5元以下,沒有想到最終定價達1.86元,我自己還是感到滿意。
說到華為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國科技公司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在5G領域上更是領先於全球。也正是因為華為公司的科技技術含量實在太高,“威脅”到了其他西方國家的利益,在2020年華為公司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壓,米國如今不再向華為提供晶元,這對華為的手機業務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肯定也會嚴重的影響到華為的營收利潤。要知道華為每年都會拿出營收的10%來投資科技研發,哪怕是最為艱難的2020年,依舊是拿出了1000多億的人民幣。
米國禁令也不知何時才能解除,好在任正非早在兩年前就預料到了如今的情況,採取了買買買模式。華為雖然有著不少的晶元庫存,但買不到晶元終究會有用完的一天,為了給自己自主研發生產晶元爭取時間,華為甚至不惜“自斷雙臂”出售了旗下的榮耀。曾經國內眾多的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引進了國外的科技而不自主研發,如今造成的苦果也只有自己默默承受了。不過好在國內已經有很多企業開始把晶元領域的發展劃為重點,只要我們取得了了突破性的進展,那樣一切的禁令將變得毫無意義。在絕對的科技實力面前,所有的打壓也都將如同紙老虎一般。
如今我國的科技實力正與西方的發達國家逐漸拉進,我國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也不再遙遠,只要我們團結一致,就能創造無數奇跡。
㈤ 一天損失1.23萬億!美國科技巨頭遭重創,暴跌原因是啥
一天損失1.23萬億萬的美國科技巨頭沒有誰,正是世界手機產品的霸主,蘋果!就在前幾日,美國科技股票遭遇大跌,這其中正包括蘋果這個美國科技巨頭,據統計,蘋果公司市值最高一天虧損1.23萬億,損失的市值超過蘋果公司市場總市值的9%,可謂真的是損失極其慘重,而不僅僅是蘋果,美國一大堆科技公司的市值都在損失,包括晶元領域的巨頭高通以及其他的科技公司,可謂是慘狀一大堆,而之所以會造成美國科技公司市值大規模暴跌的原因沒有別的,正是因為美國政府針對華為5G和華為晶元所頒發的一系列禁令所導致。這個慘痛現狀對於美國來說正是應了那句古話:“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但是,這影響到的公司並不僅僅是華為,畢竟現在是全球一體化,華為作為一家世界領先的通信和晶元公司,全球范圍內與華為展開合作的公司數不勝數,這其中就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科技巨頭,比如高通,因為高通不再合作的無信譽行為,這導致我國國內許多廠商不再與高通合作,轉而尋找聯發科。但是,這對於與華為沒有直接合作的蘋果公司也有影響,因為華為晶元生產設備被禁止使用,導致華為手機不能搭載國產晶元,而蘋果作為華為的最大競爭對手,既然我國的華為被制裁了,那麼蘋果在我國國民的心中必定會受到強大的抵制,因此其銷量必然會下降,再加上前不久的下架微信風波,更導致蘋果的市值虧損。因此對於蘋果市值虧損1.23萬億的行為,並不值得同情,只能說是美國政府多行不義必自斃的一種連鎖反應。
㈥ 華為正洽談剝離部分榮耀手機業務,網友對此有何表示
2020年10月14日,有知情人士表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正與神州數碼集團有限公司和其他競購方談判,以出售其榮耀智能手機部門的一部分,這筆交易價值可能高達250億元人民幣。 所出售的資產可能包括榮耀的品牌、其研發力量以及相關供應鏈管理業務,最終交易規模在150億元到250億元之間。
消息傳出後,神州數碼股票周三漲幅一度超過10%。華為方面則有多位內部人士對外表示消息不實,但集團官方目前並沒有發布公開口徑。現在,華為出售榮耀,已經關繫到華為遭遇美國鉗制、榮耀在集團中的位置與歷史使命、華為手機業務的根本存亡等多重因素。賣不賣?怎麼賣?賣給誰?這些問題讓處在歷史進程中的榮耀,增添了更多待解懸疑。不過,關於出售榮耀這件事應該說是華為自己內部的事。對於這件事我們也相信華為有自己的考慮。我們也相信華為會做出一個對於自己來說最正確的決定。
㈦ 華為mate40上市,5G股市會崛起嗎
華為mate40上市了,5g的股市的話也不一定會崛起,因為華為mate40還是一個初期的產品,並不代表5g的全部水平。
㈧ 華為晶元禁令對股票是好還是壞
你好樓主,華為晶元的見面對股票肯定來說是不太好的,因為這種經可能會讓華為舉步維艱。
㈨ 如何看待小米被制裁後敢反抗,而華為人都被抓了,也不反抗,只是換地區發展,人也不救了
小米遭美國制裁一事終於落下帷幕。5月26日,小米集團(01810,HK)發布公告稱,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頒發最終判決,解除了美國國防部對於小米「中國軍方公司」的認定,正式撤銷了美國投資者購買或持有股票的全部限制。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也通過社交媒體公布了這一消息。
除了小米,此前被列入名單的還有中微半導體、籮筐技術、高雲半導體、中國航空集團、中國商用飛機公司等公司。為何受制裁企業中,單單小米被移出清單?小米方面並未明確解釋,但從其提交至法院的材料中可以看到,美國國防部在發布涉軍名單前沒有通知並舉行聽證會,存在程序不公與事實認定錯誤。
同在清單中的企業也紛紛開始反訴,籮筐技術公司、高雲半導體相繼提起訴訟。在業內看來,小米集團能夠被移出清單的主要原因,是其被定為「涉軍企業」就是一個誤會,小米作為手機廠商,並未涉及到敏感行業。但這不意味著美國針對中國企業的一系列禁令都將解除,其他企業能否順利從制裁清單中國移出,則要根據具體企業的業務判斷,若美國認定有威脅,即使因程序不公為由勝訴,仍有再次被制裁的風險。
因事實認定錯誤和解美投資者可不受限交易小米股票
經過四個月的訴訟,小米集團終於正式從美國制裁清單中移除,意味著小米集團的美國投資者可以不受限制地交易和持有股票。
今年1月14日,美國國防部將小米在內的9家企業列入「軍工企業清單」,消息發布後小米股價持續下跌,至今已跌去逾20%。而小米發布被移出清單公告後,截至5月26日收盤,小米股價上漲1.44%,報收28.15元/股。
對此,雷軍難掩興奮,第一時間轉發了公告並評論,「我們贏了!」對於勝訴原因及影響,小米方面並未向《財經》新媒體記者明確解釋,僅表示「以公告為准」。
值得關注的是,自美國國防部2020年6月公布首批軍事企業清單以來,共有44家中國公司被納入。為何眾多企業中,小米能順利被移出?
小米在起訴美國國防部和美國財政部時指出,上述兩機構在將小米列入為NDAA認定的「中國軍方公司」的決定中,存在程序不公與事實認定錯誤,小米要求法院宣告該決定違法並撤銷該決定。
美國時間5月11日,小米集團和美國國防部就軍事清單訴訟發布了聯合狀態報告,雙方已經同意和平解決訴訟案,這意味著,美國政府承認了軍事清單上的程序正義問題,願意和小米集團進行和解,並將小米集團移出軍事清單。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告訴《財經》新媒體記者,小米作為一家以手機、電腦等消費電子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對於美國的數據、國防安全方面並無威脅,所以最開始將小米列入名單中可能就是一個誤會,現在將其移出也是評估後的結果。
美國法律專家張曙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小米公司抓住了美國法律的幾個關鍵抗辯意見。首先,美國聯邦行政程序法的關鍵性程序要求,美國政府簽署的此類禁令不能是武斷和任性的。第二,該禁令沒有履行正當程序所要求的通知聽證。同時,這一操作違反了美國憲法保護框架下的「正當程序原則」,給小米公司帶來了實質性的經濟損失。
多家中企發起訴訟 誰能成為下一個小米?
小米被移出美國制裁清單對同在制裁清單中的企業或有啟發。5月21日,與小米一同被制裁的廣東高雲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區法院,針對美國國防部將其列入清單提起訴訟,同時作為被告的,還有美國財政部、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美國財政部長耶倫以及美國總統拜登。
而與小米幾乎同時採取行動的,還有籮筐技術,籮筐技術作為一家美股上市公司,若不能被移出清單,意味著其股票將徹底無法交易。
籮筐技術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公司對美國國防部的起訴進行中,暫時沒有進一步消息。而在此前,小米和籮筐技術均從美國法院申請獲得了臨時禁令,禁止美國第13959號行政令對其生效。從程序進度上看,籮筐技術或許將成為繼小米之後被移出清單的企業。
付亮認為,後續能否有企業像小米一樣被移出清單,主要是看企業的業務范圍,小米被移出的最大前提就是其沒有真正地觸及到美國敏感的領域。
據公開信息顯示,高雲半導體是一家專業從事國產現場可編程邏輯器件(FGPA)的研發和產業化的高科技企業。據悉,FGPA與CPU(中央處理器)、DSP(數字信號處理器)並稱世界三大可編程核心主流晶元,廣泛應用於移動通信系統、現代國防科技、航天航空和信息安全等領域。由此看來,高雲半導體作為航天、國防企業的供應商,或許會為反訴帶來阻礙。
而籮筐技術是一家時空大數據技術公司,技術能力主要應用於智能交通、自動駕駛、車路通信、遙感雲服務等領域,對於美國政府並無明顯威脅,反訴成功的可能性較大。而另一重要證明是,富時羅素指數將籮筐技術與小米同時重新納入指數系列,這意味著富時羅素指數公司認為籮筐技術的股票交易將不受影響。
有觀點認為,小米被移出制裁清單讓其他企業看到了更多可能,捍衛程序正義權利也是路徑之一,後續或許會有更多受制裁的企業發起起訴,爭取自己的權益。